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现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浦东新区论文,结构优化论文,现状分析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浦东新区继续实施“金融、贸易、高新技术先行”的产业发展战略,驱动新区新经济在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快速运行。在上海城市功能从生产中心向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战略性转移的进程中,浦东新区担负着扩大开放促进新兴产业功能开发的特殊使命。1997年是浦东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一年,突出表现出两个趋势:一是金融、贸易、高新技术的发展重心东移,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在浦东试点,上海十大要素市场的“半壁江山”移师浦东,上海新一轮工业支柱产业的特大型项目上海通用汽车、华虹微电子、克虏伯不锈钢、索广大屏幕彩电等在浦东启动或加快建设。金融、贸易、高新技术功能性骨干项目加快集聚浦东,预示上海“东西联动”产业发展格局将从“以西援东”、“以东促西”转入“以东补西”、“以东带西”的历史新阶段。二是二、三产业并举推动GDP增长,1997年新区GDP达到608.2 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4.2%。占GDP 的比重由1996年的33.7%上升为37.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6.4 %, 占GDP的比重由1996年的65.3%下降为62.1%。应当看到, 新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3年的28.9%上升到1997的38%, 明显快于第二产业的增长,这种良好势头已经成为拉动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适应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大趋势。
总的来看,1997年是新区产业结构全面调整、不断优化的一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两个先导推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1997年新区继续贯彻“金融先行”、“贸易兴市”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以金融、贸易为先导的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浦东新区的大服务和大流通功能。
1.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是新区1997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头戏。1997年新区金融业增加值68.71亿元,比上年增长47.7%, 占第三产业比重达30.4%,金融业对新区GDP的贡献率达到11.3%,提高3.6个百分点,进一步巩固了新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地位。1997年新区金融业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金融市场加快发展,继上海产权交易所东进之后,上海证券交易所也乔迁浦东,使浦东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1997年,新区证券市场全年成交总额2059.14亿元,增长9.4%;产权交易市场全年成交金额100亿元,净增60亿元; 中资银行外汇交易市场成交10.8亿美元,银行结汇和售汇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0.5%和57.1%;保险市场全年保费收入34.67亿元,增长50.7%。 二是金融机构继续扩张,到1997年底,新区已有分行(分公司)级以上的各类金融机构57家,比上年增加29家,形成以央行上海分行为龙头,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并存,包括保险、财务、信托和投资公司等在内的按国际惯例运行的金融体系。三是存贷总量规模放大,1997年底,新区各中外银行存款金额1060.72亿元,贷款余额880.64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和17.9%。四是金融创新成效显著,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先行先试取得突破性进展,受这一金融开放政策的感召,1997年浦东新增外资金融机构25家,外汇普通贷款70亿美元,先期开办人民币业务的7家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贷总量已达到9.8亿元。
2.内外贸易继续保持在第三产业中的第一支柱地位。1997年新区商业贸易增加值达71.4亿元,比1996年增长23.2%,占第三产业比重为31.6%。1997年新区商贸业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生产资料为主的批发市场继续发展和完善,国家级的粮油交易市场落户浦东,外高桥保税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交易额33.53亿美元,同比增长33.53%。新区已形成23个大类专业的近百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二是大型商场销售旺盛,第一八佰伴全年销售额达到8.37亿元,比上年增长38.6%,时代广场月均销售额逾2000万元,易初莲花超市月均销售额超过7200万元。在大商业新增长点和连锁超市的带动下,1997年新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三是仓储和物流分拨业务快速发展,外高桥物流分拨业迅速崛起,施乐、松下、佳能、理光、欧姆龙、IBM等 60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在外高桥从事零部件或产成品的分拨,其中40家企业1997年进出口额达到3.75亿美元。全年商品销售收入18.6亿元。物流分拨业的兴起, 促进了外高桥保税区保税仓储业的发展,1997年外高桥保税仓储租金收入7804万元,比上年增长58.6%。四是外贸出口高位攀升,1997年外贸出口37.55亿美元,增幅为20%。 专业外贸公司在外贸出口总量中继续保持绝对值的首位,达到16.44亿美元,占43.8%。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不断壮大,抗波动能力逐步增强,1997年外高桥保税区出口额7.2亿元,比上年翻一番, 约占新区外贸出口总量的1/5;落户浦东的外地外贸子公司已达88家,1997年完成出口2.13亿美元,增长90%;同时,三资企业出口、企业自营出口和三家中外合资外贸公司出口都成为新区外贸出口的新的支撑点。
