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电学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缺血价值对比。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5年9月份至2018年2月份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评估心肌缺血情况,将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在评估多支冠脉及单支冠脉病变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平板运动试验的准确率稍高于动态心电图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对心肌缺血的程度均有较为理想的诊断价值,实际应用中应灵活选择。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心肌缺血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080-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即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1]。临床上诊断的金标准为冠脉造影,但由于有创性的特点无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具有简便性、快捷性,对心肌缺血的评估有一定的应用意义[2]。本文围绕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缺血价值对比展开研究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6年9月份至2017年12月份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60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在39~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3.2)岁。纳入标准:(1)患者均表现为胸闷、气短、胸痛等心肌缺血症状;(2)符合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2)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装有起搏器患者;(4)重要器官肝、肾等功能严重不全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会讨论并通过,所有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愿意参与。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评估心肌缺血情况,将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三项检查均在12天之内完成。于检查前3天,停止服用对ST段有影响的药物。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12导联动态心电图:正确放置电极贴片的顺序,连续监测患者心电变化24小时;(2)平板运动试验:在患者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时再开始试验。患者于运动平板仪(型号为Marquette 200)上开始运动负荷试验,当心率到达预计水平时,开始记录心电图变化,间隔时间为2分钟,直至心率恢复至正常水平。当患者表现为心绞痛、血压降低幅度大于10mmHg、心电图改变阳性、步态不稳时停止试验;(3)冠状动脉造影:在上述两项检查后2~10天内开展。使用血管造影仪进行显影,多角度、多体位进行分析。
1.3 诊断标准
(1)12导联动态心电图:出现ST-T、ST改变时,即向下移位超过0.1mV以上、持续时间超过1min、两次缺血间隔时长超过1min即视为阳性;(2)试验过程中出现ST、ST-T改变,具体表现为明显下移,以R波为著,或出现心绞痛等症状、收缩压下降超过10mmHg;(3)冠状动脉造影:任意一支冠脉狭窄程度大于5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种方法在评估多支冠脉及单支冠脉病变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平板运动试验的准确率稍高于动态心电图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值见表所示。
3.讨论
心肌缺血因心脏血供不足,使心肌代谢出现障碍,其病因主要有冠心病、川崎病、血管闭塞、风湿性心脏病等[3]。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金标准,对冠脉的病变形态进行评价,但对心肌缺血的阈值、血管功能、缺血程度无法做出评估。
平板运动试验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增加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来诱发心肌缺血的状态,对评价心肌缺血程度有较好的应用。同时可用于筛查隐匿性冠心病、评估心肌缺血危险度,主要应用于中度以上运动所诱发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常用于轻度及以下运动所诱发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患者的缺血程度往往较重,此种方法能够监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的时间、间隔等规律,对行动不方便患者及难以耐受运动负荷试验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在评估多支冠脉及单支冠脉病变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平板运动试验的准确率稍高于动态心电图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对心肌缺血的程度均有较为理想的诊断价值,实际应用中应灵活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卫华,胡汝明.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35(2):92.
[2]陈欣欣,蔡宏华,邓兆敏,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的改变[J].广东医学,2014,35(3):403.
[3]汪玉宝,唐世琪,徐 广,等.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的效果及临床价值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3):127-129.
[4]李爱莲,王品,李威,等.心肌桥患者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8):807.
论文作者:古力热巴·夏依买旦,冯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心电图论文; 心肌论文; 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平板论文; 造影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