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简牍帛书“通假字”中同源通用考释——略谈古汉语清鼻音及复辅音声母的构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复辅音论文,简牍论文,帛书论文,通假论文,声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术界对简牍帛书里相通用的字及异文一般统称“通假字”。实际上,这些“通假字”中有一些是同源字。本文从简牍帛书所谓“通假字”及异文中甄别出来的同源字(即“同源词”)大多是王力《同源字典》中未注意到的字。有些字《同源字典》虽已收录,但还有其他重要的语源义(义根),这些字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文中同源字同源的音转规则基本上依照王力《同源字典》中确定的办法[1]12-20。字例的拟音除清鼻音和复辅音声母外依照周法高《新编上古音韵表》[2]的体例。构拟字例的清鼻音*hm-以及*sm-、*st-型复声母,还利用汉语方言和亲属语言同源词相同或相似的反映形式进行历史比较研究加以印证。本文*st-型复声母包括*st-、*sth-、*sd-三种形式,它们之间的音转关系是“准双声”。 在考释过程中,先列出简牍帛书中同源字字例、出处,并说明这些同源字之间符合音转规则(即“音近”)的语音关系;然后再利用传世典籍及古代训诂等材料,按照语音关系的顺序对同源字之间的“义通”情况进行考释和研究。 薨,《说文》:“薨,公侯也;从死瞢省声。”“薨”是“死亡”。“死亡”就意味着“黑暗”。“薨”以“瞢”为声符,依沈兼士的“右文说”,“薨”“瞢”当同源。“薨”之义为“不明”、“黑暗”。“梦”“瞢”也有“黑暗”之义,故“薨、瞢、梦”亦当同源,可相互通用。“梦”不仅有王力所说的“乱也”之义[1]246,还有“暗”义。《后汉书·武纪·赞》:“三精梦塞。”李贤注:“梦,言昏昧也。”《说文》“梦”,朱骏声通训定声:“梦,夜不明也。”《管子·地员》:“用日为梦。”俞樾按:“然则梦之本义,为夜不明也。”故“梦”的基本意义当是“夜”之“黑暗”。瞢,《慧琳音义》卷四十二“瞪瞢”注:“瞢,不明也。”“不明”即意味着“黑暗”。又卷五“瞢瞢”注:“瞢,无光也。”《玄应音义》卷二“瞪瞢”注:“瞢,谓闇乱也。”《太玄·瞢》:“瞢,晦也。”“晦”之义为“黑暗”。王褒《洞箫赋》:“瞪瞢忘食。”李善注:“瞢,昏也。”“昏”即“昏暗”也。《太玄·瞢》:“瞢”,司马光集注:“瞢,古梦字”。《尔雅·释地》:“楚有云梦。”刑昺疏:“梦即瞢也。” 按,“贲”、“奔”均有“快跑”之意。义根为“快”。 贲,《大戴礼记·夏正月》:“十有二月,玄驹贲。”《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平帝元始年更名虎贲郎。”又:“卫土施贲。”颜师古注:“贲与奔同,言为奔走之任也。”《尚书·牧誓》:“虎贲三百人。”孔颖达疏:“若虎之贲走逐兽,言其猛也。”《集韵》:“走,疾趋之也。”“贲走”同义连文。《说文》“贲”,朱骏声通训定声:“贲,假借为奔”,此说似不妥,“贲”“奔”均有“走”义,是一对同源词。朱骏声的“假借”多是同源。奔,《说文》:“奔,走也。”《诗·小雅·小弁》:“鹿斯之奔,维足伎伎。”《左传·宣公十二年》:“遂疾进师,车驰卒奔,乘晋军。”“奔”亦即是“疾进”、“快跑”。 博prwak(溥phrak、普phwar):帮滂旁纽,“博、溥”叠韵,“博、普”铎鱼对转。“博”见《马[壹]》90。“普”见《马集肆》24。 按,hm-与m-、p-、b-均是旁纽关系,上述字的主要元音都是-a-,相互之间是叠韵、对转或通转关系。这些字的义根都是“大”,是一组可相互通用的同源词。 