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中学习情景的创设论文_黄永

浅谈初中化学中学习情景的创设论文_黄永

(四川省威远县严陵中学 威远 642450)

【摘 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构造者。学习者综合、重组、转换、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新信息、新事物、新现象或者解决新问题,最终生成个人的意义。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习情境、情境创设、建构主义理论

一、学习情境创设的意义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首次系统的学习化学知识。化学学习和教学都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学生刚接触化学一年后马上就要参加中考,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师生来浪费。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情境性,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可感知的活动中的,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话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实际活动才能真正被人所理解。初三化学应该立足于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学科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了数千年,形成了其独特的魅力,积累了丰富的实验、史实、故事、新闻等,有足够的材料创设出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形象性、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二、学习情境创设的原则

围绕学习所进行的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学习情境的创设也不例外。学习情境的创设首先要具有有效性。所选内容与教学紧密相连,对实现教学目标作用直接;避免繁冗拖沓、华而不实、甚至偏离主题。其次学习情境的创设要有趣味性。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创设的情境必须新颖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第三创设情境应该遵循真实性原则。学生只有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集中注意力,才能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三、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方法

1、生活体验即情境

化学是一门应用型科学,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初识化学,师生从生活的化学知识入手,由学生原有的认知体验开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家里烧了开水的锅底为何会留下白色固体?升水烧开了喝只是为了杀菌吗?用久了的水壶底部的白色固体很难洗掉有什么简易的方法清洗吗?皮蛋吃着有很重的涩味为何能用醋消除?为什么做馒头面包时加一定量的小苏打更加疏松可口?……这样激发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情趣,学习兴趣大增,于是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学目的也就能很轻松地完成。学生生活中一个熟悉的场景体验,一次亲身的经历体验,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体验,一件有趣的事件的体验等,均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发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

2、化学实验即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化学实验时化学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化学科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与实验方法的改革密切相关,任何化学的原理,定律以及规律无一不是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共列出60个情境素材,与化学实验教学有关的素材有32个,这些素材对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克服各种困难,大力开展实验教学,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均需尽力开展。既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身边的物质、器具模拟教材上的实验增大实验的开出率。初中化学所用到的实验器材很多都可以用身边器具代替,比如导气管可用饮料管代替,集气瓶可用矿泉水瓶代替,胶头滴管可用眼药水瓶代替,这样既开展了实验教学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加深了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展现化学现象,反映化学规律,验证化学理论;学生可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质疑、思考、分析、比较、抽象等思维活动。

3、化学史实、故事、新闻、谜语等即情境

精彩的化学故事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动机。如二氧化碳的学习可用利用意大利著名的“死狗洞”引入;海水制碱可用侯德榜放弃美国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支持祖国建设的光荣事迹引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介绍科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曲折过程认识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取得成就的不易;利用生产的瓦斯爆炸,天然气泄漏等让学生加深对燃烧与灭火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维生素的认识就不仅仅是只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更大范围地拓宽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

4、认知冲突即情境

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因而都是用于设置教学情境的好素材。白磷在水中燃烧,揭示水火真的不能相容吗?从而认识燃烧的本质。酸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吗?碱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酸的水溶显酸性,碱的水溶液显碱性,盐的水溶液一定显中性吗?

学习情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只有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特征,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条件等个方面因素,方能创设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周恩芳.化学教学的创新重在问题情境的创设[j].

3、《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苏)B.A 苏霍姆林斯基著 

4、《化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  李广州、陆真编著

论文作者:黄永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化学中学习情景的创设论文_黄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