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建构策略研究
张方雪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4)
摘 要: 校园是少年儿童人际关系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阵地,但在校园环境中,少年儿童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存在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缺乏正面引导和人际交往训练、教师的个人偏好及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及少年儿童群体自身的不成熟性。要想发挥和谐人际关系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和个体社会化的正向引导作用,必须建立人际关怀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营造安全课堂气氛,培养儿童开放心灵;开展人际关系教育,完善心理健康辅导;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在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影响下,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少年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交往基础上形成的心理关系即是人际关系[1]1。学校教育范围内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以人际交往的形式进行的。对于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少年儿童来说,其校园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了解和研究当前少年儿童校园人际关系的现状,对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出现的种种交往问题进行指导,并考虑怎样有效地帮助人际适应不良的少年儿童处理人际关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建构良性的人际关系,是关乎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人际关系对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
人类一生实践活动的展开均离不开人际交往的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少年儿童社会化的实现、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道德观念的发展。学校教育应该正视和谐人际关系的积极意义,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我在特种部队时的一个战友,是当之无愧的尖子兵,他曾经代表中国军队参加中美军事交流,一腿踢倒了美国兵,军事素质非常高。在退役后,到一家公司做安保,却一直融不进去。”谢清森说,正是有了对战友们退役后境遇的直观感受,他总是更愿意把岗位提供给退伍军人。现在,他的企业六成员工是退伍军人,在他们的带动下,七兵堂80%的队员会武术或擒拿格斗技能。
(一)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少年儿童社会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当今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交往能力逐渐成为衡量青少年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1]2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积极乐观的品格,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彼此信任、相互理解、良性互动,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甘于奉献的教育状态,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作为一个雏形的社会,是少年儿童实现其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社会化过程作为少年儿童从生物存在转变为社会存在的必由之路而显得极其重要。李逢超认为儿童社会化的任务之一是儿童必须发展其社会态度,使其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2]。社会化的目标是将少年儿童从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使个体的价值观念、行为举止等符合社会的要求,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即培养少年儿童的“社会性”。在此过程中,少年儿童作为某一特定的社会角色,需要与他人共同参与社会活动,并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和沟通,理解自己参与社会交往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少年儿童快速融入集体生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产生社会同化和顺从,自愿服从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自发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在耳濡目染之下完成社会化进程。
例如:课程A对某项指标点的支撑权重为0.2,试卷中相关试题满分为50分,被评价毕业生的对应试题的平均成绩为40分,则A课程对该指标点达成度的计算方法为:
(二)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少年儿童道德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师生人际关系的疏远性与片面性
二、少年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少年儿童和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群体,从学校教育视角看少年儿童的校园人际关系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缺乏相关的引导训练、教师的个人偏好及教育理念和少年儿童群体自身的不成熟性等。
(一)少年儿童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欣欣和老亮约定今天去民政局办离婚,是谁也看不出来也意想不到的。在电梯里,邻居彼此打招呼,那个快嘴的阿姨一如既往地夸赞他们:“看人家这小两口,什么时候都笑呵呵的,和和气气的,好女旺三代,这小媳妇儿会说话会办事,给她当婆婆真是修来的福气呀!”
