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71024
我收到了寄来的一张明信片,上面有简短的留言:“我现在有自己的打印社了,感谢老师,是老师的鼓励使我走上了自信、自强之路!”署名“学生王翠”。王翠这个名字,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几年前……
06级新生报到时,有一名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个子不高,远远地站着,大热天里,却围个严严实实,与季节很不相宜。我招呼她过来,随之一股刺鼻的气息迎面袭来,定眼看她,吃了一惊,仅仅露出的手和脸上长了一层松树皮,有硬币那么后,只是在脸颊上还能略微辨到一点正常人皮肤的影子。可能是长期不能清洗,加上用药的缘故吧,她全身散发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气味。
她就是王翠。在随后的日子里我特别注意观察她,她寡言少语,眼睛里时常透出羞涩、孤独、自卑的神色。教师的职业良心促使我决心帮她走出阴影,让她与其他学生一样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打算先从调动她与大家多交流开始,特意安排她做信件收发员,一段时间后,她的话语虽然还不是很多,但工作还蛮认真。我暗暗地为她高兴,也为自己的这一安排感到欣慰。
一天,收发室的人找到我,很不好意思地向我提出,请我们班更换一名收发员,原因不言而明。找一名新的同学容易,可我发愁的是,我以什么借口更换王翠呢?我不能把真实的原因对她说吧,那将是对她莫大的打击,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自信也将荡然无存。不说任何原因吧,敏感的她又如何猜测呢?
晚自习时,我把她叫到教室外边,一边注意观察她的脸色变化,一边装作轻描淡写地说:“我发现收发员还不能充分发挥你的特长,我给你安排一项更重要的职位,你做学习组长吧……让张霞做收发员吧。”她没吱声。第二天,我看到她情绪低落,就关切地问她做组长有什么体会,她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冷不丁地冒出:“老师,我知道,您不就是想让张霞做收发员吗?我怎么不适合做收发员了,我本来做的好好的,您不过是想让我给她腾出位置罢了。”说这话的时候,她一脸的恼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霎那,我有些愕然和尴尬,我为了不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煞费苦心,编织各种理由来爱护她,可换来的不是理解,反倒是埋怨。但这个念头一闪就过了,我随又想,她把怨怒发到我身上,没有想到是别人嫌她,不也正好达到我的目的了吗?想到这,我又感到些许欣慰。再说了,她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她长期受到压抑,自卑、自闭的性格使她对周围的人有一份怀疑,习惯用一种冷漠的心理逻辑去思考身边问题,她的内心是孤独寂寞的。如何帮她走出阴影,才是问题的关键,我又陷入了沉思……
我查阅了学生登记表,发现下周就是她的生日,一个新的计划在我的脑海里酝酿着,我找来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如此那般地布置了一番……
她生日那天晚上,我来到教室,推开门,看到大家正围在一起,高兴地唱着“祝你生日快乐”。今晚的主人王翠激动地切着蛋糕分发着,大家伸着手,争先恐后地从她手里抢着,看不出有一丝的顾虑和嫌弃。看到我进来,王翠赶紧将一大块蛋糕端在手里,望着我。我疾步来到她面前,从她手里接过蛋糕,麻利地将蛋糕塞进嘴里,仔细品尝着。“真甜!”我认真地说,“祝你生日快乐。”她满足而自豪地说:“是同学们送给我的……”我看到,她的眼睛湿润了,那是幸福的眼泪,一种能被大家接受的满足感,那是一种久违的开心。我对着她点点头,目光又扫过每一位同学的脸,一语双关地说:“谢谢,谢谢!”
王翠不知道,今晚的一切都是我一手策划的,但我不能让她知道,我的目的就是要让她觉得,老师和同学们都愿意主动与她接近,并没有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她。今晚的目的达到了……
学校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我班召开班会推荐人选。我对大家说,有的同学关心别人、热爱班级,因而感动大家;有的同学勤学苦练,技能大赛获奖,值得大家学习;……也有的同学,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在使自己获得信心的同时,也对周围的人是一种激励……”最终,大家一致推选王翠为“感动校园十大人物”。
不久后,王翠参加泰安市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得市计算机比赛一等奖。那段日子,王翠时时沉浸在幸福中,老师和同学都为她感到高兴。
有一天我去上课的时候,发现座次调整了,王翠的位置在卫生工具旁边,卫生工具排得整整齐齐。课下我问班长个中原因,班长说:“大家都愿意与王翠一个学习小组,争执不下,经过协商,除王翠不动外,其他人全都按小组轮换位置,每月一次。”我问:“理由呢?”她答:“我们先宣布推选一名负责任的同学专门负责卫生工具的管理,固定位置不动,大家心照不宣一致选她了,她很高兴被选中。其他人轮流转,这样让她感觉到与大家彼此无间。老师,这个理由你看完美吗?”我赞许地说:“什么时候学得聪明了?”她不无自豪地悄声说:“这都是跟您学的啊,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您不是总找一个善意的理由吗?”我赶紧打住她的话语,以商量的口吻说:“让我们永远保守这个秘密吧。”
论文作者:张润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收发员论文; 地说论文; 一名论文; 同学论文; 的人论文; 老师论文; 目的论文; 《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