芒,《法言·孝至》:“芒芒圣德。”李轨注:“芒芒,大也。”《诗商颂·玄鸟》:“宅殷土芒芒。”毛亨传:“芒芒,大貌。”左思《吴都赋》:“芒芒终古。”李善注:“芒芒,远貌也。”《淮南子·淑真》:“其道芒芒。”高诱注:“(芒芒),广大之貌。”《汉书·礼乐志》:“芒芒极。”颜师古注:“芒芒,广大貌也。”莽,《小尔雅·广诂》:“莽,大也。”《楚辞·九辨》:“莽洋洋而无极兮。”王逸注:“周行旷野,将何之也。”左思《吴都赋》:“相与腾乎莽之野。”李善注:“莽,广大貌。”《吕氏春秋·知接》:“何以为之莽莽也。”高诱注:“莽莽,广大貌。”荒,《诗·周颂·天作》:“大王荒之。”毛亨传:“荒,大也。”孔颖达疏:“荒者,宽广之义,故为大也。”《礼记·投壶》:“毋怃毋敖。”《大戴礼记》作“无荒无傲”。《尔雅·释诂》:“怃,大也。”“荒”即“怃(大)”也。般,《方言》一:“般,大也。”《广雅·释诂一》:“般,大也。”王念孙疏证:“胖、槃与般通,鞶、幋、磐义并与般同(即同源)。”按,以“般”为声符的字多有“大”义,“般”是上述同源词的语根。这一现象亦可证“右文说”是相当科学的。槃,《仪礼·士冠·礼记》:“弁名,出于槃。”郑玄注:“槃,大也。”《礼记·王制》:“周人冕而祭。”孔颖达疏:“槃,大也。”《廿二史考异·史记五》:“大专槃物兮。”钱大昕按:“槃读为般。”《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马瑞辰传笺通释:“槃与般同。”鞶,《易·讼》:“或赐之鞶带。”陆德明释文:“鞶,大也。”《说文》:“鞶,大带。”《玉篇》:“鞶,大带也。”《法言·寡见》:“又从而绣其鞶帨。”李轨注:“鞶,大带也。”方,《广雅·释诂一》:“方,大也。”王念孙疏证:“方,与大同义。”《国语·晋语一》:“今战国之方。”韦昭注:“方,大也。”《尚书·尧典》:“汤汤鸿水方割。”蔡沈集注:“旁、方古今字。”按,古今字皆是同源字。旁,《管子·白心》:“无以旁言为事成。”郭沫若等集校引孙星衍云:“旁,大也。”《广雅·释诂一》:“旁,大也。’”王念孙疏证:“旁者,广大也。”《广雅·释诂四》:“旁,方也。”《逸周书·世俘》:“旁生魄。”孔晁注:“旁,广大也。”《国语·晋语一》:“民旁有匿。”王念孙按:“旁之言溥也。”按,“之言”是故训中的声训方式。王力《同源字典》:“声训是古人寻求语源的一种方法。”[1]10故“旁溥”同源。博,《广雅·释诂一》:“博,大也。”《广韵》:“博,大也。”《诗·鲁颂·伴水》:“戎车孔博。”陆德明释文:“博,大也。”朱熹集传:“博,广大也。”《吕氏春秋·上德》:“故义之为利博矣。”高诱注:“博,大也。”溥,《说文》:“溥,大也。”朱骏声通训定声:“溥,本义为水之大,转注为凡大之称。”《玉篇》:“溥,大。”《礼记·中庸》:“溥博如天。”孔颖达疏:“溥,大。”普,《广韵》:“普,大也,博也。”《仪礼·士虞礼》:“嘉蔫普。”郑玄注:“普,大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普天之下。”颜师古注:“普,博也,广也。”又,《王褒传》:“则趋舍省而功施普。”颜师古注:“普,博也。”《韩非子·解老》:“其德乃普。”李奇猷集释:“普、溥同字。”按,意即“普、溥”同义同源。 从谐声关系通过内部构拟法亦可得出上述结论。白一平认为:“青”字在上古汉语有过声母为*sth-的经历。“情”“清”“精”的声符都是“青”,其被谐字“情”“清”“精”在汉语上古音声母也应该是*st-型复声母。字根“青”的声母**sth-作为“语源”中的“语核”产生的时间当上溯到原始汉语。[6]22-25 按,“青情静清精”以共有相同的义根“纯洁”得以同源相互通用。这是一组同根字(即“同根词”)。“同根词”是同一词族中同源关系更为密切的同源词。以“青”为声符的字多有“纯洁”之义。依“右文说”,“青”当是衍生出这些同根词的语根。 