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教育研究趋势综述_语文学习论文

2004年中国教育研究趋势综述_语文学习论文

2004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育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几个基本理念

1.“语文是什么”

●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钱梦龙说,“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民族语教育,即母语教育”;“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使学生在读和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汉民族语”;“一位语文教师,如果确实教得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民族语,能读会写,能言善听,则厥功至伟,此外还有什么呢?”(《为语文教学招“魂”》,《中学语文教学》第2期)。

●语文就是文化。曹明海认为,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构,语文就是文化。他指出,从语文的本体看,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语文:文化的构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7-8期)。

●语文教学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王尚文从目前的教学实际出发,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语文教学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否则就会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同时他认为,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既关涉所理解和运用的语言,也关涉去理解和运用的人。语文与人文具有深刻的相关性,因其“深刻”,绝不能离开人文来讲语文,因其“相关”而非相同,也绝不能以人文取代语文。关注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就是要将“人文”渗透到语文中来。他还对语文教学中泛语文、非语文的倾向加以严肃的批判(《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10期)。

相关链接

(1)陈黎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检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期

(2)余应源,《为语文真正独立成科(课)而奋斗》,《中学语文教学》第1期

(3)王尚文,《呼吁“语文”一分为二》,《语文学习》第4期

(4)胡尹强,《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语文学习》第4期

(5)蔡可,《“语文”、“文学”宜分科》,《读书》第1期

(6)殷铭荷、陈静,《呼唤科学的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9期

(7)雷良启,《语文教学折腾的语言反思》,《中学语文教学》第8期

(8)王秉蓉,《语文课改呼唤语言训练的回归》,《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5期

(9)方利民,《咬定“言语”不放松——语文教学本体回归的思考与实践》,《陕西教育》第4、5期

(10)颜福双,《语文就是语文——与余杰等商榷》,《南方周末》3月4日

(11)李海林,《语言专门化:语文教育的一个岔路口》,《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4期

(12)李海林,《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语文学习》第4期

2.关于语文教学目标

●目标预设与生成空间。刘永慧认为,教学目标必须保留预设的框架,同时又要保留生成的空间。并进一步指出,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学科内容的框架构建,最终实现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生成的(《目标预设和生成要有机结合》,《语文建设》第7-8期)。

●预见性和非预设性统一。宋恩泉在《语文建设》第3期《语文教学的非预设性与预见性》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将预见性与非预设性有机统一起来,预见性是实施非预设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可以从信息反馈、理解和应用的结合、教学过程的动态性上对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进行预见性把握。

相关链接

(1)刘和程,《目标的灵动与有序》,《语文建设》第4期

(2)赵克明,《关于教学目标的思考》,《语文建设》第4期

(3)程红兵,《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之我见》,《语文学习》第2期

(4)余党绪,《不能迷信教学目标》,《语文学习》第2期

(5)褚树荣,《让理论回归现实——谈教学要不要预设教学目标》,《语文学习》第2期

(6)黄玉峰,《教学应该重在过程、发现和终极目标》,《语文学习》第2期

(7)刘华,《从结果到过程——阅读课教学目标的价值回归》,《语文建设》第4期

(8)周立群,《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策略》,《语文建设》第7-8期。

(以上由周文叶执笔)

3.关于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内涵。巢宗祺着眼于全球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他认为,语文素养不仅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包括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关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问答》,《语文建设》第4期)。

●“语文素养”不能等同“文化素养”。余应源的《为语文真正独立成科(课)而奋斗》一文指出,《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包括“语言”“文字”“文学”“文章”“文化”,这“无限扩大了语文课语文的外延”,从而使语文素养“成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实为俗话所说的‘文化素养’”(《中学语文教学》第1期)。

相关链接

(1)孟庆欣,《对新课标文本表述问题的思考》,《语文建设》2003年第12期

(2)彭小明,《〈语文课程标准〉关键词解读》,《现代语文》第4期下

(3)王小明,《语文素养的心理学观点》,《语文建设》第3期

4.关于语文知识

●人文知识的内涵。李山林认为人文知识是关于“内容”和“意义”的知识,即“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于人生有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内容”,并在操作层面上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语文课程的人文知识基础及其教学》,《语文建设》第1期)。

