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桩基础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公路桥梁中应用很广泛其施工技术得到广大行业的认可,备受人们瞩目。文中简单介绍了桥梁工程钻孔施工、清孔、钢筋笼骨架的制作以及吊装、灌注水下砼、导管安放 等一系列施工工艺,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公路桥梁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对于工程项目意义重大,合理运用该技术可以确保我国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推动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进步。
一、施工准备
在施工过程中的前期,应该依据设地质报告、计图纸以及相应的规范要求、标准,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并且对技术指标、施工流程、工艺以及安全措施等逐一进行严格的检查,查看是否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检查灌注桩的水源,设置可以供泥浆循环的泥浆池与沉淀池;需要检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导管质量,并对其密封性,以试验的方式进行经验;检查混凝土灌注料斗的尺寸,是不是与方案中规定的要求相符;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杜绝不合格原料的入场;监督承包商对测量工作进行复核;对于桩位的偏差要进行检测,当偏差量过大时,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二、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1埋置护筒
在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首要任务就是埋置护筒,在埋置过程中,需要利用全站仪标注其坐标,从而找出其中心平面位置,在完成对桩点的检测后,就可以对护筒进行埋置,在实际埋置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桩的中线与护筒的中心线对正。
2.制备泥浆以及护壁
在实际施工中,桩内灌注的泥浆,主要起到护 壁与浮渣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按照实际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做好调配泥浆的工作,确保泥浆的粘稠度适宜,即不可太密、太稠也不能过稀,在制作泥浆的过程中,需要先打破碎土,然后再将打碎的黏土放至护筒内,接下来,通过冲击锤进行制作,待黏土击打成浆时,方可进入下一施工环节。
3.钻孔施工
在钻孔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细致检查各项内容,可以先稳定的将钻机安装于钻孔旁,一旦在钻进的施工过程中,遇到石头凹凸不平,可以通过黏土进行垫平,然后再继续钻进。
4.清孔
(1)第一次清孔,钻孔达到比设计深度不小于5cm后.将钻头提至离孔底10—20cm,空转不进尺,以相对密度较低(1.03~1.10)的优质泥浆将孔内钻渣和密度较大的泥浆换出,清孔完毕后,泥浆相对密度要在1.03~1.10范围内,粘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98%,第一次清孔完毕后,经验收后进行钢筋笼入孔。(2)钢筋笼入孔完毕后,进行导管拼接入孔,导管接头采用螺旋连接套联接,连接套内加橡胶密封圈。使用前应试拼,并经水密承压试验确保不漏水。现场拼接时要保持密封圈无破损,接头严密,管轴顺直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轻抬轻放,防止将螺纹碰坏或导管变形。
5.钢筋笼制作与下放
首先,对于钻孔来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施工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钻孔进度做出有效控制,防治由于速度过快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钻进覆盖层过程中,还应恰当的实施相应减压措施,在逐渐进行钻进的同时,还要对泥浆变化情况做出精准测试,并在参考其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钻孔内部的泥浆浓度做出恰当调整。同时,相关施工人员还应时刻观察施工地层,对相应渣样做出详细记录与分析,以此来对钻进速度,以及投入泥浆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在实际钻孔中,若地质剖面图、实际地质情况出现偏差情况,其人员应向相关管理部门及时上报,以确保能够得到科学、及时的处理,若地层内出现流砂、粉砂土,其人员在严格控制钻进速度的同时,还应适当增强泥浆密度、稠度,并在成孔后做好清洁处理工作,避免其内部存在各类杂物。
6.灌注水下砼
在灌注施工过程中,需要二次清洁孔洞,要彻底清理孔洞中的泥沙,保证孔洞内部的干净,在确保孔底沉淀的厚度与泥浆指标,全部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后,就可以对于混凝土进行灌注,在灌注施工中,要确保导管下口位置到孔底距离,通常情况下,控制距离在 40cm 左右。同时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控制好混凝土的顶面高度,一般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 0.5~1.0m,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凿除。
三、钻孔灌注桩技术实际应用中的注意要点
1.钻孔的掉钻和卡钻问题
这类问题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较为常见,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其一,钻机的接头部位以及各线路连接出现松动;其二,钻孔内部的残渣清理不及时,造成钻孔的堵塞。为了避免出现这类问题,要对钻机和线路连接定期检验维护,发现设备故障要及时检修,对磨损较为严重的设备零件及时更换,对钻孔的残渣彻底清理,使得钻机能够在施工中发挥出最大效用。
2.孔壁坍塌问题
在钻孔、桩柱植入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泥浆灌注,操作不当有可能引起孔壁塌陷,会严重滞缓施工进度。因此,相关施工人员要严格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合理计算护筒埋设深度,确保地基性能稳定。
3.钻孔偏斜问题
造成钻孔偏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钻机的放置位置不恰当。有些施工现场的地面不够平坦,钻机会发生倾斜,导致钻杆无法保持垂直状态,对钻孔口径的大小以及钻孔的深度不能实现良好控制。其二,钻孔的位置选取不准确。相关测量人员对钻孔定位出现失误,钻孔位置与施工图纸不符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施工条件,对钻孔点反复测量,缩小偏差范围,并且保证钻机放置在平整路段,钻机的位置也要始终保持在钻孔的一侧。
结束语
在实际钻孔灌注施工过程中,不但应当加强技术管理工作,还应当与施工现场基本状况密切结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环节的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进而确保有效提升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郑泽坤.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09):84 - 85.
[4]常欢.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作用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09):73 - 74.
论文作者:任云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钻孔论文; 泥浆论文; 钻机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导管论文; 桥梁论文; 公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