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屈臣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510730
摘要:高速度、自动化的机电设备已经广泛运用,突发故障不仅需要花费高昂的修理费用,还会因为异常停机带来灾难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强化机电设备的保养、维修,提高设备的系统可靠性。文章围绕润滑、清洁、点巡检、维修体系构建,阐述机电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机电设备;保养;维修
当前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机电设备已经在食品饮料、建筑、煤矿等多个行业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机电设备在日常的生产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材料、工艺、环境、人为因素以及管理失误的影响,经常会产生一些故障问题,降低了设备的正常使用性能效率,甚至造成整机的不可修复性损毁。因此,为了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就必须要做好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
1.完善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基础工作
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我们可以通过维修恢复机电设备的性能,除此之外,为了减少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我们还应当对机电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保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性能。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安全是重要的工作
在进行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转外,还要注意安全的问题,因此要将安全防护装置设置在机电设备的零部件、机械传动及危险部分,进而保证电气线路、管道的完整性。另外,机电设备维修保养操作人员必须明确安全的相关要求,增强安全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2整洁是必要前提
一个整洁的机电设备可以提升维修保养的效率,对于机电设备的内部,要使机电设备的零件、管道和线路处于一个清晰有条理的状态,并且要避免滑动面、齿轮箱、传动零件等部位留有油污;而机电设备的外部的环境也要保持清洁,以免周围的杂物对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1.3润滑是基本保障
由于机电设备在生产活动中处于不断运转的状态,所以必须保证良好润滑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必须要保证油枪、油毡等需要润滑工具的润滑清洁度;其次,在机电设备运行时要注意不能让其处于断油运行的状态;最后,添加在机电设备中润滑油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要求规定,不可因为润滑油的问题造成机电设备的故障。
2.构建机电设备检维修及保养体系
2.1建立维修责任制,制定考核奖惩制度
维修责任制是分解落实到具体员工,将维修的责任明朗化,权责分明,规范员工行为,奖惩制度公开化,领导与员工身体力行,促使员工自觉地去保养机器设备,想方设法不损坏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应该及时兑现维修责任制、奖惩制度,就机电设备维修不负责任的员工进行惩罚,相反,工作表现好的员工给予奖励
2.2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规范维护保养周期
要想降低机电设备的故障率,那么对其进行保养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结合当前实际运行情况,收集机电设备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统计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完善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制度、评价标准,定期开展点巡检、保养、维护活动,严格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并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才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3加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
结合当前设备的运行情况、周期规律,要在故障前做好预防性维修措施。首先,应该正确处理预防为主的检修,通过对机电设备的预见检修,才能更好的了解设备运转所带来的危害,加强日常的保养和维修工作。机电设备检修必须及时,这样可以消除机电设备的故障隐患,更好地把预防与计划检修结合起来。其次,要正确处理生产与检修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加强检修管理,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饮料生产中包装设备的检修为例,由于包装是饮料生产的最后环节,输出成品直接面对市场销售者,包装设备是饮料生产质量控制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设备,能否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合格饮料,完全要看包装设备能否对包装效果提供足够的保障。饮料包装又是连续流程化作业,一般都没有冗余设计和备用配置,通常都要在生产销售的淡季集中对饮料设备进行定期的预防性大修或停产期间维修,而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再停机检修。
2.4建立故障应急响应措施
因为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维护人员的经验不足,未能及时预见机电设备可能出现的损坏,或者外部环境因素的突发变化,机电设备就会出现故障或失能状态,出现故障后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措施,能快速协调主要资源、在最短时间排除设备故障,恢复设备正常状态,防止事故损失扩大。应急预案要求从组织架构、工器具配置、材料及零配件配置、应急方案措施、安全作业措施、应急操作规程等方面制定相应措施,并在工作中不断演练,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2.5及时评估、改进维修质量
维修质量的评估需要客观真实地从维修策略、维修过程检查、维修效果确认、维修现场管理等多维度综合评价,由有经验的老师傅进行点评。质量评估属于机电设备维修活动的闭环管理,通过评估活动使维修技术人员认识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主动学习提升个人维修技能,同时提升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基准。
2.6合理使用维修经费,实行目标管理
从预算、中间核算,结算各阶段控制维修费用,并将费用逐层逐级分解到车间-班组-机台,促使员工提升维修策划能力,合理制定维修计划及零配件申请计划,科学使用维修经费,保证机电设备的顺利运转。
2.7机电设备的技术更新及现代化改装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更新,是采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去改装、替换原机电设备局部结构零部件、设备,主要有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两个方面。第一,技术改造是指机电设备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随着提高,有利于达到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更好地解决了我国机电产业的设备老化等问题,提高了科技的技术含量,从而加强了技术、安全和经济等方面的研究。第二,技术更新是淘汰那些陈旧和落后的机电设备,引进新的机电设备,就不同类型的设备及时更新,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机电设备的功能,从而发挥先进技术为机电设备产业带来的重要作用,提高机电设备工作的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8核算机电设备的经济效益
通常情况下,机电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故障率越高。由于旧设备的有形磨损、同类新设备的技术更新、原有旧设备运行到经济寿命年限后,年平均运行成本增加,甚至超过购买新设备折旧的年使用成本,这时候可以考虑投资更新设备,以获得更加可观的经济收益。现代化机电设备一般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在设备未达到经济寿命前,迫切要求做好机电设备管理维护保养,减少设备的有形磨损及修复其所需费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结束语:综上所述,规范机电设备维修与维护保养,不仅可以减少异常情况停机、减少故障率、减少维修费用,而且,机电设备持续稳定的运行状态可以改善、提升产品质量。合理展开机电设备故障维修与保养,定期监控了解实际的运行状态及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及时关闭异常情况,从而减少或规避故障,使得机电设备能够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路璐.浅谈机电设备故障维修与维护保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2]李美鑫,张宁.浅谈机电设备故障维修与维护保养[J].工程技术.2015.
论文作者:谭炽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机电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机电论文; 维护保养论文; 费用论文; 措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