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三维结构理论模型的构建_心理学论文

感恩三维结构理论模型的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型论文,理论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研究在借鉴现有感恩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众多专家对感恩理论的批评和建议,根据积极心理学、情绪心理学、智力领域、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感情神经科学等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立足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以感恩的认知情绪理论和情感体验理论为立论基础,吸纳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与拓宽建构理论的一些合理内容,移植借鉴Guilford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和许远理情绪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的框架结构[1],构建一种新的本土化感恩理论模型。

1 感恩概念性定义的构想和依据

Heider等人的感恩理论属于认知情绪理论,Rosenberg和McCullough的感恩理论是情感体验理论,McCullough与Emmons的感恩理论属于道德情感理论,Fredrickson的感恩理论则属于拓宽建构理论[2]。因此,目前感恩的定义在理论上没有达成共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如果对当前的感恩理论进行重新建构,就必须首先对感恩进行重新界定,以适应理论建构的需要。我们的感恩定义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1 已有感恩概念的总结

从各种类型感恩理论、各学科关于感恩概念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它们虽然各有不同,甚至大相径庭,然而仍有其相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1)都认为感恩对个体和社会很重要,是一种应该被高度称赞的人类特质或品质;(2)感恩最常发生于人际间,最主要根源于他人给予的恩惠,此外也产生于环境的馈赠;(3)包括McCullough在内的大多数学者都把感恩看做一种情感特质,一种认识或回应恩惠的概括化倾向,并将其称之为感恩倾向。

1.2 感恩的认知情绪理论和情绪的认知评估理论

Heider认为,个体在接受了恩惠之后会产生感激之情,对施恩目的的认知是决定一个人在接受恩惠后是否心存感激的关键因素;受惠者倾向于将感恩归因于内部动机,而不是归因于外部动机(比如责任或规范)[3]。Ortony等认为感恩作为一种情绪,是认知系统的产物,正是认知系统左右着人们对事件的理解[4]。关于情绪的产生机制,美国心理学家Arnold认为,情绪的性质不是由刺激情景直接决定的。在刺激与情绪之间,主体的估量和评价发挥着中介效应,其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对相同刺激情景的评估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反应。评定结论如果是有利的,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评定结论如果是有害的,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果评定的结论是中性或无关的,人们就会忽视它。Arnold认为,情绪的产生,在生理基础上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最重要的条件。按照她的观点,情绪产生的基本模式是:感官在接收外界刺激时,首先产生神经冲动,这种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行到丘脑,在更换神经元后,再输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到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送到血管或内脏,从而使其获得感觉。这种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评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的情绪。

1.3 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人格的理解

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性的积极面,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基本内容。积极情感体验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争议来源于对积极的理解存在分歧:以Larsen和Diener为代表的一部分人认为具有正向价值的情绪情感才是积极情感,比如满足;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所有能够激发人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情绪情感都被称为积极情感,不管是否具有正向价值,比如兴趣爱好[5]。而感恩是一种具有正向价值的能够激发人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例如助人)的情绪情感,无疑属于典型的积极情感。

根据积极的特性不同,积极情感体验可以分为感官愉悦(sensory pleasure)和心理享受(psychological pleasure)。感官愉悦是指机体自身内部紧张力消除后的一种主观体验,比如饥饿满足后的体验;心理享受则来自个体固有的某一平衡的打破,即对自身原有状态的超越。心理享受由相互关联的多个成分组成,它的产生必须要以主体的认知评价为先导,是一种在感知基础上产生的心理现象,持续时间比较长,并能迁移到其他方面。感恩就属于积极情感体验中的心理享受,因为它是在认识到别人恩惠或帮助时,尤其是在有意的、无偿的、有价值的恩惠或帮助基础上产生的,一旦产生,往往具有持续性、弥散性的特点,是自我的积极力量。

