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与图书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抗日战争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历史贡献[1]”。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所遭受的灾难是惨痛的,在这场灾难中图书馆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与影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一、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图书馆被破坏情况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文化事业进行了疯狂的破坏与掠夺。许多图书馆馆舍与设施毁于日军战火,大量珍贵书籍被劫掠,许多书籍在疏散、迁运中散失,损失惨重。
毁于日军炮火的图书馆,如南开大学的木斋图书馆,1936年藏书近20万册[2],但1937年7月横遭日寇飞机轰炸,抢救出的图书仅3万余册[3];又如湖南大学图书馆,1935年藏书已达8万册,1938年日军在学校上空投下50枚炸弹,20分钟内学校炸成废墟,全部藏书也化为灰烬[4]。遭到日机轰炸的图书馆还有:甘肃省立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西南联大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等。此外,浙江、上海、南京、广西、汕头等省、市立图书馆的馆舍与藏书,或全毁于战火,或遭受严重损失。
在沦陷区,图书馆的图书被掠、被焚情况也十分惨重。如1937年日军侵驻清华园,把清华大学未及运走的图书约20余万册劫夺一空[5];北京大学图书馆原有20余万册图书被掠夺[6];国立北平图书馆被日伪组织的新民会掠走图书4437册[7];广西桂林省立桂林图书馆馆舍被日寇焚毁,书刊损失20多万册[8];南京沦陷后,日军仅从南京一地抢劫运往日本88万册图书[9];1945年8月,日军在撤离广州时,将广州市中山图书馆中诸如“广雅典籍”等一些珍贵图书掠往日本[10]。
在迁运和疏散中,大批图书散失或遭日机轰炸被毁。如1940年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书在迁运到重庆北碚时遭日机轰炸,被炸毁的图书计有中文书5838种、10660册,另28605函又50包,西文书3288册,期刊97种,计4904册。这些书刊中有极其珍贵的善本中文书10074册和西文书62册[11];1937年日寇侵晋,山西大学图书馆疏散南迁,图书损失一空[12];1937年中央大学图书馆内迁四川,途经川江时不慎沉没十余箱藏书,在渝又遭日机轰炸,战前40万册图书到战后仅剩18万册[13]。
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这场旷日持久的侵略战争,使我国图书馆事业遭到一场严重的浩劫。这一时期,我国沦陷区和国统区共损失图书馆2118所,民众教育馆839所;藏书损失总数在1000万册以上[14]。
二、抗日战争时期图书馆开展工作的情况
为了尽量减少损失,许多图书馆克服各种困难,合力迁馆。比如国立中央图书馆于1937年11月奉命西迁,携出图书130箱,经武汉于次年2月抵渝;1938年11月,湖北省立图书馆将馆藏中外文书籍择要装成170余大箱,经宜昌运抵秭归新滩,1939年1月30日开放,同年3月迁至恩施[15]。为了保护珍贵典籍免遭日寇抢掠,国立北平图书馆挑选最精善本2720种,包装102箱启运美国,寄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16]。
为了改变书刊严重缺乏的局面,图书馆积极搜集图书,充实馆藏。比如国立中央图书馆曾派人潜往沦陷区收购流散的珍贵图书;而国立北平图书馆在迁往昆明后,特别注重搜集川康云贵及两广等地的方志与地方文献[17]。此外,我国图书馆界还向国际寻求援助,1938年底成立的战时征集图书委员会在这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如该委员会1940年获得美国损书210箱、英国62箱,分配给转移至昆明、重庆、成都、南郑四个区域的高等院校,对于这些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8]。
为了宣传抗日,提高人民的抗日斗志,许多图书馆或组织抗战展览,或设立抗战展览室。如1938年10月,广西省立桂林图书馆设置抗战教育展览会[19]。国立中央图书馆编印了“战时国民知识书目”27期,在迁到重庆后特设“抗战文库”;福建省立图书馆1938年曾举办“国防图书展览会”和国防图书展览室[20]。这些工作对配合前线抗日作出了贡献。
此外,应该特别提出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随着其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文化教育建设的发展,图书馆、民教馆图书室等文化场所纷纷成立,抗战时期解放区的图书馆发展遍及各个根据地。如延安地区的中山图书馆,成立于1937年5月,它是一所在解放区影响较广、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到1940年,藏书已达5000余种约计万册左右,收藏的报刊除各解放区出版的以外,还订购了国统区的各种报刊,共约百种[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