●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方武提出应构建一个由课本的研制者、教师和学生在动态交流过程中共同完成的知识体系。他认为,今后的课本知识建构应当特别注重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丰富和拓深文学作品的“叙事”知识。教师在这过程中的使命主要是帮助学生建构人际间真诚协商、平等对话、和谐相处,解决问题,阅读、鉴赏、重构文本以及课程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而学生是以涉取课外读物、积累人生经验和阅历的方式,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以个体独特的认知结构建构课程知识和人生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以及自我的元认知知识(《课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课程·教材·教法》第4期;《论析师生的知识建构》,《中国教育学刊》第5期)。

相关链接

(1)屠锦红,《语文知识构建刍议》,《学语文》第5期

(2)韩雪屏,《言语知识新视点》,《语文学习》第5期

(3)奚小平,《更新一种思维方式》,《语文教学之友》第6期

(4)曾宁波,《缄默知识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启示》,《语文建设》第5期

(以上由傅寒晴执笔)

5.关于语文课程性质

●“统一说”的实质是“工具说”。李寰英认为当下整个学界对“人文性”内涵的解释还不一致,其中包含什么要素还很难说,而“作为工具的语言作品既然是可以任意被剥离和装进精神内涵的空壳”,谁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可以和“人文性”对应的要素,所以,在他看来,“‘统一’云云,纯属空谈”,“统一说”的骨子里还是“工具说”(《论语文教育是心学教育——兼评语文教育“工具说”》,《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语文性”是支点。朱瑛在《陕西教育》第10期上撰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要实现“两性”的统一必须要有一个支点,由此,她找到了一个新概念:语文性。“只有把‘语文性’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才会使“工具性没有‘沦落’,人文性也得到了重视”。据她解释,之所以把语文性当作语文学科的属性是由“从语言入手,直指人文内容(知识和精神),然后再回归语言”的语文学习过程或规律决定的(《语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

相关链接

(1)杨桦,《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再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11期

(2)屠锦红,《也谈“人文性”》,《语文教学之友》第1期

(3)刘大谅,《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语文教学之友》第1期

(4)丁永忠,《再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以上由王丽红执笔)

6.关于语文教学内容

●不能脱离文本。于漪认为,“以课文内容为切入口,组织问题讨论”的方式“往往就内容谈内容,脱离文本拎空谈”,“文本的内涵还未掌握,就延伸,就拓展,远离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她进一步指出,“离开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讨论某些内容”不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她指出“课文的内容和语言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是借助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她进一步强调:“只有真正体会到文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你才会真正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感情的深处”。(《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4期)。

●语文课应聚焦于“怎么说”。王尚文指出,别的课的目的仅仅在于更好地理解内容,而语文课则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应聚焦于“怎么说“,他进一步强调:语文课必须“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怎么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使用语言的技术、技能、技巧的问题,其中必然渗透着言说者的思想感情,关注“怎么说”的同时,也就“必然接受作者心灵和课文内容的陶冶”。语文课的人文陶冶功能必须渗透在“玩索‘怎么说’的过程之中”(《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7月8日)。

相关链接

(1)钟启泉、王荣生,《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目标的达成》,《语文学习》第1期

(2)王荣生,《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语文学习》第2期

(3)李海林,《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与教学内容的生成性》,《语文学习》第3期

(4)王荣生,《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语文学习》第4期

(5)徐江,“语文问题说”系列,《语文学习》第2、6、9期

(以上由何方执笔)

二、关于几个热点问题

1.关于文白之争

●文言作文有负面影响。苏培成在《要重视文言作文的负面影响》中指出,中学生文言作文违背了汉语书面语发展的方向,由言文一致倒退为言文分离。而当代中学生首先应具备现代语文的读写能力,“把文言和白话等量齐观,看成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表达方式”的认识与时代发展相违背,是非常有害的,并且文言作文还会造成学生语文生活分裂等负面影响(《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年第12期)。

●中小学生应以学习现代语文为主。王尚文主张中小学生应以学习现代语文为主,适当学一些优秀的古代文言作品,目的在于初步感知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继续学习的兴趣。如有必要,可开设文言选修课。他同时指出,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中小学阶段所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要真正传承传统文化,这也要求学生首先应学好现代语文,具有现代观念(《“文白并重”是开历史的倒车》,《中国教育报》4月22日)。

●文言白话应并驾齐驱。韩军主张中小学生应文言和白话并驾齐驱,目的在于建设现代人的文化根基,奠定现代人运用白话的根底,由此找到回家的路(《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中国教育报》4月22日)。