Birch和Ladd等人认为师生关系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基本人际关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贯穿教育的始终且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新课改强调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业成绩仍然是教师划分学生和学校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之一。目前课堂师生关系发展与建构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教师手中,课堂人际交往仍然是“教师主导—学生应答—教师评价”的基本模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很少与学生商量,当儿童提出异于自己的观点或是不同寻常的想法时,经常的做法不是肯定学生,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展开讨论,而是为了自己的课时计划和进度压制学生或置之不理。王耘、王晓华的研究发现,学业表现好的学生有更积极的师生关系,学业表现对师生关系的冲突性、亲密性、反应性三个维度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这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在选择课堂交往的对象时,仍然以少数成绩优秀、表现良好的少年儿童为主。教师在本职工作中专制权威的做派,使得少年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成为影响少年儿童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所在。
人总是生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之中,道德学习也是在关系中展开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少年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少年儿童对道德规范的认知,最早来自与他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信息不断刺激着少年儿童的感知,引起他们观察体现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包括社会道德规范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理解其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进而逐渐形成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对自我行为的评价。这种道德认知促进了少年儿童与其他交往主体之间产生情感关系,并反过来影响人际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少年儿童收到的情绪反馈及其需要的满足程度丰富了少年儿童的情感体验,影响并促进其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发展。而少年儿童在各种关系之间的动态交往,对其行为习惯产生了外部强化的作用,为少年儿童提供社会规范要求,使其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按照成人的外部强化要求展开行为,帮助少年儿童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并给予相应的反馈,促进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少年儿童在心灵世界建立起准确的道德概念,促进少年儿童道德认知能力的提升、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养成,并在人际关系的实践活动中实现道德规范的知行统一。
在明尼苏达州高速公路附近的汉普顿酒店和丹尼餐厅旁边隐匿着一个耀眼的实验室,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生物技术公司——Calyxt(其隶属法国制药公司Cellectis),这家公司的研究人员主要通过控制一台四四方方的机器人来工作。
有学者研究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与教师个体的自我感觉有一定差异[5]14。这也是目前少年儿童师生关系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认知能力与独立意识也随之逐渐增强,开始用批判与反思的眼光评价教师的行为,渴望教师更加平等地对待自己。而我国目前仍然以班级授课制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一位教师在一学年需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教师认为自己工作尽心尽责,对待学生严谨认真,不会产生学生对教师不满意的情况,但大多数教师忽视了少年儿童群体的特殊需要,师生之间的交往存在一定的隔阂。主要体现在教师在结束课堂教学工作之余转而投向其他工作,并不会与学生有过多的交流甚至是没有交流,即使一些教师在课下与学生沟通交往,也主要是针对学习成绩与课堂表现等方面,却忽视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人文关怀。由于社会大众及现存教育体系对教师提出的期待过高和教师面对众多学生精力不足的困境,大多数教师现在已经形成了“关注优等生、鼓励中间生、忽视差生”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教师与儿童在年龄、性格、经历、思想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难以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当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寻求帮助时,由于“畏师”心理,他们首先想到的也不是老师。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师生人际关系的疏远性与片面性。
(二)少年儿童同伴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权力不对等导致的潜在竞争
在整个儿童时期,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从最初的零零散散逐渐发展成复杂、互惠的相互作用,即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进入学校后,少年儿童的同伴交往经常以同伴群体的形式出现,变得更具选择性和社会性。此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群体认同,他们会为了共同的目标参与有正式规则的活动,满足其自身归属与爱的需要,同伴关系变得更加有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同伴关系不利会对儿童攻击行为产生影响:同伴拒绝对儿童的身体攻击、关系攻击主要表现为直接效应,而不同类型的侵害经历与儿童攻击间的联系存在类型特定性[7]。具体体现就是近年来少年儿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起了教育学界和广大社会群体的关注。校园欺凌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校园欺凌,即由于少年儿童性情冲动、自控力较差,由于同伴交往不顺而恶语相向、谩骂对方,甚至是拉帮结派大打出手,在此过程中有时甚至是伴随着铁棍等管制品的使用,更是加剧了校园欺凌的危险性。另一种是网络欺凌,即欺凌者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散布被欺凌者的信息,对其进行言语攻击,甚至是在传统的校园欺凌发生后运用网络媒体传播他们所参与的欺凌事件的图片和视频,再次升级校园欺凌行为。随着网络社交的兴起和盛行,少年儿童从出生起就受到互联网文化的影响,对互联网的应用得心应手。因此,网络欺凌越来越盛行,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教师和少年儿童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尽相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不同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造就了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个体之间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自然而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主导作用存在的教师,其个人偏好影响师生交往对象的选择和交往程度的深入。而少年儿童心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其精力的投入和教育方式的选择,使得少年儿童校园人际关系的培养和训练出现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另外,在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仍然是少年儿童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提升,以成绩作为划分儿童的标准。教师的伦理失范行为易导致学生的不当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言语、行为一直作为道德的隐性课程存在[8]。“关注优等生、鼓励中间生、忽视差生”的教育理念导致一部分少年儿童和教师的关系僵化,“问题”学生越来越多,而一些“优等生”仗着教师的喜爱对他人冷嘲热讽,进行言语攻击,致使少年儿童之间的冲突加剧,这些都会给少年儿童人际关系施加冷漠、嫉妒、怀疑等负面影响。
