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经济圈论文,环渤海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054(2006)02-0019-06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之间的实力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之间实力的此消彼长。全球化带来了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从世界范围来看,生产要素呈现“东移”的趋势,即由西欧转向东亚,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构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抓住这一趋势,大力引进外资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这两个地区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同时也构成了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两个“极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生产要素“东移”趋势继续加强的同时,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逐渐“北上”。“东移”和“北上”这两种趋势的共同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聚焦在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这样的观点不断地被媒体和学者①~④ 论述和肯定,并与之相伴随,为了说明论点便于比较,“环渤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区”、“环渤海都市圈”、“环渤海城市群”这样的概念被不断提起。但是,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较,“环渤海经济圈”似乎更多地停留在口号上,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它的发展依然步履沉重。这使得人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认识上,即当用来进行城市体系或区域经济论述时,“环渤海地区”并不能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提并论,它并不是一个“经济圈”,更不是一个“城市群”。
“环渤海经济圈”的来龙去脉
“环渤海经济圈”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最初的推动力量来源于我国扩大改革开放、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被逐渐的认识和重视,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部分地区、蒙古、日本、朝鲜和韩国在内的东北亚地区由于地理上的相近和资源上的互补,存在合作的潜在有利的条件。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亚经济合作”这一命题不断被东北亚各国包括学术界、企业界、政府部门等各界人士所强调和推动。⑤ 尤其是日本和韩国,其在资金和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但自然资源贫乏,劳动力成本高,为了充分利用东北亚各国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对推动东北亚各国经济互动合作,抱有十分积极的态度。日本早在80年代初期就提出“东北亚经济圈”的构想。而我国的环渤海地区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海岸线长,港口较多,人口较集中,工业基础雄厚,矿产资源丰富等优势,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合作的主要地区,甚至被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金森久雄称为东北亚经济圈形成的“核”。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对环渤海地区的发展研究①-(13) 不断增多,并逐渐影响到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家计委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论证环渤海经济区。1992年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加快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则最终明确地提出了要依托沿海大中城市,形成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综合经济圈,并把它作为我国七大经济区之一。至此,环渤海地区的发展由最初学者的理论研究上升到了国家核心战略的高度。而“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与之相类似的“环渤海经济区”、“环渤海都市圈”、“环渤海城市群”这样的概念则在之前或之后的一系列研究中用来代指环渤海地区。
已有研究和论述中存在的两个混乱
环渤海地区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地区,有其现实必然性和政策涵义。但是,纵观已有的研究却发现在两个基本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混乱和分歧。
1.地域范围不确定
