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学研究30年(1978-2007),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翻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翻译活动历史悠久,对翻译的思考也从未停止过,但严格意义上的翻译研究则是近五十年来的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霍尔姆斯(Holmes)①“翻译研究的名与实”这篇带有宣言性文献的发表,各种翻译研究论著不断推出,翻译研究机构纷纷设立,翻译教学在全球数百所高校陆续展开,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近30年来,西方译学界经历了一个翻译理论研究的高潮期。
在中国,早在1951年,董秋斯先生就在《翻译通讯》上发表了题为“翻译理论建设”的文章,明确提出建立翻译学的主张,详尽论述了研究翻译理论的必要性,标志着我国译学发展史的开端。1984年,董宗杰在《翻译通讯》上发表了“发展翻译学,建立专业队伍”一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翻译学的性质与内容进行了简要描述,提出应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置翻译学专业。
改革开放30年来,翻译学从备受争议不被承认的边缘渐渐走到了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的中心,成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期间经历了多重困难,其发展浸透了翻译界学人的心血和汗水。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我们拟对翻译学所走过的历程作一回顾与梳理,结合有关数据,就这些年来我们在翻译学的学科建设方面到底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我们与西方有何差距,国内翻译学研究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等重要问题做一分析与思考。本文所依据的材料主要包括30年来中国内地主要外语研究期刊上发表的翻译研究论文,国内机构出版的翻译研究著作,以及全国重要的翻译理论研讨会等②。
一、1978-2007翻译研究论著
据不完全统计,1978至2007年间国内出版的翻译研究论著情况大致如下(见下页)。
表1 1978-2007翻译研究论著统计③
1978-2007翻译论著按主题分类图
1978-2007翻译论著各年段数量图
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30年来,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共出版翻译研究论著1575部。论著出版量逐年上升,近十年来发展尤为显著。从研究类别上看,翻译教材、散论杂谈类论著出版量稳居各年段首位。英汉翻译技巧、汉语与其他语种互译技巧、商务、科技、医药、旅游等实用文体翻译研究著作颇丰。应用研究总体上一直多于理论研究,但理论研究论著的数量逐年上升,范围不断扩大。纵览30年来国内翻译研究论著,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具体特征:
1.引进国外翻译理论的数量及类型增多,呈技巧类—语言学派—全方位引进的趋势
1978年起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引进的国外翻译研究论著以技巧类为主。此后,奈达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成为国外翻译理论引进及评述的主流。90年代,在掌握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美国、法国、英国和苏联等国的翻译研究进行了梳理与研究。进入本世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分别引进出版了“国外翻译研究丛书”及“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这两套丛书数量大且覆盖面广,呈开放性,不断有新著补充入内,形成了对国外翻译理论系统的全方位引进。
2.翻译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翻译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显著
国外翻译理论的全方位引进开阔了国内译学研究者的视野,启迪了研究思维。学者们批判性地接受国外翻译理论,并将其理论视角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促进了国内译学纯理论研究的发展。虽然著作中以教材和散论为主的格局并未改变,但突破语言静态对比的局限,从文化角度探讨翻译的论著近十年来有了零的突破,且数量显著上升。此外,以哲学、语言学等研究途径的翻译研究论著也明显增多,成果水平也不断提高。湖北教育出版社的“中华翻译研究丛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学新论丛书”推出了一些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论著。
3.翻译史研究近十年来发展迅速
翻译史研究在所有论著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1982年的3.7%上升到2002-2007年的5.9%,既有历时的纵向研究,又有共时的横向研究;既有断代翻译史的研究,也有个别作家、作家群或某部作品译介的研究;涵盖了从文学翻译史、科技翻译史到口译史等各个门类的翻译史研究,时间跨度由先秦至今,研究方法也由囿于翻译活动内部,罗列翻译作品,着力介绍某位译家生平、翻译实践经历,阐释其翻译主张,点评其贡献,或介绍翻译事件的来龙去脉逐渐过渡到将翻译活动与事件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注重翻译的缘起、译者的翻译动机及影响制约翻译策略及译作接受的各个因素。近几年来,对文学翻译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4.翻译教学研究论著近十年取得了零的突破
