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对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企业论文,中国论文,规模以上论文,竞争力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4)08-0005-07
一、引言
2003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增长27%,进出口增长37%,而社会消费品增长仅为9%,不仅较另两驾马车相形见绌,而且创下十多年来的新低。与此同时,2003年上半年4.2%的失业率达到近年来的新高。就业压力和需求不足使人们把目光再次投向中小企业。从世界范围看,中小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渠道,又是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主体。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OECD国家还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呈现出企业平均规模越来越小,而中小企业对CDP的贡献越来越大的特点(张永生,2001)。中国也不例外,有关数据显示,(注:数据引自2003年4月下旬,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高级论坛上的演讲。)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已达2930万个,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提供了75%的就业位置,对GDP的贡献率达51%,税收占到全国的43.2%。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实力差异较大,各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参差不齐。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这种异质性,体现出它们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获取资源和占领市场的能力不同,这可以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来反映。
本文的目的是对中国地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展开实证研究,通过对既往有关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的综述,提出了一套衡量我国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进而对2003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做出评价分析。
二、现有研究的简要综述
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既可以从单个企业入手,比较具体企业之间竞争力的不同,也可以着眼于群体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研究不同区域中小企业集合的竞争力的差异。
在单个企业竞争力研究方面,有的学者从企业外部入手,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其所占有的产业结构优势,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低成本、差异化和集中化战略来赢得竞争优势(Porter,1980);有的学者从企业内部入手,以资源基础论为依托,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其所具备的VRIN(有价值、稀缺、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特性的专有资源(Wernefelt,1984;Barney,1991),或是源于具有独特技术和技能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Prahalad & Hamel,1990)。还有的学者承接竞争成本分析(Competitive Cost Analysis)的思路,提出了企业价值链(Value Chain)的观点来分析企业竞争地位的内部决定因素(Porter,1985)。国内学者潘镇和鲁明泓(2003)就以Porter的企业价值链理论为框架,从企业内外部后勤、生产作业、销售和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企业基础设施6个方面构建了17个细化指标对苏州市457家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竞争力组成要素中各细化指标数据的考察,分析了决定苏州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内部关键要素。
在区域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对不同地域的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理论解释更多的是从资源禀赋差异和集聚经济角度展开。按照胡佛(Edgar M.Hoover)的观点:区域经济得以存在的三个基本假定前提是: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关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解释也各有侧重。如钱平凡(2003)指出“我国产业集群中除少量为较大型企业外,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不仅可用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而且能够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方式。”针对区域中小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任建新(2003)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建立了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包含生存能力、成长能力和发展能力三大类指标23个细分指标,并对广东和湖北的部分样本中小企业进行了测度。该方法选取指标较多,指标之间有重复解释之嫌。另外,将一些影响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如产业环境、社会环境等)也纳入竞争力评价体系似值得商榷。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看,不同地区中小企业群体竞争力的差异也与该地区产业的竞争力密切相关。针对区域工业竞争力的评价,魏后凯、吴利学(2002)构建了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从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五个方面形成了工业竞争力系数,比较全面地评价了2000年中国地区工业的竞争力状况。
