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中德育工作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论文_郑丽娟

创新高中德育工作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论文_郑丽娟

黑龙江省鸡东县第二中学 158200

摘 要:高中德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德育教学,可以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老师应改变传统教育方法,运用合理的手段提升高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为学生以后高考竞争和社会竞争打下基础和做好准备。本文就如何构建高中德育有效教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中德育 教育教学 主体地位 方法

高中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学生德育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是否取得实效,直接关系到高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高中德育是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高中阶段的德育应该是每一位高中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在德育教学实施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高中德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也经常以知识的机械灌输作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德育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体现。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缺乏生气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也很难令人满意,经常是敷衍了事地开展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很难实现其本应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欠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高中德育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把学生作为教学实施的主体,更要在德育教学的实施中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学习进程中可靠的指导者,对学生的德育学习与实践进行全程指导。但是,我们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指导不是单纯意义的居高临下的指导,而是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德育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利用课堂教学,巧妙地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高中学习的课程非常多,除了最主要的语文、数学、英语,还有历史、政治、物理等等多种多样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政治为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政治有一部分要求便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但是,除了政治课堂,我们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在语文课上,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有的是歌颂战争时期的英雄,有的是称赞敢于反抗黑暗势力的古人,还有的是赞美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烈士等。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课本已有的优秀文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苏武传》这一篇文章歌颂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仍然坚持着自己高尚品德,不屈服于匈奴,并且坚持完成使命的爱国精神。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苏武在匈奴这么辛苦值不值得,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的教师在学生表达自身观点的时候要对不正确的观点加以引导,使得学生逐渐理解苏武的做法并且体会到苏武对祖国浓浓的热爱之情,对正确的观点加以认可。这样,我们的教师不仅能够使得我们的学生逐渐形成爱国主义精神,还能够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记忆深刻。由此可见,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在政治课上进行,还能够在其他的课堂上进行,只是需要我们的任课教师找到适合的方法。

三、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创新德育内容与方法

当前在施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教育。同时,德育的内容必须体现时代性、先进性,并善于运用充满时代气息的思想和精神来教育、说服、感化和激励青少年学生。例如,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母校的教育,讲诚信,讲法律,正确对待网络文明教育等。另外,德育工作方法也需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彻底改变“说教式”的思想道德灌输方式,采用讨论式、启发式、体验生活等方式来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典型的例子和榜样的鼓励作用,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实现“近、小、实、亲”,避免“远、大、虚、疏”。

四、德育要回归生活,加强社会实践

生活是一堂特殊的教育课,接受教育者能够通过现实生活明白和接受德育,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实践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中很多新鲜元素不断涌现出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人才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传统德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形式,为了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应该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将德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采取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树立新的教学思想观念,以新的德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生活化的德育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德育的场地并不只是限制在学校课堂上,还可以是敬老院,也可以是繁华的大街。总之,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品德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将小事升华到大道理,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是非黑白的判断能力,并将这些道理付诸现实的社会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胡平 高中德育管理方法探讨[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08)。

[2]杨少锋 如何提高高中学校德育管理及必要性[J].读写算(教研版),2013,(04)。

[3]张灯彩 制约高中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8)。

论文作者:郑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  ;  ;  ;  ;  ;  ;  ;  

创新高中德育工作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论文_郑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