虽然国内译学论著一直以应用型研究为主,自1978年起的二十年内,各类翻译教材也层出不穷,但直到1999年才有翻译教学研究论著问世。《中国翻译教学研究》对当时国内翻译教学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此后一年,台湾出版了《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内陆续出版了《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口译评估》等翻译教学论著。
5.口译教材数量不断增加
口译教材在所有翻译教材中所占比重由1978-1982年的2.5%上升到2002-2007年的22.3%,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对口译需求的增大。各类口译资格考试,特别是始于2003年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对口译教材的编写也起到了的促进作用。
6.翻译辅助工具研究有待全面展开
已经出版的此类论著中以各类翻译词典为主,机器辅助翻译研究次之,以语料库为对象的翻译研究近年得到了重视,有了发展。
7.翻译批评的理论系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从20世纪90年初开始,出版了《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翻译批评导论》、《文学翻译批评论稿》等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专著,从翻译批评的概念、原则、方法、标准等各个层面对翻译批评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
8.翻译研究方法论严重缺失
30年来,相关论著数量为零,仅在部分作品集中收有少量与翻译研究方法论相关的研究论文。该领域研究亟待加强。
二、1978-2007翻译研究会议
30年来翻译学研究的学术活动不断增加,交流日益频繁,每年召开的翻译研究类学术会议总体上呈数量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影响逐渐深入的发展趋势。
首先,从学术会议的主题来看,大体可分为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翻译批评及翻译教学四大主题。
1.翻译实践经验交流会议
1984年、1985年、1986年,在成都、烟台和西安召开了全国性的翻译经验交流会。此后,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包括诗歌翻译等)、军事翻译、医学翻译、外事翻译、旅游翻译、民族语文翻译、翻译产业等领域都定期举办翻译经验交流会,会议内容也逐步增加了理论探讨的成分。此类会议主要围绕翻译经验展开讨论,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以指导翻译实践。
2.全国性的翻译理论研讨会
1987年5月全国首届研究生翻译理论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同年7月,全国第一次翻译理论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会议论文反映出80年代中期国内翻译理论研究蓬勃发展的态势。两次会议上最引人关注的话题是,翻译学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独立的翻译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等。会议上,谭载喜、许钧、王克非、穆雷、杨晓荣、柯平、辜正坤等年轻学人积极呼吁推动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设。进入9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研究逐渐走上了多样化的道路,跨学科的特点逐渐显现。进入21世纪以后,与翻译理论相关的学术会议更是不断“升温”,推动了整个翻译学术界的迅速发展。2001年、2004年、2007年分别于青岛、四川和湖北召开了以推动翻译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的会议,重点讨论了翻译学的学科范围、学科构架、基本理论等问题,对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以及对翻译学的认识深化等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与翻译批评和翻译家研究相关的学术会议
1988年的亚洲当代文学翻译座谈会、1994年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等会议,主要从翻译批评的角度对翻译过程、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等重要问题进行探索与考察。近年来,以翻译家研究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陆续召开,2004年、2007年和2008年分别召开了纪念施咸荣、力冈、傅雷等翻译家的学术研讨会。从翻译批评类学术会议的现状来看,我国的翻译批评目前发展仍较为缓慢,依然是译学研究应该加强的领域。
4.翻译教学研讨会
1993年5月,“全国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讨会”在四川乐山举行,会议涉及到了教材、教法、师资和组织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1996年9月,全国第一次(口译)专题翻译教学研讨会召开,同年11月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集中研讨翻译教学的会议在南京召开。此后,翻译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陆和港台陆续举办翻译教学研讨会,为翻译教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有力地推动了翻译教学的发展。
