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南论文,发展战略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2010年,是湖南省进入21世纪中叶,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全省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就是要基本完成以重化工业为基础向高加工度化的转换和升级,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全面推动工业化进程。
工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按照湖南省今后15年的战略部署,参照世界工业化演进的一般规律,湖南省1996—2010年工业发展战略的主体思路是:从本省的实际情况和综合实力出发,在切实加强农业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振兴主导产业,加强基础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广泛采用先进机械装备工业各部门,重点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力发展非国有工业和农村工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主导产业全面实行进口替代,努力扩大出口导向产业的规模,提高工业国际分工程度;以重化工业为基础,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逐步走向高加工度化,工业化进程由初期阶段全面转入中期阶段,为进入21世纪中叶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三战略目标赢得主动。
主要奋斗目标:工业总产值1996—2000年年均增长12%,2001—2010年年均增长10%,实现“八五”增长速度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工业化率达到60%,重化学工业率达到50%,不低于发达国家在重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的平均增长速度;到2010年,出口商品构成中,重化学工业制品的比重达到70%,机械产品的比重达到45%,接近日本重工业时期的工业国际化程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达到50%,第三产业比重较快上升,达到38%,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调整到12%,形成比较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
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1996—2005年,以重化工业为中心,依托现有工业基础进行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和扩张,优化产业结构,由发展原材料工业为主向发展加工工业为主转变,为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奠定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二阶段,2005—2010年,逐步向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化方向推进。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继续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重点发展自主技术;(2)工业生产规模向大型化发展,实现拥有一批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企业和生产设备的巨型化、大容量化及大规模化;(3)逐渐从资本密集型工业向原料和能源消耗少,附加值大的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大力发展对开发研究依赖程度很高的工业技术。
为实现湖南省工业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将实施以下五种发展战略:
1.产业结构转换战略。今后15年湖南省工业化进程不仅是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且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全面转换。这种转换已不是建立在原有技术上的产业结构填平补齐,而是根据全省工业发展和国际环境变化,建立新的主导产业,使主导产业首先获得突出发展,然后带动一批关联产业的发展,并给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一次新的发展浪潮。实现产业结构转换战略,一是选择好主导产业。湖南省处在重工业化阶段,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考虑:(1)所选择的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高,社会对其存在巨大需求;(2)能够反映当代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3)生产率高于其他部门,经济效益好,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4)具有较强的产业联系链,将其自身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效应能传导到前后向的整个产业结构很宽的范围,带动许多部门的发展;(5)进口依存度,以选择进口替代的主导产业部门。如电子、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建筑业等。二是加强基础产业。包括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等基础工业和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使国民经济摆脱“瓶颈”产业的制约。三是有选择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原子能技术等,都有可能发展成未来的主导产业。
2.后发吸收性战略。这一战略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后发展省份利用、仿造和改进科技成果往往比创造和发明这些成果容易,可以缩短时间和节省大量费用;其二,后发展省份可以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发展战略和经验,从而达到比起步早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腾飞阶段更高的发展速度。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功经验对我省工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进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节约了大量研制时间和研制费用,据估计,日本的引进费用仅相当于研制费用的三十五分之一,而获得的经济价值约等于引进费用的50倍。日本后发吸收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湖南省实施后发吸收战略必须把握两条原则:一是在引进技术方面,重视选择性;二是重视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改良、创新,由此形成一种积累式技术进步机制,而且能够逐渐输出。