此外,针对中小企业普遍自身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企业破产率非常高的特点,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等(2001)提出了一种专门评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方法——GEP评估法。该方法的设计初衷是要从一般中小企业中找出在较长时期(如5年以上)内,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整体扩张的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中小企业。该评估法以企业实际财务指标为直接依据,建立包括发展状况、获利水平、经济效率、偿债能力和行业成长性5大类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二维判断法来规范地对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综合评估。不过这种方法仍是侧重于单个企业的评价,而且部分指标过于细化,无法应用于评价一个地区不同行业所有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纵上所述,目前的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还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在定量评价方面囿于数据的缺乏,实证研究的文献偏少。本文对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将以既往研究者普遍采用的多维度综合评价法为思路,在具体的指标选取上将体现既能反映地区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同时又可以反映不同地区中小企业的内在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首次对2003年中国大陆30个地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定。
三、理论框架、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对于企业竞争力的认识,尽管国内外的学者对其进行的理论描述有所差别,但基本认定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金碚,2003)。企业竞争力体现在消费者价值(市场占有和消费者满意)和企业自身利益(盈利和发展)两个方面,它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同其他企业相比较的生产率。而对于不同区域的中小企业而言,其竞争力是宏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区域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构建既要考虑到地区中小企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力量,从而反映其区位比较优势,同时也要能够反映该地区中小企业整体经营运作的效果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此外,在指标选择上,为便于实际可行,尽可能地用比较综合性的测评指标,特别是具有显示性的能够量化的指标,最终,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将以综合指数的形式体现。
基于此设计思路,对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从三个方面展开:
(1)中小企业的区域影响力。它反映的是地区中小企业群体的整体实力以及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状况,它是区域内中小企业群体竞争力的最终成果体现。选取两个评价指标,一个反映地区中小企业的绝对规模,一个反映其相对规模。
(2)中小企业的经营运作力。它反映的是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经营生产效率的高低和资源配置的水平。它是不同区域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直接体现。我们采用平均销售利润率和人均销售额来予以衡量。前者是地区中小企业的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之比,后者是销售收入总额除以地区中小企业从业人数。
(3)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力。根据有关学者对美国中小企业的研究,在全部中小企业中,约有68%的企业在第一个5年内倒闭,19%的企业可生存6—10年,只有13%的企业寿命超过10年(Colin,1997)。因此,中小企业是否具有足够高的成长性,是否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能力也与中小企业能否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紧密相关。鉴此,我们以中小企业销售增长和净资产增长速度作为其评价指标。
在指标权重的选取方面,我们稍稍侧重于盈利和发展能力指标,因为这更能体现中小企业的内在素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生产效率和效益的高低与其当前的盈利状况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密切相关。现时条件下的获利水平是其经营状况好坏的直接反映,而发展速度则是衡量其未来成长空间的重要尺度。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可见表1:
表1 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含义及权重 │
├─────┼────────────────────┼────────────────────┤
│ │地区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反映该地区中小企业的销售规模,15│
│区域影响力│││
│ │地区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地区工业销售总收入 │反映该地区中小企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15│
├─────┼────────────────────┼────────────────────┤
│ │地区中小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 ││
│经营运作力││反映该地区中小企业的平均盈利水平,35│
│ │地区中小企业人均销售额 ││
├─────┼────────────────────┼────────────────────┤
│ │地区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 ││
│成长发展力││反映该地区中小企业的平均发展水平,35│
│ │地区中小企业净资产增长率││
└─────┴────────────────────┴────────────────────┘
说明:以上指标计算的口径是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小企业的合计。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考虑到测度过程中得到的评价值量纲不同,既有总量指标也有比率指标,为使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必须对所有二级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方法如下:
式中:ζ[,ij]为无量纲处理后的指标数值,Y[,ij]是第i个地区中小企业第j个指标实际测度值,Y[,j]标准是第j个指标的全国平均值,W[,j]基准是第j个指标的权重系数。
由此,我们可以测算得出各地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指数。该指数围绕全国基准指数100上下波动,分值越高,说明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该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越弱。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衡量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理论上还应当包括定性分析(非量化)指标。但是鉴于以下原因,本文的评价体系中暂不考虑定性指标。
(1)非量化指标的获取大多采取问卷调研的方式,本文的着眼点是对地区中小企业群体竞争力的评价,在大样本评估时,逐一调查统计样本数据既不现实,现有条件下也难以获得准确信息。
