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城镇化对景观规划企业的机遇及品牌营销策略论文_王煊皓

浅谈新型城镇化对景观规划企业的机遇及品牌营销策略论文_王煊皓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518049

一、前言

日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未来我国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所以强调“以人为核心”正是由于在过去的城乡发展进程中,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出现了人口盲目向大城市集聚,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情况,最终导致乡村停滞、衰退,城市畸形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市成为和谐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成为真正能给居民带来归属感的家园。作为景观设计公司,当建立新型城镇化的愿景已经被高层设计者提升到战略层面的高度上时,需要从业者在以精诚之心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坚持自身文化理念。因为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其实质是为了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即改善人们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缓解人与环境之间日渐紧张的关系。因此,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重大机遇,注重精诚探索、关注人文创制与推动生态永续应当是景观规划企业应深化与贯彻的根本策略。

二、精诚探索

在房地产明显降温的市场行情下,由地产景观向市政景观项目转向是景观设计企业的发展趋势,而新型城镇化中的高层政策的倾斜为企业抓住时机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新型城镇化是辐射波及整个中国范围的大国家战略,企业在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自然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能否同政府、居民形成伙伴关系,能否打破壁垒、集中有效资源实现跨专业、跨行业乃至跨区域的协作,能否参与到大区域的规划、开发、运营的全过程中去,从传统的开发商逐步转化成为城市综合运营商。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景观规划企业应探索向两种角色的转变:

从广度上说,应转变为新型城镇化的资源整合者。新型城镇化开发建设,要实现产业、居住、商业、学习、休闲娱乐等不同功能的合理配比,这就需要对新型城镇化涉及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企业、政府两种资源,农民、市民两方利益,行业、内外两种力量进行深度整合,通过城镇化的平台将不同社会资源引入到开发建设中来。过去这些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过程,现在需要企业和政府配合,共同发掘这一过程背后的商业契机,打造新商业模式。作为具备引领景观行业水平的棕榈设计,应通过与城市规划、建筑、生物、水利、环保、生态、人文、历史等多专业力量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规划设计专长与卓越的资源整合实力,提供从景观设计到生态技术咨询的全程化、一体化的专业服务,持续提升企业品牌,开发合作路径,拓展业务格局,构筑资源平台,优化协作模式。

从深度上说,应转变为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创新者。《规划》提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规划创新意味着景观设计企业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要培育新的价值增长点,打造具有行业标杆性质的示范项目,在创新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还应合理拓展业务面,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品牌差异化识别点,例如配合城镇化规划推出注重“包容性设计”的老年景观产品、推出包括康复景观、医疗景观、安养景观在内的“精神景观”产品等一系列创新景观,为公司有序拓展新型城镇化业务创造条件,并为公司谋求升级转型奠定基础。

三、人文创制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晚年倡导“诗意地栖居”,以此抵制现代城市生活的刻板化和碎片化。在我国过去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文化传承与现代意识的错位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历史、文化、环境脱节的“碎片化”和城市在视觉形象上千篇一律的“刻板化”问题严重。城市的建设失去文化根源,居民对环境认同感低。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规划》特别强调要把以人为本、传承历史等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全过程。这意味着在规划中,人文因素的注入将是改变城镇面貌的重要一环,是未来实现“诗意地栖居”,打造桃源式生活环境的关键。人文创制意味着多方面的涵义,对于特别注重发掘传统和民俗的文化内涵的棕榈来说,在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以下两方面内容的考量:

一是在规划设计中应注重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满足人文情感和场所精神塑造的需要。人文即人类的文化,它体现着一个族群的经验和智慧。其核心是以族群方式存在的“人”,而“人”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有区域性差别,这种差别是人们产生乡愁与归属感的内在心理根源。因此,设计要考虑不同文化形式下的城市面貌应当是当地自然、社会、历史等所有人文因素演变的综合体现。从宏观上说,景观设计是一个民族内心世界的表达。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群体价值,注重以和为贵、求同存异的人际关系,特别关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以此出发打造的城市风貌应该是积极、乐观、充实而和谐的。从微观上说,景观设计要尊重不同族群的生活习惯、考量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景观设计不应成为盲目追求个人艺术风格、一味跟风的设计,而是通过立足于严谨分析,因地制宜,强调和突出乡土景观的特殊性,体现乡土文化内涵,改变“千城一面”的状况,增强居民对环境的归属感,以此疏解民众的不良情绪,促进社会和谐,使得城市真正成为生机盎然的乐土。

二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动现代中式(“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发展。现代中式景观风格的设计从核心的功能性美学与中国人的情感归属出发,它的出现可以看做是对中国传统风格、文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一次成功演绎。马尔库塞认为真正的美是从表面上探出很多深度的东西,借助城镇化的东风,景观规划公司是否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深化探索研究,创造出独具自身设计特色的审美和哲学理念,从而找到属于自己风格的现代中式景观形式,用自身高层次的景观概念引导城市与乡村建设,率先在城镇化建设中形成核心品牌,从而在景观设计领域掀起“文化复兴”。在此基础上,形成可推广的模式,向外宣传、输出,使得公司的现代中式景观设计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帮助公司设计加入到世界顶尖景观设计队伍的行列,实现共同谋划未来景观行业发展的愿景。

四、心系生态

在我国高速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由于过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忽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已经造成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规划》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实现城镇化的主导性原则,引导城镇化建设走生态发展之路。因此,企业应该心系生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找到一条生态主义发展之路,让城镇与自然共生共荣。心系生态意味应在设计规划中做到两点:

一是追求“永续”发展。只有当一个景观设计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具有促进社会生活进步的意义,它的企业品牌才具有了社会价值,在做品牌传播时就容易得到接受与认可。企业单从赢利角度来考虑品牌建设,其带来的利润微薄且短暂;而从社会范畴来考虑品牌建设,其带来的经济上的溢出效应是丰厚而长久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将会创造出最大的社会价值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想要使企业的品牌在城镇化建设中备受瞩目,景观设计企业应通过努力,尽可能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探求环境的“永续”发展:在尽量降低资源损耗或资源恶化可能的前提下实现设计;设计中将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废弃物的量与成分与生态系统的吸收能力相适应;维护生物多样性;积极利用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探索构建“绿道”网络……通过一系列努力,树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具有公益精神的大企业的品牌形象。

二是遵循“和谐”之道。一些景观设计公司企图单纯依靠推出标新立异的艺术性景观推广自身品牌,这其实走入了误区。设计当然应该是美的,具有艺术性的,缺乏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但是设计不能仅限于美,要注意艺术性、功能性、适用性之间的和谐关系,遵循和谐之道。城镇的规划设计不是作为设计者个人在艺术上的“炫技”,陶醉于自我表现之中。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溶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从实际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人对空间环境的心理感受,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中国传统讲究“和谐”,讲究“中庸”,运用在城市规划便是功能布局合理,简洁明快的设计,这种设计恰到好处,既不寡淡也不流于浮夸,真正达到设计在艺术性与功能性上的平衡。

五、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巨大的课题、一项艰巨的事业,它关系到数亿人民的美好愿景。景观规划公司应把注重精诚探索、关注人文创制与推动生态永续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策略,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专业服务,为人们创造健康、和谐、积极、永续的生活环境。

论文作者:王煊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  ;  ;  ;  ;  ;  ;  ;  

浅谈新型城镇化对景观规划企业的机遇及品牌营销策略论文_王煊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