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于多元化与多样化的经典阅读——《我的叔叔于勒》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叔叔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的叔叔于勒》最初发表于1883年8月7日《高卢人日报》,随后被收入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篇小说一度成为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文革”期间除外)。其后,语文教材虽经历多种变革,但各种版本教材基本都保留了这一篇目,其经典性由此可见一斑。 一、解读视角趋于多元化 有论者将《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情况变化划分成三个阶段:(1)主体唯一化解读期(20世纪50年代至1986年)。在这一阶段,对此文的解读完全笼罩在官方意识形态之下,“在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下……要首先立足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立足于《我的叔叔于勒》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反面教材”,因此,这篇小说的“精华”也恰恰被认为在于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也是当时对这篇小说唯一合法的官方解读。(2)工具性解读时期(1987年至1997年)。无论是1986年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还是1992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都着力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此处的“工具性”即指“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在内的语文基础知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对《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也被纳入到了这一整体视野中来。(3)多元化解读期(1998年以来)。1999年,教育部组织人员对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对语文学科的定位从过去单一关注“工具性”向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转变,这就为教师、学生对《我的叔叔于勒》展开多维度解读提供了可能性。① 这里重点关注近年来学界对《我的叔叔于勒》的多元化解读情况。这种多元化的解读视角主要包括主题阐释、人物论、删节问题研究、叙述学研究和比较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主题阐释走向多元化 任何一部传世名作的主题都存在多元阐释的可能,《我的叔叔于勒》也不例外。目前,学界对这部小说的主题阐释逐步摆脱了过去单一的批判视野,而更多地上升到了人性关怀和对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加以探究的层面上来。王君从理想及理想的破灭这一角度出发,对文本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于勒始终是菲利普一家孤悬海外的一个希望,是这个穷困家庭为自己设想出来聊以自慰的一个美好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于勒象征着社会底层小人物无奈人生中的灰色希望;是希望,但不可能实现,一经触碰就化为虚无,这恰恰反映出小人物的悲哀和理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而这篇小说恰恰犀利而无情地揭示出了这种希望凋敝的过程。②这种解读从存在论的层面出发,剖析了小说对人的有限性的诠释,具有相当深度。缪亚琴对菲利普一家也怀有同情和理解。她指出,用虚荣之类的措辞来指责这个家庭是不合理的,一个卑微的家庭在深受贫穷折磨后仍然能够对生活抱有体面的希望这是值得尊重的;至于在船上不与于勒相认,固然有其个人利害关系的计较,但仍然情有可原,菲利普夫妇看似无情的表现其实包含着生活的情非得已,“贫困的生活导致了美好人性的缺失。菲利普一家的天性还是善良的,但是当时的处境让他们有了那样的选择”。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莫泊桑给予这家人更多的是悲悯而非批判。 近年来,这种从批判向着同情和理解的变化是解读《我的叔叔于勒》主题的一种普遍趋势。汲安庆《如金在沙,显然自异:从若瑟夫·达佛朗司的“天使元素”说开去》④一文从道德教育的层面开掘了这篇小说的价值。