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重奏:理论学习与“三价值”建构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_世界观论文

主题二重奏:理论学习与“三价值”建构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_世界观论文

主旋律的二重奏——理论学习与“三观”建设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学习论文,主旋律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理论学习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是深化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党的思想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当代中国主旋律的一曲恢弘的二重奏。研究、探讨、实践好这个课题,演奏好这曲时代的二重奏,对教育全党,团结人民,凝聚人心,完成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对于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世纪之交的“思想准备”,对于塑造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接班人,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时代的重大课题——理论学习与“三观”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江泽民同志曾反复强调,一定要把理论学习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深化这个课题,既具有重要性,又具有紧迫性。

第一,它是历史转折时期对党的思想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全党理论学习出现了空前的高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理论学习的加强,人们的思想观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从而自觉地维护大局,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方针。但也必须看到,经济快速增长、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社会关系激烈变动的新形势,对党的思想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世界范围各种精神文化力量的相互激荡和影响的条件下,使我们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青少年的培养遇到严峻的考验。一些腐朽思想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滋长漫延,一些丑恶东西在死灰复燃。既毒害人们的思想也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这些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的大是大非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在理论学习已经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历史大转折时期人们的思想实际,把理论学习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的不断普及和深化,引导人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大局,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环境。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廉洁勤政,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振奋艰苦创业精神,培养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样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不偏离社会主义轨道,才能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才能把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中国带入21世纪。

十四届五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全国各族人民正在砺兵秣马,朝着宏伟目标奋进,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欣欣向荣。因此,强调理论武装,重塑一代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四有”新人,是我党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第二,它是牢牢把握和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及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在这一基础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一重要的基本方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是党的十四大、十四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反复强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期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它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坚持用这一理论来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用这一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关键,就是要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发展前途,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这就要求我们把理论学习同“三观”教育结合起来,把引导和教育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作为深化理论学习的一个方向。

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导全局、把中国引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经受考验,顺利达到既定的宏伟目标。邓小平同志曾郑重的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如何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呢?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就语重心长地说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教育和引导人们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科学内涵,并联系自己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政治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努力献身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这样就能使全党和青年一代经受风浪,站稳脚跟,顶住压力,克服困难,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沿着党的基本路线指引的正确航向顺利进行。

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的概括和提出,是对过去17年特别是的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江泽民同志在五中全会上指出;“实践表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如何才能坚持好,贯彻好这个方针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化理论学习,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有关论述和党中央的有关指示,懂得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的道理,解决一些深层次的认识问题。特别是当前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变动较大,各种矛盾会比较突出,因此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就更需要引导人们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使人们能正确地对待社会和人生,能正视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在改革的洪流中,在发展经济的拼搏中,在创造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三,这是担负世纪之交的历史使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做好思想准备,经受考验和挑战,迎接新的伟大胜利的需要。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培养一代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姿态和精神风貌,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回顾历史,展望未来,19世纪是中华民族衰落的世纪,20世纪是中华民族奋起战斗,走向振兴的世纪,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振兴的世纪,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为我们设计了今后十年的宏伟蓝图,照这个目标走下去,到下个世纪中叶,我们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真正安定团结、初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屹立于世界东方。必须指出,实现这个目标是个复杂的社会过程,这当中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由于两极格局的崩溃,冷战已经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国际和平环境可望继续保持,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经济合作和交往将更加密切,我国广阔的市场对国际投资有巨大吸引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所面临的历史机遇。但从另一方面说,和平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和平,发展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和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双重压力。这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在世纪之交,我们将面临更复杂的斗争和更加艰巨的任务。要使我们中华民族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取得主动,跻身前列,一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二要有大批忠诚地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奋斗和奉献的先锋战士。这至关重要的两条都离不开理论学习和“三观”教育。前者需要科学理论去指导决策,后者需要理论武装和“三观”教育去培养造就。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居安思危,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以科学的理论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忠诚战士。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以迎接胜利的到来。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说过,对付黑暗需要加强教育,迎接光明也需要加强教育。他还把这个全党教育叫做为了迎接光明和对付黑暗的“思想准备”。今天我们抓紧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并以此来加强世界观、价值观的建设,不正是世纪之交所做的一项重要的思想准备吗?

