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肛肠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对肛瘘术后继发性肛周湿疹患者采用苦参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04例行肛瘘术后出现继发性肛周湿疹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其随机分组比较,观察组给予苦参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派瑞松乳膏治疗,每组52例患者,对两组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瘙痒程度及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筛选最佳方案。结果:治疗前,两组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瘙痒程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瘙痒程度均比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8.08%)>(80.77%),(P<0.05)。结论:临床对肛瘘术后继发性肛周湿疹患者,采用苦参汤加减治疗,相比其他方案而言,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瘙痒症状及皮损表现的改善,故更值得推广于临床。
关键词:肛周湿疹;苦参汤;瘙痒
继发性肛周湿疹是肛瘘术后常见并发症,该病发生时,患者以瘙痒、肛周创缘皮肤渗液、局部分泌物增多等为主要表现,因皮疹反复发作,故治疗难度大[1]。为此,实验特意选取104例继发性肛周湿疹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对部分患者采用苦参汤进行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1~2017.1间于我院行肛瘘术治疗后出现继发性肛周湿疹的患者共104例,将其随机分组比较,观察组52例给予苦参汤加减治疗,其中女性和男性分别占:21例,31例,患者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16岁,64岁,平均(42.05±2.11)岁,术后发病时间最短5天,最长14天,平均(8.15±0.56)天,对照组52例给予派瑞松乳膏治疗,其中女性和男性分别占:20例,32例,患者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14岁,66岁,平均(43.21±2.09)岁,术后发病时间最短6天,最长15天,平均(8.22±0.64)天。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组间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 该组的每位患者均采用派瑞松乳膏治疗,每天让患者涂抹2次,连续用药14天为1个疗程。注意:为增进疗效,用药期间,让患者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禁忌热水坐浴。
观察组 该组的每位患者均采用苦参汤加减治疗,基础方:黄柏、蛇床子、萹蓄、野菊花、白矾各20g;苦参30g、地肤子15g。将以上中草药混合后煎熬,兑水坐浴。水温大致在40℃左右,药量以患者臀部坐入为宜。如果患者渗出明显,水温可控制在30℃.每次浸泡时间为30min,每天早晚各浸泡一次,连续14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种治疗方案,总结临床用药经验。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瘙痒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疗效评判标准
治愈:经14天治疗后,患者皮损恢复正常,瘙痒等症状完全消失且无渗出;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瘙痒程度明显减轻,有少量渗出液;皮损恢复程度大于70%;有效:患者皮损恢复程度大于30%,瘙痒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存在少量渗液;无效:患者皮损无任何变化,症状无减轻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肛周湿疹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均利用(SPSS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和χ2检验,依次用均数加减和百分比表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指标
治疗前,两组临床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瘙痒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2.2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统计对比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8%、80.77%,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2:
3讨论
肛周湿疹属于非特异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该病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少数患者可累计会阴部。发病时奇痒难忍[2]。中医上,将肛周湿疹又称为“肛周风或阴囊风”,湿疹多因风、湿、热邪客于肌肤,发病是由于患者脾失健运,内蕴湿热[3]。而肛瘘属于感染性疾病,临床多采用高位肛瘘挂线引流术或低位肛瘘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因患者切口仍处于炎性期,极易产生炎性分泌物,进而刺激周围皮肤,如果不能及时对其处理,易引发病变。此外,挂线使用的是橡皮筋材质,它对肛周组织的炎性反应起着刺激性作用,造成湿疹。
临床西医治疗时,以外用糖皮质激素为主,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可能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且患者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故西医治疗的总体效果不理想。苦参汤由多种中草药混合熬制而成,方中苦参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效果,白芷、蛇床子可止痒、燥湿;白矾具有收湿止痒攻毒的作用,野菊花可清热解毒等,混合可发挥清热解毒,燥湿祛风的作用[4]。此外,用药时,以情况进行,还可以对患者肛周炎性分泌物进行清洗,保证皮肤清洁干燥,这些对于增进疗效都有重要作用。结合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瘙痒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以98.08%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均显著,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苦参汤在继发性肛周湿疹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优于其他方案。
综上,临床对肛瘘术后继发性肛周湿疹患者,采用苦参汤加减治疗,相比其他方案而言,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瘙痒症状及皮损表现的改善,故更值得推广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刘剑,邬海鹏,张先胜.祛湿散治疗肛瘘术后继发肛周湿疹的临床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4(8):899-901.
[2]罗启飞,王小婉,王晓林.苦参汤加减治疗肛瘘术后继发性肛周湿疹5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9):863-864.
[3]周艳.青黛外敷治疗肛门部手术后继发肛门湿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23(12):262-263.
[4]仲继光,王敬源,王雪梅.肛瘘术后继发肛周湿疹38例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3,15(1):199-199.
论文作者:邢佼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患者论文; 湿疹论文; 苦参论文; 术后论文; 肛瘘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继发性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