这里所说的“天使元素”是指“一种净化人性丑恶、强化生存伦理、点化生命希望的力量”,这一力量存在于若瑟夫这个看似柔弱的孩子身上,作者从文学和教育两个视角出发探究了若瑟夫“天使元素”的正面价值,并结合文本分析了这种“天使元素”的起因及对教育者的启发:“第一,天使之爱虽然有时只是一两句话,或举手之劳的事情,但在教学中绝对不可省略”,“第二,天使之爱的培育需要‘以爱换爱,以真诚换真诚’”,“第三,天使之爱需要不择地、不择时而育,彻底打破课上与课下的壁垒”。作者进而指出“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指向人身上的‘天使元素’的,因为这是人区别于动物、超拔于自我的真正标识”。无疑,若瑟夫这个形象是“天使元素”的最好诠释,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范例。 另外,还有不少论文致力于探讨小说的社会价值,这里仅以《谈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社会意义》一文为例。在论及《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时,该文作者指出这篇小说“描写小资产阶级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大量破产的历史真实”,于勒最初那封声称发迹的来信似乎暗示了他已经进入了资产阶级的圈子,但他最后仍然失败,变得不名一文,这正是当时底层社会小资产阶级彻底覆灭,蜕变成无产阶级的真实历史写照。⑤该文观点明显带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色彩。 (二)人物分析由主要拓展至次要 人物论分析文章关注的重点是菲利普夫妇、若瑟夫和于勒等小说人物。《对菲利普夫妇性格的再认识》《不争气的“于勒”:重读〈我的叔叔于勒〉》《更令人同情的是菲利普夫妇:〈我的叔叔于勒〉导读》《〈我的叔叔于勒〉的多元解读》等文是这方面的代表,此处不作展开。这类文章通过文本细读,从不同角度为人们对菲利普夫妇的传统批判进行了纠偏。还有一些人物论研究致力于甄别谁是主人公,如《〈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到底是谁?》是这方面的代表。 也有一些论文另辟蹊径,就小说中的所谓“次要”人物进行了一些富有创见的探讨,值得关注。比如袁开勇撰文指出,女婿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至少具有三种功能:(1)推进故事情节,菲利普一家正是为了向女婿展示自己的财富才前往哲尔赛岛游玩,也正是在旅途中巧遇于勒;(2)烘托人物形象,小说借女婿烘托出了菲利普的虚荣和认出于勒时的紧张焦虑;(3)控制小说节奏,正是因为女婿的在场使母亲没有因为若瑟夫送钱大吵大闹,为小说增添了想象的余地和文本的内在张力,使小说免于蜕变为母亲的啰唆谩骂,从而更为含蓄和意味隽永。⑥也有论者分析了小说中姐姐的作用:(1)揭示家庭贫困,姐姐的节俭暗示了家庭的贫穷;(2)推动情节发展,正是姐姐的婚姻促成了旅行,也是姐姐对吃牡蛎的赞成才导致巧遇于勒。⑦余映潮着重分析了“船长”的作用:(1)船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船长证明了于勒的身份,使菲利普夫妇的希望彻底破灭;(2)船长增添了故事的波澜,菲利普怀疑卖牡蛎人就是于勒,气氛紧张,但作者没有让情节陡然结束,而是通过引出船长的一番叙述舒缓了气氛,这是所谓“顿挫”技巧的运用;(3)船长叙述补全了于勒的生平;(4)船长叙述衬托了于勒身份的卑微,船长收留于勒却连他的真实姓名都说不清,这恰恰烘托出于勒的落魄和卑贱;(5)船长点出人生、社会的本质,借船长对于勒不肯回家理由的转述点出了世态炎凉。⑧对次要人物的深入分析体现了对文本解读的不断深入,但这些对次要人物的分析基本上还停留在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层面,从小说结构层面出发探讨次要人物作用尚未引起关注。 (三)删节问题研究 张占杰、辛志英指出小说原文在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时经过了删减,删减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若瑟夫伙伴叙事部分;(2)菲利普夫妇生活细节描写部分;(3)对于勒直接表示同情的部分。这种删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原文由两个第一人称叙述变成一个第一人称叙述,且叙述者若瑟夫的身份由原文中的成人变为儿童;(2)若瑟夫的同情对象包括于勒和菲利普夫妇,而删节后,同情对象局限于于勒,削弱了若瑟夫的悲悯情怀;(3)将小说主题从对作为整体的人的同情和悲悯贬值为对遭金钱关系扭曲的社会的批判,从而淡化了叙述者的人道情怀;(4)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精神世界被简单化和贫乏化。⑨张伟忠也对删节课文的做法予以否定。他首先指出“判断一篇小说艺术性高低的关键不在于讲什么,而在于怎么讲”,而删去的部分恰恰集中体现了莫泊桑是怎么讲故事的。