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跨国银行海外扩张的内部化理论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海外论文,银行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3/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56(1999)04-0047-04
跨国银行对外扩张始于19世纪末,“通常同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结合在一起”,而跨国银行理论的研究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跨国银行理论有两个分支,一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 Theory),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阿列伯(Aliber),他认为跨国银行业是国内银行经营活动的一部分。跨国银行理论的另一个分支是内部化理论(Internalisation Theory ), 其代表人物是英国里丁大学的卡森(Casson)教授,他认为跨国银行是跨国公司的一个分支,仅用产业组理论不足以解释其行为,还应辅之以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内部化理论源自跨国公司的理论,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在跨国银行领域对这两个理论进行了修改和发展,形成了跨国银行理论的两大分支。
一、对内部化理论的评析
(一)内部化理论的内涵
1976年,巴克莱和卡森(Buckley and Casson)合著的《跨国企业的未来》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内部化理论的形成。内部化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科斯(Coase)的企业理论,另一个是区位理论。 科斯的企业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生产以及怎样生产的问题,区位理论则解释了在哪里生产的问题。
内部化理论的两个假设前提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不完全市场。跨国银行不仅向客户提供最终产品,而且还进行研究开发、培训员工、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技术和管理技能等,并利用转移价格通过跨国银行网络销售这些中间产品(巴克莱和卡森,1991)。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中间产品很难定价,因而存在不完全外部市场,因此传统自由贸易的赫克塞尔——俄林模型(以下简称H—O模型)不再适用。为了克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跨国银行通过组织内部市场以降低交易费用,此时H—O模型中的国家特有优势变为企业特有优势,正是这种优势激发了银行服务的跨国界延伸,因而内部化的前提条件是不完全市场。
由于市场不完全,银行在让渡其中间产品时难以保障自身的权益,也不能通过市场来配置其资源,保证银行效益最大化。通过形成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银行可保留对中间产品的控制权,防止中间产品的扩散以免失去这种优势,所以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化尤为重要。中间产品优势是银行的公共产品,通过离岸扩张这种优势可被充分利用。
银行实行市场内部化的目的是消除市场缺陷,目标是获得内部化本身的收益,但市场的内部化也会增加其它成本,银行此时必须承担分配和定价成本,所以市场内部化也并不是没有成本的。银行市场内部化的进程取决于其对内部化收益与成本比较的结果,内部化最好的结果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二)跨国银行内部化的实例分析
在研究美国银行扩张时,费勒克(Fieleke )发现了一些可证明内部化理论的例子。他在1977年为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写的《关于美国银行业海外成长的分析报告》中指出:美国银行将坏帐从国内总行报表中全部勾掉,而海外支行却不是这样,这说明跨国银行利用管理手段产生贷款的内部市场;美国银行还让海外分支机构负担整个银行的借款利息,而资本却大部分留给总行使用,这表明银行在利用转移价格经营信贷资金和资本的内部市场。
跨国银行从事欧洲业务也是内部化的例子。美国政府曾实行利息平衡税(Interest Equalisation Tax )、 自愿对外贷款限制计划(Voluntary Foreign Credit Restraint)等条例限制美国银行对国外客户贷款以防资本外流。美国银行为了逃避这些管制,纷纷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特别是在伦敦从事欧洲市场业务。跨国银行从事欧洲业务的机理有三种:(1)由于跨国银行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 它们能内部化对某种货币的优势;(2)由于跨国银行仅与大客户打交道, 它们提供的产品具有优势,因而跨国经营可以在比较低的固定成本下内部化这种比较优势;(3 )跨国银行通过跨国界经营以逃避国内监管趋严引起不断增加的经营成本并将其内部化。
(三)信息作为中间产品的重要性
银行所提供的中间产品包括服务技术、品牌、商誉、管理技能及市场信息等知识产品,卡森在为拉格曼(Rugman)的《跨国银行的内幕》一书写的序言中用“信息”一词来统称知识产品。银行在建立同客户关系时花费大量成本形成了信息流,银行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就是内部化信息流(银行——客户关系)的过程。银行——客户关系这种信息流在银行内是一种公共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存在信息的完全市场,关于客户的信息流不可能在公开市场上获得一个公平的价格,所以,跨国银行只有通过内部化来利用它们获益,跨国银行内部化的例子就是跟随客户建立海外分支机构。
