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化论文,几点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而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最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所以,在高等教育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如何将这一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他们自身人格的一部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笔者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育者群体。
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思政工作者是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那么思政教师和思政工作者则是这圣殿中的圣灵,是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是整个社会中专门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高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这一崇高的职业,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事业,对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首先,教育者应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共产主义信念。因为理论的说服才是根本的说服。如果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说明实际问题,不能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就不可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其次,教育者要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和精神素养。因为人格的力量往往能唤起人们的理性良知,使人心悦诚服。只有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讲马克思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只有能够无私奉献的人讲奉献才能令人钦佩、信服。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更影响着学生对他们所传播的理论的接受程度。此外,要有相当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一定的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能力。马克思曾指出“教育者首先应该是受教育者”(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5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思政教师尤其需要不断“受教育”,不断学习新事物,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特别是在“两课”教学中,他们的师德师风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往往更为深远。
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应当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在强调其意识形态教育同时凸现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柱。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突出其理论的意识形态教育非常重要,但同时凸现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内涵,使得这一理论内容鲜活起来,使得革命导师形象生动和真实起来也相当重要。这是使这一理论贴近学生、走进学生头脑乃至心灵,以达到“内化”的重要一环。
一般说来,科学精神是关于“真理的知识”,是各种科学形式在总体上所共同具有的实质精神。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坚实严谨、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就是科学精神的范畴;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我们常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这是人文精神的范畴(注:王大珩、于光远主编《论科学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马克思主义就其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来说,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领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完美体现的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宗旨——人的解放及根本目标——共产主义社会本身就代表着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人文精神,它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是人类发展史上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也是追求正义的人们的普遍理想。它把对个人利益的维护与维护他人的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这种崇高的人文精神也是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中应当让学生懂得,只有这种高尚的人文精神,才能培育出健康的社会心态,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大厦的过程中,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人文思想塑造整个社会的心灵。
同时,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看到那被实践检验并丰富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代表着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虽然各具时代特色,但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贯彻始终的思想红线。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对人类所从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高度概括,也是指导人们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行动指南,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表明,它不仅是一种在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典化的社会科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深刻的社会分析工具系统。它所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对封建迷信、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主观主义的有力抨击,也是对崇尚科学、坚持唯物主义,坚持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的集中宏扬。
在迄今为止的整个人类思想文化遗产中,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科学理论体系,也是构建我国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思想大厦的理论基础。所以,应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之中。这样才能充分展现这一理论的魅力,学生也才能深刻认识这一世界观中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在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学生才会将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内化为他们自身人格的一部分,从而升华为一种自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三、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还应关注和尊重教育对象的需要。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强调从人的需要入手去研究人类活动的动力。唯物史观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的起点。这正是把人的物质需要作为历史发展的“动机背后的动力”进行考察所作的判断。现代心理学也揭示了人的行为规律:即“需要——动机——行为”,指出需要不仅是人的行为的目标和方向,也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倘若我们希望得到人们的某种行为,那么就必须去分析促成这一行为产生的动机背后的动力——人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想获得成效,就应当遵循这一规律,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
这里的需要既包括学生个体内在的需要又包括社会的需要。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也是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对话过程。因此我们首先要关注大学生的个人需要,分析这些内在需要的心理源泉,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也要引导他们了解社会需要,并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帮助他们深刻理解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社会需要控制个体需要。为了使社会能够向前发展,人们必须自我约束,牺牲个人的一些需要,将其转移到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大众的高尚目标上来;另一方面个体需要又直接制约着社会规范的实现程度。社会为了使个体获得充分的发展,又必须尊重个体的需要,使它合理地释放与发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5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如果从需要的角度来理解是指,任何现实的人的需要都不可能是个人孤立纯粹的需要,它必然是体现着社会需要前提下的个人需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处理好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努力实现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和谐统一。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人的需要必须正确理解。我们所说的人的需要,是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包括物质的精神的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表现为各种具体需要。压抑了这些需要,就等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丢掉了基本前提,使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脱离人们实际的空洞的说教。还要指出,我们在强调大学生要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更应当引导他们去评判个人需要的合法性、合理性。对于一些非理性力量支配驱使下的非现实性的需求必须加以说服教育,抑制这种要求。
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还需发挥情感教育的催化作用。
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人。情感关怀既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又是人类的基本关怀。我们应该知道,并非所有的道德认识都必然引起相应的道德行为,而只有当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相融合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时,才能实现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需要的增强和道德行为的实现,其重颡渠道就是道德情感的培养。在这种培养中,既包啜教育者的情感投入,又包括被教育者的情感体验。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的人们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活动。一种通过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而达到思想一致的实践活动,能使人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常说的“身教胜于言教”,这驿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身教者用自身的道德实践打动了教育对象,这种打动就是一种玳感体验,就昵道德情感糈学生身上“内化”的突出反映。同时,强烈而丰富的情感体验又是道德行为的前提。如果教育者有对教育对象的情感投入,教育双方就容易产生理解和心灵的沟通,在这种情感教育的催化下,包括道德情感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作用就会加快实现。
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做到“感性引导”、“理性说服”。这里的“感性引导”不只是指用生动形象的例子进行“浅入深出”的教学和教育,还包括教师和思政工作者应善于选择一些典型事例进行教学并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在课堂和课下两个环节进行。课堂上的“情感激发”、“情感打动”、“情感共鸣”;课堂下的“情感关怀”和“情感沟通”以及“情感抚慰”等都是比较好的情感交流的方式。一场促膝谈心的思想交流,一句亲切友好的问候和关爱,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尊重和关怀。在情感交流过程中,教育者以情动人,以情至理,教育对象为情所感,为情所动,这种情感的交融能使教育双方的距离突然缩短,二者之间产生心理相容和心灵共鸣,从而顺利实现教育对象思想的转变和升华,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内化”的双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