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的新动力--保险基金直接进入市场对国内证券市场和投资机会的影响_股票论文

股票市场的新动力--保险基金直接进入市场对国内证券市场和投资机会的影响_股票论文

股票市场新动力——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国内证券市场的影响及投资机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票市场论文,证券市场论文,投资机会论文,保险资金论文,新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前中国保监会联合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在即。

可入市规模:600亿起步

办法规定,保险资金股票投资占保险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为5%。根据2004年9月底的数据,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高达11308亿元,则入市资金接近600亿。根据目前国际上对保险资金投资各类投资工具的比例限制,我们预计未来3年国内保险资金允许入市的比例将达到10%。如果按照保费收入年均20%的增长速度测算,5年后国内的保险资产总额将达19000亿元,按照5%的入市比例,入市资金将接近1000亿元,按照 10%的入市比例,则接近2000亿元。

投资运作模式:两条腿走路

专业化经营管理或委托管理模式是全球保险资金运用的主流,资金量大的寿险公司或产、寿险合营公司可以成立专业的资金运用子公司或独立的专业化资金运用部门,产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小型寿险公司可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资金运用工作,以便提高投资效益,避免投资失误。

由于具备了多年的间接入市操作经验,国内主要的保险公司已经为保险资金的股票投资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化基础。随着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政策的放开,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体系建设的起点将会较高,并按照国际保险业资金运用模式及其惯例,逐步规范、不断创新。我们预计,未来国内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运作,早期在资金量不大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设立投资部或投资子公司的模式;但随着入市资金量的增加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将会逐步过渡到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和委托资产管理的混合模式上来。

国际经验:推动股指上涨

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验看,最近几十年,股票投资在保险资金投资的比重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而不动产、存贷款以及其他投资比重都有下降的趋势。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增加了资金供给,也壮大了机构投资者的队伍。

以日本为例,日本寿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资金在1985年出现一个拐点,进入市场资金增幅有所增加,同时日经225指数在1986年初出现拐点,上涨速度加快。从保险资金入市增加和日经225指数上涨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可以看出,保险入市资金的增加虽然可能不是1986年日本股市上涨的原因,但是可能是推动上涨的因素之一。

20世纪初以来,美国进入股票市场的资金一直处于增加的趋势,同时道·琼斯工业指数总体上处于缓慢上涨的状态。80年代后期保险入市资金和道琼斯指数都出现拐点,保险资金入市的速度加快,同时道琼斯工业指数也进入了一轮快速上涨通道。与日本情况类似,美国保险入市资金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也呈现了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短期市场影响:有限

目前市场上已有三类大的机构投资者,即基金、券商、QFII,预计它们年内可投资股票的资金规模为,基金2500亿元左右,券商自营加委托理财1000亿元左右,QFII相当于人民币300亿元左右。从规模看,基金依然是市场中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其次是券商,QFII最小。

按照保险资金投资A股流通股股票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公司上月末总资产的5%计算,预计年内入市的保险资金为600亿元。由于目前国内股市的非系统性风险依然较大,对追求稳定回报和高流通性的保险资金来说构成巨大的障碍。为此,我们预计年内可入市的保险资金整体上不会超过2%,也就是大约有 240亿资金入市。由于保险资金入市初期的规模相对基金和券商还较小,因此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有限。

表1 各国法律规定保险奖金投资工具可占资产最大比重

单位:百分比

┌────┬───────────┬──────┬──────┬────────┬──────┐

│ 国家 │银行存款与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投资│房地产投资 │发放贷款│

├────┼───────────┼──────┼──────┼────────┼──────┤

│ 美国 │100

│100 │10-20

│10 │100 │

├────┼───────────┼──────┼──────┼────────┼──────┤

│ 英国 │100

│100 │100 │100 │100 │

├────┼───────────┼──────┼──────┼────────┼──────┤

│ 德国 │100

│100 │30 │40 │10 │

├────┼───────────┼──────┼──────┼────────┼──────┤

│ 法国 │100

│100 │65 │10 │ 5 │

├────┼───────────┼──────┼──────┼────────┼──────┤

│ 香港 │100

│100 │20 │30 │100 │

├────┼───────────┼──────┼──────┼────────┼──────┤

│ 台湾 │100

│35 │35 │19 │35 │

├────┼───────────┼──────┼──────┼────────┼──────┤

│ 日本 │100

│100 │30 │20 │30-50

└────┴───────────┴──────┴──────┴────────┴──────┘

表2 各类机构资者可投资股票的资金规模比较

┌────────┬───────────┬──────┬────────────┐

│证券投资基金│券商自营及委托理财│QFII│预计可入市的保险资金│

├────────┼───────────┼──────┼────────────┤

│2500亿元│1000亿元 │300亿元 │600亿元 │

└────────┴───────────┴──────┴────────────┘

未来市场影响:与基金比肩

一旦保险资金入市规模与现在的基金规模相当,必将成为国内股票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者之一,其举动对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点从国内基金的发展可以体会出来。从历史上看,基金大规模扩容阶段往往是A股酝酿新的行情的时侯。回顾1998年和2003年的两次基金大扩容,催生了“5·19”行情和去年11月爆发的市场大逆转。而2004年一季度出现的新的基金大扩容,再次给处于上升周期的市场“火上加油”,将市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基金的大规模扩容,除了给市场的资金面带来新的变化,更会在引导市场投资理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回顾2003年的市场运行特征,以基金为代表的价值投资理念大获成功,开始扭转国内市场过度投机带来的种种弊端,国内市场也终于有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会。为此,我们预计,保险资金入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将会在推动国内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短期操作风格:更趋向于QFII

