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城关二小 746500
摘 要:读写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而且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也是语文老师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当前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能力的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和策略来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语文读写教学
语文读写教学活动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小学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可见,对小学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这个阶段,语文学习对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要求更高了。因为,为了能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益,提高小学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小学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育中心,基于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和小学语文发展的趋势来研究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育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开展小学语文的读写教学教育,以达到推动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发展的目的。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的意义
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阶段是确立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小学高年级阶段语文教学应该把读与写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以便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目标能够圆满完成。大体来说,我国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语文读写教学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对语文这一门课程而言,读与写同样重要,语文的综合素养直观就表现在读写能力上,读与写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学生通过读,积累丰富的知识,学习表达的技巧,提升沟通的能力,通过阅读,提升写作水平,从而转化为学生自身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语文读写教学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作者的表达思路、表达方法,从中可以积累大量的知识,这就为学生的写作与相互之间的交流奠定了基础,语文教学及其他的学科教学中,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读写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在听、说、读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老师教学的效率,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语文读写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听,至于学生能听进去多少,真正能学习到多少,这就要另当别论了。教育改革以后,大部分学校都积极响应号召,列出了小学生必读书目,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知识,更学习了更高效的学习方法。读与写的结合,使学生上课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可以利用组织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语文水平势必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就更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容易出现两种极端,分别为过于细化或者过于粗浅。过于细化的阅读教学容易造成知识点的混乱,而过于粗略的阅读教学容易停留在文章表面,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阅读材料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教材内容,课外阅读量较少,阅读分析能力不强。其次,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考试涉及的写作内容,没有传授学生相应的写作技巧,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并且,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结合范文对作文体裁、表现手法等特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用于自己的写作中。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的创作能力得不到提高。除此之外,在写作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缺。这些都是当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活动有效开展途径的研究
1.让读写与实际生活联系结合教学
教师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读写教学时,要重视和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毕竟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都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对于部分抽象性的概念和情感没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通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促使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感和相关事物有更加贴切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一篇课文时,通过清新自然的散文格式写出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感触,老师在课前可让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实践如何种花生,通过这个与父母之间一起种花生收获自己劳动之后的心得,然后写出自己在种花生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从而让课文学习与实践生活有了一定的联系,并为习作得到实践的构思素材,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读写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积累素材,为写作打下基础
材料的积累对写作至关重要,只有积累了更多的素材,才会在写作过程中做到有物可写,不会无从下手。在素材积累方面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行课内文本的阅读。学好基础,认真听讲每一堂课内阅读课。首先,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有效结合教学的具体方案来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平时语文知识的积累,之后能够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其次,要求教师一定要能够采用主问题牵引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能够设计出一两个主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正确的提醒与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必须要能够注意以下两个方面:要求学生之间交流的文本内容一定要少并且精,学生也一定要经过仔细分析才能互相彼此交流意见与看法,教师能够及时地进行教导与提醒,使学生的思维发展轨迹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延伸;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必须要能够充分地体现语文味。无论是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任务形象的认真分析或者文章的特色赏析都一定要从最基本的语言着手,之后将有趣丰富的语文知识引入其中。最后,需要进行比较阅读,练习学生之间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进行片段写作以此来拓宽学生的思维,并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进行课外专题的阅读。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其主要就是能够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以这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就能够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二者之间进行有效结合,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的阅读。首先将图书馆全面开放,之后教师有效进行图书的调控,进而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将双休日转变成学生读书日,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的阅读,进行多专题的阅读,主要包括诗歌散文类、文学名著类以及科普读物类等专题,最终使学生能够真正达到内在阅读量的积累,进而能够充分进行感悟,加强了自己的语感。此外,还要求教师要开展学生阅读积累展示与交流的活动,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能够充分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之后教师还可以举行一些评比类的活动,最终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改革课程设置,为读写活动搭建有效平台
(1)在教学中单独设置阅读指导课。对于中高年级学生,阅读是一大难点。对此,笔者在教学中,每周设置一节阅读指导课,专门用于对学生强化阅读能力,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名篇指导学生开展分析活动,重在指导学生掌握其中的技巧与要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
(2)对早读课部分功能进行调整。小学语文早读课的时间还是较为充裕的,笔者在教学中将每周的早读课中的前5分钟单独腾出来作为口语表达时间。每一位学生按照学号顺序上台讲,这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开辟写作训练小课。在征得学校教导处允许的基础上,笔者在任教班级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每天都设立了20分钟的写作训练小课,重在训练学生的细节写作能力,长期积累,能起到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
4.借助师生读写交流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实践中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只有借助师生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有效调动,学习效果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凸显。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探索教学改革措施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视,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完成《大拇指汤姆》的教学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写交流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题后,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汤姆的行为进行反思,即汤姆是未成年人,虽然他做出一些危险的行为后最终幸运地避免了危险,但是他的部分行为仍然是不对的,然后让学生找出其错误的行为,并指出应该怎样正确规避危险,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危险防范意识。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语文读写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整体读写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5.要架构起畅通的教育沟通桥梁
新课改明确要求了课程教育方式应该改变传统的注重书本知识教育的教学方式,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的关注,并改变目前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此获取新的语文知识和解决学习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基于该要求,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习惯等基本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要架起一座沟通无阻的交流桥梁才行,教师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出最符合自己所授学生的教育模式。
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制定教学计划的方式来确定出学生的读写内容及具体数量。通过该计划,学生对不同的课后书籍及课内文章进行阅读并写出读后感,方便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快速地得到提升,也大大累积了学生的生活见识和社会经验。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喜好和阅读资料来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案,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小学语文教育。
高年级语文读写这条路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条充满神秘未知乐趣、困难的“星光大道”,对教师来说也同样是一条充满荆棘与欢笑的漫长道路。这条路要一步步、一点点地前进,决不能一蹴而就。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语言来进行表达交流,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高速、有效地加强孩子的读写能力还需我们慢慢探索、改进。只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不断学习、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来教学,持之以恒,相信未来不会远。总之,生活是一眼源源不绝的甘泉……
参考文献
[1]庄映洁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研究[J].新课程(中),2011,(8)。
[2]毛文生 对当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的几点探究[J].教师,2011,(33)。
[3]陈惠萍 浅析语境理论对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启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
[4]唐孝祖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J].课外语文,2013,(16)。
论文作者:雍晓凤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小学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