心理享受具有性格类的特征,是与良好品德相关联的个人特质。所谓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进行反应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可以将特质理解为性格特征。在Peterson和Seligman所提出的积极力量的行为分类评价系统中,研究者列举出了24条性格类积极力量,认为它们就是积极心理学所要重点研究的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其中感恩(感激)就赫然在列,对包括感恩在内的这些性格类积极力量的培养是确保个体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途径[6]。此外,Park等运用自我报告法对美国以及世界54个国家的117676名成人样本所实施的一项研究揭示,感恩被评定为五个最常见的描述性格优势词之一,凸显出感恩在世界许多地区都被看做是一种珍贵的性格力量,而且可能是最基本的人性的力量[7]。与此同时,感恩也符合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的两个基本标准:(1)属于特质类的,有助于增进幸福,具有道德价值,不但不损伤他人利益,而且受到社会的肯定;(2)与每一条积极人格特质涵义相反的性格类力量都不具有积极价值意义,如“感恩(戴德)”的反义词“忘恩负义”或“恩将仇报”就没有积极价值,是被社会所谴责和批判的。

综上所述,我们把感恩界定为个体在认识到施恩者所给予自己的恩惠或帮助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感激并力图有所回报的情感特质,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积极的、具有社会道德意义的人格特质。

2 本研究建构感恩结构理论模型的构想

目前,感恩理论正在发展之中,现存的四种感恩理论各有其优缺点,尚缺乏一个普遍接受的理论模型,而且这些模型均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迄今尚无立足中国文化背景的有建树的本土化感恩理论。因此,在反思现有感恩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重构,特别是加强感恩理论方面的本土化研究,无疑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感恩研究的热门话题。我们认为建构一种理论至少需要以下几个层面:(1)在理论层面上,应该概念清晰、逻辑严谨,层次性与概括性并重;(2)在定义层面上,不仅要有能够准确描述其内涵的抽象定义,而且要有能够有效指导研究具体实施的操作定义;(3)在结构层面上,应该是操作过程、对象和内容三位一体;(4)在应用层面上,所建构的感恩理论应该便于掌握和操作,因为建构一种理论,既要注重理论的科学规范,更要强调其应用价值。本研究所建构的感恩三维结构理论模型,由三个维度组合而成,分别是:“对象维度”、“操作维度”和“内容维度”。每个维度又具体包括不同的成分。

2.1 设定“对象维度”的构想和依据

“对象”指的是感恩来源的客体或指向的目标范畴,即对主体生存和发展有利的因素。这个维度由他人、社会、自然所组成。该维度的构想依据:(1)根据心理产生的根源或心理学总的研究范围而设定。就心理产生的根源而言,心理的实质是主体对环境刺激的主观反映,而环境不外乎人际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感恩是一种心理现象,诱发感恩的刺激自然不会超越这三个范畴;(2)根据目前的感恩理论。前述四种感恩理论都把处理自然和他人的恩惠作为研究对象;(3)根据文化常识。我国传统的感恩意识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中的“孝、忠、节、义、祭”等思想中。孝是对父母的感恩,忠是对家国的感恩,节是夫妻间的感恩,义是朋友间的感恩,祭是对先祖、天地、神灵的感恩。以结婚为例,国人婚礼最重要的仪式是拜堂,也称拜天地、拜高堂、拜花堂,即在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要参拜天地、祖先、父母以及配偶。西方基督教认为人们所得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赐,上帝是所有礼物的给予者,感恩的本意就是感谢主的博爱与宽容,主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全人类,人们需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伊斯兰教相信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恩养者。从西方感恩节的由来及活动内容也可看出感恩的对象主要有上帝、家人、朋友、陌生人等。由此可见,施恩者(同时也就是感恩对象)主要包括他人、社会和自然三部分。感恩首先是一种重要的人际情绪,它最常产生于人与人之间,故而,父母、师长、朋友、配偶、儿女等个体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是我们第一位的施恩者和感恩对象;以人为核心的学校、单位、医院、集体、组织、社团、国家、民族等社会性存在也是给予我们恩惠的重要来源;天地、空气、阳光雨露、山川河流、动植物等自然性存在也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便利,理所当然也应成为我们感恩的对象。

