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三苗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生态林业工程是现阶段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有效地改变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加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建立现代生态林业工程,需要转变发展观念。寻求科学的发展方式,以生态平衡为目标,实现生态林业工程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对策
1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概述
1.1内涵
林业生态工程指的是依据生态学、林学和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林业建设作为一种环境改造工程,运用科学技术进行自然环境管理,合理运用森林和土地资源,而在社会效益方面,林业建设为人们提供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减轻了空气污染,装点了城市美景,同时林业工程的建设还进行着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可以为我国提供更多的木材资源储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在于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统一。
1.2基本特点
1.2.1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具有科学性
生态林业是以实现经济增长、环境美化为目的,因此就需要政府采取科学技术建设、经营林业,如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优化树种的布局结构,以此发挥出生态林业的作用。
1.2.2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具有综合性
生态林业系统是一个多产业、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体,包含的生产内容多种多样,还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生态林业建设的综合性,使生态林业工程对其他产业也具有一定影响力,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果不重视种植树木,建成水库后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无法对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1.2.3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具有社会性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离不开人的作用,生态林业作为人为活动下构建出的一种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与人们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例如人类进行伐木会破坏森林结构,而人类为树木施肥、除虫都能促进树木发育生长,因此人为因素对生态林业影响巨大。
1.3基本原则
1.3.1可持续发展原则
建设生态林业是在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实现合理使用和经济发展,以此来促成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再到生态平衡的伟大工程。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遵循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在发展中搞好生态环境,而对林业资源的合理运用,也是实现经济繁荣、生态平衡、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
1.3.2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原则
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目标是为了将林业资源再生产能力最大化,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在具体的林业生产活动中,生态方面的建设可以提升森林涵养水源与保护水土的作用,而生态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大林业生产规模,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使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相统一,反映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对于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不够重视
就当前情况来看,很多人员对于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工程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从而使得工程建设没能纳入到社会发展计划中。除此之外,建设工程进度慢,并且实际工作也不够扎实,没能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限,时常还会发生毁林事件。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区大多是在经济不发达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不仅仅国家投资少,并且补助标准也相对偏低,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造林难度非常的大,进度也非常的慢。
2.2缺乏统一规划
当前部分地区对于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严重缺乏统一规划,并且综合治理的意识也非常的差,这样便很难将生态林业工程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然后就是树种比例失调,结构简单,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难以发挥出应有的防护功能。此外,还有部分地区依旧存在着耕作不合理的情况,滥砍滥伐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科技人员严重不足,林业基础也比较薄弱。
3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与途径
3.1树立生态经济思想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社會、经济以及自然等方面的内容,其对我围生态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加大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整个社会对于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使全体人民群众达成共识,并积极参与到生态林业建设中。其次,还应有效调动各个行业及部门的积极因素,坚持统一规划、协同共建的原则来开展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且明确具体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效益以及期限,结合责、权、利3方面因素,切实提高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效率。此外,还应树立生态经济思想观念,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以及协调性着手,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2加大技术以及资金的投入
在开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应积极运用全体社会的力量,拓宽渠道构建工程建设基金制度,实施专项资金专项使用、分级管理,以保证整体建设的资金投入。其次,围家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应积极投入资金来切实开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有效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再者,应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以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充足。此外,要想真正实现我罔林业的发展,必须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完成,在增加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还需重视科技的应用,在工程建设计划中列入实用技术推广的内容。
3.3科学规划生态林业和工程建设
首先,应当要综合评价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经济等多面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规划与布局。其次,在实际规划过程中,需要结合区域具体情况来合理明确整体工程的建设规模、空问格局以及类型。再者,需要结合区域特征,因地制宜,科学配置林种以及树种的结构,以确保整体工程格局最优化。此外,规划人员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还应结合林区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来规划其生态结构,在保证地方经济水平以及林区长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
4结语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在可持续经济发展理念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集中做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提高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效率、加快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进度,需当地有关部门制定和出台相应的管理对策,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活动予以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完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研究体系,对生态林业工程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性问题,从实践调查中分析问题的主要成因,并研究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对策,积极改善不断恶化的自然生态状况,通过多种先进、科学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手段和措施,为生态资源稳定提供必要保障,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加强保护自然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同步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姜秀荣.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7(16):153.
[2]周长山.生态林业建设的对策与途径[J].民营科技,2017(06):228.
[3]吕跃伟.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286.
[4]王哲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与途径探究[J].民营科技,2016(03):223.
[5]朱江涛,徐晓清.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与途径[J].现代园艺,2016(05):71.
[6]池桂杰.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6(02):178-179.
论文作者:张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林业论文; 生态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对策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效益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