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数学“核心问题”的实践策略_数学论文

确定数学“核心问题”的实践策略_数学论文

确定数学“核心问题”的实践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心论文,策略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核心问题是一节课的中心问题.教师应确定每节课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并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教学.这样,课堂教学就有了主线,学生思维就有了聚焦点,思维活动就会体现出连贯性和层次性.

      一、核心问题的基本特征

      所谓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进行考虑,设计的思考性强、数学味浓、需要共同探究和合作交流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这节课中的其他问题都是与之存在逻辑联系的派生问题,解决核心问题的过程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其基本特征如下:

      (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其深度、难度、广度要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不经过讨论就可得出结果,或者问题过深过难,就会超出学生的现实水平,致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或理不清思路,这些都不能成为核心问题.

      (二)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教师要抓住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关键来提出核心问题,诸如重要概念及规律的理解、分析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使教学击中要害,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要具有探究性和具体性

      核心问题要明确具体,学生乐于探究,易于操作和理解.

      (四)要具有程序性和启发性

      核心问题提出的程序要与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序一致,要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把握住核心问题实质的显现程度.程序过于精细,核心问题的关节过于显露,引不起争论,不利于思维的开展;程序粗放,隐含条件太多、太隐蔽,学生不易抓住要领,也会使核心问题的对话交流无法深入下去.

      (五)要具有可议性和深入性

      核心问题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开发,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核心问题的讨论要有充足的时间,切忌匆忙讨论,仓促结束.

      二、确定核心问题的实践策略

      核心问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与钻研;二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再经教师的精心筛选、整合与提炼.那么,如何确定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关联处”确定“核心问题”

      根据教材内容逻辑结构的特点确定核心问题,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统领本节课的关键内容和重点内容,另一方面与本节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内容之间便于比较,从而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潜能.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时,可确定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2)小数点该怎么移动,这样移动的根据是什么?(3)小数点的移动,以谁为标准?为什么?依据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共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对于每一节课而言,我们所教的内容往往是相对独立的,但把它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看,必然是前后关联螺旋上升的.如果我们教师能准确把握知识结构和其内部关联性,并依据这些统领教学,确立了统领本节课关键和重点的核心问题,那么学生就能合理地构建知识结构,牢固地把握知识脉络,不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在“迁移处”确定“核心问题”

      现行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与原来的教材比较,变化之一就是例题变少了,情境增多了,习题变活了.过去那种小步子教学、递进式推进、模仿式训练,变成了现在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举一反三.教学时,我们要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以不变的思想方法应对多变的实际情况,这样有利于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新课伊始,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然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2)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拿出学具与附页上的圆片,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运用剪、拼、割、补的方法,去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一般方法,再指名进行汇报,说说自己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在迁移处确定核心问题,对教师而言,有助于改变原有习惯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强调方法和活动之间的内在迁移的“类比方法”思维方式.就学生而言,能够给予其思维的挑战,培养其类比式迁移的学习能力.

      (三)在“难点处”确定“核心问题”

      一节课的知识点往往地位和作用各有不同.教师在了解知识点之后,需要对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尤其是要从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依据教学重难点来确立本节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节课时,其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只有统一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减.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的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分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分母不同却不能直接相加减,而在计算时往往出现分子相加、分母相加的错误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懂得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据此,教学核心问题就可确定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学重点应是对策略的感悟和理解上,难点是策略的应用.教学核心问题往往可确定为:××策略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一策略?运用这一策略时需要注意什么?为此,确立教学核心问题是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前提的,也是基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提升的.

      (四)在“整合中”确定“核心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每节课教学的内容,都可以提出许多小的问题.为此,备课时,我们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依据教材内容,并对这些琐碎的小问题进行高度整合,从而设计出直指关键的核心问题.

      如教学数学广角的“烙饼问题”一节课时往往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烙1张饼最快要多少时间?

      (2)烙2张饼最快需要多少时间?

      (3)烙3张饼最快需要多少时间?

      (4)烙4张饼最快需要多少时间?烙5张、6张、7张饼呢?……

      (5)你有什么发现呢?

      这些问题都是本课需要研究的问题,但如果就这样一个一个研究下去,就会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学生会觉得没完没了,而且课堂40分钟一定无法全部解决.备课时,我们进行认真分析,考虑到当烙的饼数比3大时,若是偶数就可以分为几个2进行两块两块地烙,若是奇数就要分成几个2加3去烙.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从面数考虑,先计算出总面数,再除以2(每次可烙的面数),再乘3(每次烙的时间),便求出所需的最短时间.为此,通过整合这些问题,我们确定“3张饼怎样烙所用的时间最少?”为本节课核心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课堂主线变得很清晰,简单明了,也减轻了外在认知负荷,学生就有了足够的空间去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自主地探究,解决问题.

      (五)在“本质处”确定“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就应直击数学的本质,如果教师一旦找准了一节课的核心问题,也就抓住了本节课的关键.如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我确定了两个核心问题贯穿全课:(1)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出一个三角形吗?(2)为什么有的组合就能围成三角形,有的组合就不能?第一个问题是在简单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势提出,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在老师的反问声中引发思考,进而质疑,于是产生实验来验证的心理需求,迅速将课堂引向实验验证阶段.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第一手的数据,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任选的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这是为什么呢?于是进入第二个问题的研究阶段.第二个问题更具挑战性,直接驱动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思考、归类、讨论、总结,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达成教学目标.两个问题的提出,层层递进,紧紧相扣,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的实践活动、思考交流成为本课的中心,也成为支撑整个教学活动的支架.

      教学时,我做了如下处理,第一层:实践操作,初步建构.课前我为每个小组学生准备不同规格的小棒.选择的是10cm、6cm、5cm、4cm四种小棒,让学生从四根中任意选出三根小棒,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互动交流,观察发现,发现了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无法围成三角形,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得出初步结论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就能围成三角形.第二层:冲突质疑,深入建构.我选择“5cm、10cm、4cm”的三根小棒让学生猜测:“这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根据刚才操作得出的结论,大部分学生纷纷表示可以,因为“5+10>4”,只有一部分学生开始犹豫,因为“4+5<10”,到底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此时学生的操作显得迫不及待,都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操作完了之后,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安静,刚才认为能围成的学生开始了思考,并把刚才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拿出来比较,很快发现了要想围成三角形必须“三组的两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也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此时,教师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学生已经发现问题并通过操作深刻理解何为“任意”,铭记了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六)在“困惑处”确定“核心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疑难或模糊不清的认识,而学生的疑问是教学中最值得探究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究,在探究中追根溯源寻找核心问题.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解惑的过程,教师要抓住“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去解决问题,学会新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一节课时,备课时我的设想是,先让学生通过计算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把这些分数根据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成两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能够化成有限小数分数有什么秘密?秘密在哪里?要求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并进行验证.这样,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和充足的探究时间.在验证自己的猜想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有的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发现秘密可能是在分数的分母;有的同学是把分母扩大一个整数倍后,分母变成了10、100、1000……也就是说这个数是10、100、1000……的约数,说明秘密是在分数的分母;也有的同学可能直接将分母分解质因数,发现了分母分解出来的质因数只含有2与5……在整个探究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经历知识探究过程,发现并理解所学知识.为此,我确定这一节课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的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旧知大胆猜测新知,并进行验证,这是一种有效的学法指导,也是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点拨.

标签:;  ;  

确定数学“核心问题”的实践策略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