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英汉文化的差异探索论文_张春娟

中学英语教学中英汉文化的差异探索论文_张春娟

张春娟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城关中学 甘肃?陇南?746000

摘要:随着社会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首次出现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中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转折阶段,如何把握好这个阶段的特殊的学习状态,为以后的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需要教师的思考、转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具有良好的学习热情,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英语学习当中去。

【关键词】?跨文化;解构;认知结构;中学生;英语教学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中学英语教学中英汉文化差异问题的研究》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7]GHB2699)成果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文规范,价值观念等。语言和文化呈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特定的民族、地区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符号、文化理念,这些都渗透到语言当中。不理解文化中的差异,很容易给英语教学带来弊端。而反之,能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英语课堂,对学生来说,也能达到交互式的成长要求。

一、文化差异带来的教学挑战

文化隔膜给学生的思维转换设置了障碍,文化氛围的缺失和空白,使得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化、文字时,需要比对本土文化更长的适应和理解时间。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英文中有一句俗语,叫做:“You?are?a?lucky?dog.”我们知道它是称赞别人幸运的意思,但是当学生初次接触这个句子时,他就很可能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理解,因为在本民族文化中,“狗”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像“狗眼看人低”等,这也就给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了阻碍。如何有效化解这种文化转换,使学生真正地能学为所用,融入其中,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学上的一个挑战。

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不同的文化可以带来新的体验。老师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有着比语文更高的学习热情。他们很乐意去展示自己学到的一个新的单词、谚语,或者国外有趣的文化故事。

二、新的教育观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新的课程教育,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不仅是学习的接受者,还是体验者、创造者、解析者,承担着知识内容的融合、内化,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改变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要做好一系列的辅助工作,如观察、摸清学习的困难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完成这样的知识建构。而英汉文化差异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在这里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文化融合、知识构建的过程。

三、文化差异存在的必要性

正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才使得世界文化更加灿烂夺目,比如爱摩斯基人著名的“雪屋”,埃及的“金字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理解文化的差异,具备文化差异的意识,是青少年成长必须具有的素质。我们现在的社会,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交流更加广泛,我国遵循着“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体现在人的层面上,就对跨文化的人际交往提出要求。英语课堂就应该体现这样的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的平台、机会,从小养成这种理念,对更深入地比较国内外文化差异、深入理解本民族文化,也具有不同凡响的威力。

四、英汉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

1.?词汇的文化差异

威尔金斯指出:“词汇的学习涉及到词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人们对词汇的理解,离不开他已有的认识范围。例如,在英语中“She?is?a?cat.”无法译为“她是一只猫”。在外国文化中,猫具有“包藏祸心”的女人的意象,在中国却没有。我们知道汉语中“爱屋及乌”的含义,但是在英语中,却表达为“love?me,?love?my?dog”。因为在国外,狗很受欢迎。如果你看到,“four?tigers”,你很可能翻译为“四只老虎”,但其实这是我们所熟知的“亚洲四小龙”的英文翻译。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对于颜色的联想。在我们国家,黄色往往寓意着尊严、崇高,具有很辉煌的表征,尤其是古代帝王的象征,如龙袍、金銮殿等。但在西方,黄色常常引起腐败、堕落、卑怯和病态的联想,如yellow?dog,意为“胆小鬼、卑鄙的家伙”;yellow?looks翻译为“阴沉多疑的神色”;yellow?press译为“低级报刊”等等。最初黄色的含义起源于1895年的《纽约时报》的连环画《Yellow?Kid》,即《黄孩儿》,后来成为低级趣味的代名词。

日常交往的基本用语差异

首先是对人的称呼。在英语国家,不认识的人之间通常用“Sir”“Madam”,关系不太密切或表示尊重时,使用Mr.、Mrs.、Miss.、Ms.加姓氏,Mr.、Mrs.、Miss.、Ms.也不能与教名或自取名一起使用,讲英语的国家也没有我国的“老”“小”加姓氏来称呼别人,尤其是不可以在姓名前加old,会被认为不愉快的生活或者没有能力。在汉语中,我们可以说王厂长、李书记等等,但在英语中,我们不可以说Director?Wang,Teacher?Li等,而是Mr.、Miss.加姓氏。

历史文化差异

比如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手势在各国有不同的表达意义,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棒”,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中国人喜欢拍小孩的头部表示喜爱,而西方人则认为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中国礼貌最大的特点是“卑己尊人”,把这视为一种美德,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也会自贬一番,而西方人则会很乐于接受,并说上一声“Thanks”。在英语国家,拜访某人必须要提前预约,带上些小礼物,准时拜访,不可以提早。在吃饭的时候,中国人喜欢为客人夹菜,显得非常热情,也是对客人的尊重。而在西方,劝客仅说:“Help?yourself”。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离不开文化的渗透。学习西方语言,必须对他们文化也要有所了解。

论文作者:张春娟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中学英语教学中英汉文化的差异探索论文_张春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