在一般的课堂讨论中,通常是教师主导提问学生作答,一旦学生回答出教师预设的正确答案,问答立即中止,假使学生有不一样的想法也不一定会被鼓励提出来,这是迫于课程进度的压力,或原定的教学流程[6]。哪怕是在专门的讨论课上,有些教师也是不允许讨论的问题超出教学目标和自己的掌控之外,不允许学生做“无用之功”。在这种普遍的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权力不对等,是一种隐形的上下级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主导者和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吸纳者和接受者。生生之间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关系:“你回答对了”意味着“我回答错了”,“我说出了正确答案”代表着“你再也没有机会就这一问题进行回答”。当教师群体获得了教育儿童的资格时,他们手中也便拥有了某种塑造儿童的权力,给予哪些儿童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机会成为教师一念之间的事情。权力不对等导致学生之间的潜在竞争成为一般课堂教学中常有的现象。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偏爱相互嫉妒、排斥和敌视,产生人际冲突:同桌之间相互冷战、教室里拉帮结派孤立某类人,甚至是因意见不合或感情不睦而直接起争执的状况时有发生。而大多数少年儿童由于在顺从和溺爱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并没有获得关于人际交往的知识及锻炼,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采用消极被动的做法,不利于同伴关系的良好发展。
1.师生人际关系的权威性与不平等性
三、少年儿童校园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学校是促进少年儿童顺利实现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但少年儿童校园人际关系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依据少年儿童校园人际关系的独特性,笔者将从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两方面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分析。
(一)学校教育缺乏正面引导和人际交往训练
校园是少年儿童学习与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授文化知识、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交往能力、发展其和谐人际关系的场所。而目前学校教育的重点仍然停留在“抓成绩、提高升学率”的层面,与少年儿童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差异的发展需要相背离,并没有关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交往能力对于少年儿童社会化及其道德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积极意义。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影响下形成的教与学的关系占据了少年儿童人际关系的大部分,儿童每日疲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苦于赶超他人提升自己的学业成绩,导致人际关系因为缺少充足的时间和完善的条件而不能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缺乏对少年儿童人际关系知识的讲解、交往技巧的传授和实际人际交往的训练,使得少年儿童欠缺应有的交往能力,不利于其心理和情感的健康全面发展。虽则学校设置的德育课程内容也涉及少年儿童人际关系的培养问题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人际关系问题毕竟不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很有可能被学校以外的各种影响因素抵消掉,导致学校教育对少年儿童良好人际关系的引导力度被弱化。
(二)教师的个人偏好及教育理念的影响
2.少年儿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三)少年儿童群体自身的不成熟性
少年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但其思维水平仍然处于直观具体阶段,具有不成熟性。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表明,少年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无律经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发展的过程。少年儿童在最初阶段于人际关系、价值判断方面均展现出自我中心倾向,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并没有受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将社会规则内化于心。这一时期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在逐渐加强,独立性与自觉性明显提高,要求发现自我和独立自主。与此并存的是其依赖性和幼稚性,缺乏客观的分析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消极影响。因此,少年儿童尚不具有自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容易以自我的观点作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对错,面对问题以偏概全,缺乏理性思考,倾向于采用直接、暴力的手段来宣泄自己不满、愤懑的情绪。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的小型社会,其文化选择、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具有多元性,少年儿童之间拥有共同的价值理念、道德准则以及精神需求是他们与同伴和谐相处的前提,也对师生关系的良性展开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少年儿童群体自身的不成熟性容易对其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少年儿童校园人际关系的建构策略
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对少年儿童自身全面发展、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双重努力,建立人际关怀关系、营造安全课堂气氛、开展人际关系教育并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建立人际关怀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
人际交往中关怀关系的建立是少年儿童道德品质形成和个性健康发展的保障。当关怀成为校园人际交往文化的主流时,少年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外在的关怀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体验人际交往中的人文意蕴和哲理智慧。关怀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一种关系,是一种关怀者发出关怀行为,而被关怀者给予回应的互动行为[9]18。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师生彼此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以尊重为前提,通过真诚的情感交流建立师生关怀关系,这是少年儿童关怀体验的重要渠道。一是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少年儿童展开积极的人文关怀,特别需要关注学困生和不善于表达情感的内向学生。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均衡地分配自己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对这些特殊的儿童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包括关怀的目光、适时的课堂提问和交流、语言上的鼓励等),让少年儿童感受到来自教师关怀的力量和温度。二是少年儿童人际交往中关怀的产生具有非主动性,教师需要引导少年儿童积极表露对同伴的关怀。同伴之间关怀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少年儿童形成包容、理解、体谅等积极的人际交往品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儿童传授对他人展现关怀的技巧,通过具体事例锻炼学生的移情能力,消除少年儿童的自我中心思想,创造少年儿童能够主动对同伴表露关怀的机会。