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作为七大经济区之一的“环渤海经济区”范围包括辽、冀、京、津、鲁、晋六省市和内蒙古中部七盟,陆地面积约111.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1.5%。但是在已有的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对于环渤海地区的具体地域范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划分。杜可喜③ 等的研究中,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市,河北、辽宁、山东、山西4省,内蒙古7个盟市;卢新德④ 认为,环渤海地区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内涵,广义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山东、河北、辽宁三省,而狭义的环渤海地区指环绕渤海“黄金海岸”的青岛市、威海市、烟台市、潍坊市、东营市、滨州市、沧州市、天津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铜西市、锦州市、盘铜市、营口市、大连市、丹东市等16个城市;何翎⑥ 的理解,环渤海地区由京津两大直辖市和辽、冀、鲁、晋、蒙(中部)五省区组成;刘洪滨⑦ 认为,环渤海地区由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组成;邬凤祥⑧ 认为,环渤海地区由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和山西组成;李京文⑨、赵杰⑩、范磊(11) 等则倾向于“三省两市”的范围界定,即具体范围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辽宁、山东、河北三个省。
地域范围的不同使得各个学者的研究之间丧失了交流的基本平台。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特定的地域单元,环渤海地区的地域范围确定应该把握两个基本点:(1)濒临渤海(2)有条件、并且有利于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因此,笔者更倾向于“三省两市”的范围界定,即环渤海地区具体范围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辽宁、山东、河北三个省,面积52.1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的5.43%。
2.概念内涵的混乱
在相关的文献中,⑧~(12) 对环渤海地区的论述存在着“环渤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区”、“环渤海城市群”、“环渤海都市圈”这几种概念,但是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却并不相同。综合起来看,这四个概念可以归为两类不同空间层次的内涵,一类认为环渤海地区是一个经济区,另一类认为环渤海地区是一个城市群。概念的混乱使得对环渤海地区的认识大不相同。因此,为了便于笔者解释自己的观点,必须首先对“经济圈”、“经济区”、“都市圈”、“城市群”这几个概念的确切内涵进行辨析。
经济圈 这是十分宽泛并且不严密的概念。笔者以“经济圈”为索引查阅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章篇名中含有“经济圈”关键词的340篇文章,发现在这些文献中对“经济圈”的理解大相径庭,并且空间尺度也各不相同;大到以世界大洲为尺度的划分,如“亚洲经济圈”、“美洲经济圈”等,小到以城市为尺度的划分,如“首都经济圈”、“某某城市经济圈”。其概念内涵包括了“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区”、“都市连绵区”、“都市区”等不同的类型。但是不管是那种理解,总结其共同点,就是“经济圈”必须是其内部具有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的一体化区域。而在具体到“环渤海经济圈”时,从已有的文献⑧~⑨ 中可以看出,其内涵相当于“经济区”。
经济区 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个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概念。按照不同的功能特征,可以分为部门经济区、决策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三大类型。(13) 部门经济区主要是根据某些产业部门在某些地域分布的相对集中程度或对其有利的发展条件进行划分的,一般分为农林区、能源区、工业区、旅游区等。这种经济区多数属于认识型经济区,其意义在于认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地域分布现状,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分区打基础。决策经济区主要包括开放区、扶贫区、整治区等几种类型,它实质上是实施政府某些特殊经济政策的地域平台。而综合经济区则是建立在地域差异和地域联系基础上的,由大小不等的经济中心及其紧密联系的广大地区组成的经济地域单元。对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来讲,它具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在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的相关文献中,“经济区”的概念多是指“综合经济区”。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整体实力的增强,以中心城市或城市密集区为依托,在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对内、对外经济联系同向性特征的城市经济区,代表了综合经济区研究的主要方向。(14) 因此,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们在谈论“经济区”时应该是指“城市经济区”。
都市圈 这是一个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都市圈”这一叫法起源于日本,其内涵相当于美国的都市区(MA)。国内学者在研究中所采用的与之相类似的概念还包括“城市圈”、“大城市经济圈”、“都市区”等,其实质是由一定规模以上的中心市及与其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非农活动发达的外围地区共同组成的具有城乡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功能地域。(15) (P41~42)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中心市与其周围地区之间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在具体划分时,其外围地域常常以县为基本组成单元。从空间尺度上看,其远远小于城市经济区,它仅是一个近域的地域单元。但是,具体到“环渤海都市圈”(11) 这一概念时,其文中涵义却又与“城市群”一致。