(2)定性指标的好与坏,最终将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企业的经营实绩。因此,在目前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以定量指标代替定性指标评估,不会在性质上影响评估结果。
四、我国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评价
根据第三部分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所构建的指标,采用算术平均加权的方法,我们对全国30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2003年的截面数据进行了计算,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03年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
┌────────┬─────┬───┬─────┬───┬─────┬────┬─────┬─────┐
│评价分值│ │ │ │ │ ││ │ │
│地区│竞争力指数│ 排序│区域影响力│ 排序│经营运作力│ 排序 │成长发展力│ 排序│
├────────┼─────┼───┼─────┼───┼─────┼────┼─────┼─────┤
│北京市 │
92.70 │14│22.35 │14│35.80 │5
│34.55 │13│
│天津市 │ 102.90 │7 │22.59 │13│36.00 │3
│44.32 │ 3│
│河北省 │ 106.42 │6 │37.13 │6 │36.27 │1
│33.02 │18│
│山西省 │
88.40 │18│23.05 │12│35.14 │10 │30.20 │27│
│内蒙古 │
95.83 │12│19.38 │17│34.64 │11 │41.81 │4 │
│辽宁省 │
96.46 │11│24.01 │10│34.01 │ 23 │38.44 │6 │
│吉林省 │
79.14 │28│15.31 │24│34.11 │20 │29.72 │29│
│黑龙江省│
79.18 │27│14.40 │28│34.17 │19 │30.60 │26│
│上海市 │ 126.51 │5 │38.91 │5 │35.47 │7
│52.14 │1 │
│江苏省 │ 152.79 │3 │85.05 │1 │35.27 │8
│32.46 │19│
│浙江省 │ 154.73 │1 │80.93 │3 │36.05 │2
│37.75 │7 │
│安徽省 │
90.51 │16│19.19 │18│34.06 │21 │37.26 │8 │
│福建省 │
99.37 │8 │31.74 │8 │34.49 │13 │33.14 │17│
│江西省 │
84.51 │21│17.30 │21│33.82 │24 │33.40 │16│
│山东省 │ 142.39 │4 │70.36 │4 │35.93 │4
│36.10 │11│
│河南省 │
97.07 │10│33.55 │7 │35.66 │6
│27.85 │30│
│湖北省 │
95.24 │13│24.63 │9 │34.19 │18 │36.42 │10│
│湖南省 │
87.57 │19│21.46 │15│34.23 │16 │31.88 │23│
│广东省 │ 152.91 │2 │84.44 │2 │34.06 │22 │34.41 │14│
│广 西
│
82.62 │24│17.74 │20│33.45 │26 │31.42 │24│
│海南省 │
82.06 │26│14.96 │26│35.16 │9
│31.94 │22│
│重庆市 │
98.90 │9 │19.53 │16│34.62 │12 │44.75 │2 │
│四川省 │
91.59 │15│23.50 │11│34.21 │17 │33.89 │15│
└────────┴─────┴───┴─────┴───┴─────┴────┴─────┴─────┘
续表2
┌──────┬─────┬───┬─────┬───┬─────┬───┬─────┬───┐
│评价分值│ │ │ │ │ │ │ │ │
│地区│竞争力指数│ 排序│区域影响力│ 排序│经营运作力│ 排序│成长发展力│ 排序│
├──────┼─────┼───┼─────┼───┼─────┼───┼─────┼───┤
│贵州省 │83.61 │23│18.35 │19│33.17 │28│32.10 │ 21 │
│云南省 │89.85 │17│16.13 │23│32.98 │29│40.73 │ 5
│
│陕西省 │82.43 │25│16.92 │22│34.28 │15│31.23 │ 25 │
│甘肃省 │83.93 │22│14.55 │27│33.50 │25│35.88 │ 12 │
│青海省 │78.49 │29│13.03 │29│33.26 │27│32.20 │ 20 │
│宁夏│74.66 │30│11.58 │30│32.91 │30│30.17 │ 28 │
│新疆│85.92 │20│15.13 │25│34.32 │14│36.47 │ 9
│
└──────┴─────┴───┴─────┴───┴─────┴───┴─────┴───┘
资料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工业统计月报》(2003年12月)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
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相差较大。最高的浙江省,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达154.73,最低的宁夏,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只有74.66,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格局。依据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的大小,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将全国30个地区分为四类:①中小企业竞争力很强的地区,包括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上海5省市;②中小企业竞争力较强地区,包括河北、天津、福建、重庆、河南、辽宁、内蒙古、湖北8省市自治区;③中小企业竞争力一般的地区,包括北京、四川、安徽、云南、山西、湖南、新疆7省市自治区;④中小企业竞争力较弱的地区,包括江西、甘肃、贵州、广西、陕西、海南、黑龙江、吉林、青海、宁夏10省自治区。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各地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状况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2003年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与地区工业增加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与地区GDP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注:2003年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和GDP数据来源于中经网《地区年鉴》。)。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比约为5.9∶1.6∶1,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相差悬殊。按地域对各省市自治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进行加权算术平均,可以得到我国三大地带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见表3)。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最高,且与中西部地区拉开的距离较大。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虽然稍高于西部地区,但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力已明显低于西部地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表3 2003年我国三大地带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