●儿童读经好不好。近年来,王财贵等人大力倡导儿童读经,并提出“经书是最有价值的教材;先求熟读,不急求懂的教学方法;以儿童为主要教学对象”的读经理念。刘晓东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儿童读经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违背了科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他认为倡导儿童读经树立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本位,而我们需要的是以人为本位的新文化,以儿童为本位的新教育(《“儿童读经运动”:违背科学的主张,复古倒退的教育》,《学前教育研究》第5期;《“儿童读经运动”质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薛涌也强烈反对儿童读经,撰文批判了蒋庆编撰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其中收录了《诗经》《孝经》《传习录》等19部儒家经典),认为蒋庆提倡的读经“就是要强迫孩子在3~12岁期间背15万字自己并不懂的东西”,但儿童根本不明白经的内容,硬是强使其死记硬背,这种“蒙昧教育”是非人道的(《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评蒋庆的读经运动》,《南方周末》7月8日)。

相关链接

(1)刘梅珍,《学文言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中国教育报》7月29日

(2)西渡,《务实的非取消的——关于王尚文先生对“文言文”的态度》,《中国教育报》7月29日

(3)李如龙,《文言 白话 普通话 方言》,《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4期

(4)顾银乔,《“家”还是自己创设的现代化的为好》,《中国教育报》6月3日

(5)徐中玉,《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新课标文言读本〉序》,《语文学习》第10期

(6)陈香,《中小学生该不该远离文言文?》,《中华读书报》4月28日

(7)陈立,《文言文不但应该教而且不难教》,《中国教育报》7月29日

(8)刘梅珍,《文言文:冷冰冰的微笑》,《中国教育报》7月29日

(9)秋风,《为什么不能读经》,《南方周末》7月13日

(10)秋风,《现代化外衣下的蒙昧主义》,《南方都市报》7月22日

(11)王晓华,《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读经》,《粤海风》第5期

(以上由赵海红执笔)

2.关于文学教育

●“泛文学现象”。胡俊国在《对建国以来文学教育论争的清理》一文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泛文学现象,即把文学等同于普通文章,把文学作品作为传授语言学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和范例,从而消解了文学的本质特征和意义;还存在狭隘的政治功利主义现象,即把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片面地机械地附会主流意识形态,以单一的道德政治思想灌输代替对作品意蕴的探求,从而导致了受教育者从学习到生活的虚假空洞的抒情方式。这两种文学教育的方式,已经丧失了文学的本来面目。(《教育评论》第2期)

●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赵新宪认为语文教育是通过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来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而启蒙则是文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他看来,九年义务教育的文学阅读,感悟文学性的语言表现力是其重要内容;而高中阶段的文学阅读,则应该淡化文学的文体意识、文学史意识,以提升语感能力为重要内容(《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观念与目标定位》,《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相关链接

(1)毕光明,《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教育》,《文学自由谈》第3期

(2)周燕,《“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走出文学教育的误区》,《语文学习》第1期

(3)钱理群,《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语文学习》第6期

(4)钱理群,《中学时代怎样与鲁迅相遇》,《中国教育报》6月24日

(5)冯铁山,《“新诗进课堂”的多向度价值》,《教育评论》第3期

(以上由傅晨琛执笔)

3.关于“非指示性”教学

●一个比喻。对于“非指示性”教学,王尚文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好比一部侦探小说,小说中的案件都是作者一手设计出来的,他当然知道罪犯是谁,整个作案过程也一清二楚。与作者不同的是小说中的探长探员,破案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探索、研究的过程,探长一般更富经验,但探员也可能提出富有价值的见解,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在破案前都不知道罪犯是谁,藏在哪儿。教师实质上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切早已了然于胸的侦探小说作者,他只是小说中一个富有经验的探长。”他进而指出,“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并不是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而是由‘教师中心’转向‘师生对话’”(《师生合作共同成长》,《中学语文教学》第3期)。

●体验是整体感知。郑逸农将文学作品分为“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学”和“认知性学习为主的教学”,并进一步指出“体验是面向全文的整体感知,一般不分角度,不分层面”(《“非指示性”教育:创新传统语文教育》,《学科教育》第5期)。方智范则针对郑逸农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的教案指出,有必要“从诗的关键语句、意象出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句精彩的表现力,在诗的节奏结构方面加以推敲,利用学生之间的视界差异,激发观点碰撞,把讨论引向深入”(《更加开放的阅读教学》,《人民教育》第2期)。