删去部分只有和保留部分合为一体才称得上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视角转换系统,其主要作用有:增加可信度,使读者能以最近的距离观察小说人物的表现;增加反思度,使读者能从儿童的视角来反思成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删去部分本身所描述的若瑟夫施舍乞丐的内容“是小说的亮色所在,说明作者对人性、人情的期待和信心,金钱关系并没有,也不能腐蚀一切,若瑟夫就是一个例证,而且小说结尾若瑟夫还对‘我’强调:‘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硬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也就是说,若瑟夫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以后也会如此。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作者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让学生感悟到这一点,比让他们只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可鄙,作用要大得多,效果要好得多。”⑩这一论断无疑是切中肯綮的。 (四)叙述学研究 何平在《寻找隐藏的叙述结构——叙述学、叙事序列、行动者和〈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引入叙述学家布雷蒙小说的基本叙事序列理论,它包括“可能性”“向行为过渡”和“完成”三种功能,具体图示如下: 就《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而言,所谓A1阶段的“前途未卜”是指在A1阶段蕴含着于勒“在”与“不在”的可能性,而对于勒“在”与“不在”的追寻成为启动整个故事向前推进和分岔的原动力。小说中全家旅行将小说从A1“可能性”阶段推进到A2“向行为过渡”阶段,并最终到达A3“完成阶段”。《我的叔叔于勒》的叙事序列组合较简单,当A1“旅行”序列完成后,对于勒的追寻顺势向A2a过渡,并最终向A3a、A3b转换,从而完成叙事。叙述学关心的是作为“角色”出现的“行动元”在整个基本叙事序列中如何影响叙事序列的走向,就《我的叔叔于勒》来说“于勒和其他人物在‘旅行’和‘追寻’事件中分别作为主体和对象、施与者与接受者、帮助者与反对者。其‘前途’和‘利益关系’直接左右着小说的基本叙事序列‘变糟’……整个故事可以认为是作为‘主体’和‘施与者’的‘我’一家对作为‘客体’和‘接受者’的叔叔于勒的追寻。这一关系有些类似于句子中主语与直接宾语的关系。而‘我’一家诸‘角色’则同属于‘主体’这个‘行动元’。”在具体的文本中,“行动元”分为两种:一种有助于欲望的实现,一种阻滞欲望的实现,分别被称为“帮助者”和“反对者”,而故事的发展往往在这种“帮助”或“反对”的关系中结束。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之所以“追寻”结果不能兑现,正是由于“反对者”这个“行动元”的存在所致。(11)这种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分析当然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小说的脉络结构,但他也同时指出,该文本虽然适合进行把“人物”作为“角色”“行动元”的“功能性”叙事学研究,但在中学教学中对人物心理状态的关注也不能忽视,否则文本分析蜕变为空洞的形式主义,不利于指导学生理解丰富的世态人情。(12) 钱理群则从“看”与“被看”的关系出发对文本展开了分析。他认为,这里“有一个由谁来讲述于勒叔叔的故事,以什么眼光、从什么角度来写于勒叔叔的故事的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叙述者或叙述视角的选择”。由于莫泊桑选择了若瑟夫来讲述这个故事,就形成了多重的“看”与“被看”的关系。(1)“我”的父母怎样“看”于勒;(2)“我”怎样“看”父母“看”于勒;(3)“我”怎样“看”于勒;(4)如考虑被删节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的话,还存在着“作者莫泊桑在‘看’:童年的‘我’若瑟夫如何看于勒叔叔,成年的父母如何看于勒叔叔,以及成年的若瑟夫如何看于勒叔叔这样的穷人”。(13)透过这层层“看”与“被看”的关系,莫泊桑的人道主义情怀得以彰显。 (五)比较文学研究 有一些论者从比较文学视野出发,就作品的某一方面展开比较研究。如陆玉芹就将“菲利普夫妇”同《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得出结论: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虽属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但在对待亲人的态度上均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社会中“黄金是这世界的人要顶礼膜拜的唯一力量”。(14)谢士龙认为“《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同为‘世界短篇小说家’的名作,在刻画人物方法的运用,情节结构的安排,小说主题的表现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一个作家自有一个作家独特的风格,契诃夫、莫泊桑他们在这两篇小说中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地表现于不同方面”。