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相比,保险资金资金来源的特殊性和资金规模的特征,其追求的目标可能与社保资金比较类似,更重视资金的安全性,遵循价值投资的理念。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排序决定了经营稳定的绩优股是其投资的首选。但由于初期的规模较投资基金和券商小,与QFII基本相同,在监管上不必像基金一样受到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严格监控;在业务上也不像券商那样与上市公司有紧密的业务关系。为此,我们认为,保险资金入市的 1~2年,其投资风格很可能在很多方面与QFII相似。即其更注重于行业和成长性,投资风格具有一定的进攻性,不像基金那样热衷于超级大盘股,更偏好于流通盘在2亿股左右的中大盘。

长期投资风格:与基金趋同

从资金规模看,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资金量将逐步增加,5年后的入市规模将与目前的基金规模相当。规模的接近决定了投资风格的趋同,尤其是要保证一定的流通性,追逐大盘股将是一个重要的共同点。

目前保险资金是国内证券投资基金最大的机构持有者,各大保险公司与基金公司之间形成了非同一般的关系,基金在投资方面的一举一动都在保险公司的监控之下。即使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相信保险资金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不会大幅减少。因此,这种特殊的关系将为保险资金直接购买股票发挥巨大作用。也就是说,保险资金完全可以借鉴基金投资的成果降低投资成本,并与基金一起发挥资金优势共谋发展。

从投资方式上看,保险公司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或基金公司是保险资金入市的主流方向,在资产管理的模式上与基金公司趋同。从国外保险资金的运作模式看,许多规模庞大的保险公司不仅拥有一家全资的资产管理公司,还收购或控股了其他基金管理公司。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完全独立的董事会、管理团队和组织结构,有着独特的投资理念和鲜明的业务特色,拥有投资领域内出色的专业队伍,除重点管理母公司的资产外,还经营管理第三方资产。随着国内可入市保险资金规模的逐步扩大,大的保险公司也必然选择其管理模式。由此,将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类似,其投资风格必然与基金公司趋同。

投资选择和资金流向

在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之时,机构博弈主要的担心不是系统风险,而是投资品种选择上的风险。基于这种担心,多数机构选股仍然紧盯增长行业和主流板块。购买有令人信服的业绩增长并为同行所一致看好的公司股票,可以降低基金经理们的压力。在国外,大保险公司的资金也是主要投向GE、索尼等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大型蓝筹公司,以图能够获得超出国债投资的超额收益率,美国蓝筹股溢价与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循此思路,保险资金入市仍然会将一些大型蓝筹公司纳入他们的资产管理股票池。就具体行业而言,保险资金将投资于在国民经济结构升级中占主导地位的行业,包括与重化工业高速发展及国内城市化和消费升级相关的行业,与高科技复苏相关的行业和持续增长的服务行业等。

考虑到保险资金来源的长期性、稳定性、累积性及负债性等特殊性及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认为保险资金入市可能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具有资源垄断性、收益稳定的防御性行业。这些行业包括电力、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板块;机场、港口、路桥等交通运输行业;金属矿产、煤炭等工业原材料行业;有线网络以及中药等。这些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为相应公司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由于垄断性或居于产业链的上游,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领先于国民经济发展并能充分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高收益、高成长的行业。如金融、电信、IT硬件制造等行业。这些行业目前虽然在国际上还不具竞争力,但会在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中将实现快速发展,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中国的“漂亮50”,将从这些行业中产生。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升级催生的高增长行业。如房地产、工程机械。汽车、品牌食品、日用品以及相关行业。我国仍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基础建设的需求很大,由此会带动住房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伴随着消费升级,必然带动汽车、品牌食品、日用品等行业的增长空间。

关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1~3年)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及公司的治理结构、核心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由于对流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保险资金将倾向于选择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大盘蓝筹股,如流通市值大于3亿元的股票以及流通股不小于3000万股的股票。不购买ST股票和严重违规的上市公司股票;不购买涉嫌违规的上市公司股票;对于涨幅过大的股票,如两年内涨幅超过100%的股票,保险资金在短期内将倾向于回避。由于对“保险机构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得达到该上市公司人民币普通股票的30%”的规定也比基金宽松,保险资金对单只绩优股可能会集中持股。

可转债也是较好的选择。可转债风险与收益介于国债和股票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保险资金投资的多层次的需求。去年社保资金以及QFII的积极申购已说明其投资价值。自8月初监管部门允许保险公司可以投资可转债以来,在短短两个月内,活跃在可转债一级市场的保险公司从原来的3家上升至11家。它们动用了近50亿元资金,比原来增加了近8倍。目前,保险公司已在金牛转债、海化转债、晨鸣转债、万科转债等品种上,申购了2.53亿元。按照目前可转债市场的现状,在未来的一年内,保险资金投资可转债的规模可能会占到转债市场份额的10%至 25%。也就是说,有20亿元至50亿元的保险资金会进入可转债品种上。