相关链接

(1)王荣生,《〈再别康桥〉课例研讨二》,《语文学习》第3期

(2)李海林,《〈再别康桥〉课例研讨一》,《语文学习》第3期

(3)李令清、胡晓明,《用什么样的文化和价值观来影响学生——与郑逸农老师商榷》,《人民教育》第12期

(以上由张帆执笔)

4.关于语文学习方式

●基本教学方法举例。蔡伟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成功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从活动的组织、文本的传达和评价反馈等多个角度来分析研究。基本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法、成果讨论法、比较教学法、模仿创新法和多元评价法等(《中小学语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方法》,《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12期)。

●“小组讨论”的误区。欧阳芬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存在认识上的两大误区:一是把小组讨论这种教学形式看成是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二是把小组讨论这种形式看成是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惟一途径。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教学行为出现错误倾向,使小组讨论表面热闹,实则无效,流于形式(《课堂小组讨论误区分析》,《中学语文教学》第9期)。

相关链接

(1)余党绪,《“研究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内在需要》,《语文学习》第4期

(2)乔桂英,《论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几个问题》,《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3)陈景宏,《语文研究性课题选择的原则》,《学语文》第2期

(4)汤金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创新》,《语文教学与研究》第2期

(5)吕晓英,《开展研究性学习尚缺足够的文化准备》,《语文学习》第9期

(6)黄建恒,《让讨论实而活》,《中学语文教学》第6期

(7)韩向东,《合作学习:离语文教学有多远》,《语文教学之友》第8期

(以上由许丁铃执笔)

三、关于阅读教学

1.关于多元解读的评价

●解读的“限制”和“自由度”。钱梦龙指出,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那种忽略文本的暗示或提示、随心所欲毫无限制的解读,对阅读教学的损害不亚于标准答案。他进而指出,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是阅读教学最具魅力之处(《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学语文教学》第10期)。

相关链接

(1)蒋成瑀,《对阅读教学过度诠释的思考》,《语文学习》2003年第11期

(2)赖瑞云,《多元解读应为“多元有界”》,《语文学习》第9期

(3)李海林,《善待学生善待文本》,《人民教育》第12期

(4)徐珞翰,《文本:阅读教学对话的根本》,《教学月刊·中学版》1月上

2.关于阅读规律与阅读教学的策略

●语感的“美化”“广化”和“敏化”。董汀丰《对话状态下的语感培养》一文探讨了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途径。他认为,要有效地培养语感,应进入语文教学的对话状态,即教学过程中,师生均作为平等的一员,进入自由交流和共同探讨的境地,与文本逐渐达成视界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情境。他提出以记诵经典的言语作品来美化语感,以引发学生联想来广化语感,以比较言语作品的形式敏化语感,以不断追问文本及其作者和自己来深化语感(《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

●“体验语文”辨析。张心科认为,一味体验会导致语文教学的盲目化、浅薄化,它既不能全面落实语文教学的目标,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体验语文”可作为语文教学目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宜作为一种教法施之于整个教学(《“体验语文”不可矫枉过正》,《语文建设》第3期)。

相关链接

(1)魏南江,《对新课程阅读教学的两点认识》,《语文建设》2003年第11期

(2)刘晓伟,《敢于“讲读”,善于“灌输”》,《语文学习》2003年第12期

(3)方智范,《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人民教育》第21期

(4)李建军,《阅读教学中如何促进体验的生成?》,《语文建设》第3期

(5)葛乃宏,《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性》,《语文教学与研究》第1期

(6)郁萍,《体验性教学探微》,《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5期

(7)刘淼、沈帼威,《论学生场依存—独立型认知方式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学科教育》第10期

3.关于教学中的对话

●警惕“假对话”。刘徽、李冲锋在《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假对话”》重视所谓正确理解某一文本的结果,从而中指出了假对话的几种表现:掩盖真实意图的对话、游离主题的对话、不具实质的对话、独自式对话、互不碰撞的对话等(《教学月刊·中学版》6月上)。

相关链接

(1)王尚文,《“生成”与“入侵”》,《教学月刊·中学版》1月上

(2)方武,《“对话”型课堂形态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期

(3)蒋成瑀,《阅读教学的四种对话关系考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5期

(以上由刘颖贤执笔)

四、关于作文教学

1.关于作文教学新理念

●作文的“生命性”。程红兵在《本质论:拨开迷雾返璞归真——对中学生作文本质的探寻(续)》中指出,生命性是中学生作文的一个本质属性。作文是中学生个体生命整体成长性、创造性的表现。一篇作文就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精神生命。作文教学就是要唤醒和呵护青少年的生命意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6期)。