其次,从学术会议探讨的领域和内容来看,有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外事翻译、经贸翻译、机器翻译、军事翻译、旅游翻译、民族语文翻译等,内容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学术会议所涉及的语种多为英语,但也有针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以及其他外语翻译的研讨会。
30年来我国举办翻译学术会议的情况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翻译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呈现出翻译研究不断发展、深入细化以及跨学科的特点。从学术会议的规模和影响力可以看出,翻译学研究已经日益受到学界的肯定与重视。
三、1978-2007翻译研究论文
1.所统计论文来源范围
本文所统计的论文来源于国内较具代表性的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时间为1978年至2007年。15种期刊分别为《中国翻译》、《语言与翻译》、《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界》、《现代外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中国俄语教学》。发表在这15种刊物非学术栏目内的文章未纳入统计数据内。
2.论文主题分类
本文采用主题分类法。根据所统计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题,分为14类。
1)翻译理论④: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梳理、研究,对西方翻译理论的评介、反思、批评;对翻译基本概念、基本问题的探讨;有关翻译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的研究等。
2)翻译技巧:对文本翻译的具体方法、操作技巧的探讨与总结,对具体操作层面的翻译实践问题的探讨等。
3)口译研究:有关口译过程、方法、技巧与教学等各方面的研究。
4)翻译批评:对翻译活动与具体翻译文本的批评与研究,不包括翻译评估和翻译测试研究。
5)翻译教学:关于翻译教材、测试评估、师资培训、翻译培训等方面的研究。
6)翻译史:包括文学翻译史、翻译杂志期刊史、翻译培训机构史、翻译协会史等内容,以及对中外翻译家的研究或访谈。
7)非文学翻译:包括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商务翻译、外交翻译、旅游翻译、传媒翻译等应用翻译研究。
8)计算机技术与翻译:有关机器翻译、机助翻译、语料库翻译研究等。
9)国外译事译论:包括国际译坛上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会议的回顾与报道;国外翻译家的介绍;我国学者翻译的国外译论节选;国外译坛所关注的翻译研究方向;介绍国外翻译机构、协会、杂志;外国翻译培训机构等。
10)术语研究:有关各门学科基本术语的翻译研究,包括对翻译学基本术语的讨论。
11)翻译工具研究:主要是关于词典(特别是双语词典)的编撰、词条译义、翻译软件等翻译工具的研究。
12)书评:对国内外翻译著作的评析、赏鉴,包括序言等。
13)综述:各类重要翻译会议的综述和纪要,以及年度学术研究综述。
14)翻译行业和管理:涉及翻译公司、翻译者的权利和义务、出版社、翻译行规、企业翻译、译者素质和翻译质量监督等。
3.统计图表:
表2 1978-2007年论文统计数字
图3 1978-2007年论文发展趋势
据以上资料显示,30年来我国翻译研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共有8390篇文章,各个领域研究成果总体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占比重最大的翻译理论研究的数量稳步增加,说明学界对理论研究日益重视。比重第二大的翻译技巧研究的数量先升后降,实现理性回归。另外两个占较大比重的研究领域是非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计算机与翻译、翻译行业和管理、术语研究、翻译工具研究等领域一直鲜有问津,甚至期间有几年未出现以论文形式发表的研究成果。另外,口译研究和翻译教学在总量中所占比重仅有3.7%和3.5%。
4.各类论文简要分析
1)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类研究论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30年来,该类论文总体上呈研究视野不断扩展、研究深度不断加强的趋势。基于翻译学科的跨学科特点,翻译理论类的研究论文多以人文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为指导,借助不同的理论途径对翻译进行研究。按其最主要研究途径将论文研究成果梳理如下:
(1)语言学途径。1979年我国学者开始从语言学(包括语义学、文体学等)的角度探讨翻译。上世纪80年代前期引进奈达的“对等”概念,其操作方法借用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这一对概念去分析具体的翻译问题。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前期,奈达、卡特福德、费道罗夫、乔治·穆南、纽马克的研究翻译论著成为中国学者研究与介绍的热门,并借鉴他们的理论对翻译进行研究,同时出现从单纯语义学转向语篇分析和语用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趋势。90年代起到本世纪,翻译研究语言学途径的理论依托又从语义语用语篇转向关联顺应理论、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