青,《广雅·释器》:“碧,青也。”王念孙疏证:“青之言清也。”则“青”“清”同源,“清”即“清洁、纯洁”。《说文》:“青,东方色也。从生丹。”朱骏声曰:“青……诗著:‘充耳以青乎而。’传:‘青青,玉也。’”按,“碧”和“玉”是“纯净、无瑕”之物,用来喻“青”,言其“纯洁”也。又,白一平认为:“青跟生是同根字。”[6]22-25同根字的意义相同。《周礼·考工记·矢人》:“欲生而搏。”郑玄注:“生,谓无瑕蠹也。”意即“纯洁”。故“生、青”均有“纯洁”义。情,《淮南子·谬称》:“不戴其情。”高诱注:“情,诚也。”按,“诚”即“真心,纯洁”。嵇康《与山石源绝交书》:“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不情”就是“不纯洁”。《说文》:“情,从心,青声。”声符是“青”的“情”字当有“纯洁”义。《广雅·释诂四》:“情,静也。”“静”字从“青”得义,当有“青”之“纯洁”义。静,《诗·大雅·即醉》:“笾豆静嘉。”郑玄笺:“静,洁清而美。”增韵:“静,清也。”按,“清”之义为“纯洁”。《国语·周语中》:“静其巾幂。”韦昭注:“静,洁也。”杜甫:“菱叶荷花静如拭。”仇兆鳌详注引旧注:“静,作清。”《白虎通·情性》:“情,静也。”按,《白虎通》的训诂方式是“声训”。用“静”声训“情”,说明“情”既有“洁净”义,还与“静”同源。《说文》“静”,朱骏声通训定声:“‘静从青,争声,’按,从清省。”朱骏声认为“静”的意符是“清”(“从清省”),则“静”的“纯洁”义不仅与上文的“青”“情”义同,亦与“清”相同。清,《说文》:“清,朖也,澂水之貌。”段玉裁注:“朖者,明也。澂而后明,故云澂水之貌。”《说文》:“澂,清也。”《诗·小雅·黍苗》:“泉流既清。”毛亨传:“水治曰清。”《玉篇》:“清,澄也,洁也。”“清”字由“水洁净”引申出抽象的“纯洁”义,则“清、净”同源。《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王逸注:“我独清,志洁己也。”张衡《思玄赋》:“惩淟涊而为清。”李善注:“清,静也。”精,《说文》“精”,朱骏声通训定声:“精,米使纯洁也。”《管子·水地》:“瑕适皆见,精也。”王念孙按:“精与情同,情之言诚也。”《国语·楚语下》:“玉帛为二精。”韦昭注:“明絜为精。”《史记·天官书》:“天精而见景星。”韦昭注:“精者,清朗也。”即(天空)“纯净”“纯洁”。 按,“亡”“丧”的义根是“逃跑”、“逃避”,这也是一对同根字。 亡,《说文》:“亡,逃也。”段玉裁注:“亡之本义为逃。”《广雅·释诂三》:“亡,避也。”《玉篇》:“亡,逃也。”如今的白语还说“逃”为。《逸周书·文儆》:“乱维生亡。”朱右曾集训校释:“亡,逃亡也。”《汉书·武帝纪》:“太子亡。”颜师古注:“亡,谓逃匿也。”《论语·雍也》:“亡之,命矣夫。”何晏注:“亡,丧也。”丧,《说文》:“丧,亡也。从亡,亡亦声。”王力《同源字典》:“亦声都是同源字。”[1]10段玉裁注:“亡部曰:‘亡,逃也。’亡非死之谓,公子重耳自称身丧,鲁昭公自称丧人,此丧字之本义也。”《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毛亨传:“丧,弃亡也。”《国语·周语下》:“偏丧有咎。”韦昭注:“丧,亡也。”《玉篇》:“丧,亡也。” (八)烕hmjiwat(灭mjiwat):hm-明旁纽,叠韵。见《马[壹]》53……《马[肆]》55……《睡》226……《银壹》32……《马集陆》173…… “烕”是晓(x-)母字,但用作明(m-)母字“滅(灭)”的声符。又,“烕”的声母有晓(x-)、明(m-)两读,这说明“烕”字本身就存在x-/m-交替。其声母当拟为清鼻音形式*hm-。周法高将“烕”的声母构拟为清鼻音*xm-。