3.进口替代主导战略。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机械和运输设备、钢材、化学品等重化工业产品的进口比重上升较快,目前已超过60%,说明湖南省重化工业较严重的依赖进口。今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先进设备和资源品的进口需求将大规模增长。因此,湖南省在重化工业发展的现阶段,必须对重化工业实行进口替代,通过自身的产业升级,把现在需要大量进口的工业产品,逐渐转向主要依靠自己生产,争取尽快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增长潜力巨大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同时对轻纺、一般机电产品鼓励出口,以换取产业升级换代所需的外汇,积累扩大再生产资金,借世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之机,抢占发达国家转移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腾出的市场。
4.多极经济增长战略。1995年,湖南省非国有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6%上升到58.31%。其中农村工业产值所占比重高达44%,平均每年增长47.2%。农村工业的特点在于依靠广大农民对利益的追求,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以城市已有的大工业为依托,通过自我积累,在农村就地推进工业化进程。同时,城市工业随着工业结构升级走向高度化后,一般传统工业将主要转向农村,为农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生长空间。因此,大力发展以农村工业为主的非国有工业体系,是湖南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工业化道路和经济增长极。
5.企业大型化战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表明,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企业联合、兼并,走集团化经营的道路,不仅可以提高国内规模经济水平,更重要的还可以提高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湖南省对促进生产集中化、企业规模大型化已成共识。1996—2010年,企业组织分散化的倾向将受到遏制,企业大型化、集团化的趋势将明显增强,随着一批以重化工业企业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成长壮大,湖南省工业将稳步进入一个大企业的鼎盛时代。
工业发展的产业重点
在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已明确冶金、机械电子、建材、化工、食品工业为五大支柱产业,这是湖南未来工业发展的产业重点。“九五”期间,要按照“突出扶持重点,促进多层次发展”的思路,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一是以机械、电子等重加工业为主导,使之尽快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二是以冶金、建材、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为基础,使之逐步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三是加快食品、建筑业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生长点。
(一)大力振兴机械、电子工业
按照湖南省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和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考虑到世界产业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湖南省支柱产业发展应把机械、电子工业作为主导行业。这些产业主要是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大,经济成长性好,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较大比重,并能带动整个经济起飞的战略产业。
1.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总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设计和制造水平,改进重要基础机械和基础件性能和质量,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测试传感技术,努力提高国产化水平和产品开发水平。“九五”期间,拟投入150亿元,到2000年产值达到760亿元以上,每年平均增长15%左右。重点抓汽车、电工电器、工程机械及农机三大支柱行业,电线电缆等20类(种)拳头产品,湖南汽车集团等4个重点企业(集团)。
(1)汽车行业。重点发展轻型客车及轻型载重汽车、越野吉普车、专用汽车、摩托车、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关键汽车总或零部件。
(2)电工电器行业。重点发展电动车辆、交(直)流电机及特种专用电机、输变电设备、电线电缆及通讯特种电缆。
(3)工程机械及农机行业。重点发展汽车起重机、集装箱自卸运输车、桩工机械、混凝土输送机械、叉车、装载机、液压挖掘机、拖拉机、农用运输车。
(4)20类(种)拳头产品是:轻型汽车及专用汽车、汽车及摩托车关键零部件、汽车空调及压缩机、车用发动机、电线电缆、电机电器、电动车辆、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拖拉机及农用运输车、柴油机、工业泵、罗茨风机、印刷机械、组合钢桥、液压件及液压系统、轴承、食品包装机械、机床及工具、仪器仪表。
(5)重点培植的4个企业集团是:湖南汽车集团、湖南电线电缆集团、南方通用电气集团、浦沅工程机械集团。
2.电子工业。电子工业总的发展方向是重点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化系统和装备的能力,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九五”期间,拟投入100亿元,到2000年产值达到300亿元,每年平均增长40%左右。
重点抓“三大支柱”与“一个基础”,以及湖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建设发展。