城市群 这一概念脱胎于美国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Gottmann)提出的" Megalopolis" ,但是它却是对" Megalopolis" 通俗的、广义的理解。(16) 由于“城市群”的叫法通俗上口,因此在实际中被广为应用。国内学者在研究中所采用的与之相类似的概念还包括“城镇密集区”、“都市连绵区”、“大都市带”等,它们都是用来论述城市体系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Megalopolis" 概念的确切内涵是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沿着综合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17) (P31~38)这是一种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资源的人类社会居住形式的高级阶段。辨析国内已有的研究文献,笔者认为“都市连绵区”、“大都市带”的定义与" Megalopolis" 基本一致,而“城镇密集区”、“城市群”则可以看作是" Megalopolis" 发展的初级阶段。
环渤海地区不是一个城镇密集区
判断城镇密集区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具备形成都市连绵区的雏形或潜在可能。具体的5个必要条件是: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有对外口岸;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许多的中小城市;经济发达,城乡之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18) (P88~111)依据这样的标准,早在1988年周一星根据国际城市发展的趋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已经预见到中国在未来的经济和城市的空间结构中,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闽东南有条件形成六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带,即都市连绵区。这一论断不仅为国际和国内学者所认同,(19) 而且正在被中国发展的实践所证实。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研究(17) 认为,珠三角、长三角的都市连绵区已经成形,其它的几个还正在形成过程中。因此,可以看出,面积52.11万平方公里的环渤海地区实际上是包含了三个城镇密集区,一个是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城市的京津唐地区,具体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与之毗邻的河北省唐山、秦皇岛和廊坊3个地级市的行政区范围,面积5.53万平方公里;另一个是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城市的辽中南地区,具体包括沈阳、大连两个副省级城市和铁岭、鞍山、辽阳、抚顺、本溪、营口6个地级市的行政区范围,面积7.72万平方公里;还有一个是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城市的山东半岛地区,具体包括济南、青岛两个副省级城市和淄博、潍坊、烟台、威海、东营、日照六个地级市的行政区范围,面积5.97万平方公里。这三个城镇密集区无论是从自然地理条件、空间位置结构,还是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程度来看,都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不相同。
从自然地理条件看,京津唐的主体是在海河平原的中下游,辽中南是辽河平原的中下游和千山山脉的一部分,山东半岛的主体是胶莱河平原、胶东丘陵以及一部分的山东丘陵和黄河下游平原,它们在自然地理单元上各不相同,而且不相连接。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在自然地理上基本就是两个三角洲平原加上邻近的一些丘陵。从空间位置结构上看,环渤海地区的三个城镇密集区围绕着渤海海域呈分散的环抱之势。在北面突出了辽东半岛,它的背后是辽阔的东三省;在南面突出一个山东半岛,它的背后是黄河中下游;在西面渤海伸入到华北的黄河、海河平原,它的背后是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这种地理结构,决定了它们三块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会超过三块各自内部的经济联系。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则沿着黄海、东海、南海形成的圆弧形海岸线紧凑地分布。
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密集程度来看,都市连绵区已经发育相对成熟的长三角和珠三角明显高于环渤海地区的三个城镇密集区。2001年珠三角和长三角的GDP、人均GDP、地均GDP分别为8363.94亿元和15350.9亿元、35792.43元/人和20454.83元/人、2020.28万元/km[2]和1541.26万元/km[2],高于京津唐的6254.95亿元、16762.83元/人和1133.14万元/km[2],也高于山东半岛和辽中南。从人口集聚程度来看,京津唐的人口密度为676人/km[2],与山东半岛的667人/km[2]接近,高于珠三角的564.44人/km[2]和辽中南地区的414人/km[2],而低于长三角的753.49人/km[2]。
由此可见,面积52万平方公里,包含三个各不相同城镇密集区的环渤海地区能够拿来与面积只有10万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和4万平方公里的珠三角这两个已经发育成熟的都市连绵区相提并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了。
环渤海地区也不是一个城市经济区
城市经济区是以中心城市或城镇密集区为依托,在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对内、内外经济联系同向性特征的枢纽区。可以看出,中心城市、腹地及经济联系是构成城市经济区的最基本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区划分方案。但综合来看,这些方案主要是从内向型经济联系出发、凭经验或凭理论判断进行划分的,很少考虑外向型联系,很少建立在实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最近周一星等(14) 利用外贸货运流、铁路客运流、铁路货运流、人口迁移流和空间信息流等大量翔实的资料,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新的条件下我国跨地域空间经济联系的总体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城市经济区的组织方案(图1)。
从中看出,国家一级的经济核心区是三个: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全国大的经济流流向这三个核心区,并通过这三个核心区和世界经济体系相联系。以这三个核心区为中心可以划分成三个腹地互有重叠的全国的一级经济区,即南方区、中东区和北方区。而北方区的核心是京津唐,而不是环渤海地区。
