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费收入增长的模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险费论文,中国论文,模型论文,收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保险费收入增长模型简介
本文将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描述中国从1980年到1998年影响保费收入的几个因素,再据此引申,对保险业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1.图1为我国GDP增长与保费收入增长的变动趋势图(为便于比较将保费收入扩大一百倍与GDP置于同一图中)。系列1代表保费收入,系列2代表GDP。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GDP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保费收入增长速度,但两者变动的趋势是相一致的。保费收入增长随GDP增长变动而变动。两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在图中也可以看到两处例外。1)1992年开始到1994年,保费收入增长速度突然加快,由1991年的239.7亿元,骤升至1994年的630亿元,翻了一番还多,这明显与GDP发展水平有异;2)1997年到1998年,保费收入水平又出现一个增长高潮,由1996年保费收入的776亿元,上升到1998年的1247.3亿元,这也与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紧缩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颇为不符。
图1
2.以1980~1998年的GDP数据和保费收入数据,建立一个简单的计量模型。令X为GDP(单位为亿元),Y为保费收入。考虑到曾出现异常变动的两个时间段,引入两个虚拟变量D[,1]和D[,2]。这两个虚拟变量实质上是两个代表政策的变量。1)D[,1]表示1991年以后中国政府扩大保险市场开放度,增设多家保险公司,批准外资公司进入的一个政策变量,在1992年、1993年和1994年各取值为1,其余年份为0;2)D[,2]表示政府自1996年以来七次降息带来的替代效应,在1997年和1998年各取值为1,其余年份为0。这样的话,以X,D[,1]和D[,2]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对Y作回归分析,得到方程如下:
Y=-64.8477+0.0126X+121.93D[,1]+255.85D[,2]
(-6.8)
(35.53) (6.92)
(8.95)
R[2]=0.996
R=0.9956
F=1346.638
方程中的圆括号内为T统计值,R[2]=0.996,说明模型总体拟合水平非常显著。又因为F=1346.638>F[,0.01](3,15)=5.42,通过F检验,整个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保费收入变动。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除了GDP对保费收入增长的影响,政府的政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中保费收入对GDP增长的敏感系数为0.0126,即GDP每增长1亿元,能推动保费收入增长0.0126亿元。政策变量D[,1]和D[,2]也能左右保费收入变动,两者的敏感系数都相当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保险市场还非常不成熟,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之间的一个完全的价格供求体制尚未建立,潜在的保险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政府的政策因素对保险市场的盛衰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保险业发展仍然充满了诸多变数。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保险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需求不稳,保险压制程度较高,潜力并未完全得以释放。
二、结论
1.首先看变量GDP。图1已告诉我们,保费收入与GDP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保险业的超常规发展,完全依赖于GDP的增长。
我国宏观经济经历了1992年至1994年的经济过热之后,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但在1997年以后,经济运行出现总量相对过剩现象,GDP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由1997年的8.8%,下滑到1999年上半年的7.6%,价格水平连续回落,实质经济供给过剩,经济进入紧缩阶段。保险业受其影响巨大,虽然央行七次降息给寿险业带来的替代效应要大于降息所带来的利率价格效应,短时期内寿险保费收入出现巨额上升,但整体而言,保险业宏观形势恶化,尤其是产险,由于企业不景气,经济下滑等诸多因素影响,财产险保费增长率由1997年6.28%下降到1998年的3%。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保险市场发展的潜力。
2.其次看虚拟变量D[,1]。先回顾一下1992年左右的保险业形势。1991年4月,在交通银行开办保险业务三年多的基础上,太平洋保险公司总公司和上海分公司成立,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并正式营业。同年平安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1994年日本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中国天安保险公司开业。短短两年时间,中国保险市场出现一批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刺激了国内保险业的急剧扩张。
