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在电力建设方面的完善度也越来越高。随着电力需求的日益增加,电力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工程档案的收集与管理问题。本文将结合当前电力企业的管理现状,进一步分析当前电力企业在对档案的收集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
关键词:电力建设企业;档案收集;档案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电力建设企业中工程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管理规范程度和企业对电力建设工程的敬业态度,是整个工程的总结评价。工程档案的管理能在出现问题时提供准确、原始的工程数据,将事后的追责问题具体到人。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档案管理模式的革新。本文就现阶段工程档案保存管理的难点和重要意义,提出优化措施,以进一步规范我国电力建设企业的工程档案的收集与管理。
一、档案收集与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对电力建设企业工程档案的管理是开展电力建设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企业电力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是对一个企业形象的具体体现,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进一步扩张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电力档案是企业进行工程活动的凭证,包含在进行工程活动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的数据,并对今后出现的复杂性问题起到明确责任的作用。
工程档案的完善保存还能对今后的工程进行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成功的工程和有缺陷的工程进行分析,吸收其他企业在对工程档案进行管理的经验,规避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对企业今后的工程完成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
档案保存的完整度影响着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高度,是管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首先,工程建设由于其内容多、范围广、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大,在数据的收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2]。其次,档案收集与管理存在的时间周期长、资料完整度要求高等特点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改革,我国在对工程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了新的收集与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档案收集工作。但其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档案收集难度大
电力建设工程呈现出工程周期长、耗资大、技术含量高、参与人员流动性大的特征[3]。较长的工程周期势必导致收集过程中的信息流失量大、收集成分残缺不全的问题。同时,电力建设工程夹杂着庞大的资金链,其中各部分的利益冲突、技术含量高等问题都可能会使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企业难以得到准确、真实的数据报告,在今后的总结归纳及事故究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情况。参与人员流动性大是档案收集和管理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部分员工对工作可能存在不负责、不上心的情况,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导致了问题的收集难度较大,部门对于抱着侥幸心理的人员错误追责较难。这些都是档案收集中无法避免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电力体制多次的改革提高了企业对于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的水平,但相关工业人员仍然不够专业,较多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人多职的现象,部分企业中的档案管理人员甚至是兼职,在企业中主要承担其他工作,任职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对工程档案只能进行最粗略的管理。这种行为势必导致档案管理的不专业性,管理过程中必会导致信息的大量流失、档案保存的残缺不全等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的非专业性,导致管理过程中的很多专业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低下的职业素养也反映了管理人员对于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电力建设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涉及多个企业和部门,参与人员广,工程档案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不同的单位采用不同的规章制度,但档案管理的基础就是要规范化,不同的规章制度导致不同的标准,在管理体系、奖惩制度、责任分工等方面的不同,大大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要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在各个方面制定符合要求的规章制度,对电力建设工程的档案进行统一的、合理地、规范的管理。
三、优化措施
(一)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电力建设工程包含的人员、相关的部门多,服务范围广,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想要提高工程档案管理的效率,必须要提高工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为适应工作难度的日益增加,相关从业人员应自觉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
一套规范的、统一的规章制度是进行档案收集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组织领导、工资制度等方面应做出明确规定。对于工程开始阶段的准备、进行过程中的问题的安置方案以及过程中的具体数据都要进行有效的归档整理,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来完善这一过程。在工程开始之时将制定好的规章制度以文件的形式告知全体部门,在竣工时充分做到有规可循、一视同仁,归档时也能够大大提高档案的质量。
(三)大力推广信息化档案管理,全面规范工程档案收集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广,电力建设企业的工厂档案管理模式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4]。过去传统的纸质办公与手写式的档案已经不再能够适应当下的要求,而且手写的纸质版档案在保存方面受到时间的影响较大,在长期保存的档案上需要花费巨额的维护费,使保存成本大大提高。信息化的档案在录入、归档和整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录入方便快捷,保存时间久、信息全,且收集和管理过程中花费的成本低,是档案收集管理工作的首选模式。
四、结束语
电力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的质量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要增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不断完善企业的工程档案收集与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素质,将信息化管理融入管理工作中,不断推进我国电力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陈英,赵飞.探究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J].信息记录材料,2018(1):85-86.
[2]黄永菊.电力建设企业工程档案的收集与管理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23):114-114.
[3]阳红梅.浅析促进电力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8(11).
[4]许丽.浅谈电力企业建设工程中的档案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188-188.
论文作者:裴颜玲,信方泉,杨开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档案论文; 工程论文; 企业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