进一步从二级经济区的划分来看,环渤海地区所包含的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三个城镇密集区分别构成了三个经济核心区。三个核心区分别有各自不同的国内联系腹地和对外联系方向,有自己不同的中心城市和出海口。辽中南是东北三省及内蒙东部的经济核心区和出海门户(大连),京津唐是华北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和出海门户(天津),山东半岛是山东全省以及省外一部分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和出海门户(青岛)。进而形成了三个各自独立的二级城市经济区:华北经济区、东北经济区、山东经济区。三个经济区有各自的经济特点、产业布局,有各自不同的城市体系,各自内部具有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远远超过三个经济区之间的联系。因此,决不能说环渤海地区是一个“经济区”或“经济圈”。
对环渤海地区的正确理解
综合起来看,笔者认为对环渤海地区的正确理解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环渤海地区”不是一个城镇体系的概念。它不是一个城镇密集区或城市群,而是包含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三个城镇密集区,三个城镇密集区呈北中南之势环渤海分布。三个城镇密集区具有地理上的接近性,但是自然条件、发展水平和发育状况各不相同。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国内联系腹地和对外联系方向,有各自不同的中心城市和对外联系通道。
(2)“环渤海地区”不是一个经济区域的概念。它不是一个城市经济区,它的地域范围涉及到三个各自独立的城市经济区:华北经济区、东北经济区和山东经济区。三个经济区有各自的经济特点、产业布局,有各自不同的城市体系,各自内部具有紧密的社会经济联系,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远远超过三个经济区之间的联系。
(3)“环渤海地区”不是一个经济“极点”或经济核心的概念。无论是从空间尺度还是从实质内涵上讲,它都不能拿来与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基本成形的都市连绵区进行比较,而真正具有相比性的是我国的六大城镇密集区。
(4)“环渤海地区”只是一个建立在地理接近性基础上的区域概念。这一客观存在的地理区域有其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如渤海海域的环境保护、参与东北亚的竞争与合作等。当利用到地理接近性这一特点时,这一概念有其合理性。
笔者之所以强调科学、正确的理解环渤海地区,其意义在于:
(1)概念内涵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学术研究的基本点。关于环渤海地区各种概念的纷繁复杂一方面造成了大家对于环渤海地区认识的混乱,另一方面使研究者之间失去了相互交流借鉴的平台。而当这种种概念影响到决策者的思路时,则将会在实践中带来种种偏差。
(2)明确环渤海地区不是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单元,而是包含各具特点的三块,有利于从根本上解释“环渤海经济圈”步履蹒跚的原因,进而有利于发挥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这三个城镇密集区各自的积极性,促进各自的发展。
(3)在国家日益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纷纷出台的今天,研究者在提出“经济区”、“城市群”这些概念的时候,更应该具有空间范围的科学性和概念内涵的准确性,从而增加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和措施的可操作性。
注释:
①范磊,汪飞.步履沉重的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7(4).
②张慧霞.环渤海地区城市与产业布局研究[J].生产力研究,1995(4)
③杜可喜,李善祥.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问题[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3(1).
④卢新德.环渤海地区应成为中国经济第三次腾飞的“龙头”[J].观察与思考,1993(1).
⑤刘小龙.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态势与环渤海地区战略的选择[J].经济论坛,1995(10).
⑥何翎.关于当前推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和操作[J].环渤海经济瞭望,1996(3).
⑦刘洪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J].东岳论丛,2003(1).
⑧邬凤祥.环渤海经济圈与“哑铃”发展战略[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5(4).
⑨李京文.中国环渤海经济圈及其与韩国发展合作关系的展望[J].经济纵横,1996(10).
⑩赵杰.简说环渤海经济区形成的依据及发展战略[J].商业经济研究,1994(8).
(11)陈剑.中国都市圈竞争的大格局——三大都市圈的现实与机遇[J].市场与发展,2003(3).
(12)张广海.论环渤海经济区的区域整合[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14(3).
(13)胡序威.论中国经济区的类型与组织[J].地理学报,1993,48(3).
(14)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地理学报,2003,58(2).
(15)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6)姚士谋等.关于城市群基本概念的新认识[J].城市研究,1998(6).
(17)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8)Zhou Yixing.The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in China:A Preliminary Hypothesis[A].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Edited[C].by N.Ginsburg,B.Koppel and T.G.McGee,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U.S.,1991.
(19)Clifton Pannell.China' s Urban Transition[J].Journal of Geography,199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