3.房地产等其他行业保持增长势头。1997年新区房地产销售业绩名列全市前列,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13万平方米, 普通商品住宅占全市销售1/4,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5.69亿元,比上年增长7%,占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0.2%。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全年为49万标箱,比1996年增长45%,约占上海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的1/5,成为新区航运的新增长点。新区运邮业、旅游业、咨询业也显示出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六大支柱促进第二产业的升级
近年来,浦东新区在优先发展以金融、贸易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同时,工业结构开始了战略性调整,重点培育一批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六大支柱产业,乘势而上发展建筑业,保证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997年,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35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三资”工业产值457.44亿元,增长51.9%。新区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出口交货值为210.35亿元,增长48.5%。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产业、钢铁产业和新型家电业增加值、产值和销售收入占新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的1/3。
1997年新区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大基地生产功能日益突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等作为浦东新区新兴产业的高地,在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量扩张方面,起到了孵化器、生产基地和辐射源的重要作用。到1997年底,重点开发小区工业新兴产业的投产项目已达242个。其中1997年新投产项目51 个,推动金桥、外高桥、张江、王桥为主的小区工业高速增长。1997年这些重点小区工业总产值为281.99亿元,占新区的20.8%,增幅为41.7%,高于新区平均增长幅度23.3个百分点。其中金桥出口加工区1997年吸引投资17.62亿元,累计吸引投资57亿美元,投产企业增至100家。初步形成现代通讯和计算机、机电一位化、新型家电、微电子等高新技术支柱产业,1997年金桥出口加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77亿元,同比增长 25.8%,预计到2002年金桥的年产值可突破1000亿元。外高桥保税区累计吸引投资总额38.03亿美元,合同外资14.18亿美元,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发展势头强劲,区内投产企业已增至81家,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4.9%,达到64亿元。 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国家级生物医药基地和上海市微电子信息软件基地的定位明确后,形成了较好发展势头,1997年实现工业产值近20亿元,比上年增长86.6%。王桥工业区作为临空工业区集聚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投资企业,在索广大屏幕彩电新投产项目推动下,1997年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倍。总之, 随着新兴产业基地相继进入收获期,从外高桥保税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群、金桥的微电子城、通讯城和汽车城,到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药谷”和信息软件基地,直至王桥开发区的临空工业,一条依托外高桥深水港和浦东国际空港、贯穿新区南北的高科技产业走廊已经初步形成,奠定了浦东现代化生产功能的坚实基础。
二是大项目规模效应大为增强。浦东开发的高起点表现在现代化生产功能开发上,就是花大力气引进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行业带动力强的跨国公司生产型项目,以“龙头”项目为核心形成一大批中小配套项目的“众星捞月”之势,从而占据行业的制高点,扩大规模效应,提高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1997年,新区一大批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进入投产期。项目投产率达到84.5%。据对393 个工业大项目的分析,1997年已形成品牌449种, 国际国内的名牌主要有“上海夏普”家电系列、“上海理光”传真机、“上海贝尔”程控交换机、“上海西门子”通讯产品、“上海松下”微波炉、“上海摩托罗拉”寻呼机产品、“立邦”涂料等70多种。这些工业品牌都产生了很好的规模效应,1997年形成品牌产值近250亿元。1997年,又有投资额各在1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上海通用、华虹微电子、克虏伯不锈钢卷板等特大型项目在浦东启动建设或签约。这样,浦东的工业支柱产业部有了各自的“领头羊”,以上海通用为“龙头”的现代汽车业将在下世纪初(2002年,下同)形成400~600亿元规模的年产值;以华虹微电子为“龙头”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已经有上海贝尔、上海西门子、上海理光以及惠普、英特尔、IBM和飞利浦等骨干企业的支撑, 到下世纪初年产值将达到400亿元左右; 以克虏伯不锈钢卷板为项目龙头的钢铁(新材料)产业,将加快存量改造的步伐,到下世纪初形成250~300亿元左右的工业产值。现代家电、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也都有一批世界著名企业投资的支撑,形成上海六大支柱产业跨世纪发展的强大后劲,推动这六大支柱再创辉煌。
