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房屋鉴定建筑设计院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智能建筑作为一种人性化建筑,将多种高新技术进行综合的运用,从而来优化组合建筑物的服务管理以及结构设备。目前的智能建筑一般多是以通信、楼字以及办公等自动化系统为基础而建立,当然电气技术与这些自动化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电子设备的应用以及智能建筑的发展,研究和探讨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设计与施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电气施工
1、智能建筑电气技术设计概述
建筑的智能化是对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实际工程实践中,在对电气进行设计时,主要就是对强电和弱电进行设计,强电设计的内容就是对动力系统、照明、防雷接地系统以及变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当然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强电设计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一般来说,由于强电的电流大、电压高、频率低、功率大,因此能源是强电的处理对象,这能有效减少能耗,提高效率,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而弱电由于电流小、电压低、频率高、功率大,因而信息是其处理对象,主要是控制和传送信息,确保信息传送的广度、速度、保真度以及可靠性。建筑弱电由于使用环境以及要求的不同,其在设计中很难面面俱到,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一般按照建筑类型和类别来规范设计。一般弱电的难度较大、设计面较广,设计人员难以全面掌握,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只需对系统以及总体方案进行设计,使其能与其他专业设备和管线协调配合即可。
2、智能建筑电气技术设计需注意的事项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在设计时,需注意以下三方面的事项:首先就是经济方面,智能建筑电气技术设计必须要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实现经济节约。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电气设计方案,合理选用新技术,确保电气技术的安全可靠;要善于利用新型技术,并以此来简化系统设计,以此降低工程造价,确保经济的合理性,以此降低投资成本。其次就是质量方面,在对智能建筑进行施工时,必须对工程每一阶段的设计图进行认真校对和审查,使工程的细节能够准确无误,在操作建筑电气设备时,需要严格遵循电气施工的质量规范,严格采用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从而使工程更为安全可靠。最后就是设计方面,不能盲目追求目标,必须要脚踏实地,一般智能建筑的功能较为全面,设备较为复杂,所以对管理和设计的要求严格。设备不同,其性能和功能也不同,因此盲目追求最全和最新不太切合实际。在对智能建筑进行设计时,如果只片面追求设备功能的齐全与先进,就会导致设计工作取法顺利进行,加大项目实施的难度,抬高投资成本,浪费社会资源。因此对智能建筑电气进行合理设计,必须要选取适合的系统与设备,采用恰当的技术,充分有效发挥出设备和系统的作用。
3、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的范围
3.1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核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担负着整个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数据传输及连接各种电气设备的终端。综合布线系统线路较多,错综复杂,如何将这些线路有条理地设置,做到线路整齐,必须要对这些线路的具体走向进行分析研究。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其复杂的线路走向无非有两种: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一般来讲,水平放线的布线相对较为简单,这主要是水平方向的布线空间较大。而垂直方向布线相对较为复杂,工程量较大,这主要是垂直方向布线要将线路布置到建筑各层的设备控制室内。其中,智能建筑各层的设备控制室主要布置跳线架和网络设备,所以在综合布线设计时垂直方向布线要尤为注意,要为垂直方向布线留取一定的空间。
3.2层高设计
基于我国人口因素,我国建筑向高层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智能建筑也不例外。对于高层用户为了能够给他们提供优质的电气设施,方便生活所需,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时需要对管线布置做认真的考虑。
智能建筑通常是管线较多,既有普通建筑所具有的电视天线、强弱电电缆线、空间风管、消防线路外,还需布置一些数据线和桥架。这些线路和设备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智能建筑的层高也较一般建筑高。在布置高层智能建筑线路时,需要对这些线路的布线位置、线路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线路之间的互扰性都要做统筹安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接线插座的安设
现行的智能建筑接线插座一般是安设表面插座及配电系统墙等方式。安设表面插座通常适用用建筑墙体不变更的建筑住宅,所以在智能建筑设计中要根据建筑的类型选择接线插座的安设方式。配电系统墙在建筑结构中一般不会随意变动位置,它是为了满足配电设备运行及接线插座安设具有条理性而设置的墙体。总而言之,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对于接线插座的安设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选取接线插座安设方式。另外,在智能建筑内的其它位置,如卫生间、厨房等应使用安全插座,确保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3.4墙面和天花板
智能建筑内的墙面和天花板除了能给人感官上带来舒适效果外,同时还具有水平布线的作用。现今,在我国的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在墙面和天花板上较为常用的布线方式主要有三种:预埋线、架空和特制地毯配线。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针对墙面和天花板的布线,需根据地面水平布线的特点进行布线设计。其中,天花板上的电气设计除了考虑照明灯具布线外,还要考虑其它的一些布线任务,如空调送风。
3.5传输信道设计
传输信道设计设计专业较多,技术含量高,在设计中存在跨学科、跨专业等问题,造成设计人员间缺乏对设计目标的认知,存在设计方案中出现错、漏、碰、缺等问题。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在智能建筑传输信道设计时出现这些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设计组织工作要做好。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内容繁琐,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为了能够协调好设计过程中各设计人员工作,必须要有专业的负责人统一组织设计人员配合其它专业设计人员的工作。其次,电气设计负责人应设计内容、目标进行策划及明确,如电气设计中的管线布置方式等,在满足不和其它专业产生矛盾的前提下,将本专业的管线布置合理。为日后的电气安装施工及维护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传输信道设计应按照综合布线的原则,力争在传输信道设计时做到布线整齐,有条理性,同时要根据智能建筑的功能选择适合的传输信道布线方式。
4、对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的建议
4.1设计是项目的基石,只有设计到位,才能使后期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率最低。首先是要选择一个好的设计单位,无论是设计院还是系统集成商,前提是要有有相应资质,且有相对成功的案例,否则不予采纳。而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考虑,不能片面行事。智能系统应与相关的土建、水电、装修、、消防、幕墙的进行密切协调,将施工冲突消灭在纸上,而不能是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4.2在施工单位确定后,施工之前,建设单位必须明确施工单位的施工范围、施工内容、施工界面、集成接口和通信协议、责任义务等等,避免后期扯皮现象发生。并且要求配备技术相对娴熟、工作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应规范施工,做到每道工序都进行自检、互检、专检,在所有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必须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抓进度。
4.3监理人员要求应当具有相应监理经验的人员担任,能够熟练的掌握工程施工情况,配合建设单位把握好各个环节的控制要点。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平行检查和工序验收,具有质量预控能力,及时对质量隐患提出纠偏措施,协调各专业之间的交叉作业,保证施工过程少走弯路,争取系统竣工一次调试成功。
5、结语
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而对于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来说,更加需要采用智能化的设计理念,采用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法,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更多的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人员投入到电气设计的研究中,为我国的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樊耀华.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理论研究,2012(O5):49-50
[2]吕智慧,唐明.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1(05)
[3]吴述友,浅谈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J].广东建材,2011,(9).
论文作者:刘振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智能建筑论文; 电气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线路论文; 插座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