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理探析论文_梁建华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理探析论文_梁建华

(佛山顺德供电局勒流供电所 528300)

摘要:电能是保障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的关键,尤其是在当前现代化建设速度逐步提升的趋势下,只有加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才能够满足社会用电需求。智能电网是当下电网建设与改造的趋势,能够切实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防止停电时间过长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应该逐步创新配网运行管理理念与方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解决当前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降低配电网运行的潜在风险。本文将通过分析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及其现状,探索配网运行管理的策略,为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运行管理

电力体制的改革,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同时为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随着电力行业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电网公司只有在技术与管理层面进行不断创新,才能够保障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原有配电网运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加强其自动化建设是提升供电服务质量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由于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难免会遇到诸多阻碍,比如技术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管理模式不完善等等。所以,应该根据当前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运行管理方案,以提升配电网运行可靠性。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化,也是满足用户个性化用电需求的有效措施。

一、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运行效率

很多工作人员对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缺乏深刻的认识,只重视自动化功能的建设,却没有考虑到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意义。这种现象会导致电网的长期使用受到影响,在投入运用后故障率增加【1】。未能够按照实际情况开展电网的规划工作,也会影响供电服务质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用电需求。

(二)工作人员素质低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对于人员专业要求较高,但是很多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较为陈旧,不能够满足当下电网建设要求,也会增加建设的难度。由于缺乏施工经验,运行维护工作不到位,导致电网建设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三)管理模式不完善

由于配网自动化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包括了自动化管理、通信管理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等,因此对于管理模式先进性要求较高。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完善,没有考虑到当下电网建设的实际工作需求,导致管理制度可行性较差,限制了建设工作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未设置专门的组织结构,会使得管理工作陷入混乱局面,导致自动化建设缺乏规范性。

二、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策略

(一)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决定配网运行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应该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针对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不同岗位特点与需求,有效提升其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和管理与维护能力,确保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转。为此,需要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增强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能力,及时发现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降低电力事故发生的几率。为了引领企业内部管理与技术维护队伍的建设,应该加强高水平技术人员的引进,对于建设工作提供专业性指导【2】。系统维护工作部门的建立,是增强管理规范性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应该以当前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需求为基础,确保管理维护工作制度的合理性。

(二)加强自动化运维

配网自动化系统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而且其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也增加了运行维护的难度。尤其是在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对于配网自动化运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提升供电服务质量的关键途径。通讯网络、终端设备和数据库等,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关动作需要以数据收集和分析为前提【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应该对配电网进行定期巡检工作,对于设备中存在的故障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对于自动化终端的在线状况进行检测,安排专业人员异常终端进行巡视。对GIS图形管理与基础台账管理模式进行完善,以促进台账数据的更新,满足当下工作需求。同时,还应该跟踪管理配电网建设工作,对于保护定值方案和运行方式进行优化。

(三)设置维护专门机构

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当中,由于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包括了一次设备、通信、配网运行和自动化等等,因此对于各项工作与人员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以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为前提,对于组织机构进行优化和完善,才能够充分激发技术人员的潜能,凸显人才的价值。为了顺应当前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潮流,组织机构应该督促技术人员对先进知识与技能进行学习,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组织机构的设置,能够防止管理工作中出现混乱局面,确保自动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四)强化电网规划

投资较大是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一个主要特点,因此应该对经济性与技术性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才能够满足电网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防止在建设过程中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于当前用户的用电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加强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以明确用户的用电特点,促进电网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4】。加强自动化技术与设备的引进,促进自动化系统功能的不断优化,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切实提升配电网的应用价值与核心功能。

(五)加强技术控制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是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中的常用技术,只有对建设工作加强技术控制,才能够适应工程建设的复杂性,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对于设备与系统运行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智能报警装置的运用,及时发现电网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状况,提升故障位置、类型和原因分析与解决的效率,防止重大电力事故的发生。对于网络平台技术和通讯方式进行优化,比如可以加强卫星定位的运用,以提升通讯的效率,满足当前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需求【5】。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应该实现多种方式的有效融合,光纤通讯网应用于配电网主网架环网结构中,小无线网络、无线公网、载波等应用于分支主干线当中。这种方式对于主干网与支线用户通信进行了优化与改机,是增强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关键。

(六)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障工作能够规范化开展的基础,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当中,也应该促进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建设与管理保驾护航。对于配电网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工作人员的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提升其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为其他人员树立榜样。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与评价,督促其主动学习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确保自动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语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障社会用电质量的重要工作。在当前建设工作中依旧存在忽视运行效率、工作人员素质低、管理模式不完善等问题,不利于供电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此,需要在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加强自动化运维与电网规划,并设置维护专门机构对建设工作进行管理,加强技术控制满足自动化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冯应兵.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理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227.

[2]罗家杰.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理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8(16):113-114.

[3]蒙斌.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8):199+201.

[4]杨晨颖,王晓婷.基于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应用探讨[J].工业设计,2015(11):184-185.

[5]张名捷.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分析[J].自动化应用,2014(12):65-66+69.

论文作者:梁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理探析论文_梁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