山东承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产业也取得了应有的成果,建筑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攸关建筑产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建设监督管理部门及国家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相关问题。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旨在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保证员工人身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一直在不断的增加。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质量安全问题,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开展各项工作,切实的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与质量。
1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建设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目光短浅,并未树立工程的“全局意识”,仅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投标环节过后便正式开工建设,自始至终未对参与施工的人员给予必要的技能操作等专业性的培训。与此同时,施工者仅凭日常操作经验、甚至习惯执行作业任务,在作业中没能自觉地佩戴安全帽,甚至穿拖鞋进入现场作业,这些现象屡屡出现,不但给施工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地隐患,也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当施工企业例行质量安全监管时,施工员工便会采取临时性的应付举措,实质上并未真正地落实各项工程建设安全措施。
1.2施工企业质量安全部门的监管不力
施工企业内部设有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的部门和站点,主要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地质量安全监督。然而,监管职员因专业基础常识薄弱、业务素养不高、责任意识不够强、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领域内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范掌握的不全面,致使质量安全监管的能力受到严重地削弱。质量安全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大,个别情况下并未按照质量安全监管的程序和操作规程去做,工程的质量安全关并未有效严把。
1.3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的职责不明晰
企业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监督人员在实际工作时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的不良现象,各位监管人员在质量安全监督中的效率普遍不高,权利重叠现象时有发生;负责质量安全监管的职员中,为数不少均未发扬工程安全监督的主人翁意识,在遇到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时,原本要第一时间及时上报,但并没能积极、主动地会同技术人员弥补安全隐患;施工企业内部监管机构的人员分配欠科学、合理,往往出现多名员工在一个小部门任职的情形,而其中的工作反而又比较简易,产生了一批“闲人”,另一方面,对工程质量安全起着重大作用的监管部门、机构,反而人员比较稀少,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力资源的过度浪费与不合理配置直接造成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低下、成效不高。
2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措施
2.1完善相关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从长远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有法可依,这样才能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纳入法制轨道,让建筑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同时还要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加大自身的执法力度,切实履行对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职责,加强“市场”与“现场”联动。在施工资质的审查环节以及招投标监管环节,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严把建筑企业市场准人关,不断充实、优化、整合建筑监管资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将有限的监管资源调整到安全监管工作方面。
2.2 严格资质审查,把好建筑市场准入关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参与基本建设全过程的各责气单位的资质审查,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凡天资质或资质较低的建筑设计、施工单位,计划部门不予立项,规划部门不发建筑许可证,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不发施工许可证。全面推行质量认证制度,由国家质量监督机构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或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某一质量水平,企业在特定的产品范围内具有必要质量保证能力。未经认证或认证不合格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不允许从事相应业务。当前应重点查处无证、越级、超范围承接建筑设计施工、监理业务行为;挂靠承包、转包、非法分包行为;同体监理行为;认真组织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年检,取消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从事相应业务的资格或降低其资质等级。
2.3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施工人员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许多施工单位的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工程质量安全意识缺乏,至有的企业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包给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因此要对现有的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不断招聘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补充施工队伍,时加强施工质量安全意识的培养,针对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进行提升,确保在施工中能正常施工,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2.4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工程质量上水平。
(1)认真按标准核定工程质量等级为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强化工程质量等级核定结果准确性,对分项工程按标准进行“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三项检查不能少于(住宅楼每层)分项总数的50%,由其基础、主体分布的各项要多检查,勤测量时要充分掌握结构工程总质量水平达到优良水准;(2)严把按规范施工关。对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决不迁就,有问题就要督促施工单位返工重做,达到一经发现哪里没有按设计规定施工就能得到及时消除或随时就能得到整改。(3)统一归口材料检测和施工试验。所有需要检测和施工试验的建材都应由当地质量部门检测中心统一检测和试验,消除个别施工单位买报告和做假行为。对某些重要施工部位还要进行取样抽查,看实际施工质量与试验结果是否相符,这样,不仅能使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还能进一步促进施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有效控制,并且自觉地认真按规范按图纸施工。(4)设专人跟踪监督、检查质量保证资料与工程进度是否同步、齐全、可靠,以此促进施工企业加强技术管理,防止后补乱填和造假资料的弊病。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不但要依靠各专业人员本身的施工水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专业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 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决定工程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工程的施工阶段,应制定完整的详细的符合实际的质量控制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控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郝薇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5)
[2]李国臣.浅谈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联动管理[J].建筑安全.2010(07)
论文作者:陈云传,刘秀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安全监督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