西方翻译研究者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语言学途径的翻译研究,60年代出现了一批丰硕成果。1978年改革开放至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特别注意到西方语言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成果及其对翻译现象的解释力,由此开始引进语言学派翻译研究的成果,发表了为数不少的结合语言学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论文,启发了进行系统深入理论研究的思路,推动了翻译理论研究及其学术发展。90年代功能语言学派占据主要地位,学者们从文本的“语言”转而认识文本的“功能”,讨论语言的交际和信息功能,分析文本的功能类型。对语言的“概念对等”分析逐渐转向“动态功能对等”,从“字词结构”转向“语篇语用”,把语言学和翻译学进一步结合起来。进入21世纪以来,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语言学分支逐渐进入翻译研究者的视野,更大范围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角。在翻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形成过程中,语言学派对翻译研究功不可没,他们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仅仅关注语言的微观层面,而是进入到语用学、文体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范畴。语言学导向的翻译研究对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影响仍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翻译始终无法脱离语言在“真空”中进行,语言学途径将继续为翻译学研究提供新动力。
(2)文艺学与文化途径。文艺学途径的翻译研究8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状态,不断有学者关注翻译与文艺学的关系,它建立在美学和文艺理论基础之上,强调翻译的艺术性和文学性。30年来陆续有论文发表,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了翻译研究的多样化。文艺学始终没能像语言学那样对翻译学研究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传统美学和传统文论重感性讲感悟,缺少成体系的理论表述,难以为翻译研究提供显而易见的方法论和成系统的理论框架。
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注意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实践构成的多重障碍,并影响翻译策略的采用,但大多数论文仅局限于对翻译技巧的讨论,忽视了理论层面的探究。这种情况到90年代才有所改观。后殖民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多元系统理论以及意识形态、权力与翻译的关系等陆续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对象,由文艺学途径转向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文化热逐渐升温,九十年代中期一度出现了泛文化的研究倾向。对此现象,有学者质疑其远离文本,过分强调文本翻译背后的文化语境,脱离了对翻译本体的深层研究,有悖翻译研究的宗旨。也有学者认为,文化学派的研究并没有完全脱离文本,翻译与文化语境以及翻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值得特别关注,应进一步拓展视野,展开全方位的研究。
(3)哲学途径。国内1978年以前哲学途径的翻译研究主要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翻译中的辩证关系、矛盾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学者对西方哲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成果的不断深入了解,国内借鉴哲学研究途径进行翻译研究的成果不断问世。从90年代至今,学者们参照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以意义理论、阐释学、欧美分析哲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路径对翻译进行研究。对翻译的哲学思考是翻译作为一门成熟学科的发展必然,哲学导向的翻译研究是一条不可或缺的路径。
从历时的角度来看,理论意识启蒙时期的翻译研究主要围绕马恩列斯毛等政治论著的翻译实践,关注文本意义的理解、译文优劣的标准和“忠实”、“信顺”等翻译原则。在这一时期,“直译”、“意译”、“信达雅”等与翻译方法与翻译思考有关的讨论与研究比较活跃。严复和林纾的翻译观、翻译要“达意”、“传神”“化境”等中国传统翻译主张备受推崇。80年代中后期,学者们提出了翻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有些学者还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翻译学,引起了普遍重视,引发了激烈的争论。90年代中后期,再次展开“翻译要不要有理论”、“翻译学该不该建立”、“翻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等争辩,发表了一些对中国翻译学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文。
2)翻译技巧:
翻译技巧研究多集中于字词、句段、篇章等语言层面具体翻译方法的讨论,如对专有名词、颜色词、成语、长句、复合句、诗歌、商标等翻译的讨论,讨论的方式多为文本的对比分析,重优劣对错之辩;或以理论指导分析译例,对文本翻译的一些具体方法加以归纳。
3)口译研究:
口译研究类论文在翻译研究中所占比例很小,尤其是同声传译的研究起步较晚。初期的口译研究论文以经验介绍为多,主题局限在口译概说、口译技巧、口译艺术、译员素质等方面,后来逐渐扩展到口译机制如记忆和笔记的研究等。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开始从理论层面关注口译现象。80年代中期,对科技口译研究较多。80年代末开始对口译过程、口译技巧和口译教学等开展研究。90年代开始关注口译质量和同声传译。新世纪开始,应用口译研究范围扩大到导游口译、商务口译等领域,口译理论更关注质量评估、教材研究、口译记忆、口译的单位、口译忠实度、职业化、课程设置和培训等方面;同时,对口译的理论研究逐渐展开。应该说,国外口译研究的理论传入中国,特别是法国释意派理论和吉尔的口译模式的借鉴与研究,对中国的口译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本世纪以来,有学者借鉴其他学科,如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学、语言学等的理论途径进行口译研究,出现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成果。
4)翻译批评: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翻译实践活动进一步繁荣,在中国传统文论和传统译论的滋养以及西方翻译理论影响下,国内翻译批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翻译批评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有对翻译文本、翻译现象、翻译事件的具体评价,也包括对翻译本质、过程、技巧、手段、作用、影响的总体评价;翻译批评视野不断开阔,历史发展观和文化观逐步显现,将批评对象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并从文化交流的高度加以考察和评价;翻译批评研究的方法不断丰富,在传统的误译评析、佳译赏析、比较翻译、定量分析等模式的基础上,借鉴翻译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成果,出现了涉及多元系统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女性主义、心理学、阐释学、语用学、关联理论、交往行动理论等多学科的批评方法;翻译批评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有所加强,逐步从“感悟式”的经验主义判断走向科学、理性的评价;翻译批评的研究成果日益显著,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对翻译批评从多个视角进行了系统科学探讨。但就总体而言,翻译批评目前仍存在着缺席、错位、搪塞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批评意识的淡漠、批评话语的软弱无力以及客观、创造、求真等科学批评精神的缺失等方面。
5)翻译教学:
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教学研究文章主要讨论翻译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多属于翻译技巧与教学经验层面的探讨。1985年开始研究译者素质(属译者能力)问题。1989年出现教材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90年代开始研究教学法、翻译测试、教学与计算机和网络的结合等。2000年之后介绍国外翻译教学的文章增多,继续关注翻译教材、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译文质量评估、翻译考试资格认证、教学大纲等具体问题。翻译教学研究的成果主要涉及教学法、翻译测试与评估、译者能力培养、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课题。总体来说,我国高校教师对翻译教学的认识从新世纪开始逐渐深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方法开始受到关注并正在得到改善。翻译教学研究的文章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有显著提高,研究者的队伍呈年轻化趋势,接受过专业研究训练者越来越多,研究的态度、内容、视野和水平等的提高都直接影响到翻译教学研究的发展。
6)翻译史:
80年代初期,有文章研究《新青年》刊物史与外国文学翻译史,以及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历史;80年代中期,马祖毅和谭载喜等人开始发表中西方翻译史的研究文章。90年代以来,发表的有关翻译历史的论文主要有四类:一是著名翻译家自身的译事回顾与总结,为翻译史研究提供了研究背景和宝贵史料,二是国别翻译历史的梳理与研究,三是对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的研究,四是对翻译家的翻译历程的研究。就总体而言,论文大多集中于对具体翻译历史的梳理和总结,缺少从史学的角度、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去深入研究翻译史的力作,更缺乏书写翻译史的系统理论研究。我们注意到,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研究者一方面重视翻译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总结,一方面开始从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去审视翻译史,研究翻译现象。
7)非文学翻译(应用翻译):
30年来,我国学者从未停止对非文学翻译领域翻译实践的探索与研究。虽然在早期此领域技巧讨论的文章偏多,但这类研究文章与实践结合紧密,所总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对这些领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较大的帮助。近年来,对应用翻译的理论探讨开始加强,视野有所拓展,有学者结合翻译实践,尝试建构系统的应用翻译理论框架。