三是大投资拉动作用十分强劲。浦东开发以来,始终保持了强劲的投资力度。1997年新区全社会固定资金投资完成505.74亿元,同比增长27.1%。固定资产的高力度高强度,不仅拉动了金融业和贸易业的高速增长,也拉动了新兴工业产业的规模扩张,而且带动了城市装备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壮大。在大力度投资的拉动下,以城市装备业为重要主体的新区重化工业快速增长。1997年新区重工业增长22.6%,比轻工业增长高出10.4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占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1.6%,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新区强劲的固定资产投资还拉动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浦东开发八年来,建筑业增加值的平均增幅高于GDP 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1997年建筑业增加值47.05亿元,占GDP比重7.7%,成为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三、科技兴农促进第一产业双向分流
浦东开发开放八年来,新区的农业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不断调整结构,寻求发展新路。由于城市化开发建设的需要,农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经济功能逐步弱化,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渐下降, 新区农业生产已经发生了双向分流;新区东南部农村地区和一部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维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传统生产功能;新区沿江城郊地区和“高、优、高”农业生产基地以及另一部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则向具有多元化服务功能特征的都市型商品农业发展。
随着新区农业生产加快双向分流,在农业科技的推动下,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呈现如下特征:
一是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养殖业比重逐年递增。按照“稳定种植业,大力发展养殖业”的方针,新区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的42.8%下降到1997的37%左右,棉花和油菜基本不种,粮食生产确保完成任务,1997年新区粮食播种面积比1996年减少9.6%, 粮食总产量11.2万吨,超过市下达指标的11.81%,单季晚稻亩产达到591.4公斤,夺得市郊单产水平“十连冠”。另一方面,养殖业比重则由1990年的56.7%上升到 1997年的62%左右。其中瘦肉猪、 名特优家禽和水产有较快发展并逐步走上了基地化、企业化、产加销一体化的道路。
二是现代农业开发区形成规模,高科技农业产业化加快步伐。总体规划面积为4平方公里的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于1994年9月开始启动,作为全国第一个现代农业的开发区,引进了三公顷荷兰温室大棚,高科技设施农业已形成鲜明特色, 为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树立了样板, 1997年生产无公害蔬菜2274吨,60%以上售给旅游观光者,其余面向涉外宾馆、联锁超市等进行市场化经营。同时,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还适应都市高档次农副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市场趋势,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在蔬菜种苗、花卉种苗、特种水产品苗和鲜切花等生产经营上达到规模化程度。在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的示范和带动下,新区的“高优高”农业示范区、大型副食品生产基地、高档次的蔬菜园艺场正在向面上辐射。特别是在“高、优、高”农业示范区和“三高”粮田示范工程建设方面推进迅速,涌现了孙桥桥弄、黄楼界龙、六团吴店、龚路水利和永红等一批新型生产基地。为适应这批基地的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增长方式,各种农业产品的优良品种、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现代农业科技等不断引进和得到推广运用,水稻机械旱条播技术、农业良种繁育、生态肥料运筹、瘦肉型猪繁育、河蟹高产稳产、奶牛高产稳产等技术体系全面推广。
三是生态农业逐步发展,花卉业成为新增长点。1997年新区千军万马投入绿化建设,农村地区以抓“一镇一园”的绿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有效发展为调节城市环境生态平衡提供服务的生态农业,扩大苗木、花卉业的生产经营。到1997年底,新区建立了面积在1公顷以上花卉生产基地达23个,花卉生产品种126公顷,实现销售收入522万元,增长12%。同时,18 个镇的“一镇一园”建设已正式启动:其中孙桥“文化公园”、“环东广场”、金桥“街心花园”、三林“观光农场”已基本建成。外环线100米林带40万平方米的绿化建设, 更为新区生态农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由于浦东国际机场将在1999年启用,浦东的鲜花可依托空运直接输送到国际市场,因此,浦东花卉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