●强化写作的“自娱”与“宣泄”作用。李斌辉认为,个性化写作教学必须对写作目的正本清源。中学生作文的目的,主要是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要交流,是生命的一种运动方式,因此就要弱化写作的“教化”“载道”功能,强化写作的“自娱”与“宣泄”作用(《论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实现》,《教育评论》第2期)。

●写作的“三种体验”。毛荣富提出有三种体验可作为写作的内容导向:走向理性的成长体验,表现独特的个性体验,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作文教学应倡导三种体验》,《语文建设》第3期)。

●学生作文的心理需求。李斌辉提出学生作文的心理需求,包括:渴求作文心理的自由、渴求作文价值的实现、渴求作文成就感的体验、渴求来自外界的反馈、渴求找到作文成功的捷径,并提出与此相关的作文教学策略,其中较新颖的是培养学生的成品意识,扩大学生作文的读者群(《学生的心理需求与作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1期)。

相关链接

(1)王栋生,《在理想与生存之间——谈两种写作状态》,《语文学习》第2期

(2)毛荣富,《尝试“智慧写作”》,《语文学习》第10期

(3)滕世群,《随笔教学摭谈》,《中学语文教学》第6期

(4)任彦钧,《让感受和体验成为学生生命的双翼》,《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1期

(5)李辉,《应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建设》第3期

(6)冯玫,《美国中学作文的特色及启示》,《中学语文教学》第1期

(7)潘新和,《没有比失去言说欲更糟糕的》,《语文学习》第10期

(8)徐江,《“表现”与“表现性”——从〈落叶〉写作看作文教学之弊》,《教师之友》第4期

2.关于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几种题型。高本云在《对近六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基本认识》中提出以下几种题型:限定主题性的话题作文、主题作文、争辩型话题作文等。总之,话题作文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赞扬与批评,如何扬长避短对所有研究者而言都是一个绕不开去的“话题”(《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第9-10期)。

相关链接

(1)陈明体,《后退是没有出路的》,《中学语文教学》第2期

(2)王德银,《我为话题作文鸣冤屈》,《中学语文教学》第2期

3.关于网络作文教学

相关链接

(1)蔡明,《网络作文:一种新的写作方式》,《语文学习》2003年第12期

(2)叶丽新,《“网络写作”研究:“网络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起点》,《语文学习》第5期

(3)郑桂华,《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管窥》,《语文学习》2003年第12期

(以上由于惠、赵海红执笔)

五、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方智范对高中新课标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能力目标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特别关注言语外的各种因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交际现实性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在操作性上不仅要重视语言能力的训练,也要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目标解读》,《语文建设》第1期)。

●口语交际的主要环节。张永林提出,要有效地实施口语交际教学,必须抓住以下环节:课前说话,鼓励交际;阅读写作,渗透交际;交际课上,训练交际;社会实践,运用交际。要选好话题,创设情境,体现互动;最后还应重视评价反馈(《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3期)。

相关链接

(1)李明洁,《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背景和课程取向》,《语文学习》第10期

(2)潘涌,《直面世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新概念》,《教育科学研究》第8期

(3)石卉芸,《从口语交际中学习口语交际》,《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7-8期

(4)夏金镯、韩浩、夏泉永等,关于“口语交际”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学语文教学》第7期

(5)李明洁,《课堂设计·演说(上)》,《语文学习》第1期

(6)李明洁,《课堂设计·演说(下)》,《语文学习》第2期

(7)李明洁,《口语教学课堂设计——“访谈”》,《语文学习》第5期

(8)严桂根,《构建高中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新体系》,《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1期

(9)王韵然,《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北京教育·普教版》第9期

(以上由黄良超执笔)

六、关于考试与评价

●中考试题的走向。方智范结合2003年的部分语文中考题,指出了今后语文中考试题的几个走向:一是积累和运用题会多一些角度,多一些灵性;二是阅读题将让人文色彩浓起来;三是作文题将重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四是死记硬背题将被驱除(《新课程语文中考的走向——2003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给我们的启示》,《人民教育》第7期)。

●标准化选择题即将终结。孙绍振在2--3年11月5日《中华读书报》上撰文指出,相对于《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力度、课本的多元化,高考试卷的改革还跟不上形势,高考作文固定在60分上,问题就很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从美国托福考试模式批发进来的标准化客,观题、简陋的是非题模式被考试专家奉为神明,然而在美国人那里旧托福模式却已经面临寿终正寝。因而他认为,标准化选择题即将终结(《标准化选择题即将终结》)。