8)计算机技术与翻译:
1981年出现机器翻译研究文章,1987年《中国翻译》第五期有文章专门探讨“机器翻译”,1987年第一次全国翻译理论研讨会上机器翻译也成了与会代表的热门话题之一。90年代有文章介绍欧美的机器翻译和语料库研究。21世纪开始对翻译软件有所研究,语料库研究渐成热点,不断有新成果出现。总体而言,我国的计算机与翻译研究包括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语料库翻译研究等,多属于起步阶段,滞后于国外同类研究,但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近年发展势头强劲。
9)国外译事译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与对国外译事译论的关注与借鉴密不可分。早期主要是对西方文学译坛的介绍,之后涉及国际交流活跃的美国、法国、日本、苏联等国的译论译事以及国际译联的活动。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系统介绍国外的翻译理论,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范围逐渐扩大,涉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奥地利、苏联、以色列等国的翻译研究;二是视野不断拓展,对西方近五十年来发展的各种翻译理论多有关注;三是重点突出,如对奈达、纽马克、图里、根茨勒、霍尔姆斯等的借鉴。应该说,改革开放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促进了国外译学的译介,国外译论从80年代开始陆续传入,90年代日益增多,新世纪以来我国对国外译论的评介几乎与国际同步。
10)术语研究:
80年代出现对科技术语翻译的研究,随后扩展到文学、哲学、法学、医学(中医)等重要领域。新世纪以来,对翻译理论术语的研究有所加强,对科技术语的翻译研究兴趣不减。国外翻译界对术语的研究非常重视,论著丰富,而且许多高校的翻译教学中都设有术语学研究的课程,与此相比,国内翻译界尚有相当差距。
11)翻译工具研究:
此类研究在30年间呈不断发展的趋势,研究内容包括翻译工具书和翻译软件开发与研究等。对双语词典的编撰研究与探讨,特别是词典释义研究的论文有一定数量,而且具有较高的质量。
12)书评:
本文研究所依据的15种期刊都设有书评栏目。30年来,对国内外重要翻译研究著作的评介对国内翻译理论研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3)综述:
早期的会议综述和各分支领域的研究综述多为单纯的报道介绍,90年代以来,综述的学术分量开始增强,各研究领域的综述与会议和年度综述等,已经从单纯的报道介绍发展到质疑、批评、分析等批判性思考。
14)翻译行业和管理:
1987年发表了关于“译者权利与义务”的文章。90年代译界开始关注译文剽窃现象、版权问题、企业翻译、翻译经纪人等有关翻译市场管理与行业规范的问题。进入21世纪,研究重点转向翻译质量标准、翻译职业化与职业道德、翻译项目管理等方面。随着翻译市场和翻译种类扩大,该领域逐渐成为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论文虽不算多,但表明翻译行业已在进行理论思索。目前翻译市场仍处于初创时期混乱状态,翻译行业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应行业规范和市场管理机制并不健全,译者/译员权利常得不到保障,翻译质量不高等等,这些问题期待得到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小结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成果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的30年以来中国翻译学研究凸显的一些特点。就目前的翻译学研究看,有几点值得特别关注。
1.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
翻译学是跨学科的新兴人文社会学科,它具备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所应有的独特而稳定的研究对象。随着学科的发展与成熟,其研究范围愈加明晰,研究方法会日渐成熟,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系。正因为其综合性、跨学科的学科性质,翻译学借助语言学、文学、哲学、美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与理论来开展研究,这些学科对翻译学的发展是一种贡献;与此同时,翻译学研究也扩大了相关学科的研究范围,其研究成果也反过来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借鉴。从上世纪70年代末译界对“翻译学”的呼唤到80年代中期开始围绕“翻译学”概念展开的论战,再到21世纪“翻译学”学科地位的最终确立,翻译学界对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意识越来越清晰可辨,越来越获得认同。今后的任务集中于学科的理论建构。
2.理论意识和理论探索
在中国,翻译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伴随着翻译活动,对翻译活动的思考和研究在不断发展深入。通过30年来的译学研究,翻译学界明确认识到,对翻译技巧的探讨与总结确实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翻译实践的认识,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但远不足以让我们认识到翻译现象和翻译过程的全貌,认识到翻译活动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等。个案的经验梳理和技巧总结如果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去探讨,就会缺乏普适性,缺乏解释力,始终停留在“术”的层面,难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翻译理论就是对翻译规律的探索,翻译学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普适性的理论体系来解释翻译现象,拓展对翻译活动的认识,这是一种“学”的体现,二者的结合即是“学术”,缺一不可。作为一门学科,除了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翻译学30年来的发展历程证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译界学者理论意识的不断觉醒,研究视野的不断开拓,才为这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学术规范
