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论文_高岩

县级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论文_高岩

(国网牙克石供电公司 内蒙古牙克石市 02215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县级城市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就促使县级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随着县级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现有的县级电网供电设施已不能适应县级用电发展的需要。因此,继续完善县级电网、加强县级电网建设和管理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本文对县级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管理方法。

关键词:县级电网;规划;问题;措施

一般来说我国县级电网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县级电网规划制定的标准;电网覆盖区域总体规划设计;电网承担负荷分析及预测;负荷电量达到平衡;电源建设及网架规划;通信、自动化规划;编写县级电网规划说明书;绘制县级电网规划图和近期项目安排以及投资估算等等。

一、我国县级电网规划的原则

近些年来,我国的电网体制进行了不断的改革,推动了我国县级电网结构的不断趋于合理和完善,这就使得我国的县级电网的发展必须要迎合县级规划对于电网发展的新要求,即使依据市场变化对新的电网进行建设规划,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保证电力稳定供应、安全运行,并最终实现资源节约、能源环保,并最终获取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县级电网规划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目前相对落后的县级电网结构,可以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升级,且需要注意的是,电网规划应该适当的超前。

2.对县级电网进行规划必须秉承节约、高效和安全的原则,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提高经济效益。

3.可以统一电网规划标准,相同的标准有利于实现城镇、县统一发展进步,同时有利于优化县级电网结构。另外,可以和县级输电网实行有效又统一的链接。

4.坚持以服务用户、方便用户为中心原则,加强对电力市场的管理质量的提升。

5.保证电网管理工作和建设工作协调发展。

6.对县级电网设备进行系列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和维护,对县级电网规划时要考虑尽量少的占用农田、节约用地,要考虑环境保护等因素。

二、县级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县级电网规划的年限应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年限一致,一般近期为5年、中期10年、远期为15年及以上。近期规划应重点解决当前县级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期规划应与近期规划相衔接,中期规划应明确县级电网发展目标,对近期规划有指导作用;长期规划侧重于战略性研究和展望。县级电网规划应远近结合,建立滚动工作机制,基本按照3年滚动计划调整。

1.负荷预测方法简单粗放,负荷预测不够精确

县级电网规划负荷预测实践中主要采用电力弹性系数法、年均递增率法和单耗法等。电力弹性系数是指用电增长率和全社会总产值增长率之比,电力弹性系数法通过对历史的电力弹性系数和社会总产值增长率预期的分析,设定规划期内的电力弹性系数,从而预测规划期内的用电增长情况。电力弹性系数的合理设定是该方法的关键。社会总产值的波动直接影响电力弹性系数,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受到影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的波动在所难免,电力弹性系数法可信度不高。

2.配网重复建设屡见不鲜

早期县级电网35kV变电站布点主要按负荷中心布置,一般位于田野中,由于交通不便带来了很多影响。县级电网改造期间,变电站布点多临近公路,检修和施工比较方便。由于乡镇道路规划和县级电网改造不同步,乡村道路建设导致的配电线路移杆、重复建设普遍存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早期变电站建设常是先布点后建设输电线路。但由于输电走廊路径长,在沿途施工过程中涉及较多的村民利益,协调有一定难度,以致建设周期延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现行运行电压等级复杂,多级损耗并存

国家对“三农”的政策倾斜,县级的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电量增长潜力巨大,目前所用电压等级主要为110/35/10/0.4kV。35kV 线损所占比例不容忽视,而作为农电企业所采取的管理和技术降损措施发挥降损空间有限。

4.电源支撑点少,供电可靠性较低

县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我国大部分县域内没有220kV变电站,县城电源点主要是110kV变电站,35kV输变电呈现辐射状供电的串带方式,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无法保证。有的地区虽然有两个及以上110kV变电站作为电源点,初步实现了35kV输电环网互带,但 35kV变电站双回进线没有同期并列运行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同样影响了供电可靠性。由于县级电网点多面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情况仍会存在。

三、县级电网规划中解决问题的措施

1.新建变电站规划布点措施

人们可以通过使配电网运行电压不断提高的方式,来使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电网电压出现损失的比例,确保供电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县级电网新建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国家应加大对其资金的支持力度,使其能够建设更多的110KV甚至220KV变电站供电。在县域新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时,应该考虑与上级主电网实现有效的链接,也就是说电源的支撑点500KV、220KV为主,而负荷的分布点以110KV变电站为主。因此,在对县域新建配电线时,要加大20KV配电网在其供电方式中的比例,逐步升级或扩建原有的电网规划,从而使线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降低。

2.合理分配负荷

及时开展县级电网的负荷预测,我们不仅仅要对负荷饱和值进行预测,更加要对负荷增长空间以及时间进行预测,也就是空间负荷分布,在我们将负荷空间分布确定了这一个基础之上,进行配电变压器的布局,进而将变电站进行很好的规划,从下到上逐级的进行县级电网规划工作。

3.县级电网规划采用“先规划通道,再定站点”

通过采用该办法可以避免站址用地浪费,应参考县域的电力负荷预测数据来确定建设配套多少条配电线路,变电站的布点应该更多地参照负荷预测分布,并需要全面考虑配电线路进线的可能性,并做到尽量靠近公路。

4.进行不同配电网架目标结构的制定

针对我国县域经济起步不同,发展水平不一,这一客观实际,应该根据我国县域不同区域中的用电负荷量、类型不同以及供电可靠性需求不同这一现状,制定出不同配电网架目标的结构,从而我国的配电网建设能在满足县域用户用电具有可靠性的需求时,尽可能的将电网建设资金以及珍贵土地资源做到最大程度上的使用。

5.配电系统自动化的需求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电力供给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必须加大配电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进而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电网系统已经有了光纤通信,而且也陆续开通了计算机MIS、PMS 生产管理系统等业务,这些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但是配电系统自动化程度低依然是当前影响其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针对自动化程度低问题,相关部门必须明确今后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要跟当地的规划部门做好协调工作,逐步实施县级配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提升电网本质和安全运行水平。

结束语

我国的电网体制进行了不断的改革,推动了我国县级电网结构的不断趋于合理和完善,这就使得我国的县级电网的发展必须要迎合县级规划对于电网发展的新要求。所以,我们要及时的分析县级电网规划的问题,并且要想办法积极的解决,比如,合理分配负荷、配电系统自动化的需求、新建变电站规划布点措施等。

参考文献:

[1]王聪蝶.论经济发达县(市)的电网规划[J].河南科技,2014(3).

[2]杨静.35KV变电站标准化模式运用效果分析[J].中国水利,2015(6)

[3]王宇宙.县级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及管理提升方法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4(3)

论文作者:高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县级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论文_高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