根据上述条件,我们选择了50只保险资金入市可能投资的上市公司(表3)。这些股票有些是行业的龙头股,有些只是二线股,但从安全性的角度看,它们的业绩具有持续性和成长性并且近期涨幅不大,较符合保险资金安全性第一的投资理念。(执笔:梁希民)

表3 保险资金入市可能流向的行业和个股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流通股本(百万) 流通市值(百万) 近一年股价涨幅(%)未来三年年

  每股收益

2004.6.30 2004.6.30 03.10.25-04.10.25 均增长率(%)

2002年2003年 2004年E

一、具有资源垄断性、收益稳定的防御性行业

公用事业: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10%

000539

粤电力A

391 3492-39.3 150.45

0.47 0.56

000601

韶能股份 172 1143-23.0 150.31

0.35 0.40

600098

广州控股 234 2211 -0.3 150.66

0.64 0.74

600101

明星电力 114 1083-32.2 150.46

0.61 0.70

600290

九龙电力 60

713 -6.4 150.42

0.37 0.43

600236

桂冠电力 143 1468 5.4 150.38

0.44 0.51

交通运输:未来三年均增长率12%

600717

天津港280 3201 26.8 200.45

0.44 0.53

600270

外运发展 208 1861-17.5 200.74

0.62 0.80

600087

南京水运 183 1039 -9.9 150.52

0.31 0.37

600611

大众交通 142 1025 -1.7 70.37

0.33 0.35

工业原材料: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15%

000817

辽河油田 200 1580 6.6 200.36

0.49 0.59

000956

中原油气 255 2435 -1.1 200.57

0.60 0.80

000937

金牛能源 100 1035 26.1 150.44

0.31 0.36

600508

上海能源 110 1154 40.6 150.42

0.43 0.49

有线网络: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20%

600037歌华有线 104 1832 5.7 200.43

0.67 0.80

中药: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15%

000538云南白药 76 1001 52.1 200.50

0.61 0.73

000623吉林敖东 188 945 22.1 200.32

0.42 0.50

000989九芝堂

124 795 2.9 150.38

0.38 0.44

600085同仁堂

100 1835 18.9 200.75

0.72 0.86

600422昆明制药 40 676 24.8 100.45

0.46 0.51

600535天士力75 765 32.1 100.62

0.50 0.55

600276恒瑞医药 77 852 66.2 150.31

0.37 0.43

二、领先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高收益、高成长的行业

金融: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20%

600000浦发银行 900 7911-20.0 200.35

0.40 0.49

600016民生银行1560 9767 -7.4 200.34

0.38 0.50

600036招商银行180015264 7.5 200.30

0.39 0.49

通信: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20%

600289亿阳通信 80 1020 11.8 200.64

0.90 1.08

600130波导股份 40 625-15.2 150.41

0.51 0.59

三、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升级带来的高增长行业

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12%

600207安彩高科180 1865 1.0 150.22

0.52 0.60

600707彩虹股份144 1175 -2.6 150.41

0.51 0.59

000400许继电气194 1905 0.4 120.40

0.45 0.46

000806银河科技194 1313 3.2 120.25

0.41 0.46

房地产建材: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20%

000002万科A 1577 7663 -15.9300.61

0.39 0.51

000778新兴铸管220 1999 -18.0150.71

0.90 1.04

汽车: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15%

000559万向钱江

136997 25.7100.36

0.41 0.45

600418江淮汽车88

1144

0.1150.58

0.90 1.04

000581威孚高科

216

2030 -36.1

100.47

0.55 0.55

工程机械: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10%

000680山推股份

236

1744 -27.0

100.52

0.54 0.59

600761安徽合力

141871 -12.3

100.36

0.31 0.34

包装: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10%

600210紫江企业

426

2139 -29.8

150.46

0.37 0.43

600074中达股份

175

1097 -21.3

150.25

0.34 0.39

000973佛塑股份

151941 -17.270.31

0.32 0.34

食品: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12%

600887伊利股份

258

2611

12.8

150.73

0.42 0.48

000729燕京啤酒

188

2047

50.8

120.30

0.36 0.40

000869 张裕A 50 503

74.7

120.43

0.49 0.54

纸品: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10%

000488晨鸣纸业

236

2336

16.7

200.76

0.70 0.84

生活日用品: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10%

600177雅戈尔 481

289520.0 100.70

0.70 0.77

600690青岛海尔

450

3842-5.1 100.50

0.64 0.70

000651格力电器

213

218350.1 100.55

0.63 0.79

600835上海电气

224

2162

-22.9 120.46

0.58 0.63

传媒:未来年年均增长率10%

600880博瑞传播5962216.7 100.37

0.42 0.48

标签:;  ;  ;  ;  ;  

股票市场的新动力--保险基金直接进入市场对国内证券市场和投资机会的影响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