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困境的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的再认识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困境的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的再认识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由哲学困境引出的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生命力论文,困境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哲学在当今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尴尬境状,传统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的认识,显然已无能释惑。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究竟是什么?又如何认识?笔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真研究及亲身的教学实践,认为传统观在此问题上有误区。有鉴于此,本文作出了不同于传统观的新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和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在重物质轻理论的思潮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中的淡化现象极为明显。不仅如此,甚至连一些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也加入了社会的这一漠视行列,从而导致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诸多困惑与忧虑。其中,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命力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究竟是什么?长久以来,理论界形成了一种几乎是无可非议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发展”,在于有“重大的指导力和影响力”等等。这从一个方面讲无疑有其正确性,但一个失误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表现误当作了生命力本身。正是这个原因,循其逻辑既解答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困惑与忧虑,同时在理论上也解释不了如下两个基本问题:(1)哲学史上曾有过发展并且还在发展的一些哲学, 为什么在时代的斗争中难有强大的生命力?(2)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在一些人手中显示不出应有的生命力及指导力?所有这些问题的圆满解答,最终都有赖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重新作出科学的认识,进而也才能真正地明确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在此问题上的职责与使命。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

马克思曾经指出:“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1页。 )这段话对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的科学内涵极富启示,据此结合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及理论研究,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应介定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时代而又反映并解决时代问题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力量。这种本质力量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之所在,此生命力具有科学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是时代精神精华凝聚的生存力和发展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是它在社会实践中与时代的相互作用之下产生、存在和发展并得以表现的。时代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的表现对象,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的内在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社会实践中为时代服务,但却要在服务中注意吸收“营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时代,犹如植物需要水土。植物脱离水土不能发芽生长,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时代精神则生命力枯竭。正是这样,黑格尔说“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并说“每一哲学都是属于它的时代,受它的时代的局限性的限制。”(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56页、第48页。)一种哲学之所以只在特定时代中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不是在任何时代中诞生,就在于只有19世纪才为之提供了条件。当然,有时代条件,并不意味着哲学就必然会有生命力。哲学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与时代相互作用并从中注意吸收“营养”,扬弃其他优秀哲学,其生命力才会产生、存在和发展。哲学史上曾有发展并还在发展的一些哲学,之所以不曾有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的生命力,就在于他们不懂得这一点。从古代的泰勒斯、柏拉图到中世纪的安瑟尔漠、洛色林,从近代的康德、费尔巴哈到现代的尼采、波普尔、不管他们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唯心主义,不管他们是朴素的还是机械的唯物主义,他们都不能全面理解哲学与时代在社会实践中的辩证关系,乃至他们的哲学都不能真正地把握时代脉博,因而在发展中这些哲学的生命力总是显得脆弱而有限。对此,马克思曾专门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的纯思辩哲学批评道:德国旧哲学的致命弱点是脱离现实,陷入抽象思辩之中而孤芳自赏,它喜欢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薄的自我直观”,因而它那“玄妙的自我深化”“正象脱离现实的活动一样稀奇古怪。”(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七卷,第436页。)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是克服和战胜内外各种困难与挑战的批判力和创造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凝聚时代精神、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内外各种困难与挑战,但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结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生命力最终必然能表现出克服和战胜它们的力量。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也正是在这种过程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力和创新力也只有在其中才能得以显示和强化。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1页,第19页。)哲学的天性在于批判性、不安份、永不满足现状,要不断地“创造”新世界是哲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生命力更富有这些精神。只是这种精神必须去解答和反映时代问题才能体现出来,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结合社会实践在时代的斗争中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通过国际工人运动,批判性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则是在领导俄国人民创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同波格丹诺夫及马赫主义之流作斗争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立和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征途中,毛泽东若不排除一切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干扰,从理论上清算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就不可能写出《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著作;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又是在破除旧传统观念束缚、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和教训而建立的。正是如此,马克思深刻地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1页,第476页。)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含有升华人类精神的感召力和统摄力。集时代精神精华于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人们批判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其生命力必然会显现出一种升华人类精神的感召力和统摄力。因为时代精神总是会赋予它这方面的活力,让它在社会实践中透视社会历史,预测时代发展的未来,从而给予人们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为现世人指出一条超越现世的苦恼与困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透过这种终极关怀,现世的人在社会实践中会感到醒悟、启迪和振奋。无论马克思时代、列宁时代,还是毛泽东、邓小平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体上都起过这种催人振奋、升华精神的巨大作用。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现实社会主义,都从中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说过:“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1页,第120页。)作为时代理性的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其生命力表现出的活力,不仅使人们能在思维领域自由地遨翔,而且还可引导人们步入具体科学无法进入的领域获取知识,让人们从中领略一种比艺术更为独特的愉悦美感——唯物辩证法的对称美感。当然,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生命力,在任何时候都要根据社会实践到时代中去武装人民大众,才有可能得以充分发挥,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如马克思所说“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1页,第101页。)

三、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与使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一般性上应该、而且也具有生命力,只是在现实性上“应该”和“具有”却不等于具有和充分具有,更不等于体现和充分体现。“应该”和“具有”要转化为充分具有和充分体现,关键是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处着手。正是这个缘故,一些不明此理的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他们身上就体现不出应有的生命力和指导力。他们或是脱离时代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或是机械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别结论硬套于现实。结果,他们不但丢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让别人不愿意接近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后就连他们自己也远离而去。因此,要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在社会中的淡化现象,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和使命就是:首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之所在,然后在此前提下去维护、强化并发展它。具体说来,就是要在认识上搞好“三个处理”,在实践上搞好“三个做到”。

在认识上的“三个处理”是:(1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它与时代的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要立足时代,另一方面又要能超越时代;既要从时代中吸取“营养”,更要捕捉和解答时代提出的哲学问题。(2 )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对一切优秀哲学思想的扬弃。作为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它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所以它在与时代相互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对各种优秀哲学的扬弃。(3 )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并为之服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到底是为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而服务的。离开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然难有生命力。

在实践上,所谓的“三个做到”是:(1)作为研究者, 应做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应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楷模,深入到时代中去研究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教育者, 应做到忠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人的培养。教学中应在不断提高自己理论素养的前提下,结合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3)作为学习者,则应做到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此, 学习者既要有为人民大众服务以实现自身价值的学习目的、同时又要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从而体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力争使自己能尽快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武装。

总之,在当代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还要在理论和实践上,用实际行动去维护、强化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使人们能切实感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之所在。同时,这也是我们搞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希望之所在。

标签:;  ;  ;  ;  

哲学困境的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的再认识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