二、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析
(一)理论内涵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H.Dunning )教授于1977年在题为《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的论文中提出的。该理论包括三个相互关联、密切相关的要素: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后来有人(如阿列伯)持跨国银行是国内银行经营的一部分的观点,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来解释跨国银行的行为。
邓宁(1988)认为,所有权优势是指“任何能够不断带来未来收益的东西”,包括技术、商标、组织管理技能、规模经济、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等,这种优势可能会由于创新或所有权的变更而只能是暂时存在的。跨国银行在跨国扩张前这种优势必须存在,跨国银行依靠这种优势同东道国对手竞争。
跨国公司将其拥有的各种优势内部化的动机在于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继续保持和充分利用其所有权优势和垄断地位。内部化的原因有三个:(1 )风险和不确定性;(2)不完全市场上的规模效益;(3)市场不能为交易的外部性定价。
区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非常重要也是符合逻辑的,市场失灵导致了内部化,而对某一资产或一系列资产的所有权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企业是跨国企业而不是其它类型的企业。所有权优势是来自一种特定资产(Specific Asset),而交易优势来自跨国银行的分配机制,即来自跨国银行对内部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Hierarchy)拥有的所有权,从而能在市场失灵时代替市场机制。跨国银行利用其所有权优势的途径有两上,一是出售给别的银行,即外部化;二是自己使用这些资产,即内部化。跨国银行采用何种途径利用其所有权优势取决于利润的大小。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银行业的解释
经济学家格雷(Gray)最早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应用于跨国银行,起初的应用仅限于银行业的外国银行业务上,而不包括欧洲市场业务。早期的应用中,先假设所有权优势存在,然后讨论与内部化以及与区位有关的因素,此时所有权优势不被认为是一种优势,“因为在跨国银行跨国经营前规模小时这种优势被浪费掉了”。由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关系跨国公司的一个“通论”,它直接应用于跨国银行业时总显得有些不足,所以后人对格雷的这一理论应用进行了改进和拓展,使之可应用于跨国银行业的不同市场,包括超国家的欧洲市场。
所有权优势是跨国银行同一国当地银行竞争的条件,因为当地银行熟悉当地的客户偏好,通讯成本低,差旅时间短,拥有当地优势。所有权优势来自两个因素:(1 )国际贸易和金融中某种关键货币的重要性;(2)银行服务中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性。在第一个因素中, 客户愿意同货币发行国的银行做这种货币的交易,这是因为这些银行已建立起这种货币交易的良好机制以及这些银行易获得这种货币的最后贷款者的支持,而刘易斯和戴维斯(Lewis and Davis,1987)认为, 这种优势可通过代理行代理来应用,而不一定非要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
跨国银行能够通过明显的产品差别(Apparent Differentiation)创造短期优势,通过可预见的产品差别(Perceived Differentiation)创造长期优势,(Yannopoulos,1983)。 明显的产品差别可通过银行的服务差别来达到,而长期的产品差别一般很难获得,这是因为,(1)银行产品很难申请专利;(2)新产品也多是在老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如果存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压力, 银行很难留住懂技术的员工。可预见的产品差别与银行规模大小、信贷评级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很难在市场上交易,别的银行也很难仿效,因此这些优势能给银行带来长期优势。
区位优势是国际化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区位优势单独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跨国银行能同当地银行有效竞争。区位因素包括不同的监管方法、投资者回避政治风险的愿望、客户的地理分布扩散、人口迁移造成银行随客户设立分支机构,信息搜集及获得技术熟练职员的途径等。由于这些因素不同,跨国银行愿意选择在经营成本最低的区位设立分支机构。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同内部化理论的比较
自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内部化理论产生以来,它们之间的争论就从未间断过,以下我们对这理论的异同点作了比较:
第一、所有权优势是跨国化的必要条件吗?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采纳海默尔——金德尔伯格模型(以下简称H—K模型)和生产周期理论的观点,认为跨国银行为克服东道国银行天然拥有的当地优势,必须拥有某种所有权优势。跨国银行在国内形成这种优势后再到国外应用引起海外扩张。而内部化理论却认为所有权优势并不是跨国银行海外扩张的必要条件。