2.2 设定“操作维度”的构想和依据

“操作”指的是感恩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方式,由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两个层次的操作方式所组成。这是根据人类心理的活动过程(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和一般情绪情感信息的活动方式(先有形之于内的心理体验或感受,后有表现于外的各种表情或表现)进行划分的。

2.2.1 感知和体验

感知是对外部恩惠性信息、内部生理或心理变化的初始加工,体验是个体对自己内在情绪状态的自我知觉,两者均指向主体内部。个体的情绪性经验决定情绪体验的发生与否,决定体验发生的强度,例如,对于别人的批评,有些人会产生感激或感动的积极体验,有些人则会产生气愤或敌对的消极感受。虽然感知往往是情绪体验发生的基础,但两者在时间序列上常常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处理具体情绪事件时,两者经常交互作用,密切相连。感知和体验是个体情绪的初始状态,是人类社会适应的凭借和依据,反映了人与外界对人的利害关系,是驱动人行动的根源。情绪体验也是情绪的心理实体,是情绪情感的实质,所以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作为感恩操作的一个单元。

2.2.2 表达和回报

从形式上看,表达和回报都是对被加工恩惠性信息的输出,而感知和体验是对情绪信息的输入,表达和回报主要是在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表达是使用言语(如常见的“谢谢!”)或非言语(如感激的表情、回报的行动)形式展示的情绪信息。感恩表达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假的(如个体内心体会不到感激却表现出虚假的或礼貌性的感激,内心感激也可以外显平静或冷漠),这也是一种智慧的展现。感恩表达既可以是针对施恩者的(可称之为报恩),也可以是泛化、扩展到陌生人甚至环境的(可称之为施恩)。临床研究证明,有些述情障碍者能够体验到情绪,但在表达情感方面存在严重困难,缺乏必要的想象力,这说明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是可以相对分离的。这里的回报主要是指一种行动的倾向或趋势,即心存感激的人常常试图对外界(施恩者及非施恩者)有所行动、有所表示(回馈性的)。由于表达与回报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少时候甚至交织在一起难分彼此,它们比感知和体验的心理层次高,所以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作为感恩操作高级层次的一个单元。

上述感恩操作上的分类在感情神经科学中也可找到一定的参考依据:杏仁核是大脑的中央“情绪计算机”,它分析输入的感觉信息,具有知觉价值判断的功能;基底神经节主要参与积极情绪信息的加工[8],与正性情绪体验与表达有关;前扣带回皮层的功能是评价、调节情绪或有意识地调整情绪反应,而这种评价功能是情绪控制性加工类型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它可看做是在许多领域中用于调节情绪行为的执行系统的一部分;前额叶腹内侧皮质的功能是计划、决策,是情绪性问题解决的重要中枢;前额皮层是一个认知信息加工与情绪信息加工的整合中枢,它对所有情绪信息加工的调节和控制都产生重要影响[9]。

2.3 设定“内容维度”的构想和依据

一般而言,“内容”是事物内部所蕴含的实质性存在或意义。这里感恩研究的“内容”指的是不同意义、特性的情绪或情感,即具体的情绪、情感。它由即时性情绪和持久性情感所构成。

根据情绪内容分类知识,感恩包括持久性的感恩情感和即时性的感恩情绪,即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所谓的“特质感恩”与“状态感恩”是相对而言的,两者都是感恩的基本内容。特质感恩是个体持久性地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他人、社会或自然恩惠的情感特质;状态感恩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即时性地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他人、社会或自然恩惠的情绪状态,是由特质感恩在一定情境和条件下转化而来的。正如行为是心理的表现和标志之一那样,状态感恩是特质感恩的具体表现和标志之一。感恩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情感特质,一种积极的、具有社会道德意义的人格特质。设定感恩内容维度的根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2.3.1 感恩的情感体验理论

