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孔令尊

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孔令尊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早已不在局限于传统的混凝土建筑结构浇筑,而是致力于发展预制构件,以此来扩展建筑结构的应用空间,这种建设方式不但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还能够进一步优化建筑结构并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为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大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力度。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地提高,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传统的浇筑式施工技术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的建筑施工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还可以节约施工中的建材用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之中。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分析

目前在建筑施工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影响到了建筑设计和施工开展,房屋空间过于固定,很难根据用户的需求展开系统的设计,而预制装配式建筑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更为灵活的进行建筑施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空间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中,选择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借助混凝土构件,在工厂中完成构件制作,生产建筑主体结构中的混凝土结构,将预制装配完成的构件通过专业运输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留有预留孔完成后续的灌注过程,最后与构件连接,形成了最后的构建主体,满足建筑结构强度需求。

借助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的质量,可以实现商业化生产,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预制装配式建筑一般会选择新型材料,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同样能满足建筑的正常采光、通风、保温、隔热等需求,提高建筑物的质量,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减少不再生能源的利用,利用一些绿色环保材料,通过一些装饰手段,保证整体建筑的美观性。和传统的建筑类型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不高,施工步骤更为简便,不需要全部在现场施工,可以预制部分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完成安装施工,这样就有效的缩短的施工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后续施工,各个构件施工和剩余现场施工可以同时完成。同时,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整个过程绿色环保。整理过程还可以避免褪色问题的发生。

另外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与建筑防水、保暖结构的施工是分别进行的,这样不仅延长了施工工期还容易出现防水、保暖施工过程与主体建筑结构施工的冲突从而影响最终的建筑质量。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在建筑结构构件生产时,已经同时完成了防水、保暖等结构的施工,这样在装配完成后便不再需要后续的施工过程,提升了建筑施工效率,同时也确保了防水等结构的性能,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2预制装配式施工简介

预制装配式施工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其施工流程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预制,即在工厂之中对建筑各部分构造进行生产加工,目前我国预制装配式施工中所使用的建筑构件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础的通用结构体系,这些预制建筑结构与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相类似,包含有剪力墙、框架等体系。

而随着人们对于建筑施工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建筑实际使用状态的改变,目前根据不同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专用结构体系的预制,这类预制构件通常根据建筑设计需要进行了细节的调整及性能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前多变的建筑施工要求[1]。预制环节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而预制建筑构件的改良与创新也是技术升级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各企业也加强了新型预制构件的研发工作,诸如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即预制混凝土整体剪力墙体系都得到了应用,极大地丰富了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第二个环节便是装配,即施工人员将预制的建筑结构构件进行组装,以完成建筑整体施工。在装配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操作难度较小同时也不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目前在装配过程中主体结构中的竖向构件装配有着一定的难度,例如剪力墙及各类梁柱结构的装配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3.1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

在对预制构件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需要首先对混凝土浇筑磨具进行检查,确保应用的混凝土磨具都符合建筑工程建设需求,随后要进行的是对预制构件内部钢筋材料质量的检查,确保内部钢筋结构的质量没有问题后,再进行最后的刷漆涂抹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预制构件的表面涂刷隔离剂物质后,施工团队便可以开展对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并且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均匀程度,在具体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需要浇筑的预制构件进行全面检测,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发现预制构件出现了变形现象,施工团队要及时停止浇筑工作,并认真分析变形原因,通过相应的补救方式来对预制构件混凝土结构进行补救,减少变形问题带来后续预制装配式施工的影响。此外,在浇筑过程中,如果施工团队选择了插入式搅拌方式,要确保插入搅拌设备不会破坏预制构件的内部钢筋结构及其稳定性。在完成整体的预制构件混凝土施工工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表面进行养护操作,具体方式是先进行凭证施工,随后再应用蒸汽养护方式。

3.2构件运输和储存

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储存贯穿了整体的预制装配式施工,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对预制构件运输和储存工作的重视程度。就预制构件的运输而言,建筑企业需要结合预制构件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选择相应的运输工具,并在运输过程中对预制构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避免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和磕碰现象,并注意对预制构件的装车和卸车工作;在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需要在运输车辆上应用其他缓冲材料,以此来实现对预制构件的良好保护,并且要实现对预制构件的运输路线进行规划,避免陌生路线上出现急刹车现象给预制构件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要确保预制构件储存空间地面的平整度,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预制构件储存位置进行平整处理,避免地面上存在坑洼对预制构件造成外部损伤;建筑企业也需要确保预制构件储存空间的干燥和封闭性,避免预制构件在储存过程中出现受潮等现象,总之,建筑企业需要通过相应的方式来避免预制构件在储存阶段中受到外界损伤,以此来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为预制装配式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材料基础。

3.3预制构件

吊装预制构件的吊装一般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系统,一种是湿式系统,一种是干式系统。湿式系统的应用基本流程如下:放置预制构件安装小样、进行预制柱的吊装、进行预制大梁的吊装、进行预制小梁的吊装、进行楼板吊装、进行建筑物外墙的吊装、进行阳台的吊装、进行楼梯的吊装、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建筑内电气设备的配置、进行楼定灌浆处理。在湿式系统引导下的预制装配式施工工作,一般采用以下施工方式:在建筑墙体上预留锚筋,并且要确保锚筋能够插入到叠合现浇层中;在进行对楼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时,楼板连接建筑物上半部分需要应用现浇混凝土浇筑方式,建筑物的下半部分需要有铁件的连接,并令建筑下半部分和铁件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与距离,方便建筑下部结构在地震过程中在铁件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摇晃。

4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是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这一技术的使用较为广泛,为了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存在尺寸的误差,需要严格控制安装方向,做好整体安装工作。距离安装位置30cm处,就调整叠合板安装方向和位置,确保安装位置和方向准确性。叠合板本身较为脆弱,安装中易出现损坏,影响到其安装过程,所以要做好叠合板的保护工作,有必要使用外围支板,以免造成叠合板破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施工成本。吊板是叠合板全装之前需要提前安装的工作,选择合适的吊装方式,确保吊装的紧密性。在安装过程中,底部设定临时支架,为叠合板安装提供必要的安装范围约束,保证叠合板安装的稳固性,施工完成之后,可以拆除临时支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安装双层结构,需要设立双层支架,在安装结束之后,严格控制安装范围。叠合板安装之后浇筑混凝土,做好后续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质量要求之后,拆除支板,完成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过程,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结束语:目前,受到施工技术和施工团队专业程度的影响,预制装配式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尚未得到全面广泛的应用,但是这是建筑行业和建筑结构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建筑企业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形势,并结合企业发展情况以及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何红国.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方法[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08):64-65+68.

[2]李振兴.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J].绿色建筑,2017,9(04):75-77.

[3]肖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22):123+131.

[4]陈新.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16,38(04):464-465+468.

[5]龙莉波,马跃强,赵波,席金虎,李卫红,何飞.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配套装备的创新研究[J].建筑施工,2016,38(03):367-369.

论文作者:孔令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孔令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