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型边缘带脑梗死患者血NSE、D-dimer的变化研究及临床干预论文_张立侠,郑松娜,宁天江,李亚丽,潘广芹

各型边缘带脑梗死患者血NSE、D-dimer的变化研究及临床干预论文_张立侠,郑松娜,宁天江,李亚丽,潘广芹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内三科 天津武清 301700

摘要:目的:探讨各型边缘带脑梗死患者经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D-二聚体检测后的动态变化,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皮层组、皮层下组、混合组,三组各60例,另外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60),对三组患者以及对照组人群进行检测,均在入院时、入院48小时、入院72小时以及入院7天抽取血浆NSE、D-dimer检测并详细记录,并对四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脑梗死各组入院时的NS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8小时与72小时后,含量逐渐升高,且达到顶峰,7天后明显下降;脑梗死各组入院时的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有显著意义(P<0.05),入院48小时、72小时与7天后,含量逐渐升高,且达到顶峰。结论:血浆NSE、D-二聚体联合测定对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与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且混合型的边缘带脑梗死为更容易进展的类型,且NSE和Dimer可作为预估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脑梗死;血浆NSE;D-二聚体

引言

脑梗死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属于脑组织损伤疾病,各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类型各不相同[1],相关学者为研究各类型边缘带脑梗死患者经血浆NSE与D-二聚体检测后的指标变化情况,特此对该检测手段进行了如下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的样本量为180例边缘带脑梗死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皮层组、皮层下组、混合组各60例,皮层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区间为46~68岁,中位年龄(31.56±6.78)岁;皮层下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区间为45~69岁,中位年龄(32.87±5.31)岁;混合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区间为43~67岁,中位年龄(33.28±4.93)岁;对照组男19例,女41例;年龄区间为41~69岁,中位年龄(33.49±5.26)岁。对比四组的临床数据资料,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本次选用的仪器为罗氏(Roche)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NSE试剂盒,参考范围在0-15.2 ng/ml之间,而D-二聚体测定则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器检测,正常参考范围:0-0.3mg/L之间,对患者以及健康人群入院时(发病48小时内)、72小时、7 天抽取血NSE、D-dimer并记录其值,并记录同时段NIHSS评分

1.3 观察指标

180例患者与60例健康人群分别在入院时(发病48小时)、72小时及发病 7 天时抽取血浆NSE、D-dimer[2],同时采用NIHSS量表分别对其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血浆NSE含量测定(NSE含量单位:μg/L)

皮层组、皮层下组、混合组在入院当时、入院48小时、入院72小时、入院7天评分分别为:(16.12±3.56)、(26.21±2.23)、(21.39±3.16);(18.21±3.18)、(28.32±3.51)、(22.52±3.54);(21.18±4.03)、(35.23±3.56)、(26.51±3.56);(16.52±3.29)、(26.67±3.51)、(19.52±3.93);对照组入院时测定为(4.73±1.52);分析脑梗死各组入院时的NS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8小时与72小时后,含量逐渐升高,且达到顶峰,7天后明显下降。

2.2 D-二聚体含量测定(D-二聚体含量单位:μg/ml)

皮层组、皮层下组、混合组在入院当时、入院48小时、入院72小时、入院7天评分分别为:(0.65±0.22)、(1.41±0.39)、(0.87±0.26);(1.14±0.32)、(2.35±0.29)、(1.76±0.31);(1.83±0.43)、(3.03±0.36)、(1.92±0.40);

(2.46±0.51)、(3.93±0.83)、(2.63±0.46);对照组入院时测定为(0.3±0.13)。数据表明,脑梗死各组入院时的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有显著意义(P<0.05),入院48小时、72小时与7天后,含量逐渐升高,且达到顶峰。

2.3 三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NIHSS评分单位:分)

皮层组、皮层下组、混合组在入院当时、入院48小时、入院72小时、入院7天评分分别为:(11.0±3.2)、(15.1±2.3)、(12.5±3.0);(11.2±3.1)、15.3±2.6)、(12.4±2.6);(11.4±2.9)、(15.5±2.0)、(12.5±2.8);(10.2±1.9)、(16.3±2.2)、(11.8±2.1),分析数据,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对患者进行NSE与D-二聚体的含量测定,主要是由于NSE是一种组织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关键酶,它参与糖酵解途径,另外,NSE可作为脑组织损伤的标志物;而D-二聚体则是凝血酶及因子XII作用下的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作用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的终末产物,能够有效证实患者体内是否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特异指标。

此次研究结果分析后可知:发病后7天内的血浆NSE、D-二聚体含量在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意义,提示:梗死灶体积直径小时,两种检测水平普遍较低,下降快;梗死灶直径大时,两种检测水平普遍较高,下降缓慢。故脑梗死患者血浆NSE、D-二聚体含量能够直接反应机体的凝血和病情轻重变化。

综上所述,血浆NSE、D-二聚体联合测定对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与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混合型的边缘带脑梗死为更容易进展的类型,且NSE和Dimer可作为预估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杜莉,王绪虎.ACI患者血清NSE和血浆D-D、Fb相关性的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26(2):194-195.

[2]王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NSE、hs-CRP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67-69

论文作者:张立侠,郑松娜,宁天江,李亚丽,潘广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  ;  ;  ;  ;  ;  ;  ;  

各型边缘带脑梗死患者血NSE、D-dimer的变化研究及临床干预论文_张立侠,郑松娜,宁天江,李亚丽,潘广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