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提升市政道路基及其路面建设的整体质量,就需要建设单位的建设工作要做到深入、有效,工程设计的时效性要得以保证、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要到位。除此之外,还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要确立路基及其路面设计的合理化和工程施工的标准化,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市政道路的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技术
1 城市道路设计特点
1.1 城市道路设计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应包括规划、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同时众部门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协作的关系,道路工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例如从道路的规划到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需要规划、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共同参与;从设计招标到竣工验收,主要需要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和质检等部门的相互协作。由此可以看出,道路的设计过程体现了系统科学的思想,可将道路的最终修筑看作是一个整体,而在道路的修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视为整体中的要素,只有各要素之间合理、高效的相互协作,才能顺利的完成最终的认为,整个过程体现了系统科学中的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原则。
1.2 城市道路设计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城市道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包括测量钻探、道路、桥隧、交通、照明、排水、绿化等,在不同设计阶段各专业工作的侧重点将有所区别。测量钻探是各项工作的前提,此项工作应该由勘探部门所负责,而道桥部门则负责路线走向、平纵横、路基处理等工作,最后,照明、排水和绿化等工作则由市政部门所完成。道路设计工作涉及专业虽多,可是各专业并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关联的,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协调下完成从方案规划到施工图的最终设计。
1.3 城市道路设计具有主观性的特点
城市道路最终以何种形式呈现的世人面前,主要是设计人员所决定的,设计人员具有的主观性也变相的说明了道路设计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城市道路项目从方案的确定到最终的实施阶段中的任何一个过程中,设计工作总是最前面的一个环节,其它部门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设计方案进行的,各个部门可以对设计方案提出反馈意见,但最终的设计方案还是由设计人员而定,设计人员通过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完成设计图纸,为了能保证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可以高效有序地进行,设计人员应该同时具备协调沟通、技术应用以及对设计阶段认识和工程总结等能力,确保使工程顺利展开。
2 路基与路面设计要点
2.1 路基路面的裂缝控制
路基路面出现裂缝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收缩,这种问题在设计中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克服:一是选择稳定性好的材料。在设计中要考虑选用水稳定性好且对温度不敏感的材料作为主要用料。二是控制材料的含水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中和后期的维护中,如果材料含水量大容易出现收缩和膨胀造成裂缝,所以在铺装材料之前应对含水量进行检测,达到设计标准值才能进入下道工序,达到含水量标准才能施工。三是添加外加剂。通过添加外加剂,提高路基和路面材料的稳定性,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
2.2 路基的平整度控制
路基的平整度直接关系到道路的稳定和质量,在设计中应重点关注。一是道路基层的平整度控制。常见的道路基层有石灰和水泥,石灰基层对路基的平整度要求不高,通常使用平地机对路面进行刮平即可,水泥作为基层的道路项目中,可以考虑使用减水剂来延长水泥凝固的时间,保证路面平整度。二是严格控制路基的实际压实度。在关注最小压实度给路面造成性能影响的同时要注意关注人工构造物体和路堤相互衔接位置的压实操作,减少衔接处和结合部沉降错落对平整度的影响。三是控制混合沥青料的压实层厚度。根据道路路基平整度规范要求,沥青路面每层设计的厚度不能小于三倍混合料公称的最大粒径[3]。
2.3 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
路基路面的排水性能直接影响市政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在设计中应能达到快速排除路面范围内及路面周边降雨的要求,尽量提高道路的渗水性能。常用地面排水设计是地面排水流槽,在等级道路中要配置相关的铺砌防护,也可以使用浆砌片石。从排水策略的设计上讲,一般可分为分散式排水设计和集中式排水设计两种。分散式排水设计一般用于平坦的长路段市政道路,这种道路周边的环境有利于排水,应重点考虑路基的边坡加固,同时应注意对路基周围植被的保护,尽量不破坏原有的植被形态,防止路面积水,影响排水效果。集中性排水方式中主要用在降雨量大、道路自身排水能力有限的情况,主要通过在硬路肩的外围配置泥混凝土预制块,形成三角式的集中式导流槽,在重点的部位配置泄水口,将雨水排放至预设的排水沟中。
2.4 路基路面设计的实验验证
在路基路面的设计中,除了根据经验和要求的设计外,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的设计,这些设计没有经验和规律可循,所以应进行严谨细致的实验验证,一是要保证实验条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实验条件的设置上,要力求在时间、空间、物质上与实际条件尽量一致,这样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结果。二是严格遵循实验程序。按照路基路面设计实验的步骤和程序,对实验的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验证设计的科学性。三是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检验。不但对施工后的路基路面质量进行监测及验证,还要对施工后路基路面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情况进行验证和评价,确保设计的科学合理。
3 结论
随着城市交通日益发展,车流量加大,市政道路的质量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道路的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品质,要做到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稳定和坚固,就要合理规划设计,精心施工,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合理的规划方案和设计方法,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作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乐王月,甘超龙.解析市政道路路基及其路面设计技术[J].建筑遗产,2013.
[2]张瑞豹,李冠贵.市政道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18).
[3]王举义.浅谈市政道路路基设计的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00164-00165.
论文作者:余文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工作论文; 裂缝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