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解剖病态社会的视角和辛辣讽刺手法的运用等方面。(15)陈同友则从情节构思、人物描写和主题揭示三个方面对《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物》展开比较研究,得出结论:(1)情节上,两篇小说均巧置悬念、巧设巧合、巧作结尾;(2)描写上,“两篇小说都善于通过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刻画人物”;(3)主题上,都致力于揭示底层小人物的不幸,表现人道主义情怀。(16)总体来看,比较文学研究方面主要是一些平行研究,对人物形象和描写手法的关注比较集中,尚缺乏比较深入的探索。 二、教学切口不断丰富多样 余映潮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是一堂“文学欣赏讨论课”。这堂课从一个大话题——“这篇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请进行分析并说明每一部分在文中的作用”出发,引导学生从全局来观照文本,并引出了“烘托”“对比”等概念,学生在思考和回答这个话题时对小说的总体结构和内容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给出了八个小话题:“1.于勒的称呼欣赏;2.巧合让故事如此美丽;3.说说若瑟夫的‘看’;4.文中的景物描写欣赏;5.千姿百态的‘说’;6.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7.课文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8.船长形象欣赏。”(17)这里涉及了情节设置、叙述视角、表达方式、细节处理、人物形象等多个方面,充分挖掘了小说的教学资源,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真正在文本中发现问题,利用文本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在回答船长这一人物的作用时,就能通过船长对于勒姓氏的无知体会出他对于勒的漠不关心,进而侧面表现于勒晚景凄凉的可悲现状。 程红兵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选择人们对于勒的不同称呼作为切入口,并巧妙聚焦于对如下几个重点问题的探讨:1.菲利普一家是怎样“盼”于勒的;2.见于勒前后的对比;3.情节线索的梳理;4.主旨的把握。这些问题“若即若离,藕断丝连”,隐含教学主线,没有空洞说教,围绕具体的词句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主旨进行正确的把握,诚如钱伟康在评课中所说的那样“既然是文以载道,我们当然应当以文明道,那种贴标签,或是不着边际的架空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这样的阅读分析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一体,既使学生掌握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更使学生受到有益的思想教育。”(18)与此异曲同工,以分析称呼的转变的作用来推进教学也是乾怡教学设计的亮点所在。在设计中,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许多于勒的称呼”,并思考“这些称呼的变化与小说的情节有怎样的联系?”(19)以对称呼变化的探讨来切入教学,既看到了称呼变化同情节发展之间的联系,也看到了称呼变化同人物情感态度变化之间的关联,这种切入点的选择颇具匠心。 李旭东则抓住叙述视角这个重点大加发挥。他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采用童年若瑟夫视角的用意所在,进而指导学生“通过变换文本的叙述者于勒、菲利普和克拉丽丝等这个角度……更好地在阅读中体验文本的文化内涵”(20)。在这种转换叙述视角的操练中,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也深刻地理解了世态炎凉和金钱至上的可悲可鄙。江毅也注意到叙述者这个切入口,认为这篇小说的教学不能忽视“我”。这里的“我”包括三方面的内涵:(1)故事叙述者“我”和故事参与者“我”,前者是未删节本小说中的故事叙述者,他是一个“非人物叙述者”,后者是指童年时代的若瑟夫;(2)作者之“我”,作者和叙述者是两个概念,这里提出的作者之“我”,按照韦恩·布思的说法就是“隐含作者”,即小说内涵的道德价值判断;(3)读者之“我”,即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知人论世的能力参与到阅读文本活动中去的程度和强度。