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闻信息产业之我见——两次北京之行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次论文,之行论文,信息产业论文,我见论文,北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我国新闻资料信息化现状中国新闻资料信息化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方正激光照排系统所引发的出版印刷计算机化。在这一阶段,许多新闻单位纷纷建立了贯穿采访、编辑、排版、印刷、发行全过程的计算机系统。与此同时,新闻资料数据库开始建立。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期,近200种报纸以电子版的形式在网上发行,网上发行报刊覆盖面广,复制成本低,传播效率高。在这一阶段,许多新闻单位纷纷推出光盘,如《人民日报50年光盘》、《参考消息40年光盘》、《解放军报光盘》。一些电台电视台也开始建设自身的数字化播出系统。见表1。
表1.北京地区部分新闻单位资料信息化建设一览表
新闻单位开始资料已建成数据库
上Internet网情况
光盘发行否
信息化时间
新华社 1985年新华社 现已建成新华社全文电讯1997年11月,新华社
在香港搞的英 稿库及新华社出版发行的在建社66周年时资料
文数据库是中 所有公开刊物全文库、报信息全面上网,现在各
国新闻单位最 刊库、法规库、诗词库、地只需通过市内电话
早的数据库, 人物库、专题库、香港库与本地电信局连通,
但新华社正式 、组织机构库、证券库等就可以进入新华社数
建库却在90年 28个库100多个子库,内容
据库系统。
代初。涵盖政治、经济、军事、
文教等各领域。
人民
1994年开始进 现已建成中国百家报刊资1996年1月,《人民日 已发行19
日报社 行资料信息工 料库、人民日报数据库、报.海外版》在境外上 46-1996
作。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网,1997年1月,拥有 年50年系
报市场报、人民日报华东自己独立机房和服务
列光盘
版、华南版等全文库。其器的《人民日报》网
中百家报刊资料库收录了络版正式开通。
中央及地方公开出版的500
多种报刊中精选的文章。
经济 经济日报从19
现已建成《经济日报》全已连通Internet网,定期
日报社89年开始调查, 文库、综合经济信息数据将资料送到美国一个代
1990年底本报
库、经济期刊目录数据库理公司, 由此公司翻译
实现计算机管
、扶贫信息数据库、人物为英文上网。
理,1991年外
库、新经济词汇库、专题
报用计算机管
论谈库、澳门和香港经济
理。
概况及统计库等19个数据
库。
北京人北京人民广播
现已建成法律法规库(1949
民广播电台从1994年
-1997年)、澳门库、中国城
电台 底开始运筹,
市库、中国大事库四个库。
1995年1月1日
开始计算机管
理。
中国青中国青年报数
目前已经建有1996年库、
年报社据库始建于19
1997年库、1998年库。
96年7月。
可以这样说,新闻单位数据库建设给新闻单位资料室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新闻单位提供了利益再分配的机遇,哪个单位早一点意识到这一点,优先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哪个单位就将优先获益,并在信息市场优先站稳脚跟,信息资源的开发将是新闻单位未来的一个重要创收来源。
2新闻资料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 从一个单位的角度看,新闻资料信息化存在着设备、软件、资金、人员和建库方向等问题。
(1)设备问题
新闻资料信息化,首先要有设备,设备的投入是相当大的,这样多的经费一般难以批下来。比如新华社、经济日报社采用小型机作服务器,这样一个网络没有几十万、几百万是下不来的。这个时候,新闻资料信息化只能依靠整个新闻单位的信息化布网、信息化总体规划来实现。
如果整个单位暂时还没有信息化构想,新闻资料部门可以要求领导先投入小笔资金,购买1~2台电脑先搞,待有成效后,再逐渐增加投资。
(2)软件问题
在新闻资料信息化的早期,由于专业的软件很少甚至没有,许多新闻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自己开发或与人合作开发了一些软件,如今随着新闻资料信息化的发展,为新闻单位设计的专业软件已越来越多且趋于成熟,见表2。
表2.我国新闻单位主要检索软件一览表
检索系统开发单位
主要用户
I-Search 由中软英特信息技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日报社 全文检索系统 有限责任公司与电子(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计
部北京力心达电子发算机报社、中国经营报等。
展公司共同开发 “导航者 由北京东方龙马电子人民日报等。
WISEBASE”全
信息中心开发文信息管理系统天宇全文信息
由浙江省经济信息中解放军报、新民晚报、烟台日报、
管理系统
心天宇资讯技术开发青岛日报、大众日报、解放日报等。
公司开发
方正渊博
由北京北大方正电子光明日报、江西日报、长江日报、
信息检索系统
有限公司开发 武汉日报、今晚报、深圳特区报、
新华日报等。
王码全文
由王码电脑总公司开发 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金融时
信息管理系统 报等。
Trip系统
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经济日报、新华社、总参计算所、
开发 中医研究院文献中心等。
面对如此众多的全文信息检索系统,购买哪一家的软件好,这确是一件难事,准备进行资料信息化的新闻单位只能多看多比较,听取现有用户的一些意见和看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人员问题