该理论把感恩从上到下分为情感特质、心境和情绪三个层次,稳定性依次降低。我们认为这种划分肯定了感恩内容的多样性、层次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层次划分略显细碎,所以在吸纳其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参考其他研究成果把感恩从内容上区分为(相对稳定持久的)情感和(不稳定即时性的)情绪两类。

2.3.2 情感分类的研究

依据情感本身的特性,积极心理学把积极情感体验分为积极情感(positive feeling,如愉悦)和积极心境或状态(positive state,如福乐)[10,11]。

传统的情绪研究也把情绪情感(或称为感情)分为情感和情绪两大类。当人们用情绪、情感、感情这类术语来表示这一心理现象时,其心目中所反映的内涵往往是不一样的:在一些情况下,人们把同生物需要相联系而产生的感情反应称为情绪,把受社会规范制约的感情状态称为情感;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在表示感情形式时采用情绪,在表达感情内容时采用情感。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在个体发展和人类进化过程中,情绪发生早,是人和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发生晚,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社会性。情绪和情感之间虽有区别,但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的,离开了具体情绪,人的情感就不能存在和表现[12]。例如,当人们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时,就会产生感激、快乐和喜悦的情绪,并由此激发出感谢别人,想要报答的美好情感。另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例如,感恩程度高、感恩倾向强烈的个体容易产生感激和快乐的情绪,而感恩程度低、感恩倾向微弱的个体很少产生感激的情绪。

2.3.3 感恩的社会认知模型

感恩的社会认知模型认为,感恩由状态感恩和特质感恩两部分组成,利益评价在特质感恩转化为状态感恩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不同个体在特质感恩上存在差异,加上情境因素的不同,会导致个体产生利益评价上的不同,而利益评价上的不同又会导致个体状态感恩体验的差异[13]。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认为在状态感恩和特质感恩相统一的框架下,研究感恩的具体内容,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概括的水平更高,感恩的研究内容也更为丰富。

根据上述我们理论构想的“对象(他人、社会、自然)”,“操作(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内容(特质感恩—持久性情感、状态感恩—即时性情绪)”三个维度,感恩就可以分为3×2×2=12种基本类型。感恩三维结构模型组合的12种基本感恩类型既可视为一个整体,也可分为12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它可以对个体感恩的专项测评和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和指导。12种基本的感恩类型如下所示:

(1)即时性感知和体验他人的恩惠;

(2)持久性感知和体验他人的恩惠;

(3)即时性感知和体验社会的恩惠;

(4)持久性感知和体验社会的恩惠;

(5)即时性感知和体验自然的恩惠;

(6)持久性感知和体验自然的恩惠;

(7)即时性表达和回报他人的恩惠;

(8)持久性表达和回报他人的恩惠;

(9)即时性表达和回报社会的恩惠;

(10)持久性表达和回报社会的恩惠;

(11)即时性表达和回报自然的恩惠;

(12)持久性表达和回报自然的恩惠。

每一种感恩均是由“对象”、“操作”和“内容”三个方面加以组合而成的,因此又可看作是三维空间中的某一点,而这三个方面则以三维结构的形式融贯成一个整体。12种感恩基本类型可以在我们构想的感恩三维结构模型图中得以直观地展示,并能找到它们各自对应的位置,见图1。

图1 感恩三维结构模型

概言之,感恩是个体在认识到施恩者所给予自己的恩惠或帮助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感激并力图有所回报的情感特质,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积极的、具有社会道德意义的人格特质[14,15]。作为一种情感特质,感恩具有一般情绪情感的共同特点,即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的,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内在的感激体验和外在的感恩表达。