中国内地的学术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注重学术规范的要求,期刊论文对“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等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30年来翻译研究的学术论文和论著中可以看出,研究者的学术规范意识呈不断增强的趋势,对研究规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学术规范对于翻译学这样一门年轻的学科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科发展的基础是否坚固,关系到是否能与国际同行对话,关系到研究成果是否具有说服力、是否能被同行认可。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对于青年学子至关重要,这是做学术研究的基础,是进入学术领域的通行证,是翻译研究人才的必备素质。
4.方法论意识与学术研究
30年来翻译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发生了显著变化,凸显出研究者方法论意识的启蒙过程。理论意识启蒙时期发表的论文大多缺乏研究方法论的意识,多为翻译经验总结、漫谈、散论等随感式文章,见仁见智,对译者和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帮助,但缺乏理论说服力。进入借鉴国外理论时期,随着对国外翻译研究文献阅读的增加,译界学者开始探索研究方法的分类或综合使用,显示出翻译研究从感性的经验总结向理性的科学分析转变的过程。近年来,使用统计分析、实验证明、个案分析、调查研究、语料库、有声思维等辅助手段对翻译进行定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探索性研究和归纳研究的论文增多。就目前研究状况而言,国内学者在某种程度上对研究方法的认识尚不到位,研究生培养与学术研究缺乏正确的方法论指导。应该看到,研究方法的使用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青年学者更要打好方法论基础,特别需要把视角、方法、方法论、范式、理论这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方法论的探讨有利于翻译研究的科学展开,也有利于完善翻译学的基础理论。我们可以借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甚至自然科学研究的某些方法来丰富译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近年翻译研究呈现从规定性研究转向描述性研究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采用实证研究、定量研究、语料库研究等方法。这些方法与传统的“思辨、内省”方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5.创新意识与译学研究
任何研究都需要创新。30年来,我国不少翻译研究成果是对西方翻译理论的译介、验证或应用,而对其进行反思、质疑、证伪、发展的却很少,表现出研究者的创新意识不足。在翻译研究界,对理论创新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和做法,有的在研究中对前辈的研究了解不多,做的研究本来是重复,却自以为是“创新”;有的为了“创新”,牵强附会地套用某一国外理论;有的生拉硬套地借用其他学科的术语或观点解释翻译现象,力图“创造新的理论模式”。结果是翻译研究文章数量多,但真正有学术见地、有理论价值的却不够多。我们认为,翻译学科的发展和理论建设,需要有创新意识。要创新,首先就要充分了解前人的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实证研究证实或者证伪别人提出的理论,才能修正前人理论方面的错误,弥补他人研究的不足,或者在此基础上创立自己的学说,达到真正的创新。
注释:
①James S.Holmes,1972/1988,"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ranslated!: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Amsterdam:Rodopi,pp.67-80.
②由于时间关系,2008年的全部数据有待进一步整理分析,2007年以前的数据也难免有遗漏,仅供分析参考,特此说明。
③关于分类的几点说明:a.“丛谈”、“漫谈”、“杂谈”、“经验谈”、“XX谈翻译”类著作均归为散论杂谈;b.教材包括英汉翻译技巧、其他语种与汉语互译技巧、实用文体翻译、各类考试教材教辅;c.论文集若主题单一,则归入相应主题,若主题多样,无法分类,则归入论文集类。
④说明:由于传统翻译理论大多围绕文学翻译进行探讨与阐述,为了便于分类,故将有关文学翻译的研究归入理论类。
标签:语言学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翻译专业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会议口译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翻译文学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