(21)刘祥先将标题改成“我的于勒叔叔”,引导学生甄别差异,进而指导学生分析于勒和菲利普夫妇等人物形象,启发学生思考菲利普夫妇当年没有和于勒断绝关系,而是打发他去美洲的复杂用意,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年老贫穷的于勒回到家中又会发生些什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体验人物心理。之后,教师大胆地将课文的解读放到了“实证主义”这一大的创作背景中加以观照,并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置换角色,站在不同的小说人物立场上体验人物的心理状态,从而最终站在心灵的高度以悲悯的情怀来看待生活中苦苦挣扎的贫民群像,体会可贵亲情和温暖人性的重要价值。(22) 蒋红森则关注到学生需求。他认为,要想上好《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有两个问题必须事先思考:“通过学习这篇小说我们应该使学生获得些什么?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使学生的获得更加贴切自然,更加丰富和深刻?”带着这些问题展开教学,作者指出:(1)先分析小说的特点寻求教学核心。《我的叔叔于勒》最大的特点在于“将人物置于自然而奇崛的事件过程中,并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方式表现人物,进而揭示出耐人寻味的主题”。(2)从学生角度考虑教学核心,这里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这篇小说可以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内容是模糊或者是未知的”。(23)这种从文本出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路是值得借鉴的,尤其考虑到《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价值的丰富性,从学生需求出发显得格外必要,否则难免千头万绪、缺乏侧重。朱芒芒以某教师执教过程为例对全息阅读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执教者将课文第3段中被删去的关于全家周末出行的一段细节描写补充给学生,这种全息阅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调侃、反讽的语气极写各具特色的服饰、各显个性的神态和动作,生动表明菲利普一家对于‘发了财’的于勒归来的希望之切,这是全家生活中‘一桩极端重要的大事’。而这个长达‘十年之久’的‘希望’是小说情节构成的基础,它与下文‘希望’的破灭形成戏剧性的冲突,推动了整个情节的发展”。被删去的这个细节描写恰恰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这种病态的希望已经达到了一种怎样的程度,学生通过对这段文字的阅读能够更恰切地把握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这正是全息阅读,还原文本原貌的积极意义所在。(24) 三、我们的教学设计 上面我们从文本解读和教学视角两个方面着手,对近年来关于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和分析进行了一番梳理和综述。在此过程中,笔者欣喜地发现,对于经典文本的解读已经逐步摆脱了过去“左”的思想的操纵,更多地关注文本,关注人道,方法论上也从过去单一地对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的分析以及对所谓资本主义、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的批判,逐步地过渡到利用叙述学、小说修辞学等方法论展开文本解析和细读,对小说原文的重视也反映出学界的求真精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术上多元并进所取得的成果正逐步被一线教师所理解和采纳,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经典小说教学生态。下面这个2课时教学设计也能充分体现我们对学术成果的这种吸纳和转化的努力。 (一)教学导入 学生思考将“我的叔叔于勒”换成“我的于勒叔叔”好不好? 交流,讨论,教师明确:不好,原题强调“我”和于勒之间的叔侄关系,更能表现出若瑟夫对亲情的重视以及对叔叔的同情。 (二)文本解读(1):人情冷暖 1.请学生在文中找出能体现出若瑟夫对于勒同情关心的语句,并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如下内容:(1)若瑟夫用“您”和“先生”称呼于勒(第88段);(2)“我”真想喊他“叔叔”(第89段);(3)“我”对于勒穷困潦倒外貌的特别关注(第93段);(4)“我”的内心独白(第94段);(5)“我”付于勒小费(第95段);(6)用“我父亲的兄弟”来指代于勒,强调与“我”的亲缘关系(第111段)。这些语句都体现了若瑟夫对于勒由衷的同情,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2.