感恩三维结构模型是紧紧围绕核心定义和操作定义构建而成的。核心定义为,感恩是个体在认识到施恩者所给予自己的恩惠或帮助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感激并力图有所回报的情感特质;操作定义为,感恩作为一种情感特质是个体即时性或持久性地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他人、社会或自然的恩惠[14,15]。该模型与传统智力理论建构的范式也有相似之处。传统智力理论建构主要分为:活动范式(认知加工过程),如Piaget的智力发展阶段论;结构范式(因素分析),如Spearman的智力二因素说,Thurston的群因素论;把信息加工过程和因素分析两种取向结合起来的范式,如Guilford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Sternberg的三元智力及成功智力理论。感恩三维结构模型比较符合第三种范式。Guilford是把活动范式和结构范式两者结合起来的开创者,而我们建构的感恩三维结构模型与Guilford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非常相似,其中两种模型的“内容维度”和“操作维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进行类比,只是“对象维度”与吉尔福特的“产品(产物)维度”有较大差异,他的“产品(产物)维度”是“操作(运作)”和“内容”的效果评价,而我们的“对象维度”是“操作”和“内容”的根源和目标。在对智力的研究中,Guilford秉承L.L.Thurstone开创的从特殊因素入手进而概述一般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方法,从理论上逐步建构了他的三维理论模型,认为每一种智力因素都包括操作(运作)、内容和产品(产物)三个方面。它的构成像一个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立方体,每一个方面又是由一系列有关因素组成的。智力操作(运作)包括认知、记忆、分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和行为四种。智力活动的结果产品(产物)方面包括单元、分类、关系、系统、转换、蕴含六类。将每一个方面中的一种因素同另外两个方面中的任意两种因素结合,一共可得4×5×6=120种组合。在其《智力的分析》和《超越智商》中,又对原有理论模型做了新的发展,将原“内容”这一维度中的“图形”一项改为“视觉”和“听觉”两项,这样整个模型涉及的智能因素便扩充为5×5×6=150种。高觉敷认为,Guilford是在对大量测验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整理并在理论上形成其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的初步构想的,此后再不断地根据理论推测增添或选用一些测验,继而又经因素分析确定新的智能因素。这说明智力三维结构理论是在理论构想的基础上构建起来后,再逐步进行验证形成的。

同时,我们建构的感恩三维结构模型与许远理的情绪智力模型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许远理提出情绪智力是指,对情绪进行正确认识、表达及调控的能力,包括对自己、他人和环境三个方面、九种要素。随后,他在借鉴国内外情绪智力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构想的“对象”、“操作”、“内容”三个维度,提出了情绪智力三维结构模型,该模型是围绕“情绪智力是加工和处理情绪信息和情绪性问题的能力”这个核心定义和“感知与体验、表达与评价、控制与调节自己、他人及环境情绪信息的能力”操作定义构建而成的。

如果把我们建构的感恩三维结构理论与上面介绍的四种感恩理论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该理论与McCullough的道德情感理论和Fredrickson的拓宽建构理论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截然不同,与Heider等人的认知情绪理论、Rosenberg和McCullough的情感体验理论也有较大差异。该模型不仅可以涵盖Heider等人理论的所有内容,如Heider等人感恩模型中“受惠者倾向于用内在动机来表达感恩,而不是外在的东西”的这一成分可以放到组合模型的“感知和体验”里面,而且我们还根据国人感恩心理的实际情况,如特别推崇“知恩图报”、“感恩报恩”、“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戴德”,痛恨“恩将仇报”、“忘恩负义”,额外强调了“表达和回报”的层面。Heider认为,感恩作为一种原因依赖型情绪,产生于他人有意的帮助。而我们认为,他人以及他人之外的社会和自然有意无意提供的帮助或恩惠都会产生感恩。该理论还融合了McCullough情感体验理论的层次结构思想,提出了“内容维度”,拓宽了感恩的研究范围,使之更符合感恩的实际情况。另外,该模型的层次划分比较清晰,符合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也符合个体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内容比较具体,并且易于操作(具体见表1)。

当然,本研究所提出的感恩三维结构理论只是初步的理论构想,该理论模型虽然已经得到一些实证数据的初步支持[14,16],但其科学性、合理性还有待更多理论与实证研究予以丰富和检验。

标签:;  ;  ;  ;  ;  

感恩节三维结构理论模型的构建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