二、主旋律的二重奏——理论学习与“三观”建设的关系

理论学习与三观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的意义相同,目标一致,互相依存,相辅相成。

第一,二者都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一曲恢宏的二重奏,有着共同的意义。弘扬主旋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发展前途,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当前理论学习的主旋律。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深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培养人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我们只要把理论学习和三观建设这两曲时代的主旋律交替地唱响,就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有利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就能够振奋人们精神,提高人民觉悟,为实现宏伟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二者都是伟大的育人工程,目标一致,内容相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品德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理论学习解决的是理论武装的问题,“三观”教育解决的是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二者都是四大育人工程的主要内容。从目的来看,二者都是为了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为人们提供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人们正确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预测时局趋势,增强把握规律、辩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进行广泛深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一代“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广泛的“三观”教育都是以此为目标的。

从内容来看,理论学习与三观教育的内容虽然有所区别,有所侧重,但多数具有一致性。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任务,最重要的就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并把学习理论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就当前的实际而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是要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信社会主义必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为之做出毕生的奋斗。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使广大人民和青少年从理解和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上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观念,解决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要用我们党的宗旨和我国历史以及现代无数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先进事迹对党员和人民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深刻理解个人同社会、同集体、同他人的关系,把人生的追求置于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之中,把人生的目标定在努力成为白求恩、雷锋、孔繁森式的人的标准之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要树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观念,解决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的问题。这就要通过理论学习和三观教育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了解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个人利益、个人抱负和个人追求离不开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道理。这些都是理论学习和“三观”教育的共同内容,通过这些教育就能提高人的素质,使我们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达到新的更高的境界。

第三,二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三观”教育是理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论学习是“三观”建设的思想武器。我们之所以说三观是理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因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主体是人。理论武装的目的就是要增减和造就一大批政治上坚定清醒,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运用这一科学的理论去武装和造就人,使之成为亿万人民的行动指南。也就是说,通过系统理论学习和教育,使大多数人们能理解其基本观点,把握其科学体系,掌握其精神实质,使科学的理论成为人们观察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思想基础,并能自觉地运用这一科学理论去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人们的思想境界,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升华,这样,我们的理论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目的和落脚点。

我们之所以说理论学习是“三观”建设的思想武器,是因为认真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共产党人面临的首要课题。但是,共产党人的高尚人格和党性原则不是天赋的,而在于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而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又有赖于科学的理论武装,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说过:“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问题,最重要的是引导和组织广大干部和学员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以武装头脑和指导各项工作。”首先,科学的理论是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理论,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不断协调和统一,才能使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科学的意义和内涵。我们知道,改造世界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行为,自觉行为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在于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的理论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就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国际国内大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问题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特别是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他不仅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只有用这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处理问题,才能把握改造客观世界实践的发展趋势,也才能澄清和解决主观思想上的种种困惑和疑问。可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指南和锐利武器,是“三观”建设的思想基础。其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部出发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三观”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只有用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共产党人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的重要特征,就是在如何对待广大劳动人民的态度问题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党的事业的出发点,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他的一贯思想。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提出的判断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的标准。我们在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化中,从中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思想和风格。我们今天开展“三观”教育和建设,就是要通过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和把握这种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所以说,理论学习是“三观”建设的思想基础。