┌──────┬────────┬───────┬────────┬───────┐
│地区│竞争力指数 │区域影响力│经营运作力 │成长发展力│
├──────┼────────┼───────┼────────┼───────┤
│东部地区│118.42 │47.23 │35.25
│35.94 │
│中部地区│87.27
│21.32 │34.63
│31.31 │
│西部地区│86.40
│16.89 │33.97
│35.54 │
└──────┴────────┴───────┴────────┴───────┘
注:西部地区未包括西藏。
资料来源:同表2。
表4是对2003年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实际指标值的列示。从区域影响力指标来看,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不仅实现的销售额大而且占地区工业的比重也高。另外,地区间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也极为不平衡,2003年仅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五省市中小企业合计完成的销售额就占全国的62%,这也是造成地区间中小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从经营运作力指标来看,尽管广东省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2,但该项指标排名靠后,排在第22位,反映出广东的中小企业经营效益偏低的现状。从成长发展力指标来看,西部地区的重庆、云南和内蒙古的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这些地区中小企业的净资产增长很快,这是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江苏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力指标得分较低,排名靠后,销售增长和净资产增长率均在10%以内,可能与江苏中小企业规模较大,增长基数较高有关。
表4 2003年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主要指标
┌─────┬─────────────┬─────────────┬──────────────┐
│评价指标 │区域影响力指标│经营运作力指标│成长发展力指标 │
│ ├──────┬──────┼──────┬──────┼───────┬──────┤
│ │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销售│ 中小企业 │ 中小企业净│中小企业销售 │ 中小企业净│
│地区 │ 销售收入 │收入所占比重│ 销售利润率│ 资产收益率│收入增长率│ 资产增长率│
│ │(万元)│(%) │(%) │(%) │(%)│(%) │
├─────┼──────┼──────┼──────┼──────┼───────┼──────┤
│ 全国平均│ 2497.58
│53.29
│4.5 │11.7│19.2 │9.7 │
│ 北京市 │ 1530.75
│41.01
│7.9 │12.9│17.2 │9.2 │
│ 天津市 │ 1614.52
│39.23
│5.6 │16.3│16.0 │
66.2 │
│ 河北省 │ 3517.32
│60.00
│5.9 │17.6│22.4 │
-4.8 │
│ 山西省 │ 1286.79
│55.45
│5.7 │11.4│11.9 │ -10.4 │
│ 内蒙古 │
723.52
│53.53
│5.4 │8.9 │15.2 │
52.7 │
│ 辽宁省 │ 2019.00
│32.50
│3.7 │6.9 │7.5
│
41.1 │
│ 吉林省 │
705.02
│27.13
│4.2 │7.0 │3.3
│
-4.6 │
│ 黑龙江省│
657.40
│22.94
│3.6 │7.9 │17.5 │ -13.7 │
│ 上海市 │ 4327.83
│39.41
│5.3 │13.6│75.6 │
51.3 │
│ 江苏省 │ 11408.94
│63.49
│4.0 │13.9│10.0 │4.5 │
│ 浙江省 │ 10261.82
│81.96
│6.1 │16.2│32.9 │
11.7 │
│ 安徽省 │ 1042.27
│39.50
│3.3 │7.7 │10.4 │
31.4 │
│ 福建省 │ 2691.94
│57.12
│4.2 │9.2 │21.8 │
-3.6 │
│ 江西省 │
639.88
│42.97
│3.1 │6.5 │15.1 │4.7 │
│ 山东省 │ 9035.27
│60.56
│5.1 │16.5│23.8 │
11.4 │
│ 河南省 │ 2990.51
│57.25
│5.1 │14.9│6.6
│ -18.5 │
│ 湖北省 │ 1819.20
│44.67
│3.4 │8.3 │16.4 │
20.6 │
│ 湖南省 │ 1222.83
│47.39
│3.6 │8.2 │14.4 │
-3.3 │
│ 广东省 │ 11508.80
│55.44
│2.9 │8.0 │16.9 │8.7 │
│ 广西│
638.70
│45.99
│2.7 │4.7 │8.8
│
-0.3 │
│ 海南省 │
136.03
│47.55
│7.9 │9.4 │10.9 │0.5 │
│ 重庆市 │
812.98
│50.97
│4.4 │9.7 │47.4 │
37.3 │
│ 四川省 │ 1572.37
│47.00
│4.1 │7.6 │14.9 │7.7 │
│ 贵州省 │
509.53
│55.19
│1.7 │4.1 │14.5 │
-2.1 │
│ 云南省 │
570.19
│38.01
│1.8 │2.9 │8.8
│
52.9 │
│ 陕西省 │
694.73
│38.28
│4.5 │7.7 │14.9 │
-7.5 │
│ 甘肃省 │
391.26
│34.62
│3.1 │4.6 │16.9 │
17.0 │
│ 青海省 │96.06
│36.32
│3.0 │3.4 │8.8
│4.1 │
│ 宁夏│96.60
│26.62
│1.5 │2.8 │6.5
│
-5.1 │
│ 新疆│
405.34
│37.92
│5.3 │7.1 │8.8
│
28.5 │
└─────┴──────┴──────┴──────┴──────┴───────┴──────┘
资料来源:同表2。
五、结论及今后的研究和改进方向
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是竞争力研究在微观层次的体现,本文研究认为对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从中小企业的区域影响力、中小企业的经营运作力和成长发展力三个维度展开。依据我们建立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计量方法,我们对2003年度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测评,依据测评结果我们发现中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呈现东高、中中、西低的格局。
本文的主旨是对国内地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做实证研究。限于篇幅,本文没有对造成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差异以及某些地区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和发展速度减缓的原因做进一步探讨,这有待进一步对不同地区的不同行业做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是基于现有统计资料的一次新的尝试,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计量方法上会由于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视角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这些问题都有待在后续研究中逐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