(二)营造安全课堂气氛,培养儿童开放心灵
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半强调知识的学习和课程进度的把握,不注重给儿童提供很多相互交流和对话的机会,因此少年儿童在全班人面前发言甚至是说出自己异于他人的观点时都会感到害羞或者是恐惧。如何在班级中营造一种大家都愿意倾听、关注他人并说出内心真实想法的氛围成为教师教学的首要重任,而这些也成为培养少年儿童良好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开展具有问题意识和开放思维的班级讨论,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氛围中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和身份,允许以尊重他人为前提的任何想法都能被少年儿童提出并讨论。当众多想法在一起交流和碰撞时,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和观点成为少年儿童潜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背后的精髓是敞开心胸,学习放下自我的意识去接纳异者的声音,培养少年儿童开放的心灵,发展良性的人际关系。美国学者安妮·夏普提到,在公共领域议题的讨论上,大家若能如此开放心胸接纳异己的观点,那么自身原初的观点就会被拓宽,有助于做出更好的判断,创造更人性化的世界[10]323-326。言语上的好客会让少年儿童更容易走进他人的世界,学会尊重和接受异己,哪怕是自己不喜欢的人。在自己的“是”与他人的“非”相对立的基础上发现更多未知的惊奇和多元视域下的交融,为发展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6:Although he never sees her again, he does receive a letter, the contents of which remain unknown
(三)开展人际关系教育,完善心理健康辅导
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充分说明良好人际关系对少年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少年儿童人际关系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学校教育应该提供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辅导,指导少年儿童解决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助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是面向全体儿童展开人际关系教育。结合少年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开设人际交往课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向少年儿童渗透人际交往技能,帮助其掌握交往技巧和方法,并提高交往质量。另外,结合校园特色开展以“少年儿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一系列校园广播节目,在学校实践的基础上编写和修订少年儿童校园人际交往问题和技巧的学生读本,指导少年儿童认识自我、尊敬师长、沟通他人,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技能,提高自身人际交往的效果。二是针对困难儿童实施心理健康辅导。在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科学研究、人际交往专题讲座、心理健康咨询及少年儿童校园和社区活动等方面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建设校园心理咨询辅导室,开设多种心理咨询通道,摆正教师和儿童对心理辅导的认识,为人际交往困难的儿童提供人际关系、社交技能和自信心训练等援助和指导。
(四)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人在塑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塑造人。鲁迅先生曾言:“想要造就天才,首先必须准备天才生长的土壤。”校园环境作为学校教育的隐性课程,应有利于少年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因此,学校应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正向熏陶作用。校园文化既包括环境布局、风格设计、景观设置等物质设层面的内容,又包括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和谐氛围等精神层面的内容。“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校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年儿童个性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学校要加强校风学风的培养,针对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活跃校园学习氛围、增强少年儿童对学校的认识、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在潜移默化之间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亦可通过校园活动的实施和开展完善目前仍偏重于学业成绩考核的教育评价体系。对教师和学生采用“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导致教师只关注课程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师生间情感的沟通;学生只关注学业成绩的提升,扩大了同伴间的潜在竞争。为教师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疏导教师的心理负荷、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平台、设立性质各异的奖励、激励学生参加综合活动,建立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教育评价制度,促进少年儿童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白银文化的产生应归结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进程。根据成玉玲[6]的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经历了大明宝钞的衰落和白银货币合法化两过程。具体如下:
参考文献:
[1]贾劲婷.小学高年级儿童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李逢超.儿童社会化双重内涵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31-134.
[3]杨青,余习德.国内外中小学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12(3):82-86.
[4]王耘,王晓华.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与学生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18-23.
[5]吴霞.小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的研究:以深圳市梅园小学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6]王清思.儿童哲学探究团体中的德育意蕴[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增刊2):74-81.
[7]纪林芹,魏星,陈亮,等.童年晚期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的攻击行为: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2,44(11):1479-1489.
[8]王嘉毅,颜晓程,闫红霞.校园欺凌现象的校园伦理分析及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7(3):54-60.
[9]内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0]Sharp A.Let's Go Visiting:Learning Judgment Making in a Classroom Community of Inquiry[M]//Marsal E,Dobashi T,Weber B.Children Philosophize Worldwide: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cepts.Frankfurt:Peter Lang,2009.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6060( 2019) 08-0030-05
收稿日期: 2019-05-30
作者简介: 张方雪(1993―),女,河南新乡人,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
doi: 10.3969/j.issn.1673-6060.2019.0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