“三大支柱”:一是以彩色显像管为基础两头延伸,建设彩电、彩显、彩玻等重大项目,合理布点有一定优势的配套元器件,发展新一代显示电视系列产品;二是以计税收款机和显示终端为基础,加大显示终端和各类监视器的生产规模,加强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发展金融电子系列产品;三是以数字程控交换机(601机)为基础,有线无线相结合,发展宽带技术和远端模块的大程控机以及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光缆等通信设备系列产品。
“一个基础”:就是以目前有一定优势和发展前途的几大基础元器件产品为基础,包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微封装、汽车摩托车用集成电器、声表面波滤器、电位器等。
(二)进一步加强冶金、化工、建材工业建设
今后一段时期,湖南省要保持基础工业的适度超前发展,突出重点,集中力量高质量、高效率地改造和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加快冶金、化工、建材工业发展。
1.钢铁工业。目前湖南省已拥有湘钢、涟钢、衡钢、长铜等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水平较高、发展前景好的骨干企业,1995年全省钢铁工业总产值48亿元,“八五”期间累计产钢1000万吨,比“七五”期间翻了一番,居全国同行业第14倍。尽管湖南省钢铁工业起步较早,但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工艺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现有钢铁企业大多带有明显的规模不经济特点,企业普遍偏小。鉴于我国铁矿资源供给能力有限,与钢铁生产规模扩大的供需矛盾会进一步紧张,钢铁工业结构优化显得十分紧迫。优化重点是大力支持企业发展连铸—连轧短流程为代表的新工艺新技术;逐步淘汰过时的旧工艺,如平炉炼钢、模铸成型等;促进企业上规模,限制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小轧机的生产;增加高附加值的短缺产品生产,实行进口替代。“九五”期间,拟投入140亿元,到2000年产值达到85亿元以上,形成5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产量达到400万吨,成品材中板带比达35%,钢管比达12%。重点抓好湘潭钢铁公司、涟源钢铁总厂、衡阳钢管厂、长沙铜铝材厂的发展壮大。
2.有色金属工业。是我省的优势产业,随着以株冶、水口山为主的铅锌生产,以锡矿山、益阳锑品厂为主的锑品生产,以株洲硬质合金厂为主的钨制品及硬质合金深加工产品生产的快速发展,全省有色金属工业逐步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1995年,全省有色金属工业总产值36亿元,10种有色金属产量44万吨,在全国同行业居第3位。“九五”期间,拟投入30亿元,到2000年产值达到77亿元,年产有色金属5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鉴此,应重点抓好铅锌及其制品、钨和钨制品两大支柱行业,锑及其制品、铝、金银三大特色产品的发展壮大。
3.化学工业。属于超前发展的行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化工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产业地位也愈加重要。目前,全省化学工业已形成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等17个行业,1995年化工总产值115.63亿元,其中地方化工产值在全国同行业居第12位。“九五”期间,拟投入155亿元,到2000年产值达到280亿元。重点抓好巴陵石油化工公司、湖南农药化工集团公司、湖南化肥企业集团公司、株洲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五家大型企业(集团)的建设发展。
4.建材工业。湖南省建材和非金属矿资源十分丰富,建材工业发展具有比较资源优势和潜力。1995年工业产值31亿元,主要产品中,水泥产量居全国第9位,平板玻璃居第10位,建筑卫生陶瓷居第10位,石墨居第1位,石膏居第3位。今后主要是发挥原材料优势,调整产品结构,向优质、低耗、合理规模、高新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九五”期间,拟投入86亿元,到2000年产值达到260亿元。年产水泥2800万吨,大水泥比重由现在的16.4%提高到40%;年产平板玻璃1200万重量箱,浮法玻璃达到95%以上。重点抓好“四三二一”工程:即湘南、湘北、湘乡、新化四大水泥基地;株洲、郴州、冷水江三大玻璃基地;湘潭、岳阳二大建筑基地以及湘潭的一大高档卫生洁具基地。
(三)加快发展食品加工和建筑业
食品工业、建筑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积累资金、吸收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增长潜力很大的重要产业。
1.食品工业。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具有发展食品工业的资源优势。同时,发展食品工业也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目前,食品工业产值与机械工业并驾齐驱,1995年全省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307.88亿元,在全国同行业居第14位。“九五”期间,拟投入90亿元,到2000年产值达到350亿元,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由现在的0.3∶1上升到0.5∶1。其中,烟草工业拟投入47亿元,到2000年产值达到100亿元。重点抓好卷烟、酿酒、粮油食品加工、肉食水产加工四大行业,形成经济规模。
2.建筑业。“九五”期间,全省建筑业主要是围绕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提供高质量的工程建设服务,保证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乡村住房建设,发展中小城镇。五年内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800亿元,房屋竣工面积1.5亿平方米,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全省工业发展中强调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的同时,也要注意相关基础产业和一般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能源工业建设,调整改造和提高轻工、纺织、医药、军转民工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摆脱“瓶颈”产业的制约,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和促进产业升级,保持国民经济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