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论文_王彦普,刘蕾

王彦普 刘蕾

(土山干休所门诊部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单位接诊的46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环磷腺苷葡胺加常规治疗,疗程10天,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查分析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B型利钠肽(BNP)。并应用相关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效果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BNP状况均出现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救治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采用环磷腺苷葡胺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胺类/治疗应用;心力衰竭;老年人;疗效;急性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211-02

急性心力衰竭是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症[1]。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特别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环磷酰胺葡胺(MAC)是非洋地黄类强心剂,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同时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代谢的作用[2]。现将我单位接诊的46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进行研究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单位接诊的46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心功能分级标准均为IV级,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23例,治疗组男19例,女4例,对照组男20例,女3例。年龄70~86岁。病情状况:冠心病3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肺心病5例,患者均突然发病,出现胸痛、心悸、端坐呼吸、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及实验室检查等发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取坐位,双腿自然下垂,高流量吸氧、利尿、洋地黄强心、血管扩张剂、醛固酮拮抗剂,纠正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16,60mg)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d。两组均以10d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患者治疗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前后检测生命体征及生化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检查分析超声EF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B型利钠肽(BNP)值。心衰症状标准为:显效胸闷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有效表示各项症状明显好转,无效表示各项症状无明显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均数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心衰症状改善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23例,占100%,显效19例,占82.6%,对照组总有效18例,占78.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EF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B型利钠肽(BNP)值改善比较 治疗组全超声EF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B型利钠肽(BNP)值改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超声EF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B型利钠肽(BNP)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见表2,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

2.4 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后进行肝肾功及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测两组均未明显异常。

3.讨论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所致的以循环障碍为主的综合症,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病的严重阶段[3]。在老年患者中多发,老年人心肌储备不足,且对洋地黄耐受力差,进行及时、有效地、合理救治措施,是基层医务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采用急诊救措施对急性心力衰竭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4-5]。

环磷腺苷葡胺又称环磷酸腺苷甲胺,系环磷酸腺苷(cAMP)与普甲胺(1:1)结合而形成的的盐。为非洋地黄类的强心剂,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有扩张血管作用,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能够改善窦房结P细胞功能[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急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可显著改善老年人心衰临床症状。使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进一步降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F、FS等指标明显改善,且减少老年人洋地黄中毒的几率,提高临床有效率和显效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关紫云,叶镱,蔡阳林等.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指标的临床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689-3691。

[2]孟宪浩,吴兴新,王英亮等.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1625-1627.

[3]潘天鹏,石津生.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现代系统老年医学,1998 103-112.

[4]王波。老年重症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和临床评价[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8):98-99.

[5]黄忠玲。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救治探讨[J].医药前沿吗,2014,04(11):155-155.

[6]吕蒙,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39-40.

论文作者:王彦普,刘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论文_王彦普,刘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