建立资料信息库,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计算机知识、采编知识,同时又熟悉新闻资料工作的人员。人员能够一步到位固然好,但是当前各单位普遍存在着分类混乱、资料积压、人手紧张、上级领导不重视的情况,再抽调这样的专业人员去搞机检,的确非常困难,有些单位因此而将建立信息库的事延缓下来。
可以考虑选择一个需要专业人员少、有特色、可经常使用、有助于解决业务实际问题又不影响各环节正常工作的数据库,比如人物库、专题库,搞一些力所能及的、又是急需的项目,使上级领导下决心拨给经费、人员,予以真正的重视和支持。
(4)建库方向问题
信息资源浩如烟海,新闻单位数据库建设必须走集约化、联合开发的道路。每个单位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特色库,再进行数据交换。
2.2 从全国新闻资料信息化情况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新闻分类表不统一
几乎每一家上机检的新闻单位都有自己的新闻资料分类表,就连一些地方新闻单位也编制了自己的新闻资料代码表,如宁夏日报、深圳特区报等。
新闻资料分类代码使用的不同,直接影响了新闻单位数据库之间的交换。中国新闻资料学会曾试图加以统一,推出过一些机检代码表,但效果始终不佳。因为如果采用新的分类代码表,所有已建数据库的数据都要更改,工作量很大;而且新的分类代码表也只是试行,在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因而许多单位顾虑很大。
(2)条块分割、缺乏统一规划
在新闻数据库建库过程中,新闻单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严重。仅一个澳门库,北京地区就有经济日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好几家新闻单位有。重复投资是新闻单位间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的结果,也是没有统一机构进行规划协调的结果。新闻数据库应该联合开发,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但真正实施,还需要新闻单位共同努力。
3新闻资料信息化全局规划
3.1 信息系统
一般来说,信息中心由数据库系统、传输控制系统、网络监控系统三部分构成。资料信息库建立之后,上Internet是十分重要的。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自己开发的信息产品通过各种途径投放到Internet上,扩大自己的影响。我国已有几十个新闻单位,近200多种报纸、杂志上网。上Internet是资料信息走向市场的必然趋势,只有将目光放得长远些,不仅满足于国内,还要立足于世界,才能使资料信息更具生命力。
3.2 人员设置
资料员主要负责资料的搜集、标引和检索,因此资料员细分又可称为标引员、检索员等,编辑也是资料员的一种,他们主要负责二次文献的开发,编写一些有实用价值、概论性的专题或者内部参考文献;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解决信息传输中出现的问题或日常电脑维护;管理人员也就是信息中心的领导者,他们必须懂得统筹安排,并且能够协调上下关系及内部关系,而且对信息库的发展有一个长远的眼光。以资料为主的信息库的建立,其录入量是相当大的,因此必须要求有强大的录入员队伍。目前录入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键盘输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打字;二是通过扫描仪等进行录入,一般单位采用两种方式相结合,即以打字录入为主,扫描识别为辅,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也有的单位采用老同志用扫描仪录入,年轻同志用键盘录入的方法,如《解放日报》社。
信息化给资料工作带来了机遇,它要求体制、人员都要做相应调整,当然它也要求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并要求有详细的培训计划,这些在信息化建设初期,都必须纳入全局规划。
4新闻资料信息化进程
数据库建设是新闻资料信息化的核心,新闻单位数据库建设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如果因人力、物力所限,可以先做报纸索引,剪报人员先进行圈报,然后将标题、作者等敲入电脑,它与全文检索系统的区别是不录入全文,采编人员需要剪报资料时,先从电脑上查出报名和日期,再到阅览室或库房去查报纸,获得全文。
这是一种过渡时期的处理办法,程序编制简单,适用于目前人员少的情况,而且节省资金,圈选之后的报纸由于并不真正剪,所以还可以用以阅览。但缺点是报纸必须长期保留,而且采编人员不能直接从网上获得全文。
(2)上Internet网。从网上目前可以查到新华社全部通讯稿、人民日报全文等,如想使用新华社所开发的其它数据库,还可以上新华社网,当然这是交费的。新华社同意免费使用它所有的数据库1个月,1个月之后,选择好需要长期使用的数据库,交费使用,平均1个库2000-4000元1年,如果重点选择3-4个库使用,每年上新华社网的费用大致为1万元,目前已有部分新闻单位采用此法。
(3)建自己的地方特色库,这是立足于信息市场的根本。新闻单位再小,也可以试着去寻找一些适合于自己特色的东西。
(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次性买入新华社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放入自己已建的数据库中,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充。如《解放日报》在最初建基础库的时候,就是买入新华社数据,到现在它们已建成38种61个库,入库文章160万篇,总数据量11.8亿汉字。它不但满足了本报采编需要,许多新闻单位也陆续开始上《解放日报》网,最初的投资也就开始慢慢回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