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70219840415xxxx)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的不断进步,机电设备在各大工业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规范了管理流程,进而有效的减少了维修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生产工作的效率。本文通过结合机电设备的发展现状和当前的工业发展形势,从维护和检修管理方面进行分析,设计出更为先进的机电设备。
关键词:机电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对策
0引言
机电设备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产中常见的自动化装备,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地发展,其应用获得到了不断地推广。机电设备在应用中不断地朝着自动化、综合化、连续化、精密化等方向发展,切实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发展动力。
1、机电设备检修管理
设备检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以往机电检修管理模式的演变是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目前已建立了设备维检修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逐步引入了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但从整体上,机电设备检修管理仍然采用计划预修为主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管 理模式;机电设备的检修管理仍然主要是以时间为基础的传统计划检修管理模式,致使约1/3的工作量由于时机不准而做无效检修,设备开机率低、检修时间长,有时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现阶段我们机电设备检修管理水平和企业生产的特点决定要对设备寿命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追求设备最佳综合效益和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应建立健全设备检修管理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的机构和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设备检修管理决策服务,并应通过组织企业各部门全员全过程参与设备的检修管理。同时,应用现代化方法,如:可靠性工程、检修性工程、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等;以及先进的技术,如: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经济合理地组织设备的检修管理,将是今后我们机电设备检修管理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
2、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基本模式的发展
机电设备的检修管理是随着生产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事后检修、计划检修、预防检修、以及处于发展中的运用可靠性检修理论和故障监测及诊断技术的主动检修或视情检修。
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就产生了设备的检修问题。最初由于设备简单,检修费用少,设备检修管理主要是实行事后检修管理模式,即设备坏了才修。事后检修的结果,致使停机时间增加且无法保证机器的正常和及时投入使用,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随着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流程生产和简单的流水作业,生产越来越强烈地依赖于设备,事后维检管理所造成的非计划停机就成为突出问题。这使人们认识到应该积极地设法预防设备的故障。 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机影响了产品的交货期,以及因紧急排除故障所需的配件采购问题和支付的突击加班费用等,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有效地组织设备的修理和维护工作。研究和实践表明,采用有计划的预防检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节约大量检修时间和费用,结果逐步形成了预防性检修的概念。之后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又针对预防检修存在着既有过剩检修又有检修不足的问题,将预防检修制度发展成为生产检修。生产检修除了坚持日常保养外,还包含以下 4 种主要检修方式:事后检修、预防检修、改善检修和检修预防。
(1)事后检修:事后检修是设备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之所以采用这种检修方式,一方面是因为设备检查诊断不可能把所有的故障隐患全部发现,设备故障在生产中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事后检修方式还是比较经济的,对于简单或不重要的设备,可以采用这种检修方式。但对于重要设备来讲,如果采用这种检修方式的话,将会使设备故障增加、检修时间长、检修费用高,是很不经济的。
(2)预防检修:预防检修是以加强设备检查为主,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早期排除,能大大减少故障的停机时间。
(3)检修预防:检修预防是一种很好的思想,它提倡在产品设计制造阶 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检修性问题,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和避免设备的检修。
(4)改善检修(技术改造):改善检修(技术改造)是不断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其先进性、可靠性及检修性,提高设备的运转率。任何先进的设备是相对的,总有某些不足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检修同时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设备更趋于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检修方式。预防性检修和计划检修是以时间为基础定期对设备进行的大规模检查与修理。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管理模式已成为目前最受人们重视的检修管理模式之一。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是一种用于确定设备在其运行环境下检修需求的方法,是预防检修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模式、故障影响、故障预防等方面,通过使用检修计划软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并加以分析,从而制定出检修计划,并自动提示所需要的检修事宜。这种模式改变了原来设备损坏后才进行的被动检修,而逐步过渡到基本消除故障,进而控制检修费用和对生产的影响。这种检修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可靠性检修技术,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确保设备在要求的寿命周期内安全、高效地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当看到,设备检修管理模式无论多么完美,一旦发生故障,还必须由人来完成设备的修理、恢复工作。而这就无法排除人为因素,如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情绪、心理等影响。因此未来的设备将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按既定的程序来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出现免检修的机电设备。
3、加强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对策
(1)制定相关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当前机电设备管理的制度包含有技术管理、人员管理以及检修技术的管理等多个方面,企业应该根据这些制度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各项制度的管理,切实落实有关规定,逐步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更好的促进企业机电设备的检修和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
(2)严格按照机电设备的使用标准来做
在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机电设备的使用标准来做,并确保机电设备运行时符合能耗标准和颁布一系列的机电设备的使用标准和操作行为规范,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加以约束,对出故障的机电设备的原因和检修过程加以调查和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防止此类原因造成的机电设备故障的出现。
(3)“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在机电检修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的理念也越来越具有深度,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论是在环境的保护方面还是生态的平衡方面都很受推崇。如果机电设备发生了故障,检修管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将设备修好,令设备能够重新投入到企业的生产当中去。另外,检修管理人员还应关注在进行检修的时候是否发生了一些有害物质的释放情况,如果有,需要用最佳的方式将其排放量减到最低;还应保证在进行检修的过程中,检修管理人员都有做适当的防护措施,将受检修过程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4)加强企业技术队伍的管理
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激励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首先要做好工作人员技术培训。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的发展对机电设备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训中不仅要增强工作人员管理机电设备、检修和使用,同时还要加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及时的补充机电设备相关知识,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并能够与同事之间团结协作,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5)充分发挥机电设备故障检测仪器的使用价值
使用机电设备的企业都会有一些为保障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检测仪器,但大多时候这些先进的检测仪器都只是一个摆设,流于形式层面,没能真正应用到机电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检测仪器摆在那里只要不使用,就不会对仪器造成损伤,检测仪器也就不会坏,其实机电设备和检测仪器一样,用和不用都会对它们造成一定的损耗,除了人为原因之外,还有气候原因、温度原因、湿度原因等,只是损耗的程度有所区别,这也就没有发挥到检测仪器的最大作用,自身的价值也没有体现出来,造成了资金成本的浪费。
4、总结
通过对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的分析,不难发现,企业要想确保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作,确实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充分做到日常对其的维护检修工作,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减小设备的损坏率,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少石.机械设备管理及动态维修中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 孙发.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河南科技.
论文作者:敖永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机电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企业论文; 事后论文; 检测仪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