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这一过程中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所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瞩。作为道路施工的重要基础,路基施工质量与道路质量密切相关。在新形势下,工程技术进步飞快,与此同时路基施工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这一时期对路基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与探讨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工程较大,且涉及排水、防护、路面及桥涵等工程施工,容易受到地质、地貌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施工难度较大,对路基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必须加强对路基施工技术的研究,做到路基坚固、稳定,从而确保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
1、路基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主要分布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市政道路在投入运营以后,每天的车流量很大,对市政道路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很高。市政道路的稳定性和路基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只有道路的路基足够稳定,才能保证道路的稳定。如果路基质量不过关,对市政道路会有以下几点影响:第一,路基会直接影响市政道路的路面。只有在平整的地基上铺设路面,才能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第二,路基施工的好坏会影响行车的安全,特别是路基与桥梁过渡段可能会出现跳车的情况,对行车的速度也会有影响。第三,路基会影响道路的质量,如果路基出现问题,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路基施工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关键环节。在对路基进行施工的时候,必须从设计的环节开始就认真仔细的策划,在施工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规范施工工艺,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同时,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基施工技术。
2、市政道路工程对路基的具体要求
2.1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在道路工程中,路基的主要作用为承载压力。因此,为了保证路基能够承载较大的压力,就要在建设路基的时候,将路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施工。也正是因为路基的作用,就要求路基必须有较强的稳定性。如果路基的稳定性出现问题,那么道路可能在行车荷载较大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失衡的现象。这不仅会破坏道路,更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对市政道路的路基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特征,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比如,有的地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路基常常会受地下水的影响,如何防止地基被地下水腐蚀就是路基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还有的地区,土质松软、软基较多,对这种软土进行地基施工的时候,也要注意施工的技术,防止地基因为载荷太大而出现变形情况。
2.2保证路基的强度
除了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之外,路基的强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强度是判断路基质量的第二个要点。市政道路工程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车流量很大,为了防止路基在较大的行车负荷下,产生变形,就要在施工路基的时候加强路基的强度,保证路基的承载能力是符合道路要求的。在对道路的路基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就应该预测道路将来投入使用时,可能需要承受的最大车流量。保证路基在最大车流量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形。如果路基的强度没有达到要求,那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的交通压力只会越来越大,道路在运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形变等问题,可能会对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造成威胁。人们的出行也会受到阻碍。因此在路基施工时,为了保证路基的强度,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选择路基材料的时候,要先对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考察,选取合适的材料。第二,保证路基的密实度,防止路基出现强度不足的问题。第三,路基的强度必须高于市政工程对路基的要求。
2.3施工前的准备
1)路基动工前,施工人员必须详细地了解设计交底内容,及时核对并勘查现场,一旦发现问题,应该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以现场施工情况为基础详细核对工程量,按照施工难度和工期要求进行材料、设备及人员等的分配,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业主和现场监理批准后实施。3)建设工程和生活用房,满足施工人员在水源、电力以及通讯等各方面的需求。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方便周边居民的生活。4)建立小型构造物及地下管线,都是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型构造物能够辅助路基施工。此外,还应该合理地设置地下水和地面水的排除渠道,为石、土方工程施工奠定基础。5)挖掘路堑、修正路肩及整平路基等。
2.4施工测量
在路基工程动工之前,必须进行施工测量,主要就是复测水准点、导线及中线、详细检查横断面及添加水准点等,以此来有效地提升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这里的导线复测主要是指通过红外线测距仪等仪器来检查导线点,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应该进行加密,以此来有效地保证市政道路顺利施工。进行中线复测,利用坐标法来恢复中线,然后固定路线上主要的控制桩,例如转点、交点及圆曲线等。重视临边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及同结构物的中心,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上报。除此之外,还需要合理地进行路基放样。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工艺、施工图纸等精准定位弃土堆桩位、边沟桩位、取土坑桩位等。在距路中心一定距离处合理设置控制桩,桩与桩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50cm。
3、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工序十分复杂,各工序应该严格按照路基设计的各个平面位置逐渐展开,以此来有效地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3.1路基施工测量
路基施工测量主要包括标高、中线及钉线外边桩这几个方面。在恢复道路设计中线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进行道路中线各个点的复测,保证没有任何问题后再进行施工测量;然后就是钉线外边桩。,具体需要从道路中心线进行道路宽度的测量,在道路边线外0.5~1.0m的两侧,每隔5m设置一个钉木桩,并且将其里程也清楚地展示出来;最后就是标高测量,需要将道路中心高程测量清楚,然后再进行施工。
3.2填方路基
当遇到设计路基标高高于原地面标高的时候,需要填筑土方。必须注意的是,一定不能用淤泥、盐渍土、腐殖土等进行填充;填土中不能有垃圾和杂草等;所有粒径大于10cm的土块都要碎化;地面杂草和积水等杂物应该及时清除。在填土之前,首先平整地面坡度,然后再进行压实与填土操作。最后,按照高程控制土方厚度和设计断面进行适当的调整。
3.3路基压实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压实一般采用震动压实和重力压实这两种方法,按照由快到慢、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碾压过程中,碾压机应该从路基边缘向着中央进行施工,压路机轮的边缘应该与路基边保持一定的距离。碾压不到的地方可以使用小型夯压机进行施工。要仔细检查路基压实质量,包括各层的夸沉值和压实度,存在问题的地方要及时改进。要保障路床坚实平整,确保没有明显的起皮、轮迹以及翻浆等现象。要有效地保持路堤边坡的平顺和密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路基施工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为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必须要注重路基施工技术,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要点和原则,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确保道路施工质量,建设优质的路基工程,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笔者在上文中对路基施工的几个要点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了分析,对路基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了总结。希望可以帮助施工单位,提高路基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德华.浅析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6(06):161+163.
[2]汤大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98.
论文作者:刘一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路基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强度论文; 中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