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县松岭门蒙古族乡中心小学 122000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因素特点,限制了小学生的习作能力。那么,作为农村小学教育者的我们,怎样利用好现有条件,因地制宜,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小学作文教学活动呢?经过近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关键词:作文教学 循序渐进 观察体验 写作方法 拓展创新
一、循序渐进,使学生爱上作文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记》中说:“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之花,结出丰实之果。”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语言文字积累不够丰厚,感到作文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许多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都得到这样一个共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使学生克服写作文的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动机,就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写作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很多,除了实物创设情境法,还有媒体创设情境法、表演创设情境法、想象创设情境法等,需要教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不断创新。做到常思常新、常思常进,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作文兴趣,为学生的作文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好文本,为学生写作打好基础
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学会知识积累,重视语文文本知识内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好语文文本,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养料,是学生写好习作的关键。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时,我们可以将字词学习际融入作文教学中,也可以将课文学习感悟融入作文教学中,还可以将朗读训练、口语交际融入作文教学中。同时,我们还要重视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写作的提高和拓展创设无限的空间。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组词、写话练习与写作是一脉相承的,这些是小学生作文最初的知识源泉。对这些知识精确熟练的掌握,将是小学生写好作文涓涓不息的源头活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写话的目标是:“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用学过的字词写想说的话,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挥,再经过引导、上升,就是将来作文的雏形。在接下来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情感,坚定学好语文习作的信念,培养写好习作的意志。现行教材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有“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当学生学过的课文中有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要引导学生去积累、欣赏和分析,为写作所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会观察体验和写作方法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路径
学生写好习作不仅要有扎实的语文文本知识,还要注重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引导学生去感受现实生活。要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生活情趣,让学生对身边的人、事、物充满激情,形成写作的最初动力,再传授给学生适当的写作方法。这时,打开写作的闸门,学生的写作之河才会汪洋奔腾,闪烁出最美的浪花。
根据小学生身心的特点,枯燥的写作技法他们是很难接受的。我们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伴随着生动有趣的课文或练习,一点一滴的积累,慢慢地浸润学生的头脑和心灵,使学生学会自己去体察和感悟写作方法的独特和魅力。
四、拓展创新,为学生写好作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们要在指导学生学会写作、修辞方法的基础上做到运用恰当,培养学生的感悟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作文增添亮点,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写作层次。
纵观语文教学,作文是对一个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综合检验。要写好作文,必须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及恰到好处地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为此,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平时积累得越多,掌握得越扎实,运用的时候就会越得心应手,效果就会越好。要使学生能够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展开合理想像来写作,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课外练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习惯订阅的《新少年》《小学生报》等刊物,都是很好的学习素材。要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有所想,读有所学,读有所用,达到读有所获。课外读书小组、写作小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我们要正确引导,为学生习作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丰厚的写作知识,还丰富了课外生活,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塑造了学生唯真唯美、不断向上的品质。
总之,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综合工程,也是一项多方面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重要教学活动。我们要把握作文教学的精髓,潜心研究,不断学习,把创新的理念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教学特点的作文教学之路,为作文教学万紫千红的春天,开放属于自己的一朵亮丽新花!
论文作者:刘小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习作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写好论文; 兴趣论文; 小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