●题型并无好坏之分。朱昌元认为选择题将贻误一代人的语文素养,应将其驱除。胡勤则认为题型本身并无好坏之分,而要看它是否与考试内容和考试目的相一致,不要把语文教学问题简单地归咎于某些题型(“杏坛茶座”,《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第9期)。针对一些论者对高考语文试题的声讨,王大绩认为,语文高考试题的探索与经验应受到足够重视,高考命题在精读能力的考查方式、话题作文结合分等评分的考查方式、语言表达题的设置三方面做出了历史贡献(《语文高考试题的三大贡献——谈谈语文高考命题的创新与继承》,《光明日报》7月22日)。

●”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表”。《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2期以“探索:瓶颈如何打破”为话题就广东中山市教研室设计的“初中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表”评价方案组织的一次讨论。张宝华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初中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表”共设计有“学生语文学习原始资料”“入学前家长评价”“学生月进步记录表”“学生学习自查表”“家长月反馈表”“学期语文素养综合评价表”等六个表格。林润昌、贾美华认为中山市的做法重视综合性、主体性,重视过程,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但大班条件下如何有效实施、如何衡量评价的效果等问题还有待研究。张彬福认为评价方案不能仅是一个量表,还要对量表的有效性做出实验的说明。对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作较为客观的评价所需要的量化指标,也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链接

(1)陈家尧、杨钊,《语文新课程考试要新在哪里》,《语文建设》第3期

(2)谷公胜,《语文中考改革的理念与运作》,《中学语文教学》第4期

(3)吴逸敏,《中考语文阅读题中开放性试题的效度研究》,《语文学习》第4期

(4)兰瑞平,《高考试卷能否改一改》,《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1期

(5)杨显志,《高考语文命题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中学语文教学》第2期

(6)袁诚,《高考试卷结构不宜改》,《中学语文教学》第2期

(7)顾德希,《正确认识语文高考试题》,《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1期

(以上由钟峰华执笔)

七、关于语文教材

1.语文教材编写理念的发展

●从“例子”到“引子”。李冲锋《语文教材是例子更是引子》一文认为,教材的引领功能与文化传承功能应在其例证功能之上,确立起语文教材的引子功能,从而使语文教学不仅仅关注教材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更关注社会、历史、生活语文(《语文教学之友》第4期)。

相关链接

(1)郑国民,《课程改革视野中语文教材的发展》,《语文建设》第1期

(2)刘真福,《探析新教材使用策略》,《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7-8期

(3)王荣生,《“用件”类型选文及其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第1-2期

(4)周建新,《解释学视角中的教材功能》,《教育评论》第2期

(5)顾黄初,《语文教材研究的又一个新视角》,《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

(6)王晓霞,《试论当代我国大陆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历史演变》,《学科教育》2003年第12期

(7)谷公胜,《关于高中新教材编写建议的问答(一)》,《语文建设》第2期

(8)谷公胜,《关于高中新教材编写建议的问答(二)》,《语文建设》第3期

2.对新课标教材的评价

●新编教材的编排体系。聂春艳的《初中语文教科书编排体系的新突破》分述“人教版”的特色是以生活主题组织单元,优化整合教科书各个系统,简化头绪,突出学习重点;“苏教版”在整体编排上以主题合成单元为主,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名著推荐与阅读单元和专题单元穿插其间,富有创造性;“语文版”在结构和内容编排设计上按照言语技能的不同层次,重新构建语文能力训练系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相关链接

(1)顾振彪、朱芒芒、黄厚江、王永强、甘其勋等,“走进新教材”专栏,《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7-8期

(2)洪宗礼,《新课标语文教材要让作文教学‘活’起来》《语文学习》第1期

(3)张文泰,《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写作训练的新突破》,《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4)陈秀娟,《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中的对话意识》,《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版)》第8期

(5)崔秀杰、东方等,《新课标新教材我的困惑》,《北京教育》第7、8期

(6)郭裕源,《教师眼里的新教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1期

(7)王勇、陈力勤,《新教材,爱你有几分》,《语文学习》第1期

(8)商友敬,《三家评说(现代语文)初中读本》,《中学语文教学》第7期

(以上由胡小敏执笔)

标签:;  ;  ;  ;  ;  ;  ;  

2004年中国教育研究趋势综述_语文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