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论文_程庆

心脏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论文_程庆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近年来,心脏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展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综述了心脏移植早期、中期、晚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提出采取高质量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干预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心脏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进展

1前言

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心脏衰竭终末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但是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各式各样,各个系统都可能发生,而且并非独立存在,如果不及时预防和处理,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因此,采取高质量的防御措施和护理干预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也是提高移植术疗效及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对心脏移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2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1排异反应的监测及护理

2.1.1超急性排异反应

近年来,由于对供受体之间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检查,已很少见超急性排异反应。

2.1.2急性排异反应

多发生在术后数天至2周,1个月内达到危险高峰,此后迅速下降。目前,国内诊断心脏移植急性排异反应唯一可靠的方法是心内膜心肌活检(EMB)。虽然心内膜活检是证实有无排异反应发生的金标准,但由于是有创检查、费用高、存在并发症,不宜多次进行。范琍等在护理实践中找到了无创可靠的监测排异反应发生的方法:以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及心肌内心电图结合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可以监测98%以上排异反应的发生。每日做2次心肌内心电图,测量时协助医生对病人做好告知工作,让病人安静、平卧10min,配合医生做好监测。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查全部采取床旁检查,检查前向病人进行解释,使病人积极配合,检查后进行切口消毒、更换敷料,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告知病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另外,德国心脏中心(柏林)还研究出电讯遥控心肌内心电图监测法(IMEG)结合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监测排异反应,正确率可达100%,是目前世界上最可靠的无创性排异反应监测法。

对于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排异反应比较容易观察,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确定并能进行及时治疗,而对于病人出院后恢复期出现的排异反应或者病人对免疫治疗认识不足,治疗不及时所导致的排异反应逆转往往比较困难。因此,对于移植病人出院前或更换免疫抑制剂药物时,护士应对其进行全面健康教育,指导病人用药。同时,对移植病人的家属进行教育,使病人在手术后尽可能维持较长的生存期限,降低急性排异反应发生率。

2.2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感染是心脏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术后6个月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术后感染重在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密切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感染进行监测。监护病房在消毒、隔离、控制感染方面要比一般移植病房更加严格,一切物品、食品、医疗器械等均要彻底消毒灭菌。术后1周内拍摄X线胸片,痰培养、咽拭子培养、胸腔积液细菌培养每天1次,1周后降低频率,2周内雾化吸入适量抗生素。每日更换有创穿刺点部位的敷料,观察穿刺置管部位的皮肤,体内各种插管部位每日消毒,尽早拔除各种侵入性管道并留管道前段做细菌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值得注意的是心脏移植术后早期感染常见的是肺炎,故术后呼吸系统的管理应该格外重视,机械通气期间要定时吸痰,应用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压力为4cmH2O(1cmH2O=0.098kPa),以防止肺泡膨胀不全和肺不张,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减少肺部并发症。

预防感染是术后随访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应告知病人感染可发生于术后全过程,应教会病人自我保护的方法,避免与感染人群接触,出门注意戴口罩,进洁净饮食,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出现各类感染征象应及时与随访小组联系,定时检查血中抗排异药物浓度,出院后每2个月检查1次,6个月后每半年检查1次。

2.3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心脏移植后的早期出血多由于术前抗凝剂的应用、术中止血不彻底等所致,是影响心脏功能最多的并发症,需要重视和及时处理。心包、纵隔引流液的量及性质是术后早期出血的主要观察指标,需经常挤捏引流管,注意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尿量的变化,预防心包压塞的发生。当胸腔引流量≥200mL/h且持续3h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2.4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术后常规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和扩血管药物支持心功能,如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用微量注射泵泵入。泵入药物时应专用一条静脉通道,并严密观察,严防管道打折、脱出、渗漏,确保用药通路畅通。严格掌握剂量,控制速度,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时调整用药的浓度和速度。观察病人心率、心律、血压的动态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进行处理。

2.5右心衰竭的监测与护理

术后早期直接因急性右心衰竭致死者高达19%。因此,术后应采取下列预防措施:①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使用多功能监护仪持续检测各血流动力学指标,15min测量记录1次,稳定后可延长至30min或1h。按医嘱使用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使心率维持在90/min~120/min;多巴酚丁胺以2μg/(kg?min)~5μg/(kg?min)微量注射泵输注维持4d~5d,以改善右心功能,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cmH2O~12cmH2O、平均动脉压>60mmHg(1mmHg=0.133kPa)、肺毛细血管楔压<15mmHg;使用前列腺素E1,使肺动脉压控制在20/8mmHg~30/8mmHg以内(有报道称当肺动脉收缩压超过55mmHg~60mmHg时,术后往往会发生右心衰竭,潘禹辰等还指出,当前列腺素E1效果不佳时还可给予氧化亚氮(NO)气体通过呼吸机吸入,直接作用于肺血管床使其扩张而降低肺动脉压力,从而加强降低肺动脉压力的效果。②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术后48h~72h内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尽量减少容量负荷。用大剂量呋塞米利尿,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衡。③观察病情:病人出现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低血压或血压不稳定、尿量减少、末梢灌注不良等应警惕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生。出现右心衰竭时,早期应用舒张肺血管药物,适当使用强心药、利尿药治疗,通常可以控制。右心衰竭严重且药物不能控制者还可以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装置支持治疗。

3结束语

心脏移植术后应对病人进行严密的监测、积极的治疗和系统的护理,通过充分了解病情特点和护理要点,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严密监护各系统的变化,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在保存生命的基础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余云生,沈振亚,于曙东,等.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和治疗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60-62.

[2] 诸青.连续血液净化在心脏移植术后合并肾衰竭的临床应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6(02):115-116.

[3] 沈艳葵.11例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内科.2016(02):88-89.

论文作者:程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心脏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论文_程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