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方案的优化,更有利于解决建筑工程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这需要健全造价整体体系,保证造价体系的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效益的提升,满足社会工作的需要。本文主要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前言
土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管理是全面管理的过程,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建立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制度,使项目在实施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项经济业务中都得到有效控制,形成覆盖项目所有工作内容和所有参与人员的成本控制网络。成本管理要建立起责任制管理机制,在合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预控,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真实、及时、可追溯的反应现场成本状况,为新建工程提供有参考性的数据。
一、施工阶段造价成本难以控制的因素
1、材料成本控制
施工中材料成本在整个建筑工程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一般来说达到了55%-65%,因此,材料成本控制就明显很重要了。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明确的用料领料制度,但是实际施工中没有完全按照制度执行,造成材料入库、出库没有明确完整的记录,余料没有进行完全有效的利用,材料物资过量消耗,材料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工程变更复杂
很多项目尤其项目初级对图纸设计审核的松懈,造成了后期变更事项繁多,而工程造价人员对这些变更不能彻底、深入了解,这就造成了造价成本偏离较大,很难控制的现象。
3、成本分析工作得不到落实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虽然开展,但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做到真正成本费用开支的具体分析,达不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导致成本管理中好的管理经验得不到推广,成本开支时空的现象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施工阶段做好造价成本控制的措施
1、认真搞好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是为设计人员进行施工图纸交底、交待设计意图、解答设计疑问而组织的协调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充分利用图纸会审机会提出问题,多提问题,了解施工范围与发包范围口径是否一致,明确哪些工程是建设单位另行发包。协调土建与结构、安装与土建之间交叉矛盾之处,对于特殊材料的型号、规格、色泽、价格等要素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于图纸会审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会议纪要。凡是进入会议纪要的各项条款都应当作为设计文件资料,把它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始依据,事前进行项目投资控制。
2、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到现场踏勘,并对图纸进行会审,技术交底,避免施工中出现不应有的返工,特别是对那种涉及费用较高的设计,如大型钢筋混凝土浇筑必须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等几方现场核实,并进行技术及经济分析,尽量减少合同外费用。
3、明确目标责任与成本责任
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当定期对项目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并将这些资料作为日后的考核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也知道,施工项目成本预算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针对这些原因,企业应当依据以往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按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岗位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可供参考的资料,依据这些资料明确与项目负责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同时项目经理也应与成本责任人签订成本责任书。
4、严格控制施工材料价格
工程施工中的材料费用是工程项目费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严格控制工程中的材料费用。这就要求施工中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进行费用的控制,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建设单位造价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密切注意市场行情,掌握材料用费的相关市场信息,可以做到竣工后结算阶段的有理有据。
5、合理控制工程进度
这是用好用活工程资金,防止突破限额的重要步骤。预算、监理部门要协调配合,为建设单位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既保证工程建设有足够资金,防止因资金不足或资金供应不及时而影响施工进度,又是尽可能不占用过多项目资金,减少利息支出,缓解资金筹措困难,同时对资金投入进行跟踪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的重要措施。
6、抓好合同管理,提高索赔管理水平
合同管理对造价控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和熟悉合同条款。一方面要利用合同条款随时解决工程造价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要全面履约,以避免纠纷的发生。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确实是由设计或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各种费用或工期索赔,严格按照索赔程序进行管理,如果是属于施工单位自身原因造成的费用则坚决予以驳回。
7、认真做好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的审核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一阶段,所有参与价款结算的预算人员必须认真、仔细,决不能出现放松心理。同时还要与工程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充分体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和经济责任。
8、增强施工现场造价的控制管理
在整个工程开工以前,在现场管理的施工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施工、技术、经济,换句话说就是要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状况,与此同时要增强以面几个方面的控制:首先要加强工程进度的管理,并且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用控制造价和控制进度相统一来的办法加强质量管理,并且做好施工现场的责任制,整好整个项目的各分部工程、单位项目和隐蔽项目的核查与监督以及质量验收,有问题及时发现,尽可能的减少其隐患的产生;其次需要弄好现场的施工记录和现场签证的控制。地质条件的转变、设计的更改、工程量的增加或减少、材料被取代的现象常常会在现场发生,这就需要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准确无误地作好现场资料的记录;最后应增强施工材料的利用以及机械的合理管理。把机械设备或材料的消耗减少到最低就需要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负起各自相应的责任,造价工作者应该规定时期计算购买材料的费用和机械被折损的费用以便能随时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
结束语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一项目标系统控制工程。只有深入了解、分析影响目标系统诸多因素、内容和内在的联系,及时采取有效的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管理措施及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加上一个构成“级配”良好的精干高效的监控团队进行造价目标控制,是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的。
参考文献
[1]雷敏.《建设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1(8).
[2]陆敏玲.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看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4):47-48.
[3]肖文卿,徐斐莉,刘晗晨.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
论文作者:王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造价论文; 成本论文; 材料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