①上海等开放度较高的城市保险市场发展状况分析。尤其在上海,竞争主体的增加,使得保险市场迅速膨胀,到1996年保费收入即达61.16亿元,差不多占全国保费收入的十分之一强,有11家保险公司参与到竞争中来。而近年上海的保费收入已超百亿元,在全国保险市场中仍然是一大支柱,原因何在?除了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层次较高以外,关键在于引入市场竞争。
②全国范围内的市场供给主体状况如何呢?在国内,真正在全国县级以上地区都有保险机构的只有中保一家,太保有300家,平保有100多家,而全国中等以上城市却有400多个,也就是说,在大多数的中小城市,中保都是一枝独秀,独霸保险市场,没有竞争对手,而全国各地的保费收入水平也可见一斑。1996年,上海保费收入相当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省保费收入之和。在四个经济较发达,同时保费市场开放度较高的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其人口总和不到全国总人口的3%,GDP之和约为全国GDP的十分之一,而保费收入之和竟高达全国保费收入的23%左右。
显然,除了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决定保费收入的主导因素以外,保险市场的开放度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③由虚拟变量D[,1]。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即1992年以后中国政府的有限开放保险市场,极大地释放了一部分积聚的潜力,促进了保费收入进入一个增长高潮,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保险市场仍然处于待开垦状态,市场开放程度不高,潜在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挖掘,而政府在此间作用不容忽视。
3.再看虚拟变量D[,2]。从1996年开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由治理通货膨胀转向刺激需求,调整结构,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三年多来,央行七次降息,使得资金“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下调,按一年期存贷利率为标准,存款利率下降近80%,贷款利率下降52%,这对保险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保费收入出现增长高潮。从保费收入结构进行分析,可见降息主要影响的是寿险保费收入,其数量由1996年的324.62亿元猛升到1998年的682.70亿元,增了一倍多,而产险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受宏观经济影响,仅由1996年的452.32亿元升到1998年的499.6亿元,变化不大。
降息对寿险保费收入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两个效应。①替代效应。寿险产品与储蓄两者之间存在一种明显的替代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调,使得寿险需求上升,储蓄需求下降。②利率价格效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上升将导致寿险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增强其产品的竞争力;利率下降,将导致寿险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其产品丧失竞争力,需求下降。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供求模型把替代效应和利率价格效应作一阐述。
看图2中的寿险产品供求曲线。D[,0]和S[,0]为降息前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E[,0]为最初的均衡点,均衡价格为P[,0]。降息开始后,由于保险与储蓄之间一定的替代关系,保险需求上升,D[,0]向右发生位移至D[,1],与S[,0]相交于E[,2],Q[,0]Q[,2]即为降息带来的替代效应;同时降息又迫使保险公司一再提高价格,降低供给水平,供给曲线S[,0]左移至S[,1],S[,1]与D[,0]相交于E[,1],Q[,0]Q[,1]即为降息带来的利率价格效应;最后,S[,1]与D[,1]相交于E[,3],E[,3]为最后的均衡点,P[,3]为新的均衡价格,Q[,0]Q[,3]为降息所带来的最终效应,其值等于Q[,0]Q[,2]减去Q[,0]Q[,1]。
从图中结果可以看出,E[,3]在E[,0]右侧,说明降息带来的替代效应大于利率价格效应,与中国降息以来现状颇为相符。从1996年开始首次降息,替代效应表现尤其明显,寿险保费由1996年的324.62亿元升至1997年的601.96亿元;但随着降息力度加大,寿险企业被迫一再降低预定利率,寿险价格上升,则S[,1]有继续左移的倾向,Q[,0]Q[,3]也将逐渐缩小,使得降息给寿险带来的正面效应越来越小,而不利因素越来越多。到1998年,寿险保费增长率下降为23%,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由虚拟变量D[,2],可以从侧面看出,居民的金融资产总量相当可观。即使是在央行连续降息条件下,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仍从1995年的29662.25亿元上升到1998年的53407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4000元,所以才会出现寿险保费短时期内的急剧变化。从保费收入与储蓄金额的对比来看,发展中国家整个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占储蓄金额的比重一般为7%,我国1998年的比重为2.34%,较之于1995年的2.3%,并未有多大改观,由此可见,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空间仍相当大。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