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的若干探讨论文_黄典军,

关于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的若干探讨论文_黄典军,

广西华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建筑结构检测作为房屋鉴定的重要前提环节,鉴于检测、详细调查和现场查勘的重要性,从认识和实践角度出发,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检测鉴定的工作水平和成果质量,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鉴定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社会生产与生活开展的过程中,我国有必要加快建筑工程的建设进程,除此之外,我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我国有必要开展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工作。因此,本文就对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对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法运用的基本原则也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运用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法,本文先先分析了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法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充分发挥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法的作用,提高我国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工作开展的质量。

1结构检测鉴定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房屋建筑会受到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在后期的使用中会出现老化等不利于房屋主体结构安全的问题。一旦房屋建筑出现严重的老化问题,如房屋建筑出现大面积的裂缝等,势必会对居住者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施工人员可以在施工的阶段中对房屋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合理的检测与鉴定,以便更好地确保房屋的使用性能,便于施工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建筑结构存在的隐患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对建筑结构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指正与更改,避免后期的使用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结构检测作为鉴定房屋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利用对房屋建筑进行现场采样与检测的方法,得出具体的检测数据。并将实际得出的检测数据与国家现行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进而对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估。一旦发现,检测数据与规定的数据相差较大,施工人员必须对房屋建筑进行仔细地检查,及时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确保建筑的建筑质量和结构性能。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检测鉴定,可以事先地控制好结构内部存在的问题,避免后期投入过多成本进行修复,能够有效地节省工程的造价成本,利于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检测鉴定着重需注意的问题及探讨

2.1 现场查勘的重点和准确判断

首先需明确鉴定目的,鉴定方需了解委托方的诉求,引导委托方准确确定鉴定目的,从而使最终鉴定结论与鉴定目的相呼应,给予客户科学合理的成果。清晰、正确的鉴定程序是保证鉴定质量的重要条件,一般程序包括:确定鉴定目的和范围→初步调查→制定房屋鉴定方案→详细调查→综合分析→鉴定评级→编制鉴定报告。现场查勘时,应携带各种相关工具详细记录及绘制简图,准确判断各种缺陷,需分清是承载力缺陷还是构造缺陷或者是使用功能缺陷,这都需要比较高的工程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

2.2构件材料强度确定

该工程为鉴定工程,依据GB/T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保障》,检测类别为适用于结构性能的检测,故需采用检验批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作为结构复核验算的依据;同时依据鉴定标准,当受检构件数量不少于5个,且检测结果用于鉴定一种构件集时,应采用检验批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为强度标准值。而在实际工程结构的检测鉴定报告中,经常会看到以单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来表达混凝土构件材料强度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实践分析,上述2个标准存在以下个问题:1)仅给出了部分抽检构件的单构件强度标准值,无法确定同一批构件的材料强度值,造成后续鉴定复核验算时无法定义材料强度;2)仅给出部分抽检构件的单构件强度标准值,若后续鉴定复核验算按单构件强度标准值的最小值来定义同一批构件的材料强度值,势必会造成材料强度的浪费,也会导致计算模型与实体结构不符,进而影响结构的合理性及安全性等问题。

2.3危险性鉴定的查勘与检测

现场查勘检查,一般先检查建筑物外部在内部,外部重点检查房屋倾斜和构件变形、外部损坏和裂缝情况。内部重点检查承重构件及其连接构造的变形和裂缝。若外部破坏程度严重且有倒塌可能,可不对房屋内部进行检查。混凝土结构构件重点检查柱梁板的受力裂缝、主筋锈蚀情况、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水平裂缝等。需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时,应检测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配置、保护层厚度、钢筋锈蚀等。有条件时检测构件截面尺寸的有效值(扣除截面损失量)。同时对竖向受力构件进行倾斜侧移测量,检测水平受弯构件的挠度等,综合评判危险构件。

2.4  鉴定混凝土强度

目前混凝土主要应用于现代建筑中,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以及相应的强度,以便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工作人员在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时候,可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混凝土的相关构造成分进行科学性的检测,并通过现代化的钻芯法或者回弹法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一旦发现混凝土低于强度要求或者是相关构件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应该对混凝土强度出现的问题划分以及分类,且要提供参考参数,方便施工人员强化混凝土的强度,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2.5检测数据的分析判断

检测工作需围绕危险构件和重点部位开展工作,须具备完整性、代表性,抽样检验必然存在错判概率和漏判概率两类风险,对于既有建筑的检测值,应采用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准确理解分析检测数据,对不合格数据是否属于危险点应该有综合、全面的认识和评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用数学方法对检测、检查、试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类、分析、计算等处理,找出现状与异常值、孤立值的关系,从而给出正确结果和评价。判断异常值的方法有物理判断(检测过程中异常现象或可疑数据可以剔除并注明原因)和统计判断(区间外的异常值剔除)。

2.6鉴定报告的要求

鉴定报告中现场检测的内容应做到详尽完善细致,建筑物情况和检测数据应详细写明,必要时附示意图和照片等资料。鉴定结论必须具有充分依据,结论明确不能模棱两可。结论用语须精炼、准确、具体、符合规范要求,符合委托项目要求和鉴定目的,不能将分析放入其中。注意鉴定结论与检测结论的区别,不需涉及加固处理方案和造价相关的结论,只需表达委托鉴定的技术问题,不需涉及法律问题和行政问题,不能超出委托鉴定事项的范围。

结语

在我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工作的开展,鼓励相关工作人员积极运用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法,提高施工工作人员运用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法的能力,实现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法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4]陈建明.房屋安全鉴定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刁学优.既有建筑结构鉴定实务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黄典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的若干探讨论文_黄典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