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厂供配电设计的质量与工厂的生产效率以及发展密切相关,对此,为保障供电质量,保证生产秩序以及效率,文章依据笔者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结合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对工厂供配电工程相关设计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供配电设计;动力变压器;电气室;整流变压器
前言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其中,工厂的供配电工程是保证工厂所需电能供应与分配的最基本保证,不仅关系着工厂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此,有效提升工厂供配电的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就工厂中供配电的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
1.设计原则
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60-200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进行工厂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遵守规程、执行政策;2)安全可靠、先进合理;3)近期为主、考虑发展;4)全局出发、统筹兼顾。
2.内容及步骤
全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是根据用电容量、用电设备特性、供电距离、供电线路的回路数、当地公共电网现状及其发展规划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为满足厂区各生产车间供电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问题。其基本内容有:1)负荷分级和供电电压选择;2)负荷计算;3)变电所的位置选择;4)主接线;5)短路电流计算;6)改善功率因数装置设计;7)变电所高、低压侧设备选择;8)继电保护及二次接线设计;9)变电所防雷设计;10)工作接地与保护接接地的设计[1]。
3.原始资料
工厂总平面图,车间及厂房工艺布置图,车间及厂房断面图,厂房特征(粉尘,潮湿,温度及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程度等),车间及厂房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以及用电设备表。其它应收集的资料为:本地区气象资料(全年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等),本地区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土壤性质,土壤电阻系数,冰冻深度等)。
4.案例及分析
4.1某工程简介
某钢厂拟新建一条70万吨/年合金钢半连续棒材生产线,并提供了总图、车间工艺布置图等原始资料。
主要工艺设备组成:1)加热炉前设备;2)加热炉;3)出炉装置及反向剔除装置;4)高压水除鳞机;5)二辊可逆轧机;6)停剪;7)连轧机组;8)横移编组台架;9)热锯;10)缓冷收集台架;11)冷床;12)打捆辊道;13)精整区。
车间设有四个电气室,分别为ER1电气室、ER2电气室、ER3电气室、ER4电气室。
在通过计算、负荷分配等供配电设计的过程中,对原始工艺布置图进行了优化修改。
4.2主要优化内容
根据负荷计算,对供电区域进行调整,使电气室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对车间各个电气室位置调整,优化供电路径;对车间旋流沉淀池位置进行调整,减少土建施工量。
4.3供电区域划分
4.3.1原ER1电气室方案
位置为炉后,紧邻二辊可逆轧机,此电气室主要负责炉前、炉后、加热炉区域及二辊可逆轧机区域的供电。需要安装两台动力变压器,二辊可逆轧机需要一台整流变压器和一台励磁变压器,加热炉前后及二辊可逆轧机前后有较多的辊道电机,需设一台辅传动整流变压器,为远期发展考虑一台备用变压器室,故此ER1电气室要考虑安装六台变压器;因此,电气室需要独立建筑,需要靠近主厂房单独建设电气室。
ER1电气室为三层结构,一层为低压配电室,面积468m2(36米x13米),层高4米;二层为电缆夹层,面积252m2(36米x7米)层高3米;三层为传动控制室,面积252m2(36米x7米),层高4米。
4.3.2新ER1电气室方案
因炉区主要供电负荷为加热炉,而加热炉的主要负荷为风机及炉子液压站,现在炉子的风机及液压站均设置于炉前,为考虑电气室应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故ER1电气室位置移至炉前,设置于炉前剔除装置区域的平台下。将此电气室供电改为主要负责炉前、加热炉区域的负荷。设计考虑安装两台变压器,其中一台变压器为加热炉专用,另一台变压器接至ER1电气室内低压配电柜,负责炉前区设备、原料跨吊车及原料跨杂动力等供电。然后由低压配电柜再给加热炉系统另一个电源(满足加热炉系统两路电源供电的要求)。所以ER1电气室现只设计安装两台动力变压器。新方案利用炉前区平台下的空间作为电气室。ER1电气室为一层结构,为低压配电及加热炉系统控制室,面积240m2(24米x10米,平台下),层高5.3米[2]。
