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未来出版形势_香港论文

香港未来出版形势_香港论文

香港未来出版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态势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来,随着香港回归的日益迫近,各界人士对回归以后当地出版业的面貌越来越表示关注,试图通过目前的各种迹象分析香港本地未来出版市场的景况。

事实上,由于印刷工业和出版业的相互促进,香港现已成为世界文字传媒的中心之一。与此同时,它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印刷中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居东南亚之首,特别是近年来反映香港繁荣出版业的“香港书展”的举行,令香港逐渐摘除了早年“香港是文化沙漠”的帽子。

目前,发达的香港图书市场拥有200余家出版社,数千家图书进出口商、书籍批发商及以售卖书籍为主的零售商。而在当地的出版社群里,其中一些是海外出版公司在香港开设的办事处或者地区总部。这些出版社往往规模不大,十几人甚至三五人就能组成一个出版社。

近年来,香港年出版图书约万余种,年销售额超过20亿港元,这些书大致分为两部分,中英文图书各占一半。英文图书主要进口外国原版书,专供出口外销的;另一类是中文图书,主要满足本港需要,也销往香港以外的华人地区。

香港的中文图书市场并非是香港出版界一统天下,而是由内地、台湾、香港三地争雄。台湾和内地的出版机构在香港也设分支机构,在香港出版台湾或内地的图书,希望借此“文化跳板和触角”伸向世界。在这些出版机构中,如“天地图书”就是香港本地知名出版社的代表,而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这三大中资出版机构在港更是名声显赫,而台湾在港的皇冠出版公司也是香港近年来崛起的一支劲旅。

临近九七,香港中资的三大出版社近年来不断在香港开拓空间,积极扩充门市,其中“香港三联”发展最为迅速,仅1995年一年间,三联书店就分别在黄浦、兰田及葵芳设立了新门市;商务则在佐敦大展拳脚;中华书局虽仍维持原有的四间门市,但现代化的空间布置显得宽敞。

香港本地出版的中文书籍主要为各类实用型工具书,这与香港人多以实际和直接效益为目的的“功利型”的读书习惯有关。按照香港本地出版业者的说法,香港的书籍构成比例为:教科书占30%,文学书占10%,儿童书占10%,工具书占10%,占生活书占10%,地图书占10%,英语学习书5%,其它约5%。可看出,香港的三分之一出版市场为课本所占据。

对于回归后的情况,当地分析专家认为,在出版领域,中国政府没有给予当地业者任何限制性政策,反而从保持其繁荣和制度连续性的角度给予了新的支持,因此香港出版业可在平稳中过渡。

标签:;  ;  

香港未来出版形势_香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