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从痰瘀论治的研究进展论文_范晶晶1,戴悦晴1,陈竞纬2,赵笑东2(通讯作者)

高脂血症从痰瘀论治的研究进展论文_范晶晶1,戴悦晴1,陈竞纬2,赵笑东2(通讯作者)

范晶晶1 戴悦晴1 陈竞纬2 赵笑东2(通讯作者)

(1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 201203)

(2苏州市中医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摘要】 痰浊和淤血为高脂血症常见的病因病机,两者常常相兼为病。痰浊和淤血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致病因素,更是高脂血症演变发展成为其他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中医治疗讲究治病求本,因此化痰祛瘀,畅通血脉为中医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的关键所在。现就化痰祛瘀法治疗高脂血症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作一概述。

【关键词】 中医;化痰祛瘀法;高脂血症;概述

【中图分类号】R2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005-0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hyperlipidemia treated accoding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Fan Jingjing. Dai Yueqing. Graduate Schoo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Chen Jingwei, zhao Xiaodong (corresponding auth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215009, China

【Abstract】Phlegm turbidity and congestion is a common etiology of hyperlipidemia. They are both pathogenic products, but also become pathogenic factors, hyperlipidemia is becoming th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turn on other diseases. Phlegm and dispelling stasis, is the key of TCM clinical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Reviewed in this paper with phlegm and dispelling stasis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clinical studies.

【Key words】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legm and dispelling stasis method; Hyperlipidemia; An overview of the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质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状态的疾病,临床一般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众所周知,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中医学在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上有独到之处,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干预高脂血症的发生及发展全过程,临床疗效明确。因此研究中医药降脂方药及其中医药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典籍中无“血脂”及“高脂血症”之称,中医所说的膏脂精微与现代医学的血脂类似。高脂血症辨证以“痰瘀互结”为主,痰浊为脂质代谢紊乱,瘀血为微循环功能障碍,痰瘀互结又可致血管内皮损伤。脂质代谢紊乱、微循环功能障碍加上血管内皮损伤,就成为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当代中医医家根据高脂血症的临床特点,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痰浊”“淤血”范畴,并且把化痰祛瘀法作为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基本大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就化痰祛瘀法治疗高脂血症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作一概述。

中医认为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嗜食高粱肥甘厚味;久坐少动,过逸少劳;情志不调,气机失畅;年老体弱,机能衰退;这些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输布失常,津液停聚,化生痰浊。痰湿内生,膏脂浊化聚集增多,致血液黏稠,循行缓慢,脉络瘀而不畅,瘀血渐生。痰浊、瘀血胶着脉道,气血运行不畅,终致痰瘀阻络,即叶天士所指“久病入络”。

1.基础实验研究

大量实验研究也证实化痰祛瘀法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干预高脂血症的发生及发展全过程。陈竞纬[1]等通过观察吴门医派清热化痰祛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肝功能及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清热化痰祛瘀方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水平,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同时对肝损具有较好治疗作用,是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中药方剂。贾琏群[2]等通过观察化瘀祛痰方对载脂蛋白E 基因敲除( ApoE-/-) 小鼠粥样斑块以及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发现化瘀祛痰方可通过控制血脂水平实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丁爽[3]等通过观察调脂颗粒( 泽泻、姜黄、蒲黄和莱菔子) 对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发现调脂颗粒可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以及肝脏中脂质的含量,且对高脂血症所引起的肝脏脂质沉积所致肝功能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调脂颗粒源于吴门医派的传人、苏州市中医医院名老中医汪达成临床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经验方,由泽泻、姜黄、蒲黄和莱菔子4味中药组成,是在其“保肝调脂、化痰祛瘀”治疗原则的指导下创制的。

2.临床研究

许多学者创立了化痰祛瘀的方剂来治疗高脂血症,降脂抗凝冲剂[4]以活血化瘀,降脂通脉为治疗原则,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于动脉硬化指数也有明显降低作用。自拟降脂方[5]治疗高脂血症重在健脾化湿,祛痰通腑,联合氟伐他丁安全有效。孔宪志[6]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方加味来作为化痰祛瘀的主方,主要药物有瓜蒌、薤白、半夏、石菖蒲、荷叶、续断、郁金、泽泻、生山楂、水蛭等,同样是以温阳化痰、活血化瘀之法为主;其中薤白用量宜大,主以通脉化浊。自拟化痰祛瘀方是梁泉美[7]多年临床使用的经验方,对机体各脏腑官窍的痰瘀均有显著的疗效。该方方配合西药治疗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疗效,能改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方共奏化痰、活血降浊兼理气化湿之功,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降低血液的浓、粘、聚、凝状态。

3.展望

综上所述,高脂血症从痰瘀论治具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干预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全过程,且临床疗效十分明确,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未能深入研究其治疗机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等。中医药可以实现平稳降脂虽然得到了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肯定,但是只限于临床报道,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故加大中医药防治血脂变异性的研究投入,填补空白,对于科学的解释中医药稳定降脂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需结合中西医学研究进展,利用现代科学理念和先进技术,深入开展临床疗效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使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特点和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参考文献】

[1]陈竞纬,郁晓,钱培刚等.清热化痰祛瘀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和肝功能影响的研究[J].实验研究,2013,45(8):70 - 72.

[2]贾连群,杨关林,陈文娜等.化瘀祛痰方通过调节ApoE-/ - 小鼠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抗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1) : 1-6.

[3]丁爽,赵笑东,谢梅林等.调脂颗粒对小鼠高脂血症的影响[J].中成药,2011.33(9):1483-1488.

[4]王瑞华,赵厚熙,刘海晔.降脂抗凝冲剂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证)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2,32(1) : 48-50.

[5]王斯.自拟降脂方联合氟伐他丁治疗高脂血症[J].吉林中医药,2013,33(11):1112—1114.

[6]孔宪志.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高血脂症属痰浊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l,9(33):406-407.

[7]梁泉美.加服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4,37(3):32—34.

基金项目:(苏州市科技局立项资助项目 SYS201258,江苏省中医药局立项资助项目 LZ13147)

论文作者:范晶晶1,戴悦晴1,陈竞纬2,赵笑东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高脂血症从痰瘀论治的研究进展论文_范晶晶1,戴悦晴1,陈竞纬2,赵笑东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