4.3.3原ER2电气室方案
距二辊可逆轧机50米,在二辊可逆轧机与ER2电气室之间有棒材车间旋流沉淀池,另一方向与轧辊间相接,电气室正对着连轧机组。此电气室主要负责连轧机组区域、横移编组台架区域、轧机区域的液压润滑设备、旋流沉淀池及轧辊间供电。需要安装两台动力变压器,一台照明变压器,一台吊车变压器,连轧机组需要三台主传动整流变压器,横移编组台架及辊道电机需设一台辅传动整流变压器,为远期发展考虑一台备用变压器室,故此ER2电气室要考虑安装九台变压器。ER2电气室为本车间主配电室,电气室内装有10kV高压进线柜及配电柜,安装在高压配电室内,为各电气室变压器提供电源;并安装有滤波及补偿装置。靠近主厂房独立建筑。
ER2电气室为三层结构,一层为高低压配电室、补偿及滤波器室,面积720m2(60米x12米),层高4.5米;二层为电缆夹层,面积420m2(60米x7米)层高3米;三层为PLC室及传动控制室,面积420m2(60米x7米),层高4米。
4.3.4新ER2电气室方案
ER2电气室移至与二辊可逆轧机相邻,原旋流池移至ER2电气室与轧辊间之间。此电气室主要负责炉后、二辊可逆轧机区域、旋流沉淀池、连轧机组区域、轧机区域的液压润滑设备及横移台架的负荷。ER2电气室需要安装一台动力变压器,二辊可逆轧机一台整流变压器、一台励磁变压器,连轧机组及飞剪需要三台主传动整流变压器,炉后及轧机区域辊道电机等需要设置一台辅传动整流变压器,并且考虑一台备用变压器室,故此ER2电气室要设计安装八台变压器。靠近主厂房独立建筑。ER2电气室为三层结构,一层为高低压配电室、补偿及滤波器室,面积1008m2(72米x14米),层高4.5米;二层为电缆夹层,面积576m2(72米x8米)层高3米;三层为PLC室及传动控制室,面积576m2(72米x8米),层高4米。
4.3.5原ER3电气室方案
在负责热锯、定尺剪及冷床收集区域供电。考虑安装一台动力变压器,冷床收集区需设置一台整流变压器,三台热锯需设一台整流变压器,故此ER3电气室考虑安装三台变压器。ER3电气室为一层结构,为低压配电室及传动控制室,面积351m2(54米x6.5米),层高4米。
4.3.6新ER3电气室方案
在轧辊间后,主要负责轧辊间、热锯、定尺剪及冷床收集区域供电。ER3电气室考虑安装一台动力变压器,冷床收集区需设置一台整流变压器,三台热锯需设一台整流变压器,并且考虑一台备用变压器室,故此ER3电气室设计安装四台变压器。
ER3电气室为一层结构,为低压配电室及传动控制室,面积351m2(54米x6.5米),层高4米。
4.3.7原ER4电气室方案
位于横移编组台架区域的平台下,负责精整区域供电。ER4电气室考虑安装两台精整区域的整流变压器,故此ER4电气室考虑安装两台变压器。ER4电气室为一层结构,为低压配电室及传动控制室,面积312m2(48米x6.5米,平台下),层高5.3米。
4.3.8新ER4电气室方案
位于横移编组台架区域的平台下,主要负责精整区域及车间照明供电。
ER4电气室考虑安装一台吊车变压器,一台照明变压器,两台精整区整流变压器,故此ER4电气室设计安装四台变压器[3]。
ER4电气室为一层结构,为低压配电室及传动控制室,面积312m2(48米x6.5米,平台下),层高5.3米。
4.4方案优化前后对比
在车间装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负荷计算、重新规划供电区域,减少了电气设备的投资,缩短了供电距离,降低了运行成本;通过调整各电气室位置,减少了车间建筑面积,降低了土方开挖量,缩小了总图红线面积;做到了降低能耗、供电可靠、经济合理,并兼顾发展的考虑[4]。
调整前后对比参见表1。
表1表方案对比
5.结论
总之,工厂供配电设计关系到整个工厂正常运作,只有科学、合理的供配电设计方案才能有效提供高效的电能,才能保障工厂各个工序的顺利进行。因而,作为从事工厂供配电设计的人员,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工厂供配电设计的有关知识,在遵循相关设计规范的情况下,对多种供配电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兼顾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选择合适的供配电系统,以满足工厂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魏永森,李莉英,曹磊.关于工厂供配电设计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
[2]马灵敏.工厂供配电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3).
[3]郑强,郑委.论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方案比选[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5).
[4]唐永菁,陈云霄.浅析工厂中供配电线路的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
论文作者:罗永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电气论文; 变压器论文; 一台论文; 轧机论文; 层高论文; 工厂论文; 加热炉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