引导学生关注菲利普夫妇发现于勒身份后的表现,请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并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如下方面:(1)父亲的不安(第47段);(2)母亲的慌张(第53段);(3)父亲的恐慌(第68段);(4)母亲的愤怒和责备(第81~82段);(5)避开于勒(第85段);(6)责备若瑟夫给小费(第103~104段)。请学生思考:菲利普夫妇为什么发现于勒后会变得不安、恐慌、愤怒,急于躲避于勒并责备若瑟夫?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特点?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如下:菲利普夫妇的一系列表现体现出他们遇到于勒后的意外,他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发了财,他们担心于勒再来拖累自己。这一系列表现体现出菲利普夫妇的势利、无情和对亲情的漠视。 结论1:通过丰富的语言细节,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将若瑟夫和菲利普夫妇的态度进行鲜明的对比,批判了菲利普夫妇的势利、无情和冷漠。 (三)文本解读(2):艰难生存,情非得已 1.那么,菲利普夫妇为什么对自己的亲兄弟如此无情?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明确:于勒是个败家子,挥霍了家中的财产,使菲利普陷于贫困。(第12~16段)。 2.由此看来,菲利普夫妇见到落魄于勒后的一系列表现是情有可原、符合人之常情的。实际上,于勒当初的所作所为的确使菲利普一家陷入贫穷。对于菲利普一家的贫困,作者又是怎样表现的?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明确:(1)勉强糊口,辛勤工作,收入微薄(第4段);(2)省吃俭用,拒绝接受请客(第5段);(3)购买廉价品,斤斤计较(第6段);(4)监督搬运三个包裹(第32段);(5)母亲犹豫买牡蛎(第40段);(6)不给若瑟夫吃牡蛎(第43段)…… 结论2:从上面的分析可见,菲利普一家因于勒年轻时的荒唐行为陷入了贫困之中,作者描写家庭的贫穷生活实际上也寄托着对父母的同情。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也是一种情非得已的表现。 (四)文本解读(3):充满希望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尽管菲利普一家生活贫困,但他们是否就此消沉下去、一蹶不振、破罐破摔?没有。 2.那么,菲利普一家面对自己的贫困是怎样看待于勒的呢?请学生在文中寻找并圈画体现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时的态度的文字,并进行交流。教师明确:(1)盼于勒归来(第10~11、24~27段);(2)盼改善生活(第21~23、28段)。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并明确:菲利普夫妇没有被贫苦压垮主要取决于他们还抱有希望。 结论3:面对贫穷,菲利普一家没有消沉,而是始终充满希望,尽管希望渺茫,但拥有希望、不言放弃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积极态度。 (五)文本解读(4):维持尊严 1.菲利普夫妇对生活的希望表现在哪些具体行为中?请学生思考、交流,并明确:(1)穿戴整齐去散步(第7段);(2)保持整洁美观(第7~8段);(3)散步时举止庄重(第9段);(4)炫耀于勒来信(第21、30段);(5)全家旅行(第31段及其后);(6)菲利普被吃牡蛎的举止打动(第38段);(7)菲利普郑重邀请女儿女婿吃牡蛎(第44~45段);(8)菲利普学样吃牡蛎(第45段)。 2.请学生思考并讨论:你对贫困的菲利普夫妇以上的行为举止是怎么看的?如条件允许可鼓励不同意见形成交锋。(一般主要包括两种意见:①持批判和否定意见,认为是虚荣的表现;②持同情或肯定意见。) 结论4: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固然是一种虚荣,但他们至少自食其力、努力工作(第4段),况且一个贫穷的人就应该举止邋遢,没有任何的休闲和娱乐,自惭形秽,对一切高雅的行为退避三舍么?显然不是。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恰恰反映出人在生活重压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可贵,这非但不是一种错误,而恰恰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 (六)文本解读(5):叙事人称 1.小说主体部分使用第一人称,从若瑟夫视角出发记叙整个事件,从若瑟夫的眼里我们读出了非常复杂的感情,可请学生简单交流。教师明确:既读出若瑟夫对父母冷漠无情的批判,也读出对父母所作所为的同情和理解;既读出对父母虚荣的讽刺,也读出对父母用心良苦维持尊严的理解和感动。可以说,若瑟夫对于勒和父母都有着由衷的同情和理解,他的感情是复杂而多维的。 2.引导学生思考:小说难道一定要以若瑟夫视角来展开主体故事?使用第三人称难道不可以表现若瑟夫的复杂感情么?