第二,跨国银行拥有所有权优势吗?内部化理论认为假设跨国银行拥有所有权优势是不合适的,如:一种优势对另一个跨国银行来讲可能不是垄断优势,但对当地银行来讲可能是垄断优势。跨国银行正是利用这一点同当地银行竞争。仅仅内部化带来的收益就能克服H—K模型中的成本而不需拥有别的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的垄断优势,如管理和技术特长正是内部化理论认为需要内部化的东西。内部化理论更多强调的是由管理协调交易来代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第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划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在内部化之前必须拥有所有权优势,区别资产的产生和资产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内部化理论却认为区分资产所有权优势和交易所有权优势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最终落在内部化的定义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内部化定义为交易市场失灵,内部化理论的定义则不仅仅限于交易市场失灵。卡森(1987)认为折衷理论忽略了内部化的含义,因而限制了内部化的应用,尽管生产折衷理论解释了为什么跨国银行会迅速增长,然而所有权概念更适于解释跨国银行对外扩张的行为而不适于分析对外扩张前的选择。
第四,跨国经营的成本—收益关系。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跨国银行到海外投资克服东道国银行所拥有的当地优势的同时,带来了附加成本,这一附加成本可通过所有权优势来抵消。而内部化理论虽然也承认跨国经营也会带来附加成本,但它认为这是跨国银行经营总成本的一部分,跨国银行海外投资决策是基于总成本与总收益关系,而不是折衷理论认为的跨国经营成本与所有权优势带来的收益之间的单一成本—收益关系。
第五,关于市场缺陷。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继承了H—K模型创始人海默尔(Hymer)关于市场不完全的观点, 认为市场不完全竞争是跨国银行进行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对外扩张是市场不完全的副产品。邓宁(1988)认为现实的国际市场存在“缺陷”,跨国银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运用内部交换机制代替外部市场可避开市场“缺陷”。他还将市场缺陷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缺陷和交易实质性市场缺陷。结构性市场缺陷即海默尔的市场不完全;交易实质性市场缺陷是指在公开市场的交易中不能有效运转的缺陷。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解释为什么跨国银行对外扩张时继承了H—K模型的观点,认为是市场失灵的原因,然而却无法区分交易实质性市场缺陷和结构性市场缺陷中的哪个造成了市场失灵,而内部化理论却能很清楚地解决这一问题。
第六,“通论”还是具体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有两个来源,即海默尔的垄断优势理论和维农(Vernon)的生产周期理论。这两个理论是基于美国二战以后制造业和采掘业的跨国公司的资料形成的,因而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行业的束缚,在解释其它行业,如银行业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内部化理论却不失科斯市场失灵理论的一般性,用于解释跨国银行行为时更具普遍性。正是因为这种普遍性,在其理论框架下才形成了许多具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剩余所有权理论(Surplus Entreprenuership)、防御性扩张理论、跨国零售银行业理论、国际投资理论、水平与垂直合并理论以及卖方垄断竞争等。
四、结论
内部化理论继承科斯市场失灵理论的一般性,给出了研究跨国银行业的总体框架。尽管这些理论的侧重点不同,但它们都是在内部化理论的基本框架下来解释跨国银行的特殊问题的,所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则有较强的实用性,它认为跨国银行对外扩张的规模与效益主要取决于其拥有的比较优势,跨国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获取高额利润;该理论还认为跨国银行的比较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跨国银行往往竭力巩固优势或不断创新获取优势,这就加剧了银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适用范围也是有一定限制的,该理论是针对西方跨国银行行为提出的,难以对发展中国家银行的跨国经营行为做出科学的解释,虽然这些银行跨国经营也希望保住客户,但它们跨国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国外金融业的优秀人才及先进技术,与理论中讲的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并无多大关系。尽管存在许多不同,这两个理论对跨国银行行为的预测却近乎相同,选择其中哪个来预测跨国银行的行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个理论更能普遍地说明跨国银行的行为,笔者认为内部化理论做到了这一点。
标签:内部化理论论文; 银行论文;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论文; 所有权的转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