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沙漠化现象不断恶化,进而导致了我国城市规划的不协调运行,所以城市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保证城市经济规划能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必须要维护城市生态规划的健全发展,完善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环节,进而促进其园林景观规划生态效益的提升,促进其环境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养护管理
1 园林绿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在植物的选择上以乔木、灌木为主,多种元素的组合搭配增加了绿化空间层次结构,使植物不同类型间优缺互补,达到相对稳定的园林覆盖层,创造丰富的人工植物群落。空间层次结构是怎样在景观格局中体现的,如大树与矮绿篱配植,大树显得更高大,矮绿篱则更小巧可爱;曲线体与直线体组织在一起,直线体显得更加纤细尖锐和端庄敏捷,曲线体则更丰满柔和,生机勃勃。在布局上要有疏密之分,在体量上要有大小之别,竖向上要有高低之差。在层次上既要上下考虑,又要左右配合。植物立体景观布局时,虽考虑对比变化,和谐统一也不容忽视。观赏者随着视线的移动,达到步移景异效果的同时,又要自然而然地进入预设的空间序列,而不感到突兀。
在实际设计中,植物的材料和肌理也是主要因素,不同的材料,其机理也不同。在造型艺术中,肌理起着装饰性或功能性的作用,不容忽视。一般来说,植物树形有圆形、圆柱形、垂枝形、尖塔形、卵形等,在立体布局群体景观时,应注意树形结构间的对比调和以及轮廓天际线的变化,才能构成优美的图画。利用植物的各种自然特征,如色彩、形态、大小、质地、季相变化等,本身就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自然空间,再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小品、山石、地形等的结合,更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立体空间类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如果高于四周的植物,设计师可以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木花卉、草坪等元素设计出开敞空间。开放式绿地、城市公园等开敞型空间就是利用视线通透、视野辽阔来达到净化都市人心灵空间的效果。又如,从公园的入口进入另一个区域,设计师常常会在开敞入口的某一朝向用植物或小品来阻挡人们的视线,待人们绕过障碍景物,进入另一个空间就会心情愉悦。用植物封闭垂直面,开敞顶平面,就形成了立体垂直空间。这种半开敞空间的封闭面能够抑制人们视线,从而引导空间的方向,达到”障景”的效果。分枝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的树列,修剪整齐的高树篱都可以构成垂直空间,极易产生”夹景”效果,来突出轴线顶端的景观,狭长的垂直空间可以引导游人的行走路线,对空间端部的景物也起到了障丑显美、加深空间感的效果。
景观的空间布局在优化植物配置的同时也要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来共同完成。园林中的山石因其具有形式美、意境美和韵美而富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被认为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在古典园林中,经常可以在庭院的入口、中心等视线集中的地方看到特置的大块独立山石;山石也经常被安置于居住区的入口、公园某一个主景区、草坪的一角或轴线的焦点等地方以形成醒目的点景。低矮的常绿草木植物或宿根花卉则层层叠叠、疏密有致地栽植在山石周围,作为背景烘托或作为前置衬托,形成层次分明、静中有动的园林景观,精巧而耐人寻味,良好的植物景观也恰当地辅助了山石的点景功能。
在各大城市的景观建设中,都比较注重园林绿化的配置及自我个性的体现。在深圳特区,由于它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生态风景林建设就具有巨大的生物多样性发展潜力。因此,在树种配置原则上,深圳以小群落混交方式为主,因地制宜采取慢生树种与速生、伴生树种相结合,耐阴树种与中、喜光树种相匹配,上层树种与下层树种相配套,生态型树种与景观型树种合理配置,在可能的污染源附近配置相应的抗污染树种,进行施工作业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措施
2.1 草地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管理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一般情况下,寒地草坪养护管理分为7个阶段:①整地。深翻20~25cm,每667m2施8~10kg二铵。②播种。时间以5月初~7月底为宜,播深2cm,播幅宽10~12cm,播种量为每kg种子播60~70m2,播后搂平、压实。③浇水。压实后进行浇水,出苗前每天浇水2~3次,1个月后出苗,在苗高达5cm之前要不间断浇水。浇水量以浸透土壤10cm为宜,夏季在早晚进行,3月末应浇返青水。④除草。应“除早、除小”。⑤修剪。修剪4~5次,修剪高度为5~6cm,最好在早晨进行。⑥施肥。每年施肥2~3次,每次施尿素5kg/667m2。⑦病虫害防治。锈病、叶斑病可用粉钙宁、代森锌防治,蚜虫、草地螟等可用辛硫磷防治。
2.2 绿化树木管理
2.2.1肥水管理。对小树要结合松土施液肥,对大树则在冠幅内的地面进行均匀开穴干施;3年以上高大的树木原则上可不施肥。水分管理主要针对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的现象;灌木矮小、根系短浅,不论盆栽还是大田栽植,都要防旱、保湿且不渍,以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2.2.2树形管理。绿化林木通过人为艺术设计、认真管理,呈现出错落有致的景观,是绿化成功的标准之一。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树形是通过树木生长和人工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圆球形、扇形、抽象图案线条、柱桩、锥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图案,如“双龙戏珠”、“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
2.2.3病虫害防治。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除了药物防治外,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和排除渍水,必要时在修剪后喷药。
2.3花卉管理
①地栽花卉的管理。植株高大的地栽花卉,不能露根,应适当培土,防止倒伏。修剪覆盖、在生长中要及时剪去干枯的枝叶;在夏秋季节进行地表覆盖,可保湿防旱和抑制杂草生长。病虫害防治。每月施1次杀虫药剂,在修剪后或暴雨前后喷1次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树柱子或搭架,以使之攀援生长。②盆栽花卉的管理。盆栽花卉要经过2个阶段培育而成,第1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2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值或开花前后,摆放到广场(花坛)绿化景点中。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首先要选择各类时令花卉和阴生植物,进行整地播种或扦插;第3阶段的管理要重点做好“三防”:防旱、防渍、防冻。盆栽花卉由于摆放分散、通风透光、病虫害较少,但也要细心管护,一旦发现病虫害,则用手提喷雾器逐盆喷药。
2.4盆景管理
园林绿化中有少量成品盆景,置于亭台楼阁内和特需的景点中,其栽培管理与木本盆栽花卉大致相同,关键之处在于修剪保形,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艺术造型,生长过程中树干不断长高、枝叶不断增多,如不及时修剪则会变形,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盆景修剪需由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员、园艺师操作,切忌破坏观赏面,失去原有的风格和艺术造型。
结束语
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制对于完善、改进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都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并能够根据现实情况处理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使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动画制作,从游览者观景的角度来看,能够全面地展示小区的园林连续风景序列,并且计算机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赖金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景观环境,1996.
[2]鹿秀红.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探究[J].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出版,2001.
论文作者:唐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树种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植物论文; 空间论文; 花卉论文; 景观论文; 盆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