教师鼓励学生展开交流、讨论,特别关注第一人称的作用。 结论5:通过若瑟夫第一人称展开故事,拉近了读者和故事的距离,有助于读者更直接真切地体会若瑟夫面对整个事件时的复杂情感,更好地感受到若瑟夫的善良及悲天悯人的情怀,体会作者在其中寄托的人道主义思想。 (七)课堂小结 实际上,这篇小说的叙述视角是比较复杂的,在以若瑟夫第一人称为主体的文本之外还包裹着一个若瑟夫同伴的第三人称视角,那么这个第三人称视角的存在又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不妨继续探索下去。事实上,经典小说总是包含着多重的含义,《我的叔叔于勒》在批判中寓理解,在讽刺中蕴同情,既用丰富的细节来呈现主题,又以叙事视角的巧妙应用来深化主旨,同学们在解读经典文本时应当保持耐心,深入和沉潜下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品尝到阅读经典的快感并从中受益。 ①谢添玉.《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及人物形象解读的嬗变[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②王君.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我的叔叔于勒》的另外一种读法[J].中学语文教学,2008(12)。 ③缪亚琴.是悲悯还是批判?——《我的叔叔于勒》主旨还原[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2(11)。 ④汲安庆.如金在沙,显然自异:从若瑟夫·达佛朗司的“天使元素”说开去[J].福建教育:中学版,2013(4)。 ⑤于璩毅.谈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社会意义[J].贵阳师专学报:社科版,1994(4)。 ⑥袁开勇.菲利普的女婿:《我的叔叔于勒》人物谈[J].语文教学之友,2011(5)。 ⑦梁志辉.小人物,大作用——《我的叔叔于勒》中不应忽视的“姐姐”[J].语文教学通讯,2013(10B)。 ⑧余映潮.《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8中)。 ⑨张占杰,辛志英.有意误读的缺憾——谈中学语文教材《我的叔叔于勒》的删节问题[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3)。 ⑩张伟忠.不该删去的开头和结尾——对《我的叔叔于勒》的一种解读[J].语文建设,2009(9)。 (11)(12)何平.寻找隐藏的叙述结构—叙述学、叙事序列、行动者和《我的叔叔于勒》[J].语文教学通讯,2009(4B)。 (13)钱理群.《我的叔叔于勒》略说[J].语文建设,2008(7/8)。 (14)陆玉芹.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的形象分析[J].文学教育,2011(9上)。 (15)谢士龙.权钱变态,同工异曲——谈《变色龙》与《我的叔叔于勒》同中之异[J].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1(11)。 (16)陈同友.巧合的构思,迥异的情感——《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物》比较[J].中学语文园地,2002(10)。 (17)余映潮,葛亦虹.《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与评点[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7(10)。 (18)程红兵,钱伟康.《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1998(3)。 (19)乾怡.《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J].文学教育,2011(1下)。 (20)李旭东.《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新视角[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4)。 (21)江毅.小说教学不能疏漏“我”——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4(2)。 (22)刘祥.《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13(2)。 (23)蒋红森.有“选择”,就有效益——评两节课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J].语文教学通讯,2010(1B)。 (24)朱芒芒.经典文本阅读教学浅议——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2(7)。多元多元的古典阅读--“余乐叔叔”综述_我的叔叔于勒论文
多元多元的古典阅读--“余乐叔叔”综述_我的叔叔于勒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