[2]160亲属语言同源词的旁证:“烕(熄灭)”:布努瑶语,固戎语hma,马加里语hmat。 “烕”“灭”是一对同根字,因同有“熄灭”“灭绝”之义根得以在简牍帛书中常常通用。 烕:《说文》:“烕,灭也。从火、从戌,火死于戌。”王筠句读:“毛传:‘烕,灭也。’陆德明释文:‘烕,本或作灭’。按,毛以今字释古字。”则“烕、灭”为同源关系很密切的古今字。例如:潘岳《西征赋》:“赫赫宗国,烕为亡国。”《集韵》:“烕,火灭也。”“烕”字的意符为“戌”,《说文》:“戌,灭也。”“戌”有“灭”义,则“烕”字从“戌”得义,故当亦有“灭”之义。《广雅·释诂一》:“,尽也。”王念孙疏证:“烕与通”,即“烕、”同义同源。灭,《说文》:“灭,尽也。从水烕声。”依“右文说”,声符“烕”有“尽”之义,则“滅(灭)”字当也有“尽”之义。《玉篇》:“灭,尽也。”《广韵》:“灭,尽也,绝也。”《后汉书·郅传》:“以身扞火,火为之灭。”“灭”即“熄灭”。《篇海类编》:“灭,火熄也。”《尔雅·释诂下》:“灭,尽也。”邢昺疏:“灭,绝尽也。” 本文简牍帛书的字例除武威和银雀山两地的简牍文书外,其余均出自马王堆、睡虎地、江陵、阜阳等古楚国地域。其中在语音方面的一些特征,如存在清鼻音声母*hm-及*sm-、*st-型复声母的现象以及存在反义同源词等语义上的特点,都很有可能是古楚方言的特征。 ①按简牍帛书整理者的“凡例”和释文,圆括号()之前的字是“通假字”(或称“假借字”),()号内的字是所谓“本字”或异文。 ②本文简牍帛书字例的出处均用简称,与之相应书名的全称如下:《马[壹]》、《马[肆]》:《马王堆汉墓帛书》第一、第四册,文物出版社1980、1985年版。《马集叁》、《马集肆》、《马集伍》、《马集陆》:《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册,中华书局2014年版。《清简叁》、《清简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三、第四册,中西出版社2012、2013年版。《楚竹三》、《楚竹九》:《战国楚竹书》第三、第九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009年版。《睡》:《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武》:《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银壹》、《银贰》:《银雀山汉墓竹简》第一、第二册,文物出版社1985、2010年版。《阜〈诗〉、〈万〉》:《阳汉简〈诗经〉、〈万物〉》,《文物》1984年第8期,1988年第4期。《张〈引〉》:《张家山汉简〈引书〉释文》,《文物》1990第10期。书名号“《》”后的数字是相通用的这对字例在该书出现的页码。 ③“青情静清精”五字同源通用的例子又如:I:清(静)、清(情)、精(情)、精(静)、青(精)、精(青)、清(精)、静(情):准双声,叠韵。“清(静)”见《马[肆]》126、131,《马集肆》42。“清(情)”见《张〈引〉》86;《银贰》170、178。“精(情)”见《马集叁》63。“精(静)”见《马集叁》64,《武》109。“青(精)”见《马[壹]》39,《马集肆》120。“清(青)”见《睡》245。“清(精)”见《马集伍》170、178。“静(情)”见《马[壹]》96、97。Ⅱ:青(清)、清(青):同音。“青”见《马集伍》17、180。“清”见《楚竹三》103,《睡》195。出土竹简与真丝书“假字”同源性的考证--论古汉语清鼻和复杂辅音的建构_通假字论文
出土竹简与真丝书“假字”同源性的考证--论古汉语清鼻和复杂辅音的建构_通假字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