三、实践探索——努力寻找理论学习与“三观”建设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把理论学习与“三观”建设相结合,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怎样才能把理论学习同“三观”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收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人、塑造人的效果呢?近几年来,我们针对广西的实际,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得到了一些启示。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第一,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手,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自觉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和建设。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加强理论学习和“三观”建设,促进人心的凝聚,民族的团结,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首先是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手的。因为我们通过学习理论,开展调查研究,认识到广西与全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有许多差距,其中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差距,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要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破除落后保守的旧观念,就不能建立起科学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认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设不但不矛盾,而且是密切联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个时期里,广西由于战争和“左”的思想影响,经济发展滞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比较慢。进入90年代了,在一部分干部中还没有从封闭的意识、单一计划经济的观念中转变过来。而一旦市场经济的大潮到来时,又感到手足无措,缺乏思想准备,容易被各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所侵蚀。为此,我们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个重大问题,从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群众抓起,每年根据形势和任务要求,针对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抓住一个主题,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讨论。1991年进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的教育;1992年组织干部群众学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文件,开展了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和经济发展步伐的大讨论;1993年开展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讨论;1994年组织学习《邓小平文选》,开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讨论;1995年组织学习《纲要》和五中全会精神,开展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讨论。在方法上则采取了抓领导、突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等办法。通过广泛深入的理论学习,使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既破除了传统观念,又加强了新形势下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组织干部群众干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首先要用科学理论武装思想,破除旧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样就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就能克服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

第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理论学习、“三观”建设与正面宣传、典型引路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促进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抓好正面宣传和典型引路。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把理论学习、“三观”教育与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通俗易懂、入情入理、有说服力的回答和解释,帮助群众增加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不致于被各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所迷惑。二是针对民族地区特点把理论学习、“三观”教育与开展马列主义、邓小平同志的民族理论、民族思想、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三是把理论学习、“三观”教育与宣传典型人物结合起来。近两年来,我们在抓理论学习和“三观”教育同时,结合学习孔繁森、韩素云等先进模范人物,在广西又推出了李正海、黄是勇、宾义华等典型人物,使人们学有榜样。通过这些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在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弘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见义勇为的精神,促进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现代化的宏伟大业而努力奋斗。四是把理论学习、“三观”教育与扫除各种丑恶现象专项斗争结合起来,通过对一些丑恶现象的揭露、批判和打击,帮助人们明辩是非、分清丑恶,筑起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防线。

第三,以理论学习为主线,围绕“三观”建设,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建立理论学习和“三观”教育的载体。开展理论学习和“三观”教育,必须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寻找载体。我们就此做了一些尝试。例如自治区财政厅、工商局等单位在开展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首先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然后要求大家根据邓小平的思想观点,围绕“三观”建设,以演讲稿的形式写出心得体会,在全体干部职工中进行演讲比赛,通过这一活动,不但领会了邓小平的有关理论观点,又促使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升华。不少地、县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生动活泼的形式。例如在全区的“双学”活动中,广西武宜县就把理论学习、“三观”教育与创“三户”(守法光荣户、致富文明户、小康文明户)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和三观教育寓于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实践中去,使之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营造浓烈的学习气氛,使理论学习和三观教育进村入户,入耳入脑。为了使理论学习和三观教育深入开展,我们通过新闻媒介和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并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爱国主义知识竞争、开展群众性的学理论、学党章活动,营造了一个理论学习和“三观”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还采取编写通俗读本、制作幻灯片、编民歌、开展知识竞争等通俗化的宣传,使人民群众学得懂、听得进、记得住,既进了村,入了户,又入了耳,入了脑;既营造了气氛,又收到了实效。

通过以上理论的分析和实践的探索,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开展理论学习,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教育人、 培养塑造人为着眼点;开展三观教育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武器。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既可以把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又落实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达到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

2、坚持理论学习和“三观”教育的长期性、实践性和群众性。 所谓长期性,就是说世界观的改造是一个长期、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把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抓下去,把以科学的理论改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所谓有实践性,就是说我们在开展理论学习中,一定要运用科学理论中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进一步改造主观世界,完成从认识到实践的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践得越主动越接近实际,总结得越深刻,理论向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化就越快,越有成效。所谓群众性,就是说要使科学理论植根于民众之中,成为千百万群众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行动。

3、要在系统、生动、实效上下功夫。所谓系统, 是指要系统地开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活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从总体上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所谓生动,就是指教育形式和手段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易于为群众所接受;所谓参与,就是指开展理论学习和三观教育要分层次,抓重点,带一般,使不同层面的人对科学理论和“三观”教育的内容有所理解和把握,并逐渐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所谓有实效,就是指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有针对性,不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标签:;  ;  ;  ;  ;  ;  ;  ;  ;  ;  

主题二重奏:理论学习与“三价值”建构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_世界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