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研究——以鹿寨县城总体规划为例论文_陈丽名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研究——以鹿寨县城总体规划为例论文_陈丽名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530000

摘要:随着经济与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一些城市扩张迅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城市自然生态资源,引导城市合理发展,国内多个城市就城市的增长边界开展了一些实践。本文结合鹿寨县城总体规划实践对空间增长边界划定因素展开研究与总结,希望对日后类似项目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城市增长边界 因素 方法 鹿寨

1城市增长边界的界定

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UGB)于1958年在美国肯塔基州首次提出并应用。目前 UGB 主要应用于美国,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应用日益广泛的有效工具,这一边界是指划定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一条界线,用于限制城市地区的增长,作为分区管制和土地利用决策的依据,在 UGB 内当地政府支持城市高密度的开发,而在边界之外则明令控制,这将有助于保持 UGB 边界之外的乡村风貌,保护开敞空间与农田。城市增长边界被视作一种严格控制城市蔓延并引导合理增长的规划途径,在美国许多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简而言之,城市增长边界就是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分界线,具体的说,城市增长边界是基于以下因素建立的:①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②满足住房、就业机会和生活质量的需要;③通过经济手段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④最高效利用现有城区以内和边缘地区的土地;⑤关于开发活动对环境、能源、经济和社会的影响;⑥根据土地分类标准保留农业用地;⑦使城市对土地的使用与附近的农业活动和谐一致。综合来说,其目标可概括为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敏感区、控制城市无序蔓延、提供生态开敞空间、减少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等。

随着经济与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一些城市扩张迅速,引发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诸如环境污染问题出现、绿色开敞空间的减少、生态压力变大等。为了保护城市自然生态资源,引导城市合理增长,国内多个城市就城市的增长边界开展了一些实践。香港在《香港 2030 年规划远景与策略》中提出"我们会划出一些发展“禁区”,从而保护一些拥有珍贵天然财产和极具景观价值的地区";重庆在1998年至今划定两批主城内绿地保护区,分为绝对禁建区和控建区,以控制建设项目,保护园林绿地;无锡市、成都市、厦门市、杭州市以及深圳市近年来开展了非建设用地的相关规划研究工作,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限制性因素进行了部分考虑;而在北京,也有相关的实践,如 2003 年《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划定绿色限建区,以保证绿化面积,控制该区域内建设用地规模。这些基于控制城市用地无序增长而划定的强制性界线都是对确定城市增长边界的一些初步尝试。

鹿寨县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速阶段,重大项目及相关产业的建设带来的用地需求日益高涨。如果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在外延式发展模式下,城市外围的生态空间会不断遭受侵蚀,引发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两大矛盾的激化与冲突。因此,有必要划定城市增长边界,通过此边界来对未来城市开发建设进行控制引导,实现城市发展与耕地、生态保护和谐统一。

2增长边界划定考虑因素

2.1生态环境因素

在城市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下,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应当摆脱单纯的由建设用地需求出发寻找可行空间的传统规划方式,强调划定生态用地等非建设空间来引导城市发展。

2.2大型基础设施

大型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城市的大举拓展,对城市发展造成空间门槛。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时也考虑到大型交通以及电力、热力等市政基础设施廊道布置对城市发展影响,在满足城市用地增长的潜在需求时,使得边界划定能够达到最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相关土地使用政策

国家和地区对已有的土地颁布的一些法规、法令、政策对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也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例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对林业用地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周边地区建设行为的控制等,这些法规和政策从正向或反向,对不同性质的土地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也是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

2.4增长弹性

城市增长边界的确定应将规划不可预计的增长引导至合理范围内,避免终极蓝图式的总体规划对城市快速发展的滞后和被动。这种增长的弹性需求包含两个主导要素:规模和位置。增长边界范围内的用地规模应考虑远景备用地需求,作为弹性增量。而增长边界位置的确定,则要综合考虑工程地质、自然生态约束、可用空间等因素,选择未来城市建设的可能拓展地区。

3鹿寨县城空间增长边界划定

3.1建设增长增量分析

鹿寨县城位于广西中部,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既处于华南沿海开放地带与大西南内陆地区的交接部位,同时也是联系东南亚的交通枢纽。鹿寨还处于湘桂一级发展轴上,是桂中经济区重要的工业城镇,未来鹿寨县极力打造成湘桂走廊重要的化工业基地,桂中副中心城市。

从鹿寨县城2004年-2008 年建设用地总量的变化情况看,4年内县城建设用地总量从8.19平方公里增加至2008 年的12.85平方公里,增加4.66平方公里,增长了57%,年平均增加1.17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4.2%。按此增长速度到 2015 年县城建设用地总量将达到21.06平方公里。

从县城未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交通区位优势的加强、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资金、劳动力、技术的集中都给县城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预计未来县城经济增长速度将一进步加快。在此背景下,县城建设用地年均增加面积超过现有的1.17平方公里/年是可能的。

3.2空间增长边界划定考虑因素确定

借鉴国内城市相关研究先进经验,根据鹿寨县实际情况,此次划定县城增长边界主要考虑五大因素:基本农田保护区、林地及自然山体、河流水系、二十年一遇洪水淹没范围、大型基础设施。评价的用地范围是规划区,即鹿寨镇行政辖区用地,总面积436平方公里。

基本农田保护区。受国家相关法规保护,原则上不能减少,此因素是影响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重要因素。

林地及自然山体。对林地的开发会破坏其生态功能,地表的裸露易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并且特殊的坡度与地貌都给建设开发带来困难,因此不宜开发为建设用地。

河流水系。土地的建设和开发对附近的河流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规划区内的河流主要有洛清江、石榴河等。

二十年一遇洪水淹没范围。洛清江是鹿寨县内主要河流。洛清江及其支流是县内洪水的主要成因。洛清江上游是自治区三大暴雨中心的桂北降水高区,每年夏季连续性的大暴雨不断发生;同时因城区排水系统不完善而发生内涝。旧城区地面高程多在92.00m以上,高于洛清江历年最高洪水位,江北新区及城区西南有部分地段地面高程在90.00m以下,属洪水期受淹地区。根据对亭水文站数据:二十年一遇和五十年一遇洪水标高分别为87.06m 及88.27m。现有防洪堤750m,位于鹿寨大桥洛清江北岸上游,鹿寨大桥北岸上游段20年一遇洪水位为91.36m,现在防洪堤未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因此,考虑到洪灾情况,洪水淹没区范围也是城市增长边界的一项重要参考因素。

大型基础设施。就县城现状来看,过境高速公路、国道、二级公路以及铁路、高压架空电力线等大型基础设施是限制县城向南扩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基础设施造价高、占地范 围大,分割城市用地,间接的提高了各区之间的交通成本。在本次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时也应考虑到县城大型基础设施影响。

4结语

空间增长边界研究是城市总规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在实践中,如何科学合理划定,有效控制和引导未来城市开发建设,实现城市发展与耕地、生态保护和谐统一。本文希望通过鹿寨县城总体规划空间增长边界研究与总结,为日后的类似的项目规划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国强.延安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研究.西安建筑科技.2011

[2]李旭峰.哈尔滨城市空间增长边界设定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论文作者:陈